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学基础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058801 上传时间:2019-04-17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3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药物学基础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药物学基础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药物学基础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药物学基础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药物学基础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药物学基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物学基础(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 药物概述 一、药物的定义和类型 1. 定义:指对机体产生某种生理生化影响,并在疾病诊断、预防和治疗方面有一定效果的物质。 理论上讲,凡能影响机体器官生理功能或细胞代谢活动的物质都属药物 2. 类型:药物多种多样,按其来源可分为以下类型: (1)天然药物:未经加工或仅简单加工的药物: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 (2)合成药物:以化学合成方法制得的药物:乙醇、乙醛; (3)生物技术药物:通过细胞工程、基因工程、酶工程和发酵工程等新技术生产的药物:酶制剂、生长激素、疫苗等。,Chapter 5. 常用药物及其作用机理简介,二、药物的剂型 1. 定义:大多数药物的原料一般不宜直接用于动物疾病的防治

2、,必须经加工制成安全、稳定和便于应用的形式,称剂型。粉剂、片剂、注射剂等 2. 剂型的分类:药物多种多样,按其来源可分为以下类型: (1)液体剂型:如:注射剂(针剂)、乳剂、煎剂、浸剂,等。 (2)气体剂型:如:喷雾剂; (3)半固体剂型:如:软膏、糊剂; (4)固体剂型:如:粉剂、片剂、胶囊剂。,水产药物及其机理:药物概述,三、药效学 1. 药物效应动力学: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机制、作用规律和作用方式,阐明药物对机体产生的生物效应的学科。简称药效学。 2. 药物的作用方式:药物可通过不同的方式对机体产生作用: (1)局部作用:药物在吸收入血液以前在用药局部产生的作用 (2)全身作用:药物经吸

3、收进入全身循环后分布到作用部位产生的作用 3. 药物的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 (1)治疗作用: A. 对因治疗:药物的作用在于消除疾病的原发性致病因子 治本 B. 对症治疗:药物的作用在于改善疾病的症状 治标,水产药物及其机理:药物概述,(2)不良反应: A. 副作用:常用治疗剂量时产生的与治疗无关的作用或危害不大的不适反应。副作用是可预见的,但很难避免。 B. 毒性反应:用药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而引起的不良反应。 C. 变态反应:机体受药物刺激发生异常免疫反应,引起生理功能障碍或组织损伤,又称过敏反应。过敏原可是药物、药物杂质、药物代谢物等 D. 继发性反应:药物治疗后引起的不良后果,又称治疗

4、矛盾。 E. 后遗反应:停药后药物浓度已达到最低有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物效应。 F. 停药反应:停药后原有疾病加剧的现象。又称回跃反应。,水产药物及其机理:药物概述,4. 药物作用的量效关系: (1)量效关系:指定量分析与阐明药剂量和药物效应之间的变化规律。 (2)类型: A. 无效量:药物剂量过小,不产生任何效应。 B. 最小有效量(阈剂量):能引起药物效应的最小药物剂量。 C. 半数有效剂量(ED50):对50%个体有效的药剂量. D. 极量:出现最大药物效应的药剂量; E. 最小中毒剂量:使生物机体出现中毒的最低剂量; F. 致死量:使生物出现死亡的最低剂量; E. 半致死量(LD50)

5、 :使50%个体死亡的药物剂量 (3)治疗指数: LD50和ED50的比值,其数值越大安全性越高。,水产药物及其机理:药物概述,水产药物及其机理:药物概述,四、药动学 1. 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药物在体内的浓度随时间发生变化规律的学科。简称药代动力学或药动学。 2. 药物在体内的基本过程: (1)吸收:指药物从用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药物吸收的快慢或难易受药物理化性质、浓度、给药方式等因素影响 (2)分布:指药物从全身循环转运到各器官、组织的过程。 (3)生物转化:药物在体内经化学变化生成更有利于排泄的代谢产物的过程。过去称为代谢。主要生物转化器官为肝脏 (4)排泄:药物的原形或代谢产物

6、通过各种途径从体内排出的过程。,水产药物及其机理:药物概述,五、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1. 药物方面的因素: (1)药物的化学结构与理化性质:如:氯霉素与氟苯尼考。 (2)药物的剂量:指药物从全身循环转运到各器官、组织的过程。 (3)药物的剂型:药物在体内经化学变化生成更有利于排泄的代谢产物的过程。过去称为代谢。主要生物转化器官为肝脏 (4)药物的储藏与保管:如漂白粉接触二氧化碳、光、热易失效。 (5)药物的相互作用:如协同(辅药)和拮抗 2. 给药方法方面的因素: (1)给药途径:口服、注射、浸泡,等。 (2)给药时间: (3)用药次数与反复用药:,水产药物及其机理:药物概述,3. 动物方面的

7、因素: (1)种属差异:如:淡水白鲳、鳜鱼和虾对敌百虫敏感。 (2)生理差异:不同年龄、性别的动物对药物敏感性存在差异。 (3)个体差异:同种动物的不同个体之间对药物敏感性存在差异。 (4)机体的机能和病理状况:如肝功能障碍,肾功能不全,等。 4. 环境方面的因素: (1)水温和湿度:药效一般与温度呈正相关,温度升高10度,药效提高1倍。(也有例外) (2)有机物:水体中有机物存在有时会影响药效。 (3)酸碱度:酸性药物、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四环素等在碱性水体中作用弱;碱性药物、磺胺类药物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随pH升高药效增强。 (4)其他:如溶解氧、光照,等。,水产药物及其机理:药物概述,第二节

8、 水产药物的种类和选择 一、药物的种类 根据药物作用对象的不同,可将药物分为以下类型: 1. 抗病毒药:如聚乙烯吡咯烷酮碘 (PVP-I)、免疫制剂、病毒灵、中草药等; 2. 抗菌药:包括抗生素、磺胺类、呋喃类、抗菌中草药、疫苗等; 3. 杀真菌药:如孔雀绿、亚甲基蓝和制霉菌素等; 4. 杀藻类药和除草剂:如硫酸铜、敌草快等。,Chapter 4. 常用药物及其作用机理简介,5. 消毒剂和防腐剂: 1) 醛类: 如福尔马林; 2) 氧化剂:如高锰酸钾; 3) 卤素类:如漂白粉(精)、二(三)氯乙氰尿酸及其钠盐、氯铵-T等; 4) 表面活性剂:如新吉尔灭等; 5) 染料类:如孔雀绿、亚甲基蓝和吖

9、啶黄等。 6. 杀寄生虫药和驱虫药:如硫酸铜、硫酸亚铁、敌百虫等 7. 环境改良剂:如生石灰、沸石粉、白云石粉、活菌制剂等; 8. 营养制剂:如维生素、钙粉等。 9. 麻醉剂:如MS22 (间氨基苯甲酸乙酯甲磺酸盐) 10. 抗霉抗氧化剂:如乙氧基喹宁等,水产药物及其机理:药物种类,二、药物的选择 药物选择的基本原则: 1. 有效性:疗效高 2. 安全性:毒性低:包括对养殖生物毒性、对环境毒性和对 人体毒性 3. 方便性:来源方便、使用方便: 4. 廉价性:价格低廉,水产药物及其机理:药物的选择,第三节 常用药物及其作用机理 一、抗病毒药 要求:既能进入宿主细胞杀死病毒,又不对宿主细胞造成伤害

10、。 作用机理:阻断或抑制病毒复制的某个环节。 1. PVP-I:为含碘消毒剂,对病毒、细菌和真菌均有良好杀灭能力。 如:用5ppm溶液浸泡鱼卵消毒, 用其浸泡虾卵可显著提高仔虾期的成活率:31% 68% 2. 病毒灵:盐酸吗啉胍,属广谱抗病毒药, 其作用机理是阻断RNA聚合酶的活性和蛋白质的合成。 3. 利巴韦林:为鸟苷类化合物,对DNA病毒和RNA病毒均有广谱作用。 4. 免疫制剂:病毒疫苗等。,水产药物及其机理:,二、抗菌药 (一)抗生素 又称抗菌素 主要由微生物产生的能选择性抑制或杀灭病原体的次级代谢产物。 A. 主要作用G+的抗生素 1. 青霉素类:为含内酰胺环的 -内酰胺类抗生素,为

11、最早应用于临床的抗生素,由发酵液提取或半合成获得;作用机理为抑制细胞壁合成。 1) 天然青霉素:为青霉素G(苄青霉素,Penicillin G or Benzylpenicillin): 优点:杀菌力强,疗效高,价格低; 缺点:抗菌谱窄,易被胃酸和青霉素酶水解破坏 2) 半合成青霉素:由天然青霉素进行结构改造而成,具广谱抗菌特点。 包括:氨苄青霉素、羟苄青霉素和羧苄青霉素等,水产药物及其机理:抗菌药,2. 头孢菌素(先锋霉素)类:为头孢菌培养液经改造而成(半合成抗生素) 其作用机理及应用与青霉素类似,但抗菌谱较青霉素广,G+G- 优点:抗菌谱广,对酸和青霉素酶较稳定,毒性小; 缺点:价格昂贵

12、1)第一代:头孢噻吩、头孢唑啉、头孢噻啶、头孢拉啶和头孢氨苄等 对G+作用强;但对G-作用弱,对酸稳定性差,对肾脏毒性大 2)第二代:包括头孢孟多、头孢呋新和头孢氯氨苄等 对G+与第一代相似或略差;但对G-较第一代强,对肾脏毒性较小。 3)第三代:包括头孢三嗪、头孢哌酮等 对G+不及第一、二代;但对G-明显加强,对肾脏基本无毒。 4)第四代:包括头孢匹罗、头孢吡肟等 20世纪90年代问世,价格昂贵,抗菌作用较第三代强,对G+效果好,水产药物及其机理:抗菌药,3. 大环内酯类: 该类药物的核心具1416员大环的内酯结构,作用机理为抑制蛋白质合成 1) 红霉素: 从红链霉菌的培养液中提取获得 作用

13、与青霉素类似,适用于耐青霉素菌株 2) 螺旋霉素:从链霉菌培养液中提取获得,临床常用乙酰螺旋霉素 其抗菌谱与红霉素类似,但作用较弱 4. 多肽类: 一类具有多肽类结构的化学物质,常用做饲用添加剂。 杆菌肽: 从枯草杆菌变种苔藓样杆菌的培养液中提取获得 作用机理为抑制细胞壁的合成,对G+作用强烈,对G-无效,口服难吸收。该药抗药性慢,无残留,常用作饲料添加剂,促生长 5. 新生霉素:抗菌谱与青霉素G类似,易产生耐药性,一般不作首选。,水产药物及其机理:抗菌药,B. 主要作用G-的抗生素 1. 氨基糖苷类:由氨基糖和氨基环醇以肽键结合而成的碱性抗生素 1) 特点: a. 属碱性抗生素,其硫酸盐易溶

14、于水,性质较青霉素G稳定; b. 作用机理为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 c. 主要对G-菌作用较强,某些种类对G+也有一定作用 d. 内服不易吸收,主要用于肠道感染 e. 该类药物的不同种之间易产生交叉抗药性 2) 主要种类: a. 链霉素:从链霉菌培养液中提取的有机碱 b. 庆大霉素:从放线菌的培养液中提取,临床常用其硫酸盐 c. 卡那霉素:从链霉菌培养液中提取 d. 其他:丁胺卡那霉素(阿米卡星)、壮观霉素和新霉素等,水产药物及其机理:抗菌药,2. 多粘菌素类:属多肽类抗生素,从多粘杆菌培养液中分离出来。 1) 多粘菌素B 对G-有较强的抑制或杀灭作用,但对G+菌和病毒等无效 临床常用其硫酸盐(

15、硫酸多粘菌素B), 与多粘菌素E有完全交叉抗药性,但与其他抗生素之间无交叉抗药性 常与新霉素和杆菌肽等合用 2) 多粘菌素E 抗菌谱与多粘菌素E相同,内服不吸收,主要用于治疗肠道感染 临床常用其硫酸盐(硫酸多粘菌素E), 常用作饲料添加剂,以促进生长 与庆大霉素、新霉素和杆菌肽有协同作用,常与它们合用。,水产药物及其机理:抗菌药,C. 广谱抗生素 抗菌谱广,除对G+和G-有效外,还对立克次氏体、衣原体等有效 1. 四环素类:有的从链霉菌属发酵而来,有的为半合成抗生素。 1) 机理及抗药性:抗菌机理为抑制蛋白质合成; 细菌对本类药物抗药性严重,天然四环素之间有交叉抗药性 2) 主要种类: a.土

16、霉素(氧四环素):广谱抗生素,作饲料添加剂还有促生长作用; b. 四环素:抗菌作用较土霉素强,内服吸收优于土霉素; c. 金霉素(氯四环素):作用与四环素类似,但对G+作用较强 d. 强力霉素(多西环素、脱氧土霉素): 由土霉素脱氧后制得,属半合成药,与天然四环素无交叉抗药性 作用较土霉素强2-10倍,内服吸收好,有效血浓度维持时间较长,水产药物及其机理:抗菌药,2. 氯霉素类:其作用机理与四环素类似,为抑制蛋白质合成 早期从委内瑞拉链霉菌培养液中获得,现基本均为合成法生产。 1) 氯霉素(左霉素):细菌蛋白质合成的强力抑制剂,特别对G-作用强大; 注意事项:a. 在水产中使用副作用明显:抑生长、药残等; b. 可抑制细胞免疫反应,故应避免与免疫制剂合用; c. 与林可霉素和大环内酯类药物作用机理相似;对青霉素类药物杀菌作用有干扰;能拮抗维生素B6和B12,因此应避免与这些药物联用。 2) 甲砜霉素(硫霉素):除日本外,欧盟和美国均已将其列入禁用药 其体外抗菌作用较氯霉素稍弱,但口服后分布广,体内抗菌作用较强 与氯霉素有完全交叉抗药性,与四环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