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咸阳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试卷及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7967258 上传时间:2019-04-15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2.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咸阳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试卷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陕西省咸阳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试卷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陕西省咸阳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试卷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陕西省咸阳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试卷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陕西省咸阳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试卷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陕西省咸阳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试卷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咸阳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试卷及答案(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咸阳市2018年高考模拟考试(二)理科综合试题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时间150分钟,满分300分。第I卷(选择题,共126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B-11 C-12 N-14 O-16 Na-23 Al-27 S-32 Fe-56 As-75 Ag-108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合物及其化学键的叙述,正确的是( )A.高能磷酸键只能在叶绿体和线粒体中形成B.蛋白质中肽键的数量与蛋白质多样性无关C.降低反应所需活化能的物质中一定有肽键D.DNA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成碱基对2

2、将A、B两种物质混合,T1时加入酶C。如图为最适温度下A、B浓度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酶C为该反应过程提供能量B.适当降低反应温度,T 2值增大C.T2后反应体系中酶活性降低D该体系中酶促反应速率不变3.下图是一个基因型为MMNn的某哺乳动物体内部分细胞的分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属于细胞有丝分裂时期的是甲丙、丁B.图丁所示细胞的名称是次级精母细胞或极体C.图乙丙、丁所示的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D.图丁所示细胞在此之前发生了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4.已知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血友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下列有关人类遗传病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

3、对患有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夫妇,所生的女儿不一定患病B.镰刀形细胞贫血症的根本病因是血红蛋白中一个氨基酸被替换C.某家庭中母亲患血友病,父亲正常,生了一个凝血正常且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的孩子,则其形成原因最可能是卵细胞异常D.人群中某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发病率为19%,一对夫妇中妻子患病,丈夫正常,则所生子女不患该病的概率是9/195.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摩尔根通过果蝇杂交实验,采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B.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使用盐酸的目的是使蛋白质和DNA分离C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搅拌不充分,不会使沉淀物中放射性增强D.酵母菌呼吸方式为

4、兼性厌氧型,改变培养液氧气供应对酵母菌种群的K值没有影响6.下列关于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都是由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并在胸腺中发育成熟的B.胃黏膜可抵御致病微生物对机体的侵害,在机体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C.浆细胞、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均具有特异性识别作用D.艾滋病病毒感染人体后,使免疫调节受到抑制,主要与B细胞数量下降有关7.化学与人类的生活生产息息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提取青蒿素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B.本草纲目中“冬月灶中所烧薪柴之灰,令人以灰淋汁,取碱浣衣”中的碱是K2C

5、O3C.日常生活中常用汽油去除衣物上的油污,用热的纯碱溶液洗涤炊具上的油污,两者的原理完全相同D.“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为NaClO,“洁厕灵”的有效成分为HCl,若将两者混合使用,其杀菌效果和去除厕所污渍的效果都将加强8.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所含共价键数均为0.2NA的白磷(P4)和甲烷的物质的量相等B.1L 1molL-1H2O2的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AC.将 1 mol Fe与一定量的稀硝酸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可能为2NAD.1L0.lmolL-1CH3 COONa溶液中含有的Na+和CH3COO的总数为0.2NA9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

6、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测定 NaClO溶液的pH用玻璃棒蘸取NaClO溶液点在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B非金属性ClC将稀盐酸滴入碳酸钠溶液中C稀硫酸有氧化性向硝酸亚铁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滴加KSCN溶液D比较乙醇中羟基氢原子与水中氢原子的活泼性分别将少量钠投入到盛有水和乙醇的烧杯中10.有机物M、N、Q的转化关系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M的名称为异丁烷B.N的同分异构体有7种(不考虑立体异构,不包括本身)C.MN、NQ的反应类型分别为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D.M、N、Q均能使溴水层褪色,但原理不同11.下列各选项中,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图所示变化的是( )

7、选项甲乙丙丁AAlAlCl3Al2O3 NaA1O2BSH2SSO2SO3CNa Na2ONaOHNa2O2DN2NH3NONO212.常温下,取浓度均为0.lmolL-1的HX溶液和ROH溶液各20mL,分别用0.1molL-1NaOH溶液、0.lmolL-1盐酸进行滴定。滴定过程中溶液的pH随滴加溶液的体积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X为强酸,ROH为弱碱B.滴定前,ROH溶液中存在c(ROH)c(OH)c(R+)c(H+)C曲线:滴定至V=10mL时存在2c(OH)c(H+)=c(HX)c(X)D滴定至V=40mL的过程中,两种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c(OH)不变

8、13.“软电池”采用一张薄层纸片作为传导体,一面为锌,另一面为二氧化锰,纸层中水和氧化锌组成电解液。电池总反应为:Zn+2MnO2+H2O=2Mn0(OH)+Zn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电池的正极为氧化锌B.锌电极附近溶液的pH不变C.电池正极反应式:2MnO2+2e+2H2O=2MnO(OH)+2OHD.当0.1 mol Zn完全溶解时,流经电解液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2mol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其中14-18为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9-21题为多选题,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

9、4.对下列各项叙述正确的是( )A.实物粒子只具有粒子性,没有波动性,光子具有波粒二象形B.粒子散射实验中中少数粒子发生较大偏转是卢瑟福猜想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主要依据C.当入射光的波长低于极限波长时不会发生光电效应D.若使放射性物质的温度升高,其半衰期将减小15.如图所示,a、b两个小球穿在一根光滑的固定杆上,并且通过一条细绳跨过定滑轮连接。已知b球质量为m,杆与水平面成角,不计所有摩擦,重力加速度为g。当两球静止时,Oa段绳与杆的夹角也为,Ob段绳沿竖直方向,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可能受到2个力的作用B.b可能受到3个力的作用C.绳子对a的拉力等于mgD.a的重力为 mgtan16.

10、如图所示A、B两个运动物体的x-t图象,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A.A、B两个物体开始时相距100m,同时同向运动B.B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5m/s2C.A、B两个物体运动8s时,在距A的出发点60m处相遇D.A物体在2s到6s之间做匀速直线运动17.如图甲,匝数n=2的金属圈(电阻不计)围成的面积为20cm2,线圈与R=20的电阻连接,置于竖直向上、均匀分布的磁场中。磁场与线圈平面垂直,磁感应强度为B,B-t关系如图乙,规定感应电流i从a经过R到b的方向为正方向忽略线圈的自感影响。则下列i-t关系图正确的是( )18.空间有一匀强电场在电场中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O-xyz,M

11、、N、P为电场中的三个点,M点的坐标(0,a,0),N点的坐标为(a,0,0),P点的坐标为(a,)。已知电场方向平行于直线MN,M点电势为0,N点电势为lV,则P点的电势为( )A.V B. V C. V D. V19.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为r,C为电容器,L为小灯泡,R为定值电阻,闭合电键,小灯泡能正常发光现将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滑动一段距离,滑动前后理想电压表V1、V2、V3示数变化量的绝对值分别为U1、U2、U3,理想电流表A示数变化量的绝对值为I,则( )A.电源的输出功率一定增大B.灯泡亮度逐渐变暗C.、均保持不变D.当电路稳定后,断开电键,小灯泡立刻熄灭20.如图所

12、示为一种质谱仪的工作原理示意图,此质谱仪由以下几部分构成:离子源、加速电场、静电分析器磁分析器、收集器.静电分析器通道中心线半径为R,通道内有均匀辐射电场,在中心线处的电场强度大小为E;磁分析器中分布着方向垂直于纸面,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其左边界与静电分析器的右边界平行由离子源发出一个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正离子(初速度为零,重力不计),经加速电场加速后进入静电分析器,沿中心线MN做匀速圆周运动,而后由P点进入磁分析器中,最终经过Q点竖直向下进人收集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磁分析器中匀强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内B.加速电场中的加速电压U=ERC.磁分析器中!轨迹圆心O2到Q点的距离

13、d=D.任何离子若能到达P点,则一定能进入收集器21.如图所示,弧形轨道固定于足够长的水平轨道上,弧形轨道与水平轨道平滑连接,水平轨道上静置一小球B和C。小球A从弧形轨道上离地高h处由静止释放,小球A沿轨道下滑后与小球B发生弹性正碰,碰后小球A被弹回,B球与C球碰撞后粘在一起,A球弹回后再从弧形轨道上滚下,已知所有接触面均光滑,A、C两球的质量相等,B球的质量是A球质量的2倍,如果让小球A从h=0.2m处由静止释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重力加速度为g=10m/s2)A.A球从h处由静止释放则最后不会与B球再相碰B.A球从h处由静止释放则最后会与B球再相碰C.A球从h处由静止释放则C球碰后

14、速度为m/sD.A球从h处由静止释放则C球碰后速度为m/s第卷(非选择题,共174分)三 、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11题,共129分。)22.(6分)一同学用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打点计时器、纸带图中未画出)探究在水平固定的长木板上物体加速度随着外力变化的关系。分别用不同的重物P挂在光滑的轻质滑轮上,使平行于长木板的细线拉动长木板上的物体A,由静止开始加速运动(纸带与打点计时器之间的阻力及空气阻力可忽略)。实验后将物体A换成物体B重做实验,进行数据处理,分别得到了物体A、B的加

15、速度a与轻质弹簧秤弹力F的关系图象如图丙A、B所示。(1)由图甲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实验时应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后释放物体PB.弹簧秤的读数F即为物体A或B受到的合外力C.实验中物体A或B的质量应远大于重物P的质量D.弹簧秤的读数始终是重物P的重力的一半(2)该同学实验时将打点计时器接到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源上,某次得到一条纸带,打出的部分计数点如图乙所示(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未画出)。S1=3.61cm,S2=4.41cm,S3=5.19cm,S4=5.97cm,S5=6.78cm,S6=7.58cm。则小车的加速度a=_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该同学研究得到的两物体的a-F的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