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学期地理开学考测试

上传人:【**** 文档编号:87966968 上传时间:2019-04-1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533.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下学期地理开学考测试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一下学期地理开学考测试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一下学期地理开学考测试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一下学期地理开学考测试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一下学期地理开学考测试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下学期地理开学考测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下学期地理开学考测试(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下学期地理开学考测试一、选择题1.2013年11月3日,肯尼亚北部的图尔卡纳地区迎来了罕见的日全环食。日全环食是一种混合日食:一些地方看到全食,另一些地方则看到环食,此次全球最佳观测点位于图尔卡纳湖西岸。据材料回答下列各题。(1)照片中被月球遮挡的太阳大气层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是( ) A.色球、耀斑B.日冕、耀斑C.光球、黑子D.日冕、太阳风(2)日全食中未被遮住的太阳大气剧烈活动时产生的影响可能是( ) A.影响我国南方的交通运输B.影响我国北方的有线网络通讯C.轮船航行过程中指南针突然失灵D.流星现象异常增多【答案】(1)C(2)C 【考点】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解析】【分析】日常我们肉

2、眼看到的太阳,是太阳的光球层,照片中被月球遮挡的太阳大气层是光球层,其相应的太阳活动是黑子,C对。色球层、日冕层肉眼看不到,耀斑出现在色球层,太阳风出现在日冕层,A、B、D错。日全食中未被遮住的太阳大气剧烈活动包括耀斑、太阳风等,产生的影响可能引起磁暴现象,导致轮船航行过程中指南针突然失灵,C对。不影响交通运输、有线网络通讯,A、B错。与流星现象异常增多无关,D错。故答案为:(1)C (2) C。【点评】本题主要太阳大气分层及其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难度一般,解题的关键就是熟悉太阳大气的结构。2.左图表示大气圈、生物圈和岩石圈的某种关系。a为甲、乙间相互作用,b为甲、丙间相互作用。右图为我国西

3、北某地自然景观。读图回答下面小题。(1)若a形成化石,b形成右图中的景观,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表示岩石圈B.乙占有甲的全部C.乙表示大气圈D.丙表示生物圈(2)右图所示区域具有的特征是( ) A.有明显的干、湿季B.全年降水稀少C.流水作用显著D.太阳辐射贫乏【答案】(1)A(2)B 【考点】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 【解析】【分析】若a形成化石,b形成右图中的景观,b图景观为风蚀蘑菇,ab都与岩石圈有关,说明甲是岩石圈;a形成化石与生物圈有关,乙是生物圈;b是风力侵蚀作用形成,说明丙是大气圈;生物圈占岩石圈的上部、水圈的全部、大气圈的底部,A正确。由材料“右图为我国西北某地自然景观”

4、可知,我国西北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降水稀少,风力作用显著,晴天多,太阳辐射丰富,B正确。故答案为:(1)A (2)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地球的圈层结构,解题的关键在于化石是由生物圈和岩石圈的联系,而风蚀蘑菇是生物圈和大气圈的联系。3.读以北半球为例的世界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完成下列各题:(1)气候类型的显著特征是( ) A.全年温和湿润B.冬季温暖多雨,夏季高温干燥C.一年干、湿两季分明D.终年炎热干燥(2)气候类型的成因是( ) A.西风带控制下B.赤道低气压带与信风带交替控制下C.赤道低气压带控制下D.副热带高气压带与西风带交替控制下(3)图示气候类型中,亚洲缺失的是( ) A.B.C

5、.D.【答案】(1)A(2)D(3)D 【考点】气候类型及其判断 【解析】【分析】气候类型分布在40-60的大陆西岸,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显著特征是全年温和湿润,A对。冬季温暖多雨,夏季高温干燥是地中海气候特征,B错。一年干、湿两季分明是热带季风气候或热带草原气候的特征,C错。终年炎热干燥是热带沙漠气候的特征,D错。气候类型是地中海气候,成因是副热带高气压带与西风带交替控制,D对。全年受西风带控制是温带海洋气候,A错。赤道低气压带与信风带交替控制下形成热带草原气候,B错。赤道低气压带控制下形成热带雨林气候,C错。图示气候类型中,亚洲缺失的是气候类型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D对。其它气候类

6、型亚洲都有,A、B、C错。故答案为:(1)A (2)D (3)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气候类型的成因、分布及其特征。解题关键在于识记气压带和风带,在风带和气压带的影响下的降水和气温。高压和来自陆地的风控制气候往往干燥,反之则湿润。大陆西部主要是受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大陆东部受季风的影响。4.读我国某地的城市热岛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热岛效应”形成了市、郊之间的热岛环流,称为城市风系,在近地面的风又称为乡村风。A地乡村风的风向是( ) A.东南风B.东北风C.西北风D.西南风(2)正确表示N地近地面在垂直方向上等温面与等压面配置的是( )A.B.C.D.【答案】(1)A(2)A 【考点】

7、大气受热过程 【解析】【分析】 “热岛效应”形成了市、郊之间的热岛环流,称为城市风系,在近地面的风又称为乡村风。图中A地位于城市的东面,乡村风由乡村吹向城市,北半球向右偏,A处的风向是东南风,A对。B、C、D错。图中N地位于城市中心区,气温高,在垂直方向上等温面向上拱起,实线是等温面,C、D错。N处近地面气压低,在垂直方向上等压面向下凹,虚线是等压面,B错,A对。故答案为:(1)A (2)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简单热力环流城市风。城市、郊区由于存在气温差,导致了气压差,近地面风由气压较高的郊区吹向城市,再偏转而成。城市气压低等压线向下凹,但气温高,等温线向上拱。5.肯尼亚山位于东非高原,是

8、距离赤道最近的雪山。下图为非洲肯尼亚山位置图和植被垂直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甲坡的坡向及降水较多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东北坡 赤道低气压带控制B.东南坡 东南信风迎风坡C.西北坡 东北信风迎风坡D.西南坡 盛行西风迎风坡(2)图中、自然带依次是( ) A.高山草甸、灌丛、森林B.灌丛、高山草甸、森林C.森林、高山草甸、灌丛D.高山草甸、森林、灌丛【答案】(1)B(2)A 【考点】世界主要陆地自然带 【解析】【分析】山脉位于赤道附近,不受盛行西风影响,赤道低气压带的影响基本相同,不是降水差异的原因,A、D错。若甲坡的坡向是东北坡或西北坡,气压带南移时,受东北信风带控制。东北信

9、风来自大陆内部,降水少,不是多雨的原因,C错。若是东南坡,气压带风带北移时,受东南信风影响,东南信风来自海洋,在迎风坡降水多,B对。山地垂直自然带与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一致,根据降水量变化曲线,从降水量最大值向下做垂线,可见从竹林向上,随着海拔升高,降水量在减少。结合选项中植被类型,耗水量由小到大依次是高山草甸、灌丛、森林,图中、自然带依次是高山草甸、灌丛、森林,A对。B、C、D错。故答案为:(1)B (2)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垂直地带性的分异规律。根据图文材料可知,该山地甲坡处于信风的迎风坡,降水多。山地由山腰到山顶,随着降水逐渐减少,植被也发生更替。6.读气温变化图,回答下列各题

10、。(1)对于该现象直接引发的问题叙述正确的是( ) A.海平面下降B.作物生长地发生改变C.地下水位下降D.降水增多(2)人类的下列做法中,对缓解图示所反映的环境问题最有效的是( ) A.积极研制新型的制冷系统,以减少并逐渐禁止氟氯烃等物质的排放B.发展洁净煤技术,研究煤炭中硫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C.沿海国家修建沿海大堤,防止沿海地区被淹没D.加强国际间合作,改进能源利用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采用新能源,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量【答案】(1)B(2)D 【考点】大气、天气、气候变化规律 【解析】【分析】据图示全球气温在波动上升,说明气候变暖,全球气候变暖可使海平面上升,中高纬度大部分地区热量

11、增加,而大部分干旱、半干旱区域降水减少,从而影响作物生长地发生改变。图示所反映的环境问题是全球气候变暖,主要由于工业化石能源使得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增多所致,与禁止氟氯烃等物质的排放、综合开发利用含硫资源无关;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应加强国际间合作,改进能源利用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采用新能源,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量,减缓气候变暖才是有效措施;沿海国家修建沿海大堤,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据图示全球气温在波动上升,说明气候变暖,全球气候变暖可使海平面上升;中高纬度大部分地区热量条件增加,而大部分干旱、半干旱区域降水减少,从而影响作物生长地发生改变。选B正确。图示所反映的环境问题是全球气候变

12、暖,主要由于工业化石能源使得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增多所致,与禁止氟氯烃等物质的排放、综合开发利用含硫资源无关;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应加强国际间合作,改进能源利用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采用新能源,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量,减缓气候变暖才是有效措施;沿海国家修建沿海大堤,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选D正确。故答案为:(1)B (2)D。【点评】本题考查气候变暖的影响。解题的关键在于对全球变暖的成因、原理、影响及其预防措施的掌握。难度中等,结合生活经验做答。7.永兴岛是西沙群岛同时也是整个南海诸岛中最大的岛屿,面积2.1平方千米。永兴岛是西沙、南沙、东沙、中沙四个群岛的军事、政治中心,是海南省三沙市政府驻地。长期以来,水资源短缺是困扰永兴岛发展的重要因素。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1)永兴岛长期以来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是( ) A.地表水不易存储B.气候干旱,降水稀少C.降水时空分布不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