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3月份模拟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7965255 上传时间:2019-04-15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643.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聊城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3月份模拟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山东省聊城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3月份模拟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山东省聊城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3月份模拟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山东省聊城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3月份模拟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山东省聊城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3月份模拟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聊城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3月份模拟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聊城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3月份模拟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2019 年第一次模拟考试自主训练(一)年第一次模拟考试自主训练(一) 语文试题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 I 卷(阅读题)和第 II 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 150 分,时量 150 分钟 第 I 卷(阅读题,共 70 分)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中国传统文明被称为礼乐文明,文化被称为礼乐文化,政治被称为礼乐政治,对礼乐的崇尚和实践构成了中国传统文明、 文化、政治的基础,诗教、礼教和乐教则构成了国民教育的主干。就中国古人对诗、礼、乐的理解看,我们很难分清它到底是 属于美学还是伦理学的问题。礼主要涉及道德伦

2、理问题,乐则指向伦理性的至善理想。也就是说,虽然按照现代学科划分,美 与善或者美学与道德之间存在分界,但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论述中,两者却是混融的,其一体性要远远大于分离性。 但是,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美与善之间仍然存在差异。比如在论语八佾中,孔子评价上古乐舞武 “尽美矣,未尽 善也” , 韶则“尽美矣,又尽善也” 。这一方面说明美与善不可相互取代,另一方面则说明善必然是从美出发的善,美对于道 德之善而言具有奠基性和先发性。正是因此,自孔子以后,中国儒家向来主张以审美教育涵养道德教育,即以美储善。所谓以 美储善,就是通过美对善的渗透和包容,使美成为道德的容器和存在的境域。春秋时代,孔子对西周政治

3、推崇备至,一段时间 梦不见周公就心怀惶恐。但他在讲西周政治的特色时并没有讲到善或道德的问题,而是说“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这说明人文 性的美并不仅仅是为善的到来铺陈前奏,而是对至善之境具有整体的涵盖和弥漫性。中国传统儒家强调美对善的生成和涵养作 用,同时也强调善向美的二次生成。人们相信,人的内在道德品质与外在形貌具有一体关系,良善的本性总会以美的形象向外 显现。孟子认为涵养内在的“浩然之气”是培育君子之德的要务,被这种道德化的“浩然之气”充盈的状态就是美的状态,由 此显现的形象的光辉就是崇高。 在中国古代,美一方面涵养道德,一方面则引领道德;它在个体层面涉及“以美立人”的问题。在国家层面涉及

4、“以美立 国”的问题。一种美德共济、美善相乐的雅化国风正是借此形成的。在美与德的关系上,中国传统思想者之所以以美和艺术作 为国家道德建设的重要手段,原因在于美深化了道德的人性基础。在中国历史上,儒家思想者之所以持之以恒对人民进行诗教 和乐教,根本原因在于他们看到了美和艺术对人性之善的发蒙、滋养和化育作用。从中国历史来看,由儒家确立的社会道德原 则和伦理秩序之所以具有纵贯数千年的生命力,关键在于它借助关和艺术深化了道德的人性基础,活化了社会伦理秩序,软化 了诸多人伦规则的机械和僵硬,使其更合乎人性和人情。 认清这一点,有助于更深刻的体认美育之于中国当代学校乃至国民教育的重要性,同时也有助于为国家

5、道德建设开启一条 更趋行稳致远的道路。 (选自中国古典美学中的“美”与“德” 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中国古人对礼和乐的崇尚与实践是构成中国传统文明、文化、政治的基础。 B.中国传统儒家也强调善对美的作用,认为良善的本性会以美的形象向外显现。 C.孔子以周公的美与善作为处世标准,所以“一段时间梦不见周公就心怀惶恐” 。 D.学习诗、礼、乐可以让人民向善,儒家思想者非常重视对人民进行诗教和乐教。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开头指出,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论述中,美与善或美学与道德之间的界限不是很清晰,是混融的。

6、B.文章用了例证法、引证法来论证美与善之间的差异,肯定了儒家的“以美储善”思想。 C.文章在论证美与德的关系时,从个人与国家、历史与现实两个维度来进行对比论证。 D.文章结尾指出,深刻认识美与善、美与德之间的关系对当前国家道德建设有重要作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在论语八佾中,孔子对上古乐舞武和韶的不同评价,说明了美的未必就是善的。 2 B.在现代人看来,古人美与善或美学与道德不分,是因为现代学科划分的标准过于精细。 C.西周政治没有善或道德的内容, “吾从周”“说明孔子后来对西周政治进行了完善。 D.儒家的社会道德原则和伦理秩序把美与德审美化和艺术化,以人性

7、化和人情化来规范与治理百姓。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 “煤改电”工程收官。北京平原地区基本实现“无煤化” 。截至今年 10 月底,北京已完成 2279 个村庄、85.81 万户的“煤 改清洁能源”任务,其中“煤改电”村庄占比八成, “煤改气”村庄占比两成。 天津市坚持统筹兼顾温暖过冬与清洁取暖,因地制宜确定改造技术路线,今年新增 20.6 万户农村居民散煤清洁能源替代。 对未实施清洁取暖的,做好无烟型煤招标、生产、供应工作,确保无烟型煤替代全覆盖。 与此同时,天津突出抓好煤质监管,监督煤炭经营企业建立购销台账,禁止销售不符

8、合天津煤炭经营使用地方质量标准的 劣质煤。今年年底前实现散煤实际经营户清零。天津市环保局大气处处长杨勇介绍,2017 年天津已实现城市居民散煤清零, 2019 年将实现除山区外全市散煤清零。 河北省委常委会明确提出,持续用力治理农村散煤,积极稳妥推进“气代煤” “电代煤”工程,严格督查考核问责,打赢打 好冬季清洁取暖硬仗。 “以前,我家里取暖都是用燃煤锅炉,夜里那么冷,至少得起床两三次去添煤;现在用天然气取暖,只需用按钮设定好温 度。屋子里就一直很暖和,既方便又干净。 ”河北廊坊市香河县东太平庄村村民王文忠告诉记者, “政府每年还给我们取暖补贴, 每立方米天然气补贴 1 元找,算下来花费反而少

9、了!” 清洁取暖成效几何,天然气供应问题至关重要。京津冀都将天然气保供摆在突出位置,多措并举,抓紧抓实。在国家发展 改革委 11 月 15 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盂玮的话让大家心里有了底:“目前已落实的资源量能够足额保障民生用 气需求。 ”同时,国家发改委将加强价格监测,切实维护民生用气价格稳定。 (摘编自京津冀清洁取暖再加力 ,2018 午 11 月 25 日, 人民日报) 材料二: 清洁取暖是热点,农村清洁取暖是难点。因此,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倪维斗提出“六个合适”原则,即把合适 的能源放在合适的地方,在合适的时代、合适的系统中和其他能源合适的配合,最终发挥合适的作用。在

10、广大农村地区因地制 宜地发展利用生物质能符合“六个合适”原则。 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吴吟力主在农村地区推广利用生物质能清洁取暖他认为当前“肥料化、 原料化、饲料化、基料化”利用不足以消化大量的生物质资源,能源化作为生物质能利用的兜底方式应加大推广力度。 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民用清洁炉具专委会副秘书长任彦波表示,经济性是影响农村清洁取暖的首要因素, “燃料适配炉具” 是实现农村清洁取暖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生物质专用炉具配套成型燃料作为一种重要的技术路径,经济效益、环保效益、 社会效益显著,可在农村清洁取暖中发挥更大作用。 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副会长、宏日新能源集团董事长洪

11、浩表示,全球生物质能源利用在可再生能源中已达到 73,但我 国仍以煤、石油为主要能源,其能源利用占比在总能源消费中高达 84,这样的能源结构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同时,我国 总碳排放量超过美国和欧盟总和,中国人均碳排放量为 7.5 吨高于世界 53,发展利用生物质能是我国能源转型和减少碳排 放的必要措施。 (摘编自农村清洁取暖应大力发展生物质能 ,2018 年 11 月 22 日,中国炉具网) 材料三: 督察组在山西核查发现,太原市迎泽区在禁煤过程中,采用强制禁煤方式推行清洁取暖,无法保障人民群众温暖过冬。督 察组认为这是一起典型的打着大气污染治理旗号却影响民生的“一刀切”行为。 据督察组通报

12、,迎泽区是太原市中心城区,辖区内的康乐片区现有 400 余户、1500 余名居民,60 岁以上老人 300 余名,属 于待拆除改造区域。太原市迎泽区在不具备集中供热、 “煤改气”的条件下,通过设置“康乐街片区环保检查工作办公室” ,禁 止燃煤进入社区。社区内一些居民舍不得长时间使用电暖气,就通过烧柴、烧废旧家具等方式进行采暖。督察组认为,群众面 临挨冻局面,且当地空气污染并未得到遏制。 督察组已要求当地加快整改,确保人民群众温暖过冬。 (摘编自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禁煤“一刀切” ,影响群众温暖过冬 ,2018 年 11 月 16 日, 参考消息) 3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13、3 分) A北京地区基本实现了“无煤化” ,截至 2018 年 10 月底,其中“煤改电”村庄占比八成, “煤改气”村庄占比两成。 B从河北廊坊农村百姓的反映来看,用天然气取暖与用燃煤锅炉取暖相比,天然气取暖既暖和、干净、方便,又便宜。 C清洁取暖是热点,农村清洁取暖是难点,为此,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倪维斗提出了“六个合适”原则。 D推行消洁取暖小能搞“一刀切” ,若采用强制方式禁煤,而配套设施和配套政策跟不上,很可能就会影响百姓冬季取暖。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如果不能保障天然气供应,清洁取暖就不能实现,因此,京津冀都将天然气保供摆在突出位置,

14、同时国家发改委切实维护 民生用气价格稳定。 B经济性是影响农村清洁取暖的首要因素,生物质专用炉具配套成型燃料作为种重要的技术路径,有必要在农村清洁取暖中 优先选择。 C我国的能源结构以煤和石油为主,总碳排放量和人均碳排放量均非常高,因此有必要发展利用生物质能,促进能源转型和 减少碳排放。 D太原市迎泽区禁煤“一刀切”的做法,无法保障人民群众温暖过冬,且当地空气污染并未得到遏制,被督察组通报,并被 要求整改。 6住农村地区清洁取暖应该怎样施政才会得民心,顺民意?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 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火眼金睛火眼金睛 侯发山 大高是河洛地区远近闻名的杂技演员。一般

15、杂技演员都有绝招,否则,难以在这个行当里混,一招鲜,吃遍天嘛。可能大 家都看过“口中喷火”的杂技,演员嘴里能喷出长长的火龙,或一团一团的火球。大高早就不玩这个了。按他的说法,这个是 初级的,他玩的是眼中喷火,两股火苗从眼睛里喷出,像两条火蛇一样,而且,不是直线飞射,带拐弯的,像是舞蹈着的火龙。 想想就很精彩,刺激。当初,这个杂技没名字,传得久了,大家就叫它“火眼金睛” 。 大高有个徒弟叫阿三。说是徒弟,其实就是个跟班打杂的,跑跑腿,搬搬道具。阿三一直想学习“火眼金晴” ,这也是他当 初拜大高为师的原因,大高没有答应。问的次数多了,大高就告诉阿三,说眼里喷火是所有火术表演中最危险的,演员必须具

16、有高超的技艺,竭尽所能去保证自身和周围观众的安全。因为表演过程需要火焰、易燃物和有毒燃料的参与,一不小心非死即 伤。 这话说得语重心长,阿三却不以为然,以为大高自私,担心“教会徒弟,饿死师傅” ,跟老辈子那些师傅一样,都要留一手。 死了张屠户,不吃带毛猪。阿三耳濡目染,加上偷偷观看师傅练习,也学得八九不离十。私下里,阿三瞒着师傅训练。阿 三练习的时候,没有使用燃料,他倒不是怕危险,怕被师傅发现,就用水来替代燃料练习,练习的重点是如何控制喷射的方向 和连贯性。 这天,阿三的老父亲老树来看望阿三。阿三正在配燃料(这个配方大高倒没有隐瞒,每次表演都安排阿三配制) ,当晚有一 场表演,阿三不敢怠慢。老树看到地上滚落的空酒瓶,顺嘴问道:“用酒代替燃料? 咋不用汽油和酒精呢?”阿三说:“师傅 说过,汽油和酒精是最危险的,千万不能使用,一不小心就会烧伤演员。 ” 老树问阿三:“你还没学会火眼金睛?” 阿三哀怨地说:“师傅不教我。 ” 老树叹口气,好久,才恨恨地说:“当年我送你到这里,就是为了学习这个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