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义第一部分五大主题要素之(一)地球含解析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88032481 上传时间:2019-04-17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3.7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义第一部分五大主题要素之(一)地球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义第一部分五大主题要素之(一)地球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义第一部分五大主题要素之(一)地球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义第一部分五大主题要素之(一)地球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义第一部分五大主题要素之(一)地球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义第一部分五大主题要素之(一)地球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义第一部分五大主题要素之(一)地球含解析(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教学资料五大主题要素之(一)地球一、太阳系示意图(1)太阳成为太阳系的中心天体的原因是质量大、体积大。(2)(3)小行星带位于火星轨道与木星轨道之间。(4)从图中可以直观看出,八大行星公转特点的相似性。同向性绕日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近圆性各行星公转轨道形状近似圆形。共面性各行星公转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上。(5)地球具有特殊性存在生命。外部条件:安全的宇宙环境和稳定的太阳光照。自身条件:适宜的日地距离、体积和质量、运动周期。二、中国太阳年辐射量空间分布图技巧再强化区域太阳辐射分布图的判读技巧(1)依据经纬度、轮廓、地名或典型地物分布进行区域定位。(2)分析区域的纬度高低、距海远近、地

2、势高低以及气候特征。(3)对图中两地的太阳辐射差异进行比较,存在南北差异时,先考虑纬度高低;同纬度地区,则主要看距海远近、地势高低等。三、地球光照图(1)图示此时北半球节气是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纬线)。(2)此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快。(3)图中此时A、B、C点的地方时分别是18时、16时、12时。(4)A、B、C三点中此时昼最长的是点,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点。(5)此时北半球的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是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北极圈及其以北为极夜。技巧再强化地球光照图的判读技巧(1)依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晨线、昏线:自西向东由昼入夜为昏线,反之为晨线。(2)依据

3、极地地区的昼夜分布状况,判读太阳直射点位置:北极点附近为极昼(极夜),则太阳直射北半球(南半球);晨昏线从极点穿过,则太阳直射赤道。(3)依据特殊经纬线确定相关时间信息:昼半球的中央经线地方时为12时,夜半球的中央经线地方时为24时(0时)。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8时。晨昏线与经线重合时为春分日或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时为夏至日或冬至日。12018年2月8日,南天区出现流星雨。如图为当天从北极上空看到的太阳系部分行星位置示意图。完成(1)(2)题。(1)流星发亮的原因是流星体()A吸收地面长波辐射B捕获太阳带电粒子C摩擦地球稠密大气 D反射太阳短

4、波辐射(2)当天晚上,地球上能够观察到火星、木星、土星位置关系正确的是()解析:(1)C(2)A第(1)题,流星是行星际空间的尘粒和固体块(流星体)闯入地球大气圈同大气摩擦燃烧产生的光迹。故答案选C项。第(2)题,根据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特点可知,火星、木星、土星与地球绕日公转的方向相同,都为自西向东。由材料可知,该图是从北极上空看到的太阳系部分行星位置示意图,公转方向应该为逆时针,所以自西向东的排列顺序为木星、火星和土星,选项以及图示的方位,只有A位置最符合,故答案选A项。2(2019届高三成都质检)科学家最新研究显示,有一颗系外行星非常适宜生命存活。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1)判断

5、该行星是否宜居,主要考虑其()运行轨道是不是椭圆距太阳的远近是否有液态水是否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A BC D(2)地球接近太阳系宜居带的内侧,科学家称未来10亿20亿年,地球将会变得炽热,不适宜人类居住,其原因可能是()A地球公转轨道变大 B地球质量变大C太阳变得更加炽热 D地球自转速度加快解析:(1)B(2)C第(1)题,由关键词“是否宜居”可知,本题要求回答行星上存在生命的条件。行星运行轨道的形状不是生命存活的必要条件,排除;系外行星是围绕其他恒星运动的,其是否宜居和距太阳的远近并无关系,排除。第(2)题,由关键词“变得炽热”可知,本题要求分析地球变得炽热的原因。地球公转轨道变大,离太阳会

6、更远,表面温度会下降;地球质量变大和自转速度加快对地球表面温度影响不大;太阳更加炽热会导致地球接受的热量更多,使地球表面温度更高。知能再温故1判断天体的方法2分析天体存在生命的条件的技巧3(2019届高三湖北联考)地表净辐射是太阳短波辐射在“地气”系统中经过吸收、散射和反射等作用后,地表接收的辐射收支净余部分,大致是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与地面辐射之间的差额。下面两图为我国部分省区地表净辐射年内变化图。据此完成(1)(3)题。(1)与地表净辐射季节变化关系最密切的地理要素是()A日照时数 B气温年较差C气温日较差 D降水量的季节变化(2)冬季,对西藏和黑龙江地表净辐射差异影响较小的因素

7、是()A太阳高度 B昼长C海拔 D地表植被(3)湖南省5、6月份地表净辐射较小的主要原因是()A太阳辐射弱 B阴雨天气多C地面辐射强 D白昼较短解析:(1)B(2)D(3)B第(1)题,读图可知,西藏的地表净辐射季节变化较小,黑龙江和内蒙古的地表净辐射季节变化较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中五省区中,黑龙江和内蒙古的气温年较差较大,西藏的气温年较差较小。综上可知,与地表净辐射季节变化关系最密切的地理要素是气温年较差,选项B正确。第(2)题,冬季,西藏和黑龙江的太阳高度差异较大,A错;冬季,西藏和黑龙江的昼长差异较大,B错;西藏和黑龙江的海拔差异较大,C错;冬季,西藏和黑龙江的地表植被均已枯萎,差异

8、较小,D对。第(3)题,湖南省5、6月份受准静止锋的影响,处于“梅雨”期,降水较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地表净辐射较小。答案选B。4据推测,20192020年太阳即将进入太阳活动极小期。在此期间,太阳的表面活动“形式将发生改变”。太阳活动进入极小期时()A地球上地震灾害发生次数大幅度减少B在冰岛能观测到极光现象的次数增多C地球上出现“磁暴”的概率将降低D华北地区春旱发生次数将减少解析:选C太阳活动与地球上的地震、旱涝灾害的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但不一定呈正相关或负相关,因此,太阳活动极小期时,地震和旱涝灾害发生次数不一定减少;太阳活动进入极小期时,其发射的高能带电粒子减少,极光现象发生的

9、次数减少,地球上“磁暴”现象的发生次数会减少。知能再温故1影响太阳辐射分布的因素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 要 表 现气候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与黑子活动的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电离层扰动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磁场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会扰乱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大气作用于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产生极光航天高能带电粒子对航天活动有极大的影响5(2018大连模拟)如图为某同学演示地球公转的示意图(十字架代表太阳光线)。据此完成(1)(2)题。(1)该同学在进行地球公转演示的过程中,需要做到()使地轴与公转轨道面夹角成2326使“地球”公转和自转方向相反保持地轴的空间指向不变使“太阳光

10、线”与球心在同一平面A BC D(2)若黄赤交角为20,可能出现的情况是()A回归线和极圈的纬度数均减小B天安门广场元旦升旗时间提前C热带和温带范围减小D大连气温年较差变大解析:(1)D(2)B第(1)题,地球公转演示过程中,应使地轴与公转轨道面夹角成6634;使“地球”公转和自转方向相同;保持地轴的空间指向不变;使“太阳光线”与球心在同一平面。第(2)题 ,若黄赤交角为20,回归线纬度为20,极圈纬度数为70,极圈度数增大;北京地区冬季的昼长要变长,天安门广场元旦升旗时间提前;热带和寒带范围减小,温带范围增大;大连正午太阳高度角年变化幅度减小,气温年较差变小。6王教授某日坐飞机从悉尼到西安,

11、飞机着陆时西安正值日落。下表示意该航班的信息,据此回答(1)(2)题。航班号出发城市起飞时间降落时间到达城市HU7994悉尼(151E,34S)9:20(当地区时)17:45(北京时间)西安(109E,34N)(1)当天悉尼的日出时间约为当地时间()A5:01 B5:59C6:01 D6:59(2)王教授乘坐的航班实际飞行时间约为()A6小时25分钟 B8小时25分钟C10小时25分钟 D12小时25分钟解析:(1)A(2)C第(1)题,根据题干“飞机着陆时西安正值日落”和表中降落时间为北京时间17:45可知,西安日落时间为北京时间17:45;再根据西安的经度可计算出此时其地方时为17:01,

12、进而推知34N的昼长为10小时2分钟;根据全球昼夜长短分布规律可知34S的昼长24小时10小时2分钟,即13小时58分钟,所以悉尼(34S)的日出时间为1213小时58分钟/25:01。选A。第(2)题,飞机降落的北京时间(东八区区时)为17:45,换算成悉尼的区时(东十区区时)为19:45,再减掉起飞时间9:20,得到飞行时间为10小时25分钟。选C。7(2018黑龙江齐齐哈尔检测)如图示意北半球极昼面积的变化状况。据此完成(1)(2)题。(1)图示节气正确的是()A甲春分 B乙夏至C丙秋分 D丁冬至(2)下列时段,海口(20N)正午太阳高度先变大再变小的是()甲乙乙丙丙丁丁戊A BC D解

13、析:(1)A(2)B第(1)题,春秋分时太阳直射赤道,北半球极昼面积为0;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极昼面积最大,据图可判断丙对应夏至,则甲对应春分,戊对应秋分。第(2)题,丙对应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甲对应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乙和丁处于中间位置,对应的纬度大约是11.7N附近,甲乙,海口与太阳直射点越来越近,故正午太阳高度变大,错;乙丙,海口与太阳直射点的距离先变近,太阳直射点向北移过20N时,距离又开始变远,因此海口(20N)正午太阳高度先变大再变小,正确;丙丁,太阳直射点从北回归线向11.7N移动,因此海口的正午太阳高度先变大再变小,正确;丁戊,海口的正午太阳高度越来越小,错。

14、知能再温故1地球自转的意义2正午太阳高度及其变化(1)纬度变化规律:从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2)季节变化规律:来增去减,即太阳直射点向本地所在纬线移来,则本地正午太阳高度增大;移去则减小。3昼夜长短及其变化规律(1)纬度变化规律:(2)季节变化规律(以北半球为例):8(2019届高三青岛四校调研)读地球各圈层划分示意图(图1)和地震波的传播速度示意图(图中S表示横波、P表示纵波)(图2),回答(1)(3)题。图1图2(1)下列关于地球圈层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A地球具有明显的圈层结构特征B地球可分为内部和外部两大圈层结构C地幔属于地球内部圈层中中间的一层D地壳的厚度大于岩石圈的厚度(2)下列关于图1中地球各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Ac圈层是由岩石构成的,故称为岩石圈Bb圈层是不连续的圈层Ca圈层是外部圈层中厚度最大的De圈层是岩浆的发源地(3)读图1、图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