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上传人:【**** 文档编号:87966042 上传时间:2019-04-15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504.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四单元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同步练习 第第 I I 卷(选择题)卷(选择题) 1它传入欧洲以后,使依靠“冷兵器”的欧洲封建骑士阶层不堪一击,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崩溃。 “它” 是指( ) A指南针 B应刷术 C造纸术 D火药 2司马光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通过它我们可以( ) A.了解黄帝炎帝的相关传说 B.了解北宋的政治经济状况 C.了解女皇帝武则天的历史 D.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情况 3下列属于苏轼的作品的是( ) A.念奴娇赤壁怀古 B.如梦令 C.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D.窦娥冤 4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 波罗在何时来到我国?( ) A.汉朝 B.唐朝

2、C.元朝 D.清朝 5下图是我国发行的一枚纪念明代科学家宋应星的邮票。宋应星的重要成就是( ) A.发明指南针 B.发明活字印刷术 C.编著本草纲目 D.编著天工开物 6下面对宋元时期取得的科技成就的表述不准确的是( ) A.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B.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C.火药广泛应用在军事上 D.北宋时出现了 指南针 2 7我国最早的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是 ( )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儒林外史 D.李自成传 8中国宋元时期的科技发明中,为世界航海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是( ) A.活字印刷术 B.造纸术 C.指南针 D.火药 9被称为“诗圣”的唐代著名诗人是( ) A.李

3、白 B.杜甫 C.白居易 D.杜牧 10隋朝时建造的被誉为“世界建桥史上的一个奇迹”的是( ) A.玉带桥 B.泸定桥 C.赵州桥 D.西安灞桥 11某校文学长廊中悬挂着以下一组图片,他们取材于( ) A.三国演义 B.西游记 C.水浒传 D.红楼梦 12唐朝文学里最为光彩夺目的是( ) A辞赋 B诗歌 C散文 D词曲 13我国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石窟群是隋唐时期的( ) A云冈石窟 B龙门石窟 C敦煌莫高石窟 D麦积山石窟 14河北民歌小放牛中唱到:“赵州桥来鲁班修,玉石栏杆是圣人留。张果老骑驴桥上走,柴王爷推车 扎了一道沟” 。请问赵州桥的建筑设计者是( ) A李冰 B李春 C郑板桥

4、 D鲁班 15下列作品中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是( ) A 西游记 B 红楼梦 C 牡丹亭 D 窦娥冤 16假如你穿越时空,回到唐朝,你不可能见到( ) 3 A李白在喝酒作诗 B唐玄宗的霓裳羽衣舞 C敦煌美丽的壁画 D农民用秧马插秧 17在河北民歌小放牛中有这样的歌词“赵州桥什么人儿修,”对唱是“赵州桥鲁班爷爷修”,其实对 唱并不符合历史。如果由你来对唱,歌词可以改为( ) A.“赵州桥隋朝工匠李春修” B.“赵州桥唐朝工匠李春修” C.“赵州桥唐朝工匠李白修” D.“赵州桥宋朝工匠毕升修” 18科学往往从谬误开始,例如,用于爆破的火药,最开始就被当作药方记录在用来治病救人的医书上,请 问这

5、位记录者是:( ) A张仲景 B华佗 C孙思邈 D李时珍 第第 IIII 卷(非选择题)卷(非选择题) 19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 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探究一 经济篇 (1)唐朝经济繁荣,农业发达。唐朝对农业工具进行了哪些创新?(举两例) 探究二 制度篇 (2)隋唐时期在选拔人才进行了创新,采用什么制度? 探究三 文化篇 “中国在许多个世纪以来,一直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中心之一” 。让我们与历史进行亲密接触,寻找其中蕴藏的 民族智慧,感悟民族精神。 (3)说出我国唐朝的主要的文学表现是什么? 探究四 工程篇 (4)下图是

6、隋朝大运河。想一想:假如你是唐朝时期的读书人,从江都出发到洛阳去,可能经过哪几段运河? (不能填字母) 4 探究五 感悟篇 (5)综合以上内容,在如何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方面,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材料二:“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计多。 ” 唐朝诗人皮日休 材料三: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请说出该河的名称?其中心和起止点的具体名称(今天的地名) 。 A B C (2)上述两则材料对“此河”的作用评价很高,对“此河”的开凿你有何看法? (3)材料三中赵州桥建

7、于何时?是谁设计建造的?它有何历史地位? (4)材料三中的金刚经原藏于敦煌莫高窟,是什么时候印制的?它采用什么技术印制?它在今天看来有 5 何价值? 21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不少的创造、创新和 发明。 探究一 制度篇 (1)隋朝虽然是一个短命的王朝,但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这一时期创立的一项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延续了一 千三百多年的制度是什么? (2)元朝的疆域空前辽阔,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朝开创了一项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政治制度,这 项制度是什么? 探究二 人物篇 (3)隋朝时期,在桥梁工程方面做出突出成就的人物是谁?其突出的成就是什么?(

8、1 分) (4)唐朝时期,开后世写意画之先河的著名画家是谁?其代表作品是什么? 探究三 技术篇 (5)唐朝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辉煌的时期,唐朝农民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改进和创 制的新式农具是什么?另一灌溉工具是什么? (6)北宋时期,我国海外贸易空前发达,在技术上为此提供重要条件的一项发明创造是什么? (7)一个人的创新精神应包含哪些内容?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由于地理上的相对隔绝、政治上的相对独立稳定,古代中国人独自走着自己的文化发展道路,形成 了技术型、经验型、实用型为主的科技体系。中华民族先人在科学技术上的独特建树,一直保持着其永 恒的魅力。 摘编自吴国盛科学的

9、历程 材料二 中国古代一向有重农传统,故而历代农书颇多,但同时却轻视手工业,少有全面记载手工业技术的 著作。 天工开物不仅首述农事,随后又以更多的篇幅记述手工业,这与明末启蒙思潮中出现的“工商皆本” 的先进思想是相符合的。 楼宇烈中华文明史 材料三 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近代科学革命提供了重要社会条件。牛顿是经典力学的集大成 者,他总结和发展了开普勒的天体力学和伽利略的地上力学成就,提出了经典力学的一套基本概念,发现了 物体运动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摘编自肖耀根世界近代科学革命事件及其意义 6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我国古代科技体系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天工开物内容

10、的创新之处。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外国学者是如何评价这一著作的?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牛顿能取得巨大科学成就的原因。 (4)对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上述三则材料的认识有何共同之处? 23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问题。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结 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制度篇】 (1)历史上统治阶级为加强中央集权,总是不断调整政策。秦朝、元朝时期曾在地方上开创新的 政治制度,请分别举例说明。 (2)美国学者费正清说:“在一个我们看来特别注重私人关系的社会里,中国的科举考试却是惊人地大公无 私。每当国势鼎盛,科举制度有效施行时

11、,总是尽一切努力消除科场中的徇私舞弊。 ”对作者观点理解正确的 是( ) A科举制度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B科举制度实现了封建国家的兴盛 C科举制度体现了公平竞争的精神 D科举制度背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 【经济篇】 (3)六七千年前,我国的原始居民培植了两种农作物,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最早培植这两种农作物 的国家之一,请写出两种农作物的名字。 【文化篇】 “中国在许多个世纪以来,一直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中心之一” 。让我们与历史进行亲密接触,寻找 其中蕴藏的民族智慧,感悟民族精神。 (4)根据上图和所学知识,说出我国宋元时期主要的文学表现是什么?这一时期科技成就领先世界,请举一 例说明。 【感悟篇】 (

12、5)综合以上内容,在如何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方面你获得了哪些启示?(1) 7 24隋唐宋元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继续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虽然中间经历过一 段时间的分裂,但是统一、发展、繁荣、开放一直是这一时期的主流。 材料一: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一一选自毛泽东沁园春雪 材料二: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一一南宋陆游示儿 请回答: (1)沁园春雪中提到的“唐宗、宋祖”两位帝王的名字分别叫什么? (2)示儿中的“王

13、师北定中原是要推翻哪个少数名族建立的什么政权?南宋“北定中原”的代表人物是 谁? 8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1C 2C 3A 4C 5D 6B 7B 8C 9B 10C 11A 12B 13C 14B 15B 16D 17A 9 18C 19 (1)筒车、曲辕犁 (2)科举制度 (3)唐诗 (4)通济渠,邗沟 (5)汲取前人的宝贵经验,努力学习先进文化知识,勇于实践等。 ( 20 (1)隋朝大运河。A 北京;B 洛阳;C 杭州。 (2)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有利于国家统一;但过度役使劳力,给百姓带来沉重负担。 (3)隋朝;李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 (4)唐朝;雕版印刷;是世界

14、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术。 21 (1)科举制度。 (2)行省制度。 (3)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比欧洲早七百多年。 (4)吴道子;送子天王图 。 (5)曲辕犁;筒车。 (6)指南针。 (7)具有创新的思想、开拓的意识;乐于探究、善于思考。敢于推陈出新,不盲从,学会继承和发扬。 (言 之有理即可) 22 (1) 以技术型 、经济型、实用型为主。 (2)以更多篇幅记述手工业。中国 17 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3)原因: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社会条件;牛顿总结和发展他人的研究成果。 (4)科学技术的发展受社会因素的影响。 23 (1)秦朝-郡县制;元朝-行省制度 (2)C (3)水稻、粟 10 (4)宋词或元曲;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5)继承前人宝贵经验,努力学习先进文化知识,勤思多问,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勇于实践,等。 24 (1)李世民、赵匡胤。(2)女真,金;岳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