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春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写作修改润色新人教版 含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8057763 上传时间:2019-04-17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79.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春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写作修改润色新人教版 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年春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写作修改润色新人教版 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年春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写作修改润色新人教版 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9年春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写作修改润色新人教版 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9年春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写作修改润色新人教版 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春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写作修改润色新人教版 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春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写作修改润色新人教版 含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写作写作 修改润色修改润色 文题一: 阅读下面的短文,根据你的理解和感受,试着修改润色这篇习作。 寻人启事 一节作文课上,老师一边讲寻人启事的要点,一边叫我们写一则寻找妈妈的寻人启事。 “最前面的是姓名和性别。”同学们快速地写下几个字。 “然后就是年龄。”我和大部分同学很快就写好了两个数字;有的同学想了几秒也很快写上了;还有的同 学涂涂抹抹写了好几次也没写岀准确的数来。 “写好了吗?再然后就是外貌特征。你们知道什么是外貌特征吗?”“我妈妈有一颗痣!”一位同学说道。 “很好,”老师说,“要写出具体位置哦。”我们都努力地回想着。脸上好像是有颗痣,可我怎么知道在哪儿? 胳膊上应该有条疤,可是到底

2、有没有啊?我胡乱编了几条特征写了上去。大部分同学则干脆空着不写。 “下面是很重要的一点穿着。今天早上看到妈妈时她穿着什么衣服呢?”“我妈好像有一件紫色的 上衣吧?”“我记得她穿过一条黑裤子,是今天吗?”平时哪个同学的衣服很好看,或是穿了双名牌鞋,大 家很快就都发现了;虽然没当面见过最喜欢的明星,但他在什么场合穿了什么衣服,都一清二楚。可是早上刚 送自己来上补习班的妈妈穿的是什么样子的衣服,却没有注意过。 最后,一则简单的寻人启事,竟没有一个人写完整。可当我回家后请妈妈写一则寻找我的寻人启事时,她 却写得又迅速又具体。 (改编自孙道荣寻找妈妈的寻人启事) 文题二: 选一篇自己这学期写的作文,从“

3、言”和“意”两个方面进行修改。 文题三: 回顾自己以往的写作情况,如写了哪些文章,哪几篇写得好,哪几篇不太好,好或不好的原因是什么,等等。 以谈谈我的习作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 600 字。 文题一: 2 本题要求修改润色短文。首先,仔细阅读文章,着眼于全篇。其次,理解文章的内容,在兼顾“言”和“意” 的基础上发现其长处与不足,并确定修改的范围和重点。最后,从内容和语言两个角度修改文章,使文章的内 容更充实,语言更流畅,更富有表现力。 文题二: 本题要求修改润色自己的作文。首先,从自己本学期写过的作文中挑选一篇,并富有感情地朗读一遍,朗 读时注意思考文章立意是否明确、中心是否突出,同时,也可

4、请同学帮忙提出修改意见。接着,在兼顾“言” 和“意”的基础上对需修改之处进行加工润色,以使文章更充实,语言更富有文采。最后,修改完成后,可与原 稿进行对比,并说说你修改的理由。 文题三: 本题要求以习作的方式谈自己的写作体会。首先,回顾自己写作的历程。接着,梳理自己写作的基本情况:如 写了哪些文章,哪几篇写得好,哪几篇不太好,好或不好的原因是什么,自己从中获取了哪些经验,吸取了哪些 教训。最后,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的办法。 1.仔细阅读原文。只有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才能把握文章的主题,理解文章的内容,发现其长处与不足, 确定修改的范围和重点。 2.修改文章。文章的修改“四字法”:一是“增”

5、,即添加必要的字、词、句、段,充实文章的内容;二是 “删”,即删去多余的字、词、句、段,把重复的内容、啰嗦的语句改得简洁、精练;三是“改”,即修改字词、 标点的错误和病句等,使语句流畅;四是“调”,即调整文章结构不合理以及词序不对之处,使之通畅连贯。 3.润色语言。一是巧用修饰词语,如动词、形容词、象声词等,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二是活用修辞手法, 使语句优美、生动、富有文采;三是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如在记叙文中穿插描写性语句,使人物形象更加 突出。 4.注意问题。修改文章首先应从整体到局部进行修改,从全局出发,看中心、找结构、观立意,在此基础 上再考虑字、词、句、段的正确性;接着,应先求“清

6、通”,后求“工巧”,即在文从字顺、简洁明了的基础上 对语言进行加工润色;最后,应注意将修改与思考相结合,兼顾“言”和“意”,做到“三思而后改”。 文题一: 例 文简 析 寻找妈妈的寻人启事 题目前加定语,点明了文 4 作文课上,老师教完了应用文写作后,当场给学生们布置了一个题目: 假设自己的妈妈丢了,请每一个人写一则寻人启事。同时,老师还给 每个同学发了一份寻人启事的样本,用来参照,但是,寻人启事里面的 内容必须依据自己妈妈的真实情况撰写。 同学们似乎还没有反应过来,自己的妈妈丢了,写一则寻人启事?面对 着寻人启事样本,同学们一时都不知该如何下笔。 见同学们都没什么动静,老师说,这样吧,我再讲

7、一遍寻人启事的要点, 大家一边听,一边写。首先,写下丢失人的姓名。 大家埋头在纸上写出自己妈妈的名字。 老师说,性别。 女。大家唰唰写下。 丢失人年龄。老师的话音刚落,班级里就炸开了锅。有人说,我妈妈 好像 42 岁了吧。有人说,我妈妈从来没告诉过我她多大啊。有人说, 我今年 14 岁,我妈妈应该有三十八九岁了吧?几十个同学,竟然没有 一个人能够准确地说出自己妈妈的年龄。 老师摇摇头,年龄先空着吧。下面是最重要的部分,请写出丢失人的 体貌特征。 大家七嘴八舌,似乎对自己的妈妈很了解。老师打断了大家的话,同 学们说的,也许是你母亲的特点,但是,现在请大家写的是母亲的体貌 特征,比如脸上有颗痣,手

8、背上面有道伤疤,腰杆有点弯曲等。 同学们停止了议论,歪着脑袋,努力回想着妈妈的形象。每天都能见 到的妈妈,到底有些什么体貌特征呢?脸上有没有长痣?好像是有的, 但想不起来在哪了。妈妈干活时,经常会受伤,可是,哪儿留下过伤疤, 倒真的没注意过啊。妈妈的腰杆这几年确实有点弯曲了,可能是太累 了的缘故吧。可是,好像每个人的母亲都是这样的啊,这也算是体貌 特征吗? 同学们勉强写下了几个特征,既像是自己母亲的,又好像不太像。 老师说,请同学们再写下妈妈今天穿的是什么衣服和鞋子。如果妈妈 真的丢了,那么,最后离开家时穿的衣服,将是很重要的鉴别辨认依据。 班级里再次炸开了锅。穿着干净、漂亮衣服的同学们,唧唧

9、喳喳地议 论开了。哪个同学早上新穿了一双运动鞋,大家立即注意到了;最喜 章的主要事件。 开头再现作文课场景,对老师 和同学们作细致描写,吸引读者 阅读兴趣,引出下文。 对同学们不能准确说出妈妈年 龄的情况进行细致描写,“老师 摇摇头”的细节描写,突出表现 了同学们对妈妈的不关注、不了 解。 对同学们的动作、神态和心理 描写,生动形象。几个问句,表现 出同学们对妈妈体貌特征的不确 定,更加深刻地突出了同学们平 时对妈妈了解得不深入,不够关 心。 用同学们平时关注同学和明星 的服饰对比映衬,更好地凸显了 主题。 老师用心良苦的总结,点明了 文章中心。 5 欢的那个电影明星,喜欢穿什么样式什么牌子的

10、衣服,大家总是一清 二楚可是,早上和自己一起出门,甚至骑着车子将自己送到学校 门口的妈妈,穿着什么颜色、什么样式的衣服,却真的没有留意,从来 也没有留意。 作文课彻底失败了,一份简单的寻人启事,竟然没有一位同学能够写 得完整、准确。最后,老师面色凝重地对大家说,不是寻人启事难写, 而是大家对自己的妈妈,根本就不关注不了解啊。 天底下的爸爸和妈妈,都是用心去看自己的孩子的,所以,孩子的每一 个细小动作,都逃不过父母的眼睛。记住爸爸妈妈其实一点也不难, 只要用心,就足够了。 每个人的成长都不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可是,我们偏偏对精心呵 护我们的父母视而不见:只看见了可口的饭菜,却看不见忙碌在厨房

11、的身影;只欣喜于获得的优异成绩,却忘记了深夜伴读的疲惫眼眸;只 盼望着自己的成长,却忽略了因操劳而佝偻的背影要到何时,我 们才能有一颗心,用它看清父母的面容,记住父母的深情?让我们学会 关爱他人,先从关爱自己的父母开始。 以议论、抒情作结,将“爸爸 妈妈对孩子的爱”和“孩子对父 母的呵护视而不见”形成对比, 呼吁孩子们学会关爱自己的父母。 感情自然流露,水到渠成,升华了 主题。 【名师点评】 本文对短文寻人启事进行了修改润色。原文是一篇记叙文,但文章主题不够明确,记事不够详细,缺 乏必要的人物描写方法,没有必要的议论和抒情。本文根据原文作者的立意,从题目、内容、语言等方面进行 了修改,使之主题

12、更明确、内容更充实、记事更详细、重点更突出、语言表达更流畅、更富有表现力。 文题二: 例 文简 析 一个有趣的夜晚(原稿) 去年秋天,带着满腔的期待,我们来到了鲁汇基地,进行农家乐,印象最深的莫 过于那晚的田园集体舞了! 太阳一点一点地落下山去,直到最后一缕夕阳的消失,我们兴奋得(地)跳了起 来:天黑了!天黑了!”我们兴奋的(地)叫着,未等广播通知,五个班的同学已经 迫不及待的(地)等待在了操场上,“噗”随着篝火点起,大家都尖叫着,音乐声 响起,大家都跳起了白天老师所交(教)的舞蹈。你除草,我也除草,你挑担,我 也挑担。大家在享受田园舞乐趣的同时,也消除了平时繁忙的学习生活所带来 开头采用顺叙

13、, 平淡无奇。 错别字以及标点符号 的错误运用现象严重。 6 的压力“此景此物此地此时,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队伍里不知 谁说了一句,让大家哄堂大笑,有了一位同学的开头,后面就更不得了了?(!)田 园篝火舞会又成了田园篝火诗会,平时上课无精打采的我们,也诗兴大发,像 “今夜篝火连绵,兴致怎也不消,试问老师,说我们人来疯,知否。(?)知否?此 乃学生之乐!”也堪称得上是一篇佳作。 10:10 分与正常的熄灯时间已经过了一个多小时,在基地老师的组织下,我们停 止了疯闹,悻悻回到了寝室,但兴致依然不消 叙事平铺直叙,语言 也不够顺畅,“打油诗” 缺乏文采。 缺少在叙事基础上的 必要的议论,

14、抒情也不 深入,不能很好地体现 “有趣”。 如今我已坐在了初三的课堂中,压力与繁重的作业,使我们再次向往当时 的快乐与轻松,课间,我们不在(再)喧闹,不再歌舞,多得(的)是写字的“刷刷” 声,考卷的翻页声;但那次的田园舞会,时时牢记在心,这将成为我初中生活的 一段美好回忆 一个有趣的夜晚(修改稿) 光阴荏苒,转眼我们已坐在初三的课堂上。被繁重的学业压得透不过气时,总 是情不自禁地回忆起学农中发生的趣事。 那天,我们都盼着夜晚早点到来,因为天一黑,就可以举行十四岁集体生日晚会 了!眼看天渐渐变灰,又慢慢变成深灰,再变成墨黑一片,迫不及待地我们在集 合哨吹响前,早早地来到了营地操场。 操场中央的大

15、铁盘上,放着干枯的稻草。很快,主持仪式的老师便高举火把,伸 入大铁盘中。只听见“噗”的一声,篝火熊熊燃起,昏暗、清冷的郊外,霎时变 得明亮、温暖。年级里 20 名同学整齐地站在主席台上,举起右手庄严宣誓,响 亮的誓言回荡在空旷的操场上。在几百名师生的见证下,他们成了新一批光荣 的共青团员。入团仪式庄严、神圣,站在台下的我,不禁热血沸腾,希望以后也 能加入共青团! 接下来的集体舞更是有趣。音乐声响起,我们以班级为单位,围成大圆,手搭前 面同学的肩膀,跳起由兔子舞改编而成的田园集体舞。我们从没跳过 这样的舞蹈,女生兴奋地边跳边叫,模仿起农民伯伯们锄草、挑担、采茶等动 作。平时豪迈的男同学,却在这时

16、因为害羞显得扭扭捏捏,完全没有在体育课 上的风光,他们身体僵硬,舞姿滑稽,犹如一头头笨熊醉酒后跌跌撞撞地晃在马 路上。手脚不够协调的同学,常常踩不准音乐的节奏,时不时就会听见女生喊: “怎么又踩我的脚?”狼狈不堪的男生,被舞姿优美的女生嘲笑得更不知所措 采用倒叙,开篇点题, 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场景描写,渲染气氛。 先写别开生面的入团 仪式,为下文做铺垫。 集中笔力描写同学跳 田园集体舞的有趣场景 和“即兴诗会”的趣味。 7 了。有些男生总是学不会,索性做呆头鹅,站在原地。老师急得大叫:“队伍要 首尾相连,快接上!” 集体舞结束后,大家很不尽兴,又玩起了“即兴诗会”。有位同学模仿如梦 令,吟出有趣的打油诗:“今夜篝火连绵,笑声响彻天边。乱舞同窗前,淑女 几近疯癫。留恋留恋,今夕永留心间!”看来即兴诗会,也很有趣。 那个晚上,我们放松紧绷的神经,重温久违的纯真和快乐。庄严的入团仪式、 有趣的田园集体舞、自娱自乐的即兴诗会,经常清晰地浮现在我的脑海中。跳 着有趣的集体舞,我们体验着田园劳动的艰辛,也感受到了有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