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六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附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8031422 上传时间:2019-04-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7.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六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河南省六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河南省六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河南省六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河南省六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六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六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附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河南省六市高三第一次联考试题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第I卷24.先秦诸子百家中,道家讲天道,墨家信鬼神,他们都不讲天命,儒家则讲人道,信天命,不信鬼神;道家无为而无求,墨家有为而有求,儒家有为而无求。据此可知,与 其他思想流派相比,儒家思想 A.重视天人关系的研究B.与墨家思想可以互补C.有较强道义和责任感D.蕴含了早期民本思想25.下表为不同文献关于唐朝土地状况的记述,由此可以推知出处记载田舍诸庶人有身死家贫无以供葬者,听卖永业田全唐诗补逸良田收百顷,兄弟犹工商唐大诏令集寺观广占田地侵损百姓全唐史王公百官及富豪之家,比置庄田,恣行侵吞,莫惧章程A. 土地自由买卖得到法律保护B.政府对

2、土地的实际控制力有限C. 士农工商社会结构发生变化D.政府推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26.宋代科举考试不断完善,竞争日趋激烈。据哈佛中国史宋的转型统计1106 年州试录取率为3% ,1190年下降为1.3%,到13世纪仅为1%。这一现象说明 A.考试人数逐年下降B.统治基础日益受到削弱C.精英教育不断强化D.社会矛盾必将日趋尖锐27.据学者研究,清代安徽知县的平均任期如下表所示,全国的情况也大致如此。 清代安徽知县的平均任期统计表(单位:年)时期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任期2.954.732.472.712.762.201.581.46由此可知,清代知县的任期状况A.不利于地方的长远发展B

3、.确保了地方吏治的清明C.受制于列强的外来压力D.推动了中央集权的完善28.“这战争,宣告了华夷朝贡体制的彻底崩溃,进而成为塑造民族国家形成的重要因素”。“这战争”A.导致中国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C.刺激了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D.客观上有利于“短暂的春天”出现29.1937年国民政府对民营工商业的贷款为14.71亿元,1939年增至25.78亿元。政 府还从国外购得五金、化学、电气等器材,以低价供给民营厂矿。国民政府扶持民 营工矿业的主要目的是A.抑制民族资本急剧膨胀B.服务战时形势的需要C.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D.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30.1953年至195

4、7年,我国生产资料在进口中所占比重年均达到92.36%,高于经济 恢复时期年均84.7%的水平;消费资料所占比重仅为7.64%,较经济恢复时期的 15.3%有较大下降。这一变化反映了A.经济发展加大消费资料供给B.经济建设深受外来模式影响C.生产关系变革减少进口需求D.西方国家经济封锁已经打破31.市场社会主义在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是一种很有影响的思潮。它认为:生产资料归国家或集体所有,而资源配置则遵循市场规律,计划机关采用价格工资利率税收等“经济杠杆”来取代分配实物的指令性计划。这表明我国.A.经济改革思想的高度统一B.城市经济改革已全面启动C.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目标D.已在探索经济发展新

5、模式32.查士丁尼法学总论规定,若善意且合法地取得某物,那么就应该根据使用与持有该物的时间而获得其所有权,无论其取得的方式是购买、赠与或其他合法途径,还是因为不知情而误信该物非所有人为其真正所有者。这一规定A.使用伦理原则进行司法判决B.体现善意与公正的诚信观C.将诚信原则技术化融入法规D.诚信未从道德过渡到法律 ,33.有学者认为,哥白尼的革命意味着把人从宇宙的中心和特权地位上撤换下来,而康德在一定意义上是把人当作偶像崇拜的。两者 A.对人的地位的认识是对立的 B.有利于思想解放运动发展C.促进了近代科学的发展进步D.动摇了中世纪神学的统治34.共产党宣言指出:“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

6、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这一论断A.是对唯物史观的集中表述B.提供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依据C.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D.揭示出当时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35.2000年4月,七十七国集团自1964年成立以来的第一次首脑会议在古巴召开,会议主要议题是经济全球化、南南合作、南北关系等,会议通过了最后声明和行动纲领,提出了南方国家的目标和应采取的措施。从这一现象可看出 A.区域绎济集团从封闭走向开放B.经济全球化深人到亚非拉国家地区C.南方国家和北方国家矛盾激化D.原有经济秩序受政治格局变化冲击第卷(一)必考题:共135分。41. (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7、一:尚书酒诰曰:“肇牵牛车远服贾,用孝养厥父母。”尔雅.释训曰: “善父母为孝”,给予父母以物质方面的供养。孔子言:“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孟子将最初产生和存在于家庭中的孝悌观念推广到整个社会,提出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思想。先秦的各个朝代设立专职人员管理养老事务,如“乡大夫”,具体登记“免除赋役”的老者信息等。国家实 行“学中养老”,将有智慧的老人奉养在学校,以兴教化,明人伦。摘自朱海龙、欧阳盼中国人养老现念的转变与思考,湖南师大社科学报 2015.1材料二: “中世纪的欧洲,依靠子女提供主要收入及劳务服务的养老模式,是占主 导地位的”

8、(欧洲家庭史)。在西方社会的历史演进中,老年经济保障一般是通过家 庭、教会各类自愿互助组织、私人保险、政府救助以及发展到近代政府举办的社会保险 来实施的。它植根于西方个人主义的文化传统。老年人应由家庭负责赡养的思潮,甚至在19世纪的西方还相当普遍。1804年颁布的法国民法典),1896年公布的德国 民法典,都有子女赡养父母的条文,成年子女在义务上和道德上,均有奉养双亲的责任。 晚清民初,人们开始重新考量带有封建色彩的养老观,“非孝”思潮盛行。但这种思潮只是批判具有封建色彩的不合理之处,对传统文化中的尊老、敬老传统并无推翻和反对之意。养老实践开始从传统的道德义务向制度义务转变,救养主体从家庭和宗

9、族向社会力量转移。1928年,上海市颁布了职工退职待遇暂行办法,规定工人年满 50岁、公务人员年满60岁退休时,由雇主发给养老费,按劳动时间的长短计算。1943 午,国民政府公布了公务员退休法,对公务员领取退休金的具体情形(七种)作了详细规定。(1)根据材料一,概括先秦时期养老制度的特点。(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国之前中西方养老方面的主要差异;指出民国时期养老制度变化的背景,并谈谈你的认识。(17分)42.(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维多利亚,英国女王,1837年登基,1901年去世,在位60余年。后人把她在位的时期称为维多利亚时代。以下是这一时期发生的部分大事:

10、公元1840年英国对中国发动鸦片战争;公元1840-1842年英国宪章运动第二阶段;公元1846年英国议会废除谷物法,两年后废除航海条例;公元1851年首届世界博览会在英国伦敦举行;公元1852年H.斯宾塞的论文进化的假说发表,首次提出社会进化论思想; 公元1854年伦敦霍乱大流行,后被证明霍乱与水源卫生有关;公元1857年英国爆发经济危机,形成第一次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公元1859年英国C. R.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出版,充分论证了生物进化论;公元1860年英法联军侵入中国北京,劫掠、焚毁圆明园;公元1862年英国伦敦建成世界第一条地下铁道;公元1868年英国在伦敦最先设置交通信号灯;公元1

11、872年英国挑战者号考察船进行世界首次环球海洋考察,为近代海洋科学 的开端;公元1890年英囯马歇尔发表经济学原理,建立起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体系;公元1901年英国维多利亚女王逝世。 阅读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取合适角度自拟论题并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论述充分)(二)选考题45.(15分)【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20世纪90年代。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我国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进行了改革。1993年,国务院发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要实行少数 毕业生由囯家安排就业,多数由学生“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大部分毕业生实行在国家方针政策指导下,通过人才市场、采取“自

12、主择业”的就业办法。1994年,原国家教委在关于进一步改革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的试点意见中提出,国家不再以行政分配而是以方针政策指导、奖学金制度和社会需求信息来引导毕业生在一定范围内自主择业,引导毕业生参与人才市场的竞争。1997年3月,原国家教委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各个环节作了明确的规定。再次明确了实行大学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制度。1998 年,首批“并轨”改革后的大学生走向社会,就业政策进一步放宽,供求市场的调节对 学生就业的作用日益明显。此后,全国高校全面按照新体制进行运作。在新的就业体 制下,大部分毕业生按照个人的能力、条件

13、到市场参与竞争,自主择业。摘编自孙步凌我国高校招生就业体制的历史演变探析(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90年代高校就业制度改_的背景和主要内容。(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90年代高校就业改革的意义。(6分)46.(15分)【历史一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20世纪60年代初肯尼迪上台后,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适时调整了对外 政策,提出“和平战略”计划。其基本内容包括:寻求与苏联对话。既强调美苏之间存在根本的利害冲突,又认为对苏政策应坚持在对抗中寻求某些对话,在某些双方感兴趣的领域进行有限的合作;扩大同东欧国家的来往。要有实施的具体计划,对东欧实行渐进

14、的和平演变,特别强调经济技术援助和意识形态渗透;以援助开道,向第三世界扩张,实施和平队计划即向第三世界国家派遣以技术人员、教师为主的和平队,与苏联争夺“中间地带”。 摘编自百度百科肯尼迪的“和平战略”(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肯尼迪提出“和平战略”计划的原因(8分)(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肯尼迪“和平战略”计划作用的认识。(7分)47.(15分)【历史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耶律楚材(1190 -1244),字晋卿,号湛然居士,出生名门,是辽朝皇室后裔。 他“三岁而孤”,在家中接受教育,“母杨氏教之学”。耶律楚材天资聪颖,受过系统的儒家传统教育,从小树立了 “以儒

15、治国”和“致君泽民”的志向和抱负。耶律楚材崇尚儒学,为官后多次向统治者推荐儒士。他还建议修复孔庙,设立编修所和经籍所,召名儒译经。后人这样评价他:“观居士之所为,迹释而心算,名释而实儒,言释而行儒,术释而治儒,彼其所挟者,善有道矣。”耶律楚材援引饱学的儒家之士入朝做官,一定程度 上改变了元朝最高统治者一味倚重武人,鄙视儒士的做法/振兴儒教,进用士人,以救 偏任武夫及色目种人之弊。”后元人评价这一功绩时说“国朝之用文臣,盖自公发之。” 耶律楚材被誉为元代第一贤相。摘编自梁慧慧眼识才的政治家耶律楚材论耶律楚材的人才观(1)根据材料,概括耶律楚材为实现其人才观而采取的措施。(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耶律楚材的人才观。(9分)2019年河南省六市高三第一次联考试题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参考答案历史24.C25.B26.C27.A28.C29.B30.B31.D32.C33.B34.A35.D二、非选择题:共160分。(一)必考题:41. (25分)(1)(8分)特点:物质供养与精神供养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