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专用2019中考物理高分一轮第12单元物态变化课时训练(含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7966618 上传时间:2019-04-15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583.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专用2019中考物理高分一轮第12单元物态变化课时训练(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安徽专用2019中考物理高分一轮第12单元物态变化课时训练(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安徽专用2019中考物理高分一轮第12单元物态变化课时训练(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安徽专用2019中考物理高分一轮第12单元物态变化课时训练(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安徽专用2019中考物理高分一轮第12单元物态变化课时训练(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专用2019中考物理高分一轮第12单元物态变化课时训练(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专用2019中考物理高分一轮第12单元物态变化课时训练(含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物态变化物态变化 (限时:25 分钟) |对点训练| 【考点 1】知道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即(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A) 会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包括正确读数)。A(会) 1.2017十堰图 K12-1 中温度计的示数是 。 图 K12-1 2.2017广东实验室里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是根据 的性质制成的,如图 K12-2 所示,液体温 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操作正确的是图 。 图 K12-2 3.2018枣庄用体温计测量病人甲的体温,示数是 38 ,如果该体温计未经甩过就用来测量病人乙的体温, 示数也是 38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乙的体温一定等于甲的体温 B.乙的体温不可能等于

2、甲的体温 C.乙的体温不可能高于甲的体温 D.乙的体温一定低于甲的体温 4.2017呼和浩特小明同学设计的一个温度计,如图 K12-3 甲所示,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不漏气,弯管水平 部分有一小段液柱。 2 图 K12-3 (1)这个温度计是根据 (选填“液体热胀冷缩”或“气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2)将此装置放在室内,当周围的温度降低时,液柱将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 (3)图乙是某患者测量体温时体温计的示数图,此时患者的体温为 。 【考点 2】知道一般情况下物体以固体、液体、气体三种状态存在。知道熔化和凝固(包括晶体的熔点和凝固 点)、汽化(包括蒸发与沸腾、沸点)与液化、升华

3、与凝华等物态变化过程;知道各种物态变化过程发生的特点 (如吸、放热情况,温度变化特点等)。(A) 1.如图 K12-4 是小华复习物态变化时所做的思维导图。请补充填写出圆圈两处问号的内容: (1) ; (2) 。 图 K12-4 2.2018广州物质M通过吸、放热,出现三种不同物态,如图 K12-5 所示,甲、乙、丙物态依次为( ) 图 K12-5 A.固、液、气B.气、液、固 C.气、固、液D.液、固、气 3.2018天津取出在冰箱中被冷冻的金属块,擦干后放一会儿,其表面会变湿。此现象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 A.汽化B.液化 3 C.升华D.凝固 4.2018十堰我们经常在加油站看到如图

4、 K12-6 所示的警示性标志牌:“熄火加油” “禁止打手机”,这样要 求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发火灾,因为在常温下汽油容易( ) 图 K12-6 A.汽化B.液化 C.升华D.凝华 5.2018乌鲁木齐利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进行人工降雨的过程中,干冰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升华B.凝华 C.汽化D.液化 6.2018攀枝花将冰块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用温度计测量罐中冰与盐水 混合物的温度低于 0 ,此时易拉罐的下部和底部出现白霜,白霜形成的物态变化是( ) A.液化B.汽化 C.凝固D.凝华 7.2018娄底小明从电冰箱的冷冻室拿出一块猪肉解冻,一会儿小明

5、发现肉上起了一些白霜,这是( ) A.冰的熔解现象,吸热 B.冰的汽化现象,吸热 C.水蒸气的凝华现象,放热 D.水蒸气的凝固现象,放热 8.2018北京实验桌上有两块完全相同的玻璃板,其上分别滴有等量的、表面积相同的水,小明加热其中一 块玻璃板,如图 K12-7 所示,观察两板变干的快慢。小明探究的问题是:水蒸发的快慢与 是否有关。 4 图 K12-7 9.2018成都小付买了一盒“雪月饼”,为了保持低温,工作人员在月饼包装盒内装入了一定量的“干冰” 。 回到家中,打开包装盒,发现周围空气出现了“白雾”,这是因为干冰在 过程中吸收热量,使空气中的 水蒸气 成了小水滴。(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1

6、0.2018广东夏日炎炎,小东从开着空调的屋内刚走到室外时,眼镜的镜片变模糊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 造成的;他在游泳池游泳后走上岸感觉到有点冷是由于身上的水 吸热所致;他买了冰棒含嘴里,过了一 会儿,感觉到凉快是由于冰棒 吸热所致。(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11.关于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北方冬季贮菜,人们常在地窖里放几桶水,以防止地窖里的菜被冻坏水凝华放热 B.用酒精擦拭体表为高烧病人降温酒精蒸发吸热 C.雪糕周围冒“白气”雪糕升华吸热 D.干冰给食品保鲜干冰熔化吸热 【考点 3】能正确描述“晶体的熔化、水的沸腾、碘的升华与凝华”等实验现象,并能给出初步的知识说明。 (B) 1.2

7、018广安图 K12-8 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可知该物质是 (选填“晶 体”或“非晶体”);该物质第 5 min 时处于 (选填“固” “液”或“固液共存”)态。 图 K12-8 2.2018恩施州如图 K12-9 所示是加热固体碘的实验。在加热过程中,我们会看见杯内产生紫色的气体,这 是因为固体碘吸热发生了 (填物态变化)。停止加热待冷却后,在干净的玻璃片上出现了黑色颗粒,这 是气态碘又发生了 (填物态变化)的原因,生活中 (选填“露” “冰”或“霜”)的形成与这一 物态变化相同。 5 图 K12-9 3.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中,用酒精灯给烧杯中的水加

8、热,当水温接近 90 时,每隔 1 min 记录一次温度,绘制了如图 K12-10 所示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 图 K12-10 (1)水沸腾时看到大量的“白气”不断地从烧杯上冒出,这些“白气”是由于水蒸气 而形成的。 (2)由图像可知: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是 ,水的沸点是 。此时烧杯内水面上方的气 压 (选填“大于” “等于”或“小于”) 标准大气压。 【考点 4】能用物态变化知识解释冰、雾、霜等常见自然现象形成的原因。(A) 1.2018河南自然界中的水循环是通过水的物态变化实现的。地面上江、河、湖、海中的水在太阳的照射 下不断 成水蒸气,流动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空气后 成小水滴或直接

9、 成小冰晶,就形成了云。 在一定的条件下,小冰晶熔化成水与原来的小水滴一同下落,形成雨水,汇集到江河湖海中。 2.空气中的水蒸气是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地 而来的;夜间气温降低时,水蒸气会 成小水珠附着在物体上,这就是露水,若附着在空气中的浮尘上,就形成 ;深秋或冬天,夜晚温度迅速降 到 0 以下,水蒸气会直接 成固态的小晶体,这就是 。 |综合训练| 一、选择题 1.2018黄冈在冬季,某地的地下水管破裂,水喷射出来形成了如图 K12-11 所示的“冰花” 。虽然气温没有 回升,过一段时间,发现“冰花”还是变小了。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 6 图 K12-11 A.“冰花”是由空气中

10、水蒸气凝华而形成的 B.“冰花”是由喷射出来的水凝固而形成的 C.“冰花”形成时的气温为 0 D.“冰花”变小过程中要放热 2.2018包头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雾是飘浮在空气中的水蒸气 B.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固形成的小冰晶 C.高压锅内部液面气压增大,液体的沸点升高 D.加油时闻到刺鼻的气味,说明汽油在常温下易升华 二、实验探究题 3.2018宿迁图 K12-12 甲是“探究冰的熔化特点”实验装置,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冰在熔化时温度 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图 K12-12 (1)实验中,用烧杯中的热水加热试管中的冰,除了使冰受热缓慢外的其他好处是 。 (2)由图乙可知,

11、冰的熔点是 。 (3)重复实验,当试管中的冰开始熔化时,立即将试管浸入到另一只装有冰水混合物的烧杯中,发现冰不再熔化, 该现象 (选填“能”或“不能”)说明冰在熔化过程中需要吸热。 4.2018柳州某实验小组用图 K12-13 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数据如下表。 7 图 K12-13 时间/min 0123456 温度/ 90949799999999 (1)水温可用 (填一种测量工具)测量。 (2)图 (选填“乙”或“丙”)能反映水沸腾时气泡的情形。 (3)根据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为 ,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当地的大气压 (选填“高于” “低于”或“等于”)标准大气压

12、。 (4)实验显示:水沸腾时,继续加热,水的温度 。 5.2018荆州如图 K12-14 甲是小明、小红两名同学分别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他们所用的器材规 格完全相同。 图 K12-14 (1)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 (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顺序进行。 (2)安装好器材开始实验后,小红按如图甲所示方式进行读数,其错误之处是:读数时,视线没有与温度计中液柱 的上表面 。 (3)读数时小明发现A点有小水滴影响读数,小水滴的成因是 (填物态变化名称),而按图乙改进后 可以顺利读数。 (4)图丙是两名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水温随时间变 化的图像。 8 由图像可知,实验室当时的大气压

13、(选填“高于” “低于”或“等于”)标准大气压。 若小明和小红所选水的质量分别为m1、m2,根据图丙分析可知m1 (选填“” “”或“=”)m2。 9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对点训练】 考点 1 1.-13 2.液体热胀冷缩 丁 3.C 4.(1)气体热胀冷缩 (2)左 (3)39 解析 (1)这是个气体温度计,所以是根据气体的热胀冷缩来测量温度的。(2)周围温度降低时,瓶内气体体积 会收缩,所以外界大气压会把液柱向左推。 考点 2 1.(1)蒸发 (2)降低温度 2.C 3.B 4.A 5.A 6.D 解析 往冰块中撒盐,降低冰的熔点,使冰熔化,易拉罐中冰和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 0 ;空气中的

14、水 蒸气遇冷直接凝华成小冰晶附在易拉罐外的下部和底部形成霜,故选 D。 7.C 8.温度 9.升华 液化 解析 打开包装盒,发现周围空气出现了“白雾”,这是因为盒内的干冰发生升华,此过程中吸热,使温度降 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小水滴。 10.液化 蒸发(或汽化) 熔化 10 11.B 解析 冬天贮菜时,人们常在地窖里放几桶水,液态的水遇冷凝固为固态的冰,同时放出热量,使菜窖的 温度不至于过低而将菜冻坏,故 A 错误;往病人体表擦拭酒精,酒精蒸发吸热,具有降温作用,故 B 正确;“白气” 是液态小水滴,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 C 错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从而防止食品变质,故 D

15、 错误。 考点 3 1.晶体 固液共存 2.升华 凝华 霜 3.(1)遇冷液化 (2)保持不变 98 小于 考点 4 1.汽化 液化 凝华 2.汽化 液化 雾 凝华 霜 【综合训练】 1.B 解析 “冰花”是由喷射出来的水凝固而形成的,故 A 错误,B 正确。 “冰花”形成时的气温低于 0 ,C 错误。 “冰花”变小属于升华,升华过程要吸收热量,故 D 错误。 2.C 3.(1)使冰均匀受热 (2)0 (3)能 4.(1)温度计 (2)乙 (3)99 低于 (4)不变 解析 (2)沸腾是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故气泡上升过程中,水蒸气越来越多,气泡越来 越大,图乙正确,图丙是沸腾前的气泡情形,底部水受热汽化为水蒸气,在上升过程中遇冷液化,所以气泡会越 来越小。 5.(1)自下而上 (2)相平 (3)液化 (4)低于 解析 (3)温度计上的小水滴是沸腾时产生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4)由图像知,实验时水的沸点是 98 ,不到 100 ,所以实验室当时的大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小明的实验中,水在更短的时间内达到沸点,而 加热的装置相同,所以小明实验时用的水的质量更小,即m1m2。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