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会计》第01章--总论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024382 上传时间:2019-04-17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2.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础会计》第01章--总论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基础会计》第01章--总论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基础会计》第01章--总论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基础会计》第01章--总论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基础会计》第01章--总论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础会计》第01章--总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会计》第01章--总论(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编基础会计 (第六版)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主 讲:彭 帆,前 言,一、基础会计课程介绍: 基础会计,经常被人们称为“会计学基础”,其基本涵义是一致的。 该课程是学生掌握会计专业知识的入门和关键课程,是学好其他专业会计的基础。 本课程主要阐述会计的原理性知识和会计的基本程序及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掌握会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的记账、算账的程序及方法、会计报表的编制,达到会计技术资格的初级水平,是会计专业与经济专业的一门基础课。,2,前 言,二、学生能力培养要求: 1、基础知识要求: 通过学习,学生应掌握设置科目、借贷记账法、成本计算等最基本的会计理论知识;掌握编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

2、报表的一般程序和基本方法。 2、素质要求: 学生在扎实掌握会计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将所学知识转化成会计实务的操作能力,即同时具备理论知识和动手能力。 3、实训操作要求: 通过模拟实训,使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对会计实务中各种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填写和编制、不同格式账簿的登记和结账等一系列会计基础工作,将所学的会计基础知识转化为会计实务的基本操作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财会知识打下扎实基础。,3,第一章 总 论,本章内容: 1、会计概述; 2、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3、会计核算的方法; 4、会计学及其体系; 5、会计岗位及其职责。 学习目标: 本章是对会计的总括说明

3、,是学习会计的起点。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正确理解会计的涵义,明确会计的基本职能,掌握会计的目标、特点、方法、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了解会计管理系统及其体系。 重点难点: 1、会计的基本职能; 2、资金的循环和周转; 3、会计信息质量要求。,4,第一节 会计及其职能,一、会计的性质与目标: (一)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会计产生于经济管理的需要。 人们在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中,因为经济资源是有限的,所以必然关心生产过程中的经济效益,关心生产活动中所发生的一切劳动耗费和取得的劳动成果。即必须以尽可能少的劳动耗费,取得尽可能大的劳动成果,以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 要实现这一点,就必须

4、对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进行记录、计算比较与分析,以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用来记录、计算劳动耗费和劳动成果的行为就是会计活动。自从人类社会有了生产,就产生了会计活动。它是管理生产经营过程,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生产力水平不同,会计活动的范围和方法不同。,5,第一节 会计及其职能,1、世界会计产生和发展的三个阶段: 古代会计阶段(旧石器时代15世纪末) 原始状态生产职能的附带部分。 近代会计阶段作为对过程的控制和观念总结的簿记,成为一种经济管理活动(15世纪末20世纪50年代初) 独立职能特殊的、专门委托的独立职能; 复式记账近代会计发展的里程碑。 佛罗伦萨式:1211年,高利贷者和银行用来

5、记录存放款业务的方法。 热那亚式: 1340年,账户分为左借右贷,记账对象由人员账户扩大到商品、现金和经营损益,借、贷二字转化为记账符号。 威尼斯式: 1494年,资产=资本+负债 1581年,会计学院。,6,第一节 会计及其职能,现代会计阶段(20世纪50年代初至今): 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分离; 会计标准与会计规范国际化; 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2、我国会计的发展: 旧石器时代中晚期:会计萌芽(刻木刻石记数、结绳记事) 西周时期: 出现“会计”一词; 会计机构:司会,对财物采取“日计月要岁会”的方法(零星计算为计,综合计算为会)。 唐宋时期:出现“四柱清册”中式簿籍 会计机构: 唐:户(会计

6、)、比(审计) 宋:会计司、审计司 账簿产生(三账): 草流账:原始凭证(赶急暂记) 细流账:明细分类账 总清账:总账,7,第一节 会计及其职能,四柱清册:旧管 新收 开除 实在 期初结存本期收入本期支出期末结存 明清时期:龙门账 中国最早复式记账:龙门账(单式复式记账) 进(收入)缴(支出) 存(资产)该(负债及业主投资) 利润表 资产负债表 四脚账:按复式原理登记,既登记来账,又登记去账。 18401949:中式会计和西式会计并存,1905年,借贷记账法传入我国,改革中式簿记,推行现代会计。 清朝末年,蔡锡勇连环账簿,海关、邮政、银行; 20世纪20年代,潘序伦 “立信会计”学校介绍“西式

7、簿记”。,8,第一节 会计及其职能,1949年至今: 1981年成立新中国第一家会计师事务所; 1985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1992年颁布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 包括基本准则、具体准则; 1993年,改革会计准则、会计制度,施行国际化会计; 2006年颁布新企业会计准则及38个具体准则、应用指南。 (二)会计的性质:了解 会计的本质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三)会计的目标: 会计的目标是人们期望会计职能实现以后,会计所要达到的目的。,9,第一节 会计及其职能,1、满足政府宏观调控的需要外部 2、满足投资者决策的需要外部 3、满足企业自身经营管理的需要,提高单位的经济效益内部 “决策有用

8、观”把会计目标定位于决策者提供有用的信息。 “受托责任观”把会计目标定位于提供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信息。 总之,会计的目标就是向信息使用者提供会计信息。 (四)会计信息的使用者:见教材P2页。 1、外部 投资者、债权人、供应商、财税及监督部门、社会公众等。 2、内部 经营者。,10,第一节 会计及其职能,二、会计的职能: 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具有的功能,即:用会计干什么。 (一)基本职能:可概括为:核算和监督。 1、会计核算职能:首要职能,会计工作的基础 。 会计核算是通过价值量对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并进行公正报告的工作。形象地说,会计核算就是从事记账、算账、报账的工作。

9、确认:通过一整套专业标准或者专业方法来确定会计事项是否发生,由此为标准衡量经济信息能否进入会计核算系统。,11,第一节 会计及其职能,计量:以货币为标准确定应记入会计核算系统的金额。计量是解决经济事项在进入会计核算系统时作为会计事项应该承认的金额。 记录:将会计事项以会计专业的技术在会计特有的载体上登记的过程。 报告:会计工作的最终成果,它将会计确认、计量、记录的资料汇总,编制出能够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报告文件提供给报表的使用者。 会计核算的特点: 主要是利用货币计量,从价值上反映各单位的经济活动状况及其结果; 具有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 对各单位经济活动的全过程进行反映。,12,第

10、一节 会计及其职能,2、会计监督(控制)职能:监督是一个过程,即:事前、事中、事后。 会计监督是通过预测、决策、控制、分析、考评等具体方法,促使经济活动按照规定的要求运行,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会计监督的具体方法:预测、决策、控制、分析、考评。 会计监督的特点:会计监督主要是通过价值指标进行。 会计监督要对单位经济活动的全过程(事前、事中、事后)进行监督。包括单位内部(证、账、表及经济活动)会计监督、国家(政府职能部门)会计监督与社会(会计师事务所)会计监督等。,13,第一节 会计及其职能,3、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的关系: 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职能是会计的两个基本职能,它们之间隐含着相辅相成的关系。

11、 会计的两个基本职能是相辅相成的,核算是前提和基础,监督是过程,如果没有可靠的会计核算资料,会计监督就会失去客观的依据;反之,没有严格的会计监督,会计核算也就是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 会计监督的内容除了对于经济活动的监督,还包括对会计核算工作的监督,要求会计核算依据国家的有关法令、法规、规章制度等进行,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通过会计监督提高会计核算工作的质量。,14,第一节 会计及其职能,(二)会计的扩展职能: 如:预测、决策、控制和分析等职能。 三、会计的含义: 会计是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采用专门的方法和程序,对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过程进行连续、系统、综合、全面的反映和监督,旨在提供会计信

12、息和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管理活动。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会计随着生产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 会计的基本职能核算、监督; 会计的目标提高经济效益。,15,第一节 会计及其职能,目前,对会计的几种认识: 1、管理工具论。 “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的工具”。 2、管理活动论。 “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通过收集、处理和利用经济信息,促使人们权衡利弊、比较得失,讲求经济效果的一种管理活动”。 3、信息系统论。 “会计是旨在提高经济效益,加强经营管理 和经济管理,而在每个企业、事业、机关等单位范围内建立的一个以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16,一、会计的基本假设: 会计假

13、设也称会计基本前提。它是对会计活动所处的空间范围、时间范围和基本程序等所作出的合理设定。 会计假设规定了会计核算工作赖以存在的一些基本前提条件,是企业设计和选择会计方法的重要依据。 会计假设既是会计核算的基本依据,也是制定会计准则和会计核算制度的重要指导思想。,基本假设,17,第二节 会计核算的基本 前提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第二节 会计核算的基本 前提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一)会计主体: 1、概念与特点: 会计核算必须以一个特定单位为其服务对象和服务范围,这个特定单位被称为会计主体,也称会计实体。会计主体必须具备以下特点: 独立的资金或基金; 独立开展经营活动; 独立进行会计核算; 独立会计核

14、算单位。 在中国市场经济体制下,无论是何种所有制的企事业单位,只要具备以上几个“独立”,均可称为会计主体。,18,第二节 会计核算的基本 前提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2、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的关系: 法律主体必然是会计主体,而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如车间、分厂、分公司、集团公司等均可以是会计主体,但不是法人。 会计主体包括:法人、非法人企业、企业分支机构、单一企业和企业集团。,19,图示:,会计主体 非法人,会计主体 法人,会计主体 法人,会计主体 非法人,非会计主体 非法人,独资与 合伙企业,拥有,业主,财产,负债,拥有,资产,拥有,拥有,企业 集团,所属企业A,子公司 A1,子公司 A2,

15、子公司 A3,所属企业B,子公司 B1,子公司 B2,20,第二节 会计核算的基本 前提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第二节 会计核算的基本 前提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二)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是指企业或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不会停业、被兼并或破产,并以现有或扩大的经营规模和经营范围持续不断的运作,无限期地延续下去,也就是说,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进行清算。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持续经营为前提。” 意义:明确了会计工作的时间范围。 以持续经营为前提,能够为财产计价(历史成本原则)、费用分配(折旧方法)及收益等提供理论依据。,21,第二节 会计核算的基本

16、 前提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三)会计分期: 指将持续企业不断的经营活动期间,人为地分割为若干个相等的期间,以定期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为便于考核企业的业绩、定期编制会计报表和为使用者提供会计信息,就必然要将持续不断的经营过程合理的划分为若干个期间,称为会计期间。 会计分期通常以一年为度,称为会计年度。会计年度可以与日历年度一致,也可以不一致。 我国会计法规定以日历年度为会计年度,我国规定以公历每年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为一个会计年度。在会计年度内,还可以分为半年度、季度、月度等。,22,第二节 会计核算的基本 前提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四)货币计量: 指在会计核算中对经营活动采用统一的货币单位,记录和反映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