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下学期 开学月考高一历史预测密卷(带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7961719 上传时间:2019-04-1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0.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下学期 开学月考高一历史预测密卷(带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年下学期 开学月考高一历史预测密卷(带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年下学期 开学月考高一历史预测密卷(带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9年下学期 开学月考高一历史预测密卷(带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9年下学期 开学月考高一历史预测密卷(带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下学期 开学月考高一历史预测密卷(带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下学期 开学月考高一历史预测密卷(带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开学月考预测密卷历 史一、选择题1、“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这句话反映了( ) A、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B、手工业经济的生产方式C、古代妇女的地位较高D、商品经济的发达2、土地兼并现象贯穿中国封建社会的始终,国家的任何政策都不能使之逆转,其根本原因是( ) A、政治腐败B、重农抑商思想的支配C、农民起义的打击D、土地私有制的存在3、关于夏、商、西周时期使用的农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主要是青铜农具B、主要是铁器农具C、主要是木、骨、石等农具,有极少量的青铜农具D、主要是钢制农具4、在我国南海某处打捞起来的古代沉船中,发现了大量青花瓷、彩瓷、珐琅彩等瓷器。请推断

2、,这一沉船事件最可能发生在下列哪一个时期( ) A、唐朝B、宋朝C、元朝D、清朝5、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标志是( ) A、手工业的水平超过前代B、商品经济发展,对外贸易扩大C、手工业作坊增多D、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机房6、唐代长安城设立市坊制度,宋代东京城打破市坊界限,这种变化主要有利于( ) A、突出农业的主导地位B、战争的进行C、加强对人民的统治D、商业的发展7、下列不属于中国古代朝贡贸易的目的或特点的是( ) A、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B、以获取最大的经济价值为目的C、主要是宣扬国威,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的需求D、厚往薄来、备偿其价8、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重农抑商的根本目的是(

3、) A、巩固统治B、加强思想控制C、使农民的社会地位提高D、增加政府的商业性财政收入9、关于奴隶社会的井田制,说法正确的是( ) A、井田制是一种土地私有制B、目的是为了压制工商业者C、土地由皇帝直接分封给农民D、受田者可以世代享用土地,但不可以转让与买卖10、清朝时,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团体徽商、晋商等,这反映了( ) A、清朝商业的繁荣B、小农经济的发达C、商帮成为历代王朝的主要经济组成形式D、强调自给自足11、据王祯农书记载,有一农具“其制两柄上弯,高可三尺,两足中虚,阔和一垅,横桄四匝,中置耧斗;其所盛种粒,各下通足窍”。这一农具是( ) A、灌溉工具B、播种工具C、除草工具D、耕土工具

4、12、明清时期实行“海禁”与“闭关锁国”的根本原因是( ) A、西方殖民者的侵略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要求C、明初倭患猖獗D、清初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的需要二、非选择题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元朝实现了国家的统一,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重新疏浚了大运河,疏浚后的大运河从杭州直达大都;开辟了海运,海运从长江口的刘家港出发,经黄海、渤海抵达直沽(天津);元政府还在各地遍设驿站,横跨欧亚的陆上丝绸之路也重新繁荣起来,这些都促使元代商业继续繁荣。元代的大都是政治文化中心,也是繁华的国际商业大都会。从东欧、中亚,从非洲海岸,从日本、朝鲜,从南洋各地,都有商队来到大都。城内各种集市三十多处

5、,居民不下十万户。材料二:两宋商业空前繁荣,商业环境相对宽松。首先,北宋建立以后社会经济得以正常发展,农业、手工业的高度发展,为商业的兴盛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其次,政府逐渐放松对商品交易的限制。从唐代后期起,市坊严格分开的制度逐渐被打破,到宋代,店铺已可随处开设,买卖时间也一改日中为市的限制,早晚都可经营。第三,宋代市场上虽然仍然使用金属货币,但在北宋时,四川益州的富商开始发行纸币“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第四,两宋时水陆交通便利,特别是海上丝绸之路畅通,有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请回答:(1)请结合材料一与所学知识,分析元朝经济繁荣的原因。(2)请结合材料二与所学知识,分析两宋经济繁荣的

6、原因,并列举宋朝商业繁荣的表现。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雍正帝说)我国家休养生息,数十年来,户口日繁,而土地止有此数,非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兼收倍获,欲家室盈宁,必不可得朕观四民(指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今若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光绪大清会典事例材料中的雍正帝认为在处理农工商的关系时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政策?这一政策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15、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材料: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

7、。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运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白居易朱陈村(1)材料中白居易的诗反映的古代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什么?(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模式的基本特点。答案解析部分一、选择题 1、【答案】 A【考点】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生产方式,从材料看:一夫不耕;一女不织“体现的是男耕女织的经营方式,故选A.2、【答案】 D【考点】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战国以后,我国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这是我国封建社会土地兼并现象无法根除的主要原因。土地买卖

8、是合法的。故选D。3、【答案】 C【考点】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解析】【分析】刀耕火种是原始农业主要耕作方式之一,此时人们主要是使用石斧、石铲、木耒、骨耜、石镰等简单的劳动工具。进入文明时代,耒、耜仍是人们进行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但商周时期,青铜制品虽然广泛存在,但由于铜的产量小,比较贵重,制作农具的主要材料还是木、石、骨蚌等。故选C。4、【答案】 D【考点】手工业的发展【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古代制瓷业的成就。北朝烧制出成熟的白瓷;青花瓷出现于元代;彩瓷和珐琅彩出现于清朝时期。所以这一沉船事件大致发生在清朝,选D。【点评】中国古代制瓷业的发展历程:商朝:原始瓷器;东汉:青瓷;北朝:白

9、瓷;唐朝: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宋朝:瓷窑遍布全国各地,出现五大名窑;明清:种类丰富,青花器、彩瓷、珐琅彩,江西景德镇被誉为瓷都。5、【答案】 D【考点】资本主义萌芽【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分析、理解历史发展阶段本质特征的能力。明朝中后期,在商品经济发达的江南地区,在丝织业等手工业生产部门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机户”,其中的“机户”与“机工”的关系,是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这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6、【答案】 D【考点】商业的发展【解析】【分析】坊市制主要表现为将住宅区(坊)和交易区(市)严格分开,并用法律和制度对交易的时间和地点进行严加控制。坊市制度将商业区和居住区分开,居住

10、区内禁止经商。唐代后期,开始打破市坊制,也不再限制商品交易的时间。在繁华城市不论白天还是夜晚,集市贸易都相当发达。唐代中期,随着农业、手工业的不断发展,商业出现了新的繁荣局面,单靠白天的市场交换商品显然已不能适应,于是夜市正式出现。在繁华城市不论白天还是夜晚,集市贸易都相当发达。故选D。7、【答案】 B【考点】商业的发展【解析】【分析】古代中国朝贡贸易是政府行为,是不计利益的贸易行为,目的是宣扬国威,满足皇室对奢侈品的需求,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而其主要目的是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AC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8、【答案】 A【考点】主要经济政策【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

11、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历代封建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直接目的是为了B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因为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统治的经济基础,所以保护小农经济的根本目的还是在于巩固封建专制统治,故答案选D,A项是“重农抑商”政策的作用而非目的,C项与B项相同,小农经济是自然经济的一种特殊形态。【点评】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古代经济政策中最突出也是历时最长,影响最为深远的一项经济压迫政策,高考对其的考查角度主要侧重在重农抑商的原因方面:根本原因:以农业为核心的自然经济是封建政权的经济基础,维护封建统治;直接原因:确保赋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征收;具体原因: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危及封建政权

12、重农抑商的发展过程,商鞅变法首创,以后历代均坚持执行。9、【答案】D 【考点】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解析】【分析】井田制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出现于商朝,到西周时已发展很成熟。到春秋时期,由于铁制农具的和牛耕的普及等诸多原因井田制逐渐瓦解。实质是一种以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西周时期,道路和渠道纵横交错,把土地分隔成方块,形状像“井”字,因此称做“井田”。井田属周王所有,分配给庶民使用。领主不得买卖和转让井田,还要交一定的贡赋。领主强迫庶民集体耕种井田,周边为私田,中间为公田。故选D。 10、【答案】 A【考点】商业的发展【解析】【分析】伴随几百年商品经济的发展,到明清时期

13、商品行业繁杂和数量增多,商人队伍日渐壮大,竞争日益激烈。而封建社会统治者向来推行重本抑末的政策,在社会阶层的排序中,“士、农、工、商”中商也是屈尊末位。对于商人而言,国家没有明文的法律保护,而民间又对商人冠以“奸商”的歧视。因而,在那样的年代,商人利用他们天然的乡里、宗族关系联系起来,互相支持,和衷共济,于是就成为市场价格的接受者和市场价格的制定者和左右者。同时,商帮在规避内部恶性竞争,增强外部竞争力的同时更可以在封建体制内利用集体的力量更好的保护自己,商帮在这一特定经济、社会背景下应运而生。徽商、晋商是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以地域关系而不是以血缘关系为主,是一种进步。故选A。11、【答案】 B

14、【考点】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抓住题干中“两足中虚”“中置耧斗”“所盛种粒的信息,可判断出该工具是耧车,属于播种工具,故B项正确,ACD项错误。12、【答案】 B【考点】主要经济政策【解析】【分析】考察清代的闭关锁国政策。依据所学可知,清朝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其原因有清朝统治者的短视和无知是“闭关锁国”的直接原因;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较稳定,对外来商品有较强的抵制作用,这是闭关锁国政策的经济根源。清朝统治的需要。为防止中外反清势力的联系和西方殖民主义的渗透,清朝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故应选B。二、 非选择题 13、【答案】

15、(1)国家的统一;大运河的疏浚;海运的发展;路上丝绸之路的重新繁荣;中外商业交流范围大;开明的政策等。(2)商业环境宽容;开明的政策;农业与手工业的发达;海上丝绸之路的畅通等。列举:出现了最早的纸币-交子;坊市制度打破了时间、空间与官府的严格限制;商业税收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世俗化、平民化;市镇出现等。【考点】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商业的发展【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知识的迁移能力,题目两问都是考查经济发展的原因,本题思考角度为: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1、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清明。如汉唐时期都曾出现一些太平盛世景象,如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这些都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2、统治阶级注意调整统治政策,鼓励发展生产。如汉初高祖、文帝、景帝在位时期继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汉初经济发展起来,出现文景之治。3、重视水利的兴修,改革生产工具和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如西汉武帝时调集几万民工治理黄河;汉唐两朝都十分重视生产工具的改革,汉朝发明了耧车,唐代制成曲辕犁、筒车等。4、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