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变化与性质含解析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88058950 上传时间:2019-04-1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2.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变化与性质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8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变化与性质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8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变化与性质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8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变化与性质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8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变化与性质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变化与性质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变化与性质含解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教学资料变化、性质与用途(一)1.(18安徽)陶瓷是中华民族在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发明。下列陶瓷制作工艺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答案】D【解析】物质的混合、成型、晾干只是物质状态和形状的改变,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烧结过程中生成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D。2.(18福建)下列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A.AB.BC.CD.D【答案】D【解析】A、铁具有导热性,可以制作铁锅,正确;B、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正确;C、小苏打显碱性,能与酸反应,可以治疗胃酸过多,正确;D、盐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可以除铁锈,错误。故选D。3.(18广州)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

2、铁锅生锈B.蜡烛燃烧C.粮食酿酒D.水结成冰【答案】D【解析】A铁锅生锈生成了新物质氧化铁,是化学变化,A错误;B、蜡烛燃烧生成新物质,是化学变化,B错误;C、粮食酿酒生成了新物质酒精,是化学变化,C错误;D、水结冰是物理变化,只有物质状态改变,是物理变化,D正确;故选D。4.(18广东)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古诗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C.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答案】A【解析】A、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的意思是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即梅不如雪白

3、,雪没有梅香),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正确;B、爆竹爆炸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错误;C、煤炭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错误;D、高温煅烧石灰石过程中有新物质氧化钙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错误。故选A。5.(18梧州)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冰雪融化B钢铁生锈C玻璃破碎D活性炭净水【答案】B【解析】冰雪融化、玻璃破碎、活性炭净水只是物质的状态、形状和位置发生改变,没有生成行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钢铁生锈过程中是FeFe2O3,生成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B。6.(18黔东南)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不涉及化学变化的

4、是A.粮食酿酒B.侯氏制碱C.蚕丝纺织D.制造火药【答案】C【解析】A、粮食酿酒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侯氏制碱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纯碱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蚕丝纺织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制造火药的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C。7.(18海南)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西瓜榨果汁B苹果酿果醋C糯米酿甜酒D鲜奶制酸奶【答案】A【解析】西瓜榨果汁只是物质形态发生改变,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苹果酿果醋、糯米酿甜酒和鲜奶制酸奶,都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A。8.(18河北)图4所示的实验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5、()【答案】B【解析】热水蒸发是水的状态发生变化,属于物理变化;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生成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滚摆上升是物体打的位置发生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影子的形成是光线的直线传播,是物质形态发生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选B。8.(18河南)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蜡融化B铁生锈C米酿酒D纸燃烧【答案】A【解析】A蜡融化属于物理变化,正确B铁生锈发生反应4Fe3O22Fe2O3C.发生一些有机成分变成乙醇的反应(CH3CH2OH)D纸燃烧发生CO2点燃=CO29.(18黄冈)下列四个事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玻璃片上出现水珠大理石投入到稀盐酸中自制汽水品红在水中扩散A

6、.B.C.D.【答案】B【解析】玻璃片上出现水珠,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大理石投入到稀盐酸中,生成二氧化碳、水等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自制汽水,小苏打和柠檬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等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品红在水中扩散,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只有属于化学变化。故选B。10.(18荆州)下列典故中,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A火烧赤壁B刻舟求剑C司马光砸缸D铁杵磨成针【答案】A。【解析】火烧赤壁包含着物质的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A正确;B、刻舟求剑只是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C、司马光砸缸只是将水缸砸破,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D、铁杵磨成针只

7、是将其磨细,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11.(18十堰)下列过程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粮食酿酒B钢铁生锈C食物变质D干冰升华【答案】D。【解析】A、粮食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钢铁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食物变质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干冰升华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12.(18随州)下列变化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日光灯通电发光B.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粮食酿酒D.干冰人工降雨【答案】C【解析】A、日光灯通电发光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B、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加热澄清的

8、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发生了物理变化;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发生了化学变化,所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C、粮食酿酒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D、干冰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形成降雨,变化过程中没有生成其他物质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C。13.(18武汉)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酒精燃烧B水变成水蒸气C玻璃破碎D汽油挥发【答案】A【解析】A、酒精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水变成水蒸气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玻璃破碎过程

9、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汽油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14.(18咸宁)生活中的下列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雪糕融化B湿衣服晾干C自行车胎爆裂D食物腐烂【答案】D【解析】A、雪糕融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湿衣服晾干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自行车胎爆裂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食物腐烂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15.(18襄阳)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玉米榨汁B.葡萄酿酒C.蔗糖溶解D.汽油挥发【答案】B【解析】A、玉米榨汁过程中没有新物

10、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B、葡萄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C、蔗糖溶解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D、汽油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B。16.(18宜昌)下列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某一工艺流程或应用,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破布捣烂(造纸)B活字排版(印刷)C烟花燃放(火药)D航海导向(指南针)【答案】C【解析】A、破布捣烂(造纸)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活字排版(印刷)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烟花燃放(火药)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航

11、海导向(指南针)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17.(18衡阳)2017年5月14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一带一路”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古丝绸之路将我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国外。下列古代生产工艺中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A粮食酿酒B纺纱织布C在甲骨上刻文字D用石块修筑长城【答案】A。【解析】A、粮食酿酒过程中,生成酒精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B、纺纱织布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C、在甲骨上刻文字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D、用石块修筑长城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18.(18娄底)生活中变化无处不在。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12、A汽油挥发B粮食酿酒C石蜡融化D木材成椅【答案】B【解析】A、汽油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粮食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石蜡融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木材成椅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19.(18邵阳)下列过程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西瓜榨汁B.滴水成冰C.纸张燃烧D.蜡烛熔化【答案】C【解析】A、西瓜榨汁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B、滴水成冰过程中只是水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C、纸张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生成,属于

13、化学变化,符合题意;D、蜡烛熔化过程中只是蜡烛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C。20.(18长沙)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体现了物质的性质,下列物质的用途体现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A.氧气用于医疗急救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活性炭用于除去冰箱异味D.钢丝用于作导线【答案】A【解析】A、氧气用于医疗急救,是利用了氧气能供给呼吸的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符合题意;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了干冰升华吸热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C、活性炭用于除去冰箱异味,是利

14、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D、钢丝用于作导线,是利用了金属的导电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故选A。21.(18连云港)下列过程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酒精挥发B.冰雪融化C.干冰升华D.金属氧化【答案】D【解析】酒精挥发、冰雪融化、干冰升华都是物质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金属氧化生成新的物质,如4Al+3O2=2Al2O3。故选D。22.(18宿迁)成语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下列成语所描述的变化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刻舟求剑B.滴水成冰C.抱薪救火D.聚沙成塔【答案】C【

15、解析】A、刻舟求剑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的生成,是物理变化,错误;B、滴水成冰是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是没有新物质的生成,是物理变化,错误;C、抱薪救火的过程中发生燃烧现象,是化学变化,故正确;D、聚沙成塔的过程在没有新物质的生成,是物理变化,错误。故选C。23.(18盐城).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木柴燃烧B.酒精挥发C.河水结冰D.胆矾研碎【答案】A【解析】A、木柴燃烧是木柴与空气中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故是化学变化,正确;B、酒精挥发是酒精分子之间的间隙变大,故是物理变化,错误;C、河水结冰是液态的水变为固态的冰,故是物理变化,错误;D、胆矾研碎是胆矾形状的变化,是物理变化,错误。故选A。24.(18扬州)以下我国古代的制作或技术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A.烧制陶罐B.雕刻石像C.水车灌溉D.预报地震【答案】A【解析】A、烧制陶瓷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B、雕刻石像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