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胰肿瘤进展2018.08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056157 上传时间:2019-04-17 格式:PPT 页数:65 大小:6.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肝胆、胰肿瘤进展2018.08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肝胆、胰肿瘤进展2018.08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肝胆、胰肿瘤进展2018.08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肝胆、胰肿瘤进展2018.08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肝胆、胰肿瘤进展2018.08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肝胆、胰肿瘤进展2018.08》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肝胆、胰肿瘤进展2018.08(6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肝、胆、胰腺肿瘤内科治疗进展 北京肿瘤医院消化内科 李燕,肝癌 肝癌 继发性 原发性 肝细胞癌 混合型 胆管细胞癌 (90%),流行病学,全球 高发:东南亚与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新加坡、泰国、菲律宾、 中国、日本、莫桑比克、南非、马来西亚、印尼等) 中发: 意大利、西班牙、东欧南部; 低发: 英、美(阿拉斯加除外)、北欧、加拿大、澳大利亚等。 中国 高发于江苏、福建、广东、广西等东南沿海地区 如江苏的启东,福建的同安,广东的顺德,广西 的扶绥等。 死亡率 全球: 男 第3位,女 第7位,25万/年 中国: 第3位,11万/年(占全球45%),病因,过去 营养、饮酒、肝吸虫等 现在: 病毒性肝炎

2、(乙型、丙型、丁型)-我国 HCC 90%有乙肝背景 黄曲酶毒素和饮水污染等。 饮水污染(塘水或宅沟水)、吸烟、 饮酒、遗传因素等。,病理分类,1901年Eggel分类: 巨块型 结节型 弥漫型,HCC生物学特性,小肝癌: 直径 2cm 66.7%为二倍体(diploid) 突破包膜少、癌栓少 切除后5年生存率高 大肝癌: 直径 2cm 92.3%为异倍体(aneuploid) 癌栓多、切除后5年生存率低,发展与病程,HBV感染10年 AFP增高 1年 临床定位(肿瘤2cm) 8月 临床症状4月 功能失代偿2月 死亡 干预、治疗: 早期肝功能代偿期,肿瘤2cm 90% 可手术切除, 5年生存率

3、90%; 中期临床症状,肝功能失代偿 20% 可手术切除, 5年生存率20%。,临床表现,早期多无症状。 晚期:腹痛多为首发症状,纳差、消瘦、腹胀、发热、黄疸; 其它:出血倾向牙龈出血,鼻纽; 腹泻、右肩痛(易忽略) 体征: 肝硬化 肝掌、蜘蛛痣、腹壁静脉曲张、脾大、腹水、黄疸 进行性肝肿大或上腹肿块 旁癌综合症 红细胞增多症(510%)肝癌细胞产生促红素 低血糖症(1030 %)肝癌细胞异位分泌胰岛素 或胰岛素样活性物质。 其它 男性乳房发育、高血钙、高纤维蛋白原血症、高胆固醇血症、 血小板增多症、高血压、高血糖等。,实验室诊断,AFP: 1956年首次在胎儿血清中发现,1964年在HCC患

4、者血中检测到, 正常情况下,出生后一年内应降至正常,我国HCC病人约6070 AFP 。急慢性肝炎、肝硬化的阳性率2050,但一般 1000 g/L ,有大片肝坏死的急慢性肝炎阳性率较高。 意义: 早诊-肿瘤越大,阳性率越高,可早于症状8个月; 亚临床复发早诊; 与肿瘤大小相关; 与病理分级相关,分化程度越低浓度越高; (胆管细胞癌阳性率3.65.2,混合细胞癌阳性率17.137.4, 纤维板层型肝癌很低;肝母细胞瘤84.6100); 疗效评价-术后,一般在2个月内降至正常,若虽有下降但未降至 正常则提示手术不彻底。 预后,-GT:阳性率2255,有助AFP阴性的诊断, 但假阳性较多。 AKP

5、: 阳性率24.8,AFP阴性者,阳性率16.7 , 有一定特异性,但敏感性不高。 肝功能指标:胆红素、A/G倒置 肝功能失代偿; 凝血酶原时间低于50%N 不能耐受手术; GGT 肿瘤巨大、肝内静脉瘤栓、 活动性肝病; 病毒性肝炎感染指标乙肝五项全阴性, 可排除肝癌。,影像学诊断,US:确定肝内占位,确定占位性质(实性或液性),排出血管瘤; 确定位置及周围血管的关系;病检易行。 长处:无创、价廉、敏感、无放射性、方便易重复。 不足:盲区(右膈下、左外叶上段)、易受其它肝病影响、 人为因素影响大。 CT:能显示直径1cm肿瘤 MRI:能获得横、冠、矢状面图像;对软组织分辨率高; 无放射性、对血

6、管瘤诊断优于CT;无需增强即可显示静脉分枝。,肝癌的转移,血道转移肝细胞癌主要转移方式 门静脉 肝内播散 肝静脉 肺及全身转移 淋巴转移 胆管细胞癌主要转移方式 直接蔓延、浸润、种植 肝外转移以肺最常见(492 ),其次为骨(脊椎、髂骨、 股骨、肋骨); 淋巴结(肝门、肝周、胰周、主动脉旁、腹膜后、锁骨上)、 肾上腺、横膈、腹膜、胃、结肠、肾、脑、脾、纵隔、甲状腺等,并 发 症,上消化道出血、 肝癌结节破裂出血、 肝功能衰竭、胸腹水、 感染、发热、 肝性昏迷、肺梗塞。,肝细胞癌与胆管细胞癌的共同点:,中晚期临床症状和体征; 影象学检查表现实质性占位病灶; 相近的实验室检查结果(AFP除外),肝

7、细胞癌、胆管细胞癌的不同点:,肝细胞癌 东南亚、非洲东南部多发; 病因:黄曲酶素、污水、吸烟、饮酒等; 发病率男女; 90%有乙肝、肝硬化背景,常伴门脉高压; AFP多,(70 ); 上腹局限包块不明显,黄疸出现晚; 动脉血管造影示癌灶内血供丰富; 病理:大结节、有包膜质软、梁型或腺泡 型、血窦多而结缔组织少; 常侵犯血管(肝静脉与门静脉); 血行转移为主; 癌结节破裂出血多见; 病程长、进展慢、手术切除率高、预后好。,胆管细胞癌 无明确地理分布; 病因:避孕药、胆石症、胆管囊性扩张等; 发病率男女,发病年龄大10岁; 常无HBV、HCV感染、肝硬化背景; AFP多,(20),CEA、CAl9

8、-9; 上腹局限包块明显,黄疸出现早; 动脉血管造影示癌灶内血供不丰富; 病理:小结节、无包膜质硬、梁型或腺管型、 血窦少而结缔组织多; 常侵犯周围组织器官,很少侵犯血管; 淋巴转移为主; 癌结节破裂出血少见; 病程短、进展快、手术切除率低、预后差。,特殊类型的肝癌,纤维板层型肝癌: 多见于青年,多无肝炎、肝硬化背景, AFP多阴性,CT可示肝内钙化灶, 肿瘤单发、生长慢, 手术切除率高、预后良好, 诊断主要靠病理组织学结果。 肝母细胞瘤: 恶性胚胎源性上皮组织的肿瘤, 好发于婴幼儿,多无肝炎、肝硬化背景, 肝肿大明显,腹痛、黄疸不明显, AFP阳性率高,CT可示肝内钙化灶,,诊断标准,病理、

9、细胞学确诊。 临床诊断: AFP 400 g/L,持续1月以上; AFP 200 g/L,持续2月以上; (无活动性肝病证据、可排除妊娠或胚胎生殖腺肿瘤) HBV、HCV感染证据; 影像学示肝占位。,HCC 分期 UICC or NCCN,T1:肿瘤单发,最大径 2 CM,不累及血管; T2:肿瘤单发,最大径 2 CM,累及血管; 肿瘤多发、局限在一叶内,最大径 2 CM,不累及血管; 肿瘤单发,最大径 2 CM,不累及血管。 T3:肿瘤单发,最大径 2 CM,累及血管; 肿瘤多发局限在肝一叶内,最大径 2 CM,累及血管; 肿瘤多发在一叶内,最大径 2 CM,有或无血管受侵。 T4:肿瘤多发

10、超过一叶,累及血管或邻近器官(胆囊除外); 脏层腹膜穿孔。 N0: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N1: 有区域淋巴结转移 M0: 无远处转移; M1: 有远处转移,HCC Stage,期 T1 N0 M0 期 T2 N0 M0 A期 T3 N0 M0 B期 T1-3 N1 M0 A期 T4 Any N M0 B期 Any T Any N M1,HCC治疗,早癌少,晚期难,疗效差; 无统一标准化治疗模式; 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目标: 一为根治, 二为延长生命, 三为减轻痛苦。,手术原则,早期5cm,5年生存率 6070%,术后5年复发率 61.5; 不能切除的肝癌缩小后手术 5年生存率达62; 术后复

11、发再切除 亚临床期复发小肝癌再手术, 5年生存率 自第一次手术起算,49.5,自第二次手术起算3。 肺内单病灶转移可切除; 黄疸经治疗消退后可手术。,放疗 HCC对放疗不甚敏感,但3DCRT、肝移动条照射、超分割放射加化疗增敏可明显提高疗效。 各组3DCRT 治疗报告,激光: 热、压、 光、电磁场效应; 微波: 热效应 超声聚焦:热效应;破坏肿瘤滋养血管 射频消融:热效应 无水酒精注射 冷冻,东京大学HCC治疗随机对照研究(232例),复旦大学医学院冷冻治疗HCC研究,肝移植 适应证:原则上,一切终未期肝病和未播散的肝恶性肿瘤。 并发症-胆道狭窄、阻塞、胆瘘、感染是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 进展与

12、评价: 预后改观,术后1年存活率可达8090,5年存活率达 6070; 步出临床试用阶段,已成为常规有效的方法; 肝与其他脏器联合移植; 异种肝移植研究已开展。,肝动脉插管化疗(TACE) 肝动脉结扎(HAL)/栓塞(HAE)/肝内门脉支栓塞(PVE),适应证:不宜手术的中晚期原发性、转移性肝癌; 早、中期HCC术前治疗,以提高根治率,降低术后复发; 术后降低复发率; 基础病不能耐受手术者; 手术不彻底,或者其他治疗方法效果欠佳者; 癌结节破裂出血者。 禁忌证: 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重度腹水; 骨髓造血功能抑制,凝血功能障碍; 肿瘤占肝脏体积80; 门静脉主干癌栓或被广泛浸润致完全闭塞; 重度

13、的门脉高压,活动性胃肠溃疡; 全身广泛转移或临终期。,TACE常用药物,联合化疗选药原则: 单药有效;机制各不相同; 毒性互不叠加;个体最大耐受剂量。 常用药物: 5-FU、FuDR、MTX 代谢类抗癌药; EPI、ADM 抑制DNA、RNA合成;为周期特异性 MMC、DDP、CBP 直接破坏DNA结构; HCPT 拓扑异构酶抑制剂,全身静脉化疗,国内期临床研究: 治疗组 洛拉曲克( 740 mg d15 )+ DDP (75mg d1) 对照组 ADM (40 mg) + DDP (75mg d1) 其它免疫基因综合治疗: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ST1571 IFN-2b COX-2抑制剂 雌激素

14、拮抗剂(阳性率2040%) 亚砷酸(三氧化二砷 AS2O3),TAM治疗HCC随机对照研究,AS2O3治疗HCC II期临床研究: 78mg/m2,ivgett,QD 14d /周期,休2周,2CS后评价。 结果 102例,PR 6例,NC 72例,PD 24例,客观缓解率5.9%;获益 率76.5%;生活质量改善率22.5%;疼痛缓解率73.6%,,太多的问题有待探索 化疗与各项局部治疗的疗效差别; 联合治疗还是序贯治疗以及其顺序; 手术时机选择及术前术后的综合治疗。,怎么办呢?,胆囊癌、胆管癌,胆囊癌: 胆囊是胆系恶性肿瘤最常见的部位,胆囊癌占消化系腺癌的20; 50岁以上多发,发病率为5

15、9(50 以下发病率0.3一0.7); 发病率女性是男性的3倍多; 5年生存率低(约25); 不能手术者生存时间仅1.52 个月,80以上死于1年之内。 胆管癌: 分化良好、期, 5年生存率较高, 分化不良、期,5年生存率很低。,病因,确切病因不明,可能与胆囊结石引起慢性感染有关。 胆囊结石80胆囊癌伴有结石,且与其大小有关,直径10mm者癌发生的机率为1.0,直径2022mm者的机率为2.4,直径在30mm以上者机率可高达10。 胆囊息肉样病变胆汁中的胆固醇和胆酸盐在感染、特别在厌氧菌梭形芽孢杆菌感染时可演变为致癌物质如甲基胆蒽。 粘膜肠上皮化生胆总管下端和主胰管的汇合连接处存在畸形,胆汁内的胰液浓度提高,引起胆囊的慢性炎症,以致发生 癌变。,病理,胆囊癌 腺癌75-90;未分化癌l0;鳞癌5; 胆囊底部多发,恶性度高,生长快、转移早; 淋巴血管丰富,易扩散、转移; 易浸润周围脏器。 胆管癌 多为分化好的腺癌; 少数为未分化癌、乳头状癌、鳞癌、类癌、肉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