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情境教学的有效性-北京市朝阳区武圣庙小学席桂云.doc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8012528 上传时间:2019-04-1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情境教学的有效性-北京市朝阳区武圣庙小学席桂云.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浅谈情境教学的有效性-北京市朝阳区武圣庙小学席桂云.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浅谈情境教学的有效性-北京市朝阳区武圣庙小学席桂云.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浅谈情境教学的有效性-北京市朝阳区武圣庙小学席桂云.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浅谈情境教学的有效性-北京市朝阳区武圣庙小学席桂云.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情境教学的有效性-北京市朝阳区武圣庙小学席桂云.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情境教学的有效性-北京市朝阳区武圣庙小学席桂云.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让 数 学 课 堂 绽 放 精 彩浅谈情境教学的有效性内容提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各种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得以发挥。一时间,热热闹闹的课堂随处可见,一些精心创设的“情境” 并没有多少数学知识含量,课堂教学效率低下本文就如何从儿童发展的内在需要出发,从数学的本质出发创设有效的情境。在课堂教学中适时适地地实施,使情境成为数学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促进学生“快乐、有效”的学习进行探索,让学生真正走进数学,

2、感受数学的魅力,让数学课堂绽放精彩。主题词:情境 有效性 课堂实施作者单位:北京市朝阳区武圣庙小学作者姓名:席桂云通讯地址:松榆西里3号楼邮政编码:100021联系电话:67321545让 数 学 课 堂 绽 放 精 彩正文:情境曾被简化为:一组刺激。但它在教育教学上却有复杂深远的意义。创设情境以进行教学的当推社威的思维教学,杜威在他的我们怎样思维一书中用实例提出思维起于直接经验的情境。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毋庸置疑,“情境创设”是新课程改革中的一大亮点,同时也是当前课堂教学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谈到情境是源于

3、我的教学实际。曾经在我的心目中的学生上课应该很活跃。可是数学课上我把知识讲得清楚极了,可是总有学生不明白,课堂自然气氛也是很沉闷。课下我问学生们:“你们听得懂我的话吗?”学生们回答听得懂。我再问他们喜欢数学课吗?他们就沉默一会儿,才小声说:“喜欢”。谁都能看出其实学生是不喜欢数学。造成学生不太喜欢数学的原因有很多,而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喜欢新颖的、活泼有趣的事物。而数学学科本身趣味性差,是人所共知的。苏联教育学家赞可夫认为“智力活动就是在情绪高涨的氛围中进行的,这种氛围会给教学带来好处。”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学习愿望的源泉就在于儿童脑力劳动的特点本身,在于思维的感情色彩,在于智力的感受。”数学

4、情境正式把学生引入数学课堂,生动活泼的学习的一个有效途径。但是怎样才能充分发挥情境置的最大的效用,让情境与教学紧密结合,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佳效果,让数学牢牢地吸引住学生,让数学课也精彩起来呢?我陷入深深的思考:一、明确情境设置的有效性。良好的学习情境,可使学生在探究的乐趣中学习动机得到持续激发,使他们全身心地参与在学习、探索知识中;也可使学生在美的情境中更充分地发挥主体作用,使思维能力得到更充足的发展,真正变“被动学习”为“自我需要”,变“学会了”为“会学了”。情境的创设,要从数学的本质出发,以教材为依托,以学生的实际为起点,杜绝情境满天下的做法,让情境很好的为学生的学习服务。一个情境要成为更有

5、效的情境需满足以下几个特点: 1.情境的需要性恩格斯说:“数学是从人的需要中产生的。”情境的创设是为了帮助学习者理解、内化学习内容。不同类型的教学内容需要不同的表现手段、表现方式和不同的学习方法,同时,不同的情境类型在不同类型的内容的学习中所起的效果也是不同的。2情境的趣味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所创设的情境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力求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对外在手段所引起的兴趣,深化为内在的发展需要。这种吸引力是保证情境创设能够发挥其重要作用的动力机制。3.情境的数学性数学思考是数学学习的“根”。情境的创设必须做到“生活味”和“数学味”相结合。课堂教学情境

6、,不仅要注重童趣,更关键的是要紧扣教学知识和技能。情境的创设应有利于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深入思考,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建构。不要让学习时间和学生的思维过多地浪费在数学知识之外的无意义的情节中。如果单纯地用“生活化”、“活动化”、“情境化”冲淡数学味,把数学课上成活动课,游戏课,结果便适得其反。4.情境的操作性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应该是一个生动活泼、主体探索、富有个性的过程。学生在活动中充满着观察、分析、操作、模拟等探索性和挑战性的行为。因此,数学课堂中要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全过程,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探索知识的奥秘和数学知识间的联系,从而获得基础的数学知识和基本的

7、数学技能,同时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二、教学情境的有效实施。1.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有效实施。课堂教学情境不只存在于课堂教学开始,而且可以充满课堂教学的整个时空,只要有学习活动的进行,就有相应的学习情境,它是多维度、全方位的。让学生在情境中开始学习新知识,并在情境中完成这个新知识的学习,最终在情境中把所学的知识带入到生活这个大课堂中。整节课做到始终以这个特定的情境为“主线”,让学生围绕这这根“主线”展开学习。(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怀着兴趣和期待,使学生学好新知识的良好基础。如果在上课开始有个良好的开端,把学生的兴趣和期待的火焰烧旺,使之转化为学习的激情

8、,就已经取得一半的成功。角的初步认识这一课的重点是认识角和直角。布置教室时,我在黑板上贴上红领巾,挂上石英钟;在墙角上插上队旗把教室布置成一个角的世界。这一节课我从学生最喜爱的古诗梅花引入,在墙角种梅花。再接着由爱护书本不折角,引出学生在教室里找其他的角。学生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纷纷把自己找出来的角指给老师同学看。学生的学习兴趣被调动了起来,在兴奋中认识了角。(2)情境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的。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而这种发现又是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获取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是探求新知时,

9、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思维材料,使学生借助已有知识、技能,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新知的主动探究。比如,在教学长方形的认识中,在学生掌握几何名称的基础上,让学生借助自己动手制作的长方形实物模型,通过折一折,量一量,进一步观察、分析、对比,自己就可以说出长方形的特征,由此再到生活中去找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形的。这样就让学生在操作中思维,在思维中操作,对长方形有了一个清晰的表象,课堂气氛也得到活跃。(3)创设实践活动情境,强化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数学课程标准要求人人学有价值的教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教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课到不同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数学教学中,不仅要教给学生数学知识,更要让学生自觉地把数学

10、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如在讲授“打折销售”后,利用学生调查的超市打折出售物品的结果,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这个情境创设增强了学生应用的数学意识,使他们体会到了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这样,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认识到在实际生活中处处充满者数学问题,也从中尝试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使实践能力得到真正的培养。2.在不同类型的知识中创设情境情境的创设是为了帮助学习者理解、内化学习内容。在情境创设时,就要深入钻研教材教法,根据教学设计中所制定的教学目的,依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需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因内容而异,因人而异,注意呈现的方式和时机,在需要创设情境的地方设置情境

11、,千万不能为情境而情境。(1)游戏活动情境。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是学生学习动力的催化剂。以趣引思可使学生学而不累,学而不厌,增强课堂的趣味性,使学生乐于学习。作为教师,根据教材的内容,设计有趣的小游戏,以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因数与倍数复习整理”过程中,我创设“猜数”游戏活动:游戏名称:猜猜我是谁使用时限:此游戏是学习“因数与倍数”之后,在整理和复习阶段使用。第一类题目:我是42的因数,也是7的倍数,我还是2和3的倍数,猜猜我是谁?目的是复习找因数和倍数的方法。我的最大的因数和最小的倍数都是24,猜猜我是谁?复习“一个数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最大

12、因数也是它本身”这个知识点。第二类题目:用学过的倍数和因数的知识开启智慧的大门,门的密码,共有8句话,密码是多少? 最小的质数。 比最小的素数大1。最小的奇数。既不是素数也不是合数。9的最大因数 3的最小倍数。10以内最大的偶数。 最小的合数 密码是:23119384 目的是复习“因数与倍数”有关概念。第三类题目:(1)猜数游戏规则: 被猜的数的范围在20以内。猜数的人可以利用所学知识来提出问题,其他同学只能回答是还是不是。(2)教师示范。师:它是一位数吗?(生:不是)那么是10到20(老师为什么要这样问?)它是奇数吗?(学生:不是)那么是12、14、16、18、20(老师为什么又要这样问?)

13、师:是3的倍数吗?(是)那么是12或18师:它有因数9吗?(没有)师:它是12,是不是?(是)师:再来回想一下,找到这个数字问了几次?(4次)可能有的同学在得到答案时问的次数比较多,这时我们要比一比谁问的次数比较少,谁就更聪明。师:每问一次要尽可能把范围缩的越小越好。(3)学生猜数。推选 一个人上来挑战一下。师:那么用刚才学生的方法,四人一组互猜。先由组长拿数字,并提出问题,其余3人回答是还是不是。轮流进行。游戏思考:首先,经过各类游戏实现了对“因数与倍数”这部分知识复习提高的目的,学生思考积极,猜数的热情很高。作为整理和复习阶段设置数学游戏,这样能留给学生更多更大的思考空间,更能培养学生积极

14、思考、主动探索的意识,真正体现学生在构建知识体系中的主体地位。2.问题情境。问题情境是指教师有目的的、有意识地创设的各种情境,以促使学生去质疑问难、探索求解。作为激发学生“问题意识”的活动平台,情境就不仅应给学生营造一种宜于学习的场景,而且还应提供一个能够原创和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数学教学要以问题为载体,这样才能抓住课堂教学中思维这个的“魂”,也就抓住课堂教学的根本。如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请学生说出三角形中两个角的度数,老师猜出第三个角的度数是多少。猜了两次后,叫两个能跟着猜的学生来猜,很多学生疑惑了。这时提问:谁能说说我们怎么猜的呀?在这样的问题情境下,他们关注了这个问题,急于想知道问题的

15、答案,本能地想去猜测它的结果。3.实践活动情境。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这是儿童教育最重要的原则。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在实践中发现的知识往往会深刻地烙在记忆之中。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重点。几何形体、与生活紧密联系的内容等教学中,要充分的设置实践活动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主动思考,亲自经历探索知识的全部过程,这样才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总之,有价值的数学情境是数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有机结合,它不仅能使学生学到数学知识,还能使凝结在生活情境中的丰富的数学内涵、数学思想、数学精神和数学美随着教学的展开尽现在学生眼前,使学生的感情、态度、价值观等方面也得到比较好的发展。作为一名一线数学教师,我更要自觉解读新课程理念的实质,借助自身的不断反思,通过课堂实践的历练,努力以自己的教学美,开启学生学习的乐与思,从而创造出“真实、开放、有效”的新课堂,让学生真正走进数学,感受数学的魅力,让数学课堂绽放精彩。参考文献:(1)佘玉春:新课改背景下的情境教学,上海教育科研,2004年第7期。(2)陈志萍.季正蓓.情景创设.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3(3)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