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语文下学期联考试卷(附解析)两篇

上传人:yikuai****ou999 文档编号:87963411 上传时间:2019-04-15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51.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三语文下学期联考试卷(附解析)两篇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2019届高三语文下学期联考试卷(附解析)两篇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2019届高三语文下学期联考试卷(附解析)两篇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2019届高三语文下学期联考试卷(附解析)两篇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2019届高三语文下学期联考试卷(附解析)两篇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高三语文下学期联考试卷(附解析)两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三语文下学期联考试卷(附解析)两篇(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届高三语文下学期联考试卷(附解析)两篇一,高三第一次联考试题语文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共150分钟,满分150分。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在答题卡上将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主观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对应区域。写在本 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王羲之创作的兰亭集序被盛赞为“天下第一行书”,不仅因为整幅作品精美绝伦,更因这篇手书序文中,字

2、字独具风采,同字异写更是变化无穷,其中二十个“之”字无一雷同,竟有谚语“之字最多无一似”流传。 分布在原帖中的二十个“之”字,因语境、句式和书写布局呈现出的不同笔法、空间结构和内在韵味,究竟是书法家对艺术创作原则的主动遵循,还是临场发挥随机的、自然的结果,历来众说纷纭。我们姑且将此争论放在一旁,单从结果上看,兰亭集序中三十个形态各异的 “之”字,客观上贡献了书法创作上从形式到内容县出不穷的新意。 王羲之对书法变革的贡献,是书法家“内生”(创新是“生产过程中内生的、革命性的变化”)变革的典范。他十二岁经父亲传授笔法,“语有大纲,即有所悟”,先师从卫铄(卫夫人) 学习书法,之后博采众家之长,正书师

3、法钟繇,草书师法张芝,最终做到了 “真书胜钟,草故减张”“增损古法,裁成今体”,开辟了书法艺术的新天地。这种艺术革新,首先是跳出了当时的窠臼,引领了书法体式上的“革命性”发展。王羲之将行楷二体向前推进,开辟了草楷相结合的书法发展道路,使其便捷易识,在继承钟繇楷书古朴精简、张芝草书数意兼包的基袖上大胆 变化,完美兼顾书法的实用性和艺术,以一种全新的文字书写体式形成隋唐以来书法发展的主流,在书法史上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笔法观念上,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二人更是对传统程式进行大胆变革,以不断变化的手法和笔态,避免千篇一律,做到随类赋形,因势生形,字字相生,而面对同样的一个字,则照顾其所处环境、位置,保持

4、该字独立个性的同时,做到与周围和谐统一。兰亭集序中二十个神态各异的“之”字,就是这种笔法的代表性应用。 人们谈及创新,往往更多着眼于“发展”(即质变)的结果,而忽略“增长”(即量变)的前提,王羲之的书法创新则是量变基础上水到渠成的结果。古语“临池学书,池水尽墨”说的是汉代著名书法家张芝,在水塘边上练习书法,天长日久,洗笔竟把整个水池洗黑,后人称之为 “墨池”。晋书.王羲之传载:“(王羲之)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 若是,未必后之也。”这种态度,可以视作王氏对增长型“量变”的肯定。“临池学书,池水尽 墨”现已成为家喻户晓的成语,具有相关语义的“笔秃千管”“秃笔成冢”等成语流传

5、甚广,也说明书法家群体对量变积累的集体重视。 在临池水墨的基础上,王羲之兼收并蓄、海纳百川的做法,是对同时代书法技艺、要素进行的重新组合。伴随其阅历的增长,特别是看到李斯的峰山碑、蔡邕的三体石经、张旭的华 岳碑以及钟繇的宣示帖真迹后,王羲之遂改变初学,博采众长的同时,尝试另辟蹊径,形成自己独特的书法风格。(摘编自王枫之字最多无一似,光明日报2018年12月09日)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兰亭集序中的“之”字,其笔法、空间结构和内在韵味因语境、句式和书写布局不同 而不同。B.关于其中“之”字形态成因的探讨众说纷绘,但争论的结果则足以说明兰亭集序富有 多

6、层新意。 C.王羲之能做到随类赋形,因势生形,字字相生,其兰亭集序中“之”宇堪称这一方面的典范。王羲之开创了一种全新的文宇书写体式,这种书写形式对后世书法产生深远影响,作 用不可小觑。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原帖中的二十个“之”字无一雷同,这最能够证明兰亭集序单个字体变化无穷。B.王羲之对书法变革的贡献是书法家“内生”变革的典范,对此作者从两个方面阐述。C.文中引述晋书?王羲之传中的一段话,意在证明王羲之有重视“增长”的自觉。D.文本借“笔秃千管”“秃笔成冢”等成语流传甚广来证明王羲之有兼收并蓄的智慧。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7、)A.整幅作品的精美绝伦,书写字体的变幻无穷,让王羲之创作的兰亭集序成为当之无 愧的“天下第一行书”。B.创新是“生产过程中内生的、革命性的变化”,因此王羲之对书法变革的贡献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对书法的创新。C.王羲之正书师法钟繇,草书师法张芝,因而在书法体式上和笔法观念上,他都曾经引领 了书法“革命性”发展。D.看罢李斯峰山碑、蔡1三体石经、张旭华岳碑的经典作品,王羲之改变初学,另辟溪径,形成独特的风格。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现代乡村旅游是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在农村区域的一种新型的旅游模式,尤其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发展迅速,旅

8、游者的旅游动机明显区别于回老家的传统旅游者。 现代乡村旅游的特征主要表现为:旅游的时间不仅仅局限于假期;现代乡村旅游者充分利用农村区域的优美景观、自然环境和建筑、文化等资源。现代乡村旅游对农村经济的贡献不仅 仅表现在给当地增加了财政收入,还表现在给当地创造了就业机会,同时还给当地衰弱的传统 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摘编自百度百科乡村旅游,有删减)材料二:2017年中国乡村旅游接待游客28亿人次,占国内游客接待人次的56% ;营业总收入超7400亿元,占国内旅游总收入的数据显示,我国乡村旅游人数占国内蹲客比重在历经2012 - 2015年的快速增长后,2016 - 2017年保待平稳增长。而乡村旅

9、游收入比重更是保持稳定增长趋势。(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2018 - 2023年中国乡村旅游市场发展前景研究报告)材料三:景区门票政策性下调的背景下,景村融合构建新消费增长极成为趋势。目前景区存在的几个普遍现象:产品结构现状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自由行,尤其是年轻一代的旅游消费需求;景区淡季明显、夜间游览产品不足;景区的消费主要停留在白天,夜间产品仍然十分不足,许多景区留不住游客过夜;随着门票价格的政策性下调,景区必须彻底打破门票经济的依赖度,需构建新的消费增长极。 目前国家5A级的大部分景区内及周边存在丰富且优质的乡村旅游资源,有景中村、景边村,景区及其周边的乡村资源就为其提供了很好的增量空间

10、和消费场景,同时这样的乡村资源又具备了天然的人流基础,享受景区的基础配套设施。这样的二者结合发展,必然会形成共振效应。(左驭乡村旅游洞察:逆城市化、景区变革与精准扶贫)材料四:发展乡村旅游应注重生态保护的“可持续性”。“可持续性”立足于绿色发展,指的是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在环境承载力范围内构建产业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体系。当前,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超环境承载量发展的现象,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这种破坏一方面源自本埯村民在开发过程中的过度 开发行为、环境污染行为,另一方面来自游客游览中带来的汽车尾气、生活垃圾等。这些破坏了乡村旅游赖以发展的资源环

11、境基础,虽然能够一时得益,但却是“吃子孙饭、断子孙二,2019届高三联合调研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文章千古事,明德万年馨。中国书院肇始于唐朝,兴盛于宋代,经元、明、清至今,始终

12、承载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士人情怀。岁月如梭,如今大部分书院已不再教书授业,但其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与教化理念,依然如淙淙流水,滋养文化的血脉,贡献生活的智慧,撑起心灵的绿荫。从古至今,中国书院兼顾文化传播与人格冶炼,既有国学底蕴的根,也有民族精神的魂。千百年来,多少仁人志士在此寒窗苦读,心忧天下。近日跟随“文脉颂中华?书院家国”网络传播活动实地走访六大书院,近距离接触书院里的家国精神岳麓书院英勇抗元的忠孝节义;石鼓书院康济时艰的耿耿忠心;鹅湖书院“千古一辩”的贵和尚中;白鹿洞书院敦化育人的德才兼修;问津书院薪尽火传的文化自觉;嵩阳书院“程门立雪”的尊师重道千年弦歌不绝,文脉国脉

13、相连,书院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亦涵养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先贤之声传颂千年,至今仍振聋发聩,发人深省。在多元化、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书院以古老智慧解答现代问题,为人们撑起了一片心灵的绿荫。党员干部面对名利诱惑时,多念念范仲淹在嵩阳书院高吟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键盘侠”一逞口舌之快时,多想想朱熹在白鹿洞书院为“论敌”陆九渊之见解“感佩潸然”。修身应“言忠信,行笃敬”;接物应“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处事应“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传统书院经千年所锤炼的中国智慧,既为现代人提供一处安放心灵的归处,也为构建美好的社会秩序与社会风俗提供借鉴。信息化时代,古老的书院如何返本

14、开新,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脚步?历史和实践告诉我们,传统书院和其他传统文化一样,都不应只是存放在博物馆展柜里、精致而脆弱的陈列品;它更应当是扎根在现实土地上的参天古木年轮雕刻着历史的印记,根系吸收着时代的养分,叶脉流淌着生命的活力。文脉因人而兴,亦因人而系。要推动传统书院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离不开大家的用心呵护。目前,各地书院正在进行多样化的探索与尝试国学论坛、新生会讲、经典诵读、课外拓展、网络传播书院在与其它文化生命体交流互动、相谐相生的过程中,成为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生态体系里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日月两轮天地眼,诗书万卷圣贤心。书院所承载的文化底蕴与家国情怀,是“以文化人”的精神玦宝,是建

15、立文化自信的重要思想源泉。千年书院经时光打磨,其长久而永恒的智慧仍值得现代人铭记与发展。我们应守住书院根脉,呵护书院历史,激活书院文化,古为今用。去芜存菁,让书院在新时代中展现出时代风采与永久魅力。(宋子节书院精神为现代人撑起心灵的绿荫)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唐朝时,我国开始出现书院,传承到现在,中国书院已拥有丰厚的国学底蕴,凝聚着中华民族精神之魂。B. 在当今社会,传统书院经千年所锤炼的中国智慧,也可以为构建美好的社会秩序与社会风俗做出贡献。C. 目前各地书院进行的多样化的探索与尝试,正是为了推动传统书院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D. 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生态体系离不开传统书院,因为千年书院正是建立我们民族自信的重要思想源泉。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本文以时间为脉络,论述了中国书院在滋养文化血脉、贡献生活的智慧等方面发挥的作用。B. 本文既写了传统书院,又写了现代书院,着重分析了我国传统书院和现代书院的异同点。C. 文章以引用论证的方式论述了传统书院的先贤之声仍然能解答现代生活中的种种问题。D. 文章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紧扣题目,以正面论证为主,逐层推进论述自己的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