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的鉴定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058853 上传时间:2019-04-17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1.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菊花的鉴定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菊花的鉴定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菊花的鉴定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菊花的鉴定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菊花的鉴定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菊花的鉴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菊花的鉴定(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菊花,贡菊,贡菊,杭菊,滁菊,滁菊(干),亳菊,【来源】,为菊科植物菊的干燥头状花序。 药材按产地和加工方法不同,分为“亳菊”、“滁菊”、“贡菊”、“杭菊”。 菊花主产安徽亳县者称“亳菊”,滁县者称“滁菊”,歙县者称“贡菊”;主产于浙江海宁及嘉兴者称“杭菊”;主产于河南者称“怀菊”;产于山东者称“济菊”。,菊花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国传统的常用中药材之一,主要以头状花序供药用。 据古籍记载,菊花味甘苦,性微寒;有散风清热、清肝明目和解毒消炎等作用。对口干、火旺、目涩,或由风、寒、湿引起的肢体疼痛、麻木的疾病均有一定的疗效。 主治感冒风热,头痛病等。 对眩晕、头痛、耳鸣有防治作用。,现代医

2、学也研究证实,菊花具有降血压、消除癌细胞、扩张冠状动脉和抑菌的作用,长期饮用能增加人体钙质、调节心肌功能、降低胆固醇,适合中老年人和预防流行性结膜炎时饮用。对肝火旺、用眼过度导致的双眼干涩也有较好的疗效。同时,菊花茶香气浓郁,提神醒脑,也具有一定的松弛神经、舒缓头痛的功效。中医多用以主治目赤、咽喉肿疼、耳鸣、风热感冒、头疼、高血压、疮疗毒等病症。若长期食用,还有“利血气、轻身、延年”的功效。,既有较美的观赏价值,又有很好的药用功能,不仅可以泡茶、泡酒,还可以将饮用过的菊花晒干后充作枕芯,使人清凉降火,明目醒脑;而常饮菊花茶或菊花酒,则能起到“清净五脏,排毒健身”,延寿美容的作用。用现代的医学观

3、点来解释黄山贡菊,就是有菊甘、腺嘌呤、胆碱及维生素A1、B1、氨基酸钾、钠盐等成分组成。临床应用证明:能镇静中枢神经,增强毛细血管的抗炎力,抑制人体结核杆菌、葡萄球菌、绿浓杆菌、流感病毒、皮肤真菌、霍乱孤菌、链球菌的活动。可以治疗风热感冒、胆虚心燥、目赤羞明、疮疖肿毒、目眩头痛、血压偏高、动脉硬化等症。,【采收】,9-11月阴干或烘干、熏蒸后晒干。,【产地】,贡菊,又有黄山贡菊、徽州贡菊之称,它与杭菊、滁菊、亳菊并称为中国四大名菊。因在古代被作为贡品献给皇帝,故名“贡菊”。贡菊主产于安徽省黄山风景区与清凉峰之间,既有观赏价值,又有药用功能,被誉为药用和饮用之佳品。,歙县对菊花的种植和加工已有3

4、00多年的历史。之所以会被称为“贡菊”源于清代光绪年间。京都紫禁城里流行红眼病,皇帝下旨寻求良方,遍访名医,均未见效。这时徽州的知府献上了徽州的菊花干,泡后内服外洗,眼疾即愈,一时间徽州菊花名扬北京城,并被皇帝钦定为“贡品”。从此,盛产于歙县金竹岭一带的菊花就被定名为“徽州贡菊”,后随着黄山市的诞生而被定名为黄山贡菊。,亳菊,滁菊主要产于安徽滁州,是菊花中花瓣最为紧密的一种。,杭白菊此茶菊本产杭州,故称杭菊或杭白菊。古时与龙井茶齐名,并列为贡品。夏季杭白菊作保健饮料,用开水冲泡后,其色泽天然,汁水清香,味甘爽口,花形完美,堪称“四绝”,具有降温、消暑、利尿和益神的作用。杭白菊还是“浙八味”之一

5、。据医学专家分桥,它含有氨基酸、菊贰及多种维生索。它性寒、味甘苦,作为药用有平肝明目、散风清热和解毒消毒的作用,主治感冒风热、赤目和头痛。,晾晒杭白菊,性状,形状,花梗,苞片,呈倒圆锥形或圆筒形,有时稍压扁呈扇形,直径1.53cm,离散。 总苞碟状;总苞片34层,卵形或椭圆形,草质,黄绿色或褐绿色,外面被柔毛,边缘膜质。 花托半球形,无托片或托毛。,亳菊,形状,花梗,苞片,舌状花数层,雌性,位于外围,类白色,劲直,上举,纵向折缩,散生金黄色腺点; 管状花多数,两性,位于中央,为舌状花所隐藏,黄色,顶端5齿裂。瘦果不发育,无冠毛。 体轻,质柔润,干时松脆。 气清香,味甘、微苦。,性状,形状,花梗

6、,苞片,呈倒圆锥形或圆筒形,有时稍压扁呈扇形,直径1.53cm,离散。 总苞碟状;总苞片34层,卵形或椭圆形,草质,黄绿色或褐绿色,外面被柔毛,边缘膜质。 花托半球形,无托片或托毛。,亳菊,性状,形状,花梗,苞片,气味,断面,呈扁球形或不规则球形,直径1.52.5cm。 舌状花白色或类白色,斜升,上部反折,边缘稍内卷而皱缩,通常无腺点; 管状花少,外露。,贡菊,性状,形状,滁菊,花梗,苞片,气味,断面,呈不规则球形或扁球形,直径1.52.5cm。 舌状花类白色,不规则扭曲,内卷,边缘皱缩,有时可见淡褐色腺点; 管状花大多隐藏。,性状,形状,花梗,苞片,气味,断面,呈碟形或扁球形,直径2.54c

7、m,常数个相连成片。 舌状花类白色或黄色,平展或微折叠,彼此粘连,通常无腺点; 管状花多数,外露。,杭菊,【功效】,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热解毒。,【应用】,1风热感冒,温病初起。本品味辛疏散,体轻达表,气清上浮,微寒清热,功能疏散肺经风热,但发散表邪之力不强。常用治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温邪犯肺,发热、头痛、咳嗽等症,每与性能功用相似的桑叶相须为用,并常配伍连翘、薄荷、桔梗等,如桑菊饮(温病条辨)。 2肝阳上亢。本品性寒,入肝经,能清肝热、平肝阳,常用治肝阳上亢,头痛眩晕,每与石决明、珍珠母、白芍等平肝潜阳药同用。若肝火上攻而眩晕、头痛,以及肝经热盛、热极动风者,可与羚羊角、钩藤、桑叶等清肝热、息肝风药同用,如羚角钩藤汤(通俗伤寒论)。,【应用】,3目赤昏花。本品辛散苦泄,微寒清热,入肝经,既能疏散肝经风热,又能清泄肝热以明目,故可用治肝经风热,或肝火上攻所致目赤肿痛,治疗前者常与蝉蜕、木贼、白僵蚕等疏散风热明目药配伍,治疗后者可与石决明、决明子、夏枯草等清肝明目药同用。若肝肾精血不足,目失所养,眼目昏花,视物不清,又常配伍枸杞子、熟地黄、山茱萸等滋补肝肾、益阴明目药,如杞菊地黄丸(医级)。 4疮痈肿毒。本品味苦性微寒,能清热解毒,可用治疮痈肿毒,常与金银花、生甘草同用,如甘菊汤(揣摩有得集)。因其清热解毒、消散痈肿之力不及野菊花,故临床较野菊花少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