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课程标准主题一物质解读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016201 上传时间:2019-04-16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课程标准主题一物质解读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初中课程标准主题一物质解读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初中课程标准主题一物质解读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初中课程标准主题一物质解读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初中课程标准主题一物质解读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课程标准主题一物质解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课程标准主题一物质解读(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材分析与教学要求,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庄河教师进修学校中教部 孙宝文,两条路径解决物理问题: 1、 力和运动 2、 功和能,第七章 力 : 预备知识 第八章 运动和力: 点的问题 第九章 压强: 面的问题 第十章 浮力: 体的问题 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 升华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涉及机械效率 必须在十一章之后,第七章 力,第1节 力,1. 为什么要学习力 2. 什么是力(充分建构) 3. 怎样描述力 4. 力的特点,第2节 弹力 1. 弹簧测力计原理:(统一规范) 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至少六次实验) 2. 如何理解“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加一条:估测待测

2、力的大小 3. 弹簧测力计如何调零 在什么方向上测力,就在什么方向上调零。,第3节 重力 1. 什么是重力 2. 重力的大小 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 3. 重力的方向 “竖直向下”,第八章 运动和力 第1节 牛顿第一定律 1.实验:实验结论加科学推理,得出牛顿 第一定律(“了解”改为“认识”) 2.惯性:以特例说明什么叫“保持”,然后提出一般性的惯性概念 3.用惯性解释现象 (1)在研究方向物体不受力时(基本要求) (2)在研究方向物体受力时 (灵活处理),第2节 二力平衡 1. 物体的平衡状态 2. 力的平衡 二力平衡条件:条件与结论 3. 补充教学内容 (1)同一直线上、两力方向相反、

3、大小不等 (2)同一直线上三力平衡,第3节 摩擦力 1. 滑动摩擦力 探究: (1)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2)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和粗糙程度的关系 处理好教材中探究题目与结论之间的差异问题 2. 静摩擦力 (补充内容) (1)产生条件:有相对运动的趋势 (2)力的大小 不研究最大静摩擦力及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的比较,第九章 压强 第1节 压强 1. 压强的建构 2. 探究:压力作用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 (条件与结论),首先,从实际问题中选择受力面积相同、力的大小不同的两个实例,通过分析得出受力大的情况力的作用效果明显; 其次,选择受力面积不相同、力的大小相同的两个实例,通过分析得出面积小

4、的情况力的作用效果明显; 再其次,选择受力面积和力的大小都不相同的两个实例,重点分析寻找比较力的作用效果的方法,这一教学环节至关重要,使学生自己得出用单位面积上的力来反映力的作用效果这一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 最后,得出压强的定义式。,第2节 液体的压强 1. 液体压强及表达式是课标要求内容 2. 呈现液体压强公式发生、发展的过程: 条件:液体静止 液体压强公式要建构好,关键是液柱的 导出,第3节 大气压强 1. 大气有压强 2. 大气压强的测量 利用托里拆利实验录像实施教学标准大气压 3. 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第4节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 建构知识 (1)呈现各种有关现象 (2)利用相

5、关知识分析现象 (3)得出结论 2. 应用知识解释现象 注意: 建构时分析现象和应用时解释现象是不同的,建构: 前提:有流速 以现象为依据 利用辅助知识:压力、压强与物体运动状态的关系 推理 应用: 以知识为切入点(原理) 利用预备知识进行思维分析 现象,第十章 浮力 第1节 浮力 1. 什么是浮力 2. 浮力的测量 3. 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建议:多探究几个因素,第2节 阿基米德原理 1. 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2. 阿基米德原理适用范围 3. 计算规范化 (1)分步带数计算 (2)导出公式后一次带数计算,第3节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1. 物体的浮沉条件 力的关

6、系 密度关系 2. 物体浮沉条件的条件:液体静止、物 体由静止释放(注意知识点成立的条件) 3. 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 热气球原理?,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 第1节 功 1. 功的意义?成效? (复习时解决) 2. 谁做功 力?施力物体?,第2节 功率 1. 功率的意义 2. 建构功率,第3节 动能和势能 1. 动能 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 2. 势能 建议:探究物体重力势能跟哪些因素有关,第4节 机械能及其转化 1. 机械能 2. 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 后续问题:各种形式能量之间的关系 (注意知识间的隶属关系),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第1节 杠杆 1. 杠杆 力的方向如何确定 2. 杠杆平衡 补充:含匀速转动 3. 探究杠杆平衡条件 三次实验变式要求,第2节 滑轮 1. 滑轮及其分类 2. 滑轮组 “n段绳子,拉力为物重的n分之一”成立的条件是什么? 3. 使用滑轮、滑轮组的好处,第3节 机械效率 1. 有用功、额外功、总功:预备知识 2. 机械效率及意义:核心、重点 3. 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建议: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 4、轮轴:不要求,自己安排,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