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3水体运动规律专项训练 有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8056150 上传时间:2019-04-1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3水体运动规律专项训练 有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3水体运动规律专项训练 有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3水体运动规律专项训练 有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9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3水体运动规律专项训练 有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9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3水体运动规律专项训练 有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3水体运动规律专项训练 有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3水体运动规律专项训练 有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3 水体运动规律一、选择题读“某河流局部水系及甲地平均径流量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完成12题。1据图可知甲地搬运能力最强的时期是()A11月至次年1月B2月至4月C4月至5月D8月至10月2甲地径流峰值明显滞后于降水峰值的主要原因是()A植被茂密B湿地调蓄C河道弯曲D地势起伏“泾渭分明”在历史上一直存在争议,诗经中有“泾以渭浊”,故有人认为在春秋时代是“泾清渭浊”。唐诗中杜甫有“浊泾清渭何当分”(渭清泾浊)。历代至今,都有人实地考察,然而泾渭变迁,清浊难辨。但根据科学测定:泾河年均泥沙含量高达196公斤每立方米。在未纳入泾河之前,渭河年均泥沙含量只有27公斤每立方米,泾河的年均含沙量竟是渭

2、河的7倍之多。读下图,完成35题。3某季节“泾浊渭清”,泾河的含沙量远大于渭河,该季节应是每年的()A春季 B夏季C秋季 D冬季4据图文材料判断下列不是认为“泾清渭浊”的依据是()A泾河流水作用强,河道下切到黄土下的基岩B泾河主要流经地区地表植被覆盖条件较好C泾河的泥沙只集中在雨季和汛期D渭河径流量比泾河大,泥沙含量大5“泾清渭浊”演变成“泾渭变迁,清浊难辨”的结论依据是()A泾河流域植被恢复,流域内降水增加B泾河主要流经黄土高原,侵蚀力强C泾河上游河道附近不合理开发D受沙尘暴影响,泾河含沙量增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中央,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固定、半固定沙漠。沙漠中的沙丘顶部多流沙,

3、植被较少,而沙丘底部植被相对丰富。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年降水量70150 mm,主要集中在59月,年蒸发量2 000 mm以上,冬季一般有2030 cm深的稳定积雪覆盖。下图为沙漠中某沙丘剖面图。据此完成67题。6沙丘土壤水分最丰富的季节是()A春季 B夏季C秋季 D冬季7沙丘12 m深的土层土壤水分含量总体变化规律是()A坡顶坡中坡脚 B坡顶坡脚坡中C坡脚坡中坡顶 D坡中坡脚坡顶中高纬度湖泊水体的温度、溶解氧等物理性质具有明显的垂直差异和季节变化,湖水中的溶解氧来源于大气和水草、水藻的光合作用。下图示意美国北部湖泊夏季(a)和冬季(b)的变化。据此完成89题。8相对于其他季节,夏季湖泊均温层

4、内含氧量急剧减少,主要原因是()A水温升高,水中溶解氧逃逸B细菌分解有机物加快C与上层水体交换加剧 D鱼类呼吸消耗增多9冬季,与有冰覆盖但无雪覆盖的湖泊相比,冰面有厚雪覆盖的湖泊鱼类更容易死亡,其原因可能是()A湖水中没有光合作用 B水温更低C湖水分层现象消失D水温偏高下图为加蓬共和国水文图,据图完成1012题。10加蓬每年有两个旱季,5月中旬到9月中旬为大旱季,12月中旬到次年2月中旬为小旱季。其旱季的形成原因是()A副高控制,气流下沉 B信风影响,空气干燥C处于山地的背风地带 D受寒流降温降湿影响11图中港口建港的优势气象条件是()A淡水资源充足 B大气能见度高C全年风力微弱 D昼夜温差较

5、小12下列关于图中洋流的说法正确的有()图中洋流的成因为风海流将甲河泥沙带到港口沉积使沿岸地区形成荒漠景观寒暖流交汇容易形成渔场A BC D位于我国干旱地区的R河,发源于高原山地,洪水期可穿越400多千米的沙漠汇入Q河。读图完成1315题。13某探险队拟从甲市穿越沙漠到达乙市,该探险队最宜选择的出行时间是()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14R河主要的水文特征是()A含沙量较大,结冰期较短B含沙量较小,结冰期较长C径流量年际变化小,季节变化大D径流量年际变化大,季节变化小15非洪水期R河消失的原因是()A蒸发量增加 B水汽输送减少C下渗量增加 D地表径流减少下图区域位于某大陆西岸。读图,完成1

6、6-17题。16关于港口附近的地理现象说法,不正确的是()A适宜柑橘等水果生长B船只进出港口常受大雾影响C港口多中小型渔船D当地多在1月份引河水灌溉17受洋流影响,图中甲、乙、丙、丁四处海岸侵蚀最严重的是()A甲B乙C丙D丁小李和家人利用假期,乘坐邮轮从上海出发至加拿大温哥华,进行为期15日邮轮旅行。下图为邮轮航行线路及该月某等温线分布示意图(单位:)。据此回答1819题。18图中等温线的数值可能是()A20 B10 C0 D1019航线上,最常遭遇大雾的海域是()A附近B附近 C附近 D附近读百年前泰坦尼克号邮轮航线(图中的实线箭头)示意图,回答2021题。20泰坦尼克号邮轮航行途中大部分航

7、段所遇洋流的主要成因是()A受极地东风影响而成 B受东北信风影响而成C受盛行西风影响而成 D受东南信风影响而成21上图中a、b、c、d四条虚线箭头能表示将撞毁邮轮的冰山搬运至此的洋流的流向的是()Aa Bb Cc Dd二、综合题2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泾河和渭河交汇时,因两河河水一清一浊,常见“泾渭分明”奇观;但不同时期两河清浊又有不同,唐代诗人杜甫秋雨叹中有“浊泾清渭何当分”,而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泾渭分明”又有:“泾河水清,渭河水浑,泾河流入渭河时,清浊不混”的解释。材料二渭河流域(部分)图(1)分析杜甫秋雨叹中的“泾浊渭清”的自然原因。(2)当地居民说:除了发洪水外,泾河水清

8、常常能看见河底的石头,而渭河河水常浑浊甚至发黑。试分析泾清渭浊的原因。(3)请针对渭河河水浑浊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2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洞里萨湖是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是湄公河的天然蓄水池。洞里萨湖最大水面面积可达1万平方千米,水深可达11米;最小水面面积只有2 7003 300平方千米,平均水深仅1米左右。洞里萨河连接着洞里萨湖与湄公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材料二湄公河三角洲分布着由湄公河及众支流形成的稠密河网,它包括越南南部的大部分和柬埔寨东南部,面积44 000平方千米,是东南亚地区最大的平原。(1)洞里萨湖水位季节变化非常大,试分析其原因。(2)洞里萨河的流向

9、有明显的周期性变化,试推测1、7月的洞里萨河的流向有何差异,并说明原因。(3)夏季,甲区域的海水温度比同纬度的南海其他海域的水温低,请简述原因。24纳木错是我国第二大咸水湖,每年2月左右完全封冻。流域冬季盛行西风,大风天气多,湖区西岸风速大于东岸。下图示意纳木错流域。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4分)(1)结合水循环环节,分析纳木错成为咸水湖的原因。(6分)(2)列举纳木错湖水源的主要补给类型。(4分)(3)风力对湖冰的形成有重要影响,据此推测纳木错湖区东、西部封冻期的早晚及湖冰形成的稳定程度。(4分) 答案CBBDC ACBAB CDBCD DACAC A22(1)泾河流经黄土高原,地势起伏大,水

10、流急;黄土广布,土质疏松,易被侵蚀;流域内植被覆盖率低;降水集中夏季,强度大,河流含沙量大,故河水浑浊;渭河在平原流经河段长,泥沙沉积,流至泾渭交汇处的河水含沙量减少,故渭河水清。(2)泾河流经黄土高原,比降大,流速快,下蚀严重,已下切至基岩,侵蚀少;河流径流量比渭河小,携带泥沙少;渭河流域人口众多,人类活动频繁,生态环境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流经平原地区,河水流动,能带起河床泥沙,河流含沙量大,渭河浑浊。(3)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合理安排农、林、牧各业生产;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恢复地表植被;合理放牧;陡坡退耕还林还草,合理安排生产生活;采取打坝淤地,修筑梯田等工程措施,减少水土流失。23:(

11、1)洞里萨湖周边地区地势低洼,主要水源来自降水和周围河水的注入;河流水源主要靠雨水补给,其流量季节变化大;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的季节变化大。(2)7月,由东南流向西北;1月,由西北流向东南。成因:7月处于雨季,湄公河干流处于洪水期,河流水位上涨并高于洞里萨湖水位,河水补给洞里萨湖,所以洞里萨河自东南向西北流;1月处于旱季,湄公河干流处于枯水期,水位回落并低于洞里萨湖水位,湖水补给湄公河干流,所以洞里萨河自西北向东南流。(3)夏季,该区域东部沿岸海域盛行西南季风,属于离岸风,风使表层海水向偏离中南半岛的方向流动,深层的冷海水上泛,导致表层海水温度低于同纬度其他海域。24:(1)河流由四周流向湖泊,将矿物质(盐分)带入封闭的湖泊;气候干旱,蒸发旺盛,导致湖水盐分升高,形成咸水湖。(2)高山冰雪融水、雨水、地下水。(3)东岸更易形成稳定的湖冰,封冻更早。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