2018-2019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新人教版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88059673 上传时间:2019-04-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8-2019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8-2019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8-2019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8-2019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新人教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2019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下册测试卷人教版第一单元检测试卷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深林人不知,_。(王维竹里馆)_,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马上相逢无纸笔,_。(岑参逢入京使)_,百般红紫斗芳菲。(韩愈晚春)_,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莫言下岭便无难,_。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2.结合语境,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青海、新疆,神秘的古罗布泊,马革裹尸的战场。(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将士战死于战场。)B.青年人写信,写得太草率,鲁迅先生是深恶痛绝之的。(深恶痛绝:厌恶、痛恨到极点。)C.他“说”了

2、。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气冲斗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斗牛,指牛的脾气很大。)D.他是美国家喻户晓的人物,因为他曾成功地领导战时美国的原子弹制造工作。(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知道。)3.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1)她长得虎头虎脑,因此吓住了男人她什么都和男人一样,连骂人也有男人的爽快,有时候更多一些花样。这段文字出自现代作家_的骆驼祥子,句中描写的“她”是_。(2)海底两万里是_(人名)的“海洋三部曲”之一,小说讲述的是一个叫尼摩的船长驾驶自己设计制造的潜水艇“_”,和生物学家阿龙纳斯在海底做两万里环球旅行的故事。4.某校七年级(1)班以“

3、名人风采”为主题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进来。(1)【名人风采我宣传】邓稼先,安徽怀宁人,九三学社社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为中国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发做出了重要贡献。现在,安庆市五横乡“两弹元勋”邓稼先故居已入选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请你为该景区拟写一条宣传标语。(4分)_(2)【名人品质我歌颂】活动中,胡慧慧同学摘抄了有关安徽名人陶行知斗争风采的一个文章片段,其中有两处句子存在问题,请你按提示帮助她修改。(4分)【A】著名民主人士李公朴、闻一多先后遭国民党特务暗算暗杀,陶行知被列为黑名单的第三名。陶行知一面做好了“我等着第三枪”的牺牲

4、准备,【B】一面继续坚持斗争,视死如归,始终站在民主活动的最前列。【A】处画线句中有语病,应将“_”删去。【B】处画线句中有用词不当的语病,应将“_”改为“_”。 (3)【探访名人提问题】学校将于4月18日邀请安徽省作家协会主席许辉来学校和同学们分享写作方面的心得。你将代表全体文学社社员对许辉进行采访,你会问什么问题呢?(写出两个即可)_二、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一 说和做(节选)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

5、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凌乱,他是无暇及此。闻先生的书桌,零乱不堪,众物腾怨,闻先生心不在焉,抱歉地道一声:“秩序不在我的范围以内。”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

6、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做出了卓越的成绩。“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5.用自己的话概括选段内容。_6.体会“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中两个“说”的不同含义。_7.为更好地刻画学者闻一多的形

7、象,作者十分注重细节描写。请品析下面句子。 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_8.说说开头第段在文中的作用。_9.闻一多先生前后期的变化有什么共同的地方?请结合闻一多先生的一生,谈谈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有些人死了他还活着”。_二 大师治学林语堂短暂的执教生涯和他漫长的著述生涯比起来,更像是人生中一段插曲。但以今天的眼光来看,林语堂却足以成为素质教育的代言人。林语堂曾经在东吴大学法学院兼了一年的英文课。这天是林语堂的第一堂课,他带了一个大包到教室,学生们还以为这里面装的都是教学资料,心想这位拥有哈佛大学文学硕士和德国莱比锡大学语言学博士文凭的老师果然深不可测。不料,林

8、语堂上了讲台,把包往讲台上一倒,只见一堆带壳花生稀里哗啦全落在了台上。林语堂抓起一把花生,分给前面的学生,并请诸君自便。大家你看我我看你,谁也不敢先动手。林语堂笑道:“吃花生必吃带壳的,一切味道与风趣,全在剥壳。剥壳愈有劲,花生米愈有味道。”他顿了顿,接着说道:“花生米又叫长生果。诸君第一天上课,请吃我的长生果。祝诸君长生不老!以后我上课不点名,愿诸君吃了长生果,更有长性子,不要逃学,则幸甚幸甚,三生有幸。”学生们闻言哄堂大笑。林语堂趁机招呼学生:“请吃!请吃!”课堂里立即响起了一片剥花生壳的声音。等到花生吃完,林语堂随即宣布下课。此后林语堂讲课,果然没有学生缺课,而且还有很多外来的学生慕名赶

9、来偷师。更绝的是,林语堂所执教的课程,竟然从不举行考试,每到学期最后一节课的时候,林语堂便端坐在讲台上,随手捡起学生的花名册一一唱名,念到名字的学生依次站起来。这时,林语堂便如相面先生一般,细细把这个学生打量一番,然后在成绩册上记上一个分数,这就是该生本学期的成绩了。林语堂“相面打分”的故事堪称教育界的一大奇闻,并引起了一些老师的模仿。林语堂这样做的直接原因是他对刻板的考试制度的厌恶。他说:“倘使我只在大学讲堂演讲,一班56个学生,多半见面而不知名,少半连面都认不得,到了学期终叫我出10个考题给他们考,而凭这10个考题,定他们及格不及格,打死我也不肯。”他还把考试比成大煞风景的“煮鹤”,说:“恶性考试艺术就是煮鹤艺术,可惜被煮的是我们男女青年。”令人称奇的是,那些被林语堂“相面打分”过的学生接到自己的成绩后个个心服口服,没有一个人上校长那投诉,而且大家公认林语堂相面打下的分数,其公正程度,远超过一般以笔试命题计分的方法。其实,林语堂记忆力超群,他平时在上课的时候,早已对每一个学生知根知底,他的这种相面打分看似极其随意,实际上是在了解了每一个学生的水平之后做出的合理决断,比起偶然性很大的一次考试反而更显出其公平。10.第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_11.本文第段描写林语堂,有神态描写,还有哪两种描写? _12.林语堂“相面打分”公正公平的原因是什么?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