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贸易赤字与美元汇率变动的相互关系研究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879606 上传时间:2017-05-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国贸易赤字与美元汇率变动的相互关系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美国贸易赤字与美元汇率变动的相互关系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美国贸易赤字与美元汇率变动的相互关系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美国贸易赤字与美元汇率变动的相互关系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美国贸易赤字与美元汇率变动的相互关系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美国贸易赤字与美元汇率变动的相互关系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国贸易赤字与美元汇率变动的相互关系研究(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美国贸易赤字与美元汇率变动的相互关系研究作者:管维摘要:近年来,全球经济失衡现象越来越严重,大多数学者认为全球经济失衡的根本原因在于美国经济的外部失衡,尤其是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美国贸易逆差的快速增长。美国国内对自身贸易逆差的形成存在一系列误解和曲解,认为贸易逆差缘于美元汇率的高估。因此,贸易逆差一度成为美国逼迫贸易伙伴国的货币升值的主要理由。本文通过分析美国贸易赤字及美元汇率变动的整体走势,同时选择美国与中国、日本及欧元区国家的双边贸易数据,研究美国贸易赤字与美元汇率变动之间的关系。最终得出结论:美国贸易赤字与美元汇率变动无关。关键字:贸易赤字;美元汇率;相互关系一、问题的提出中美双

2、边贸易开始出现美国赤字的情况始自 1993 年,此后美国对中国贸易赤字额迅速增长。中国海关总署统计数据显示, 1993 年美国对华出现双边贸易逆差 62 亿美元,到 2007 年上升到 1633.2 亿美元。美国普查局统计数据显示,美中贸易逆差从 1995 年的 337.9 亿美元快速上升到 2007 年的 2562.7 亿美元。美国国内的主流观点认为,美国贸易逆差来源于美元汇率的高估。因此 21 世纪始,美国国内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不绝于耳,且一浪高过一浪。美国贸易赤字与美元汇率变动之间是否存在相互关系?本文通过分析美国贸易赤字及美元汇率变动的整体走势,同时,选择美国与中国、日本、欧元区国家

3、的双边贸易数据来进行研究,并最终得出结论:美国贸易赤字与美元汇率变动无关。以此,回应美国国内持续不断地对人民币汇率的指责,并且,否定人民币升值能减少美国对中国贸易逆差这一错误论断。二、美国贸易赤字与美元汇率的关系分析(一)美国贸易赤字的长期考察从有记载的关于美国贸易收支的完整数据中可以看到,在 20 世纪 70 年代以前美国不存在贸易收支逆差。20 世纪 70 年代美国才开始出现贸易逆差,并且贸易逆差呈持续增长的趋势,在几年之内就由十多亿美元发展到几百亿美元。1971 年美国首次出现贸易逆差额 12亿美元,到 1978 年逆差额增长到 298 亿美元,是整个 70 年代美国贸易逆差的顶点。19

4、79年美国贸易逆差额减少到 226 亿美元。20 世纪 80 年代前半期,美国的贸易逆差比 70 年代有了更快速度的扩张。1983 年美国贸易逆差由 1982 年的 272 亿美元迅速扩大到 678 亿美元,1984 年更是首次突破 1000 亿美元,到 1985 年增长到 1219 亿美元。此后几年,美国贸易逆差的增速有所下降,但仍然没有扭转逆差这一基本格局。19861988 年美国贸易逆差都仍然维持在 1000 亿美元的规模之上,到 1989 年贸易逆差规模才下降至低于 1000 亿美元的水平。20 世纪 90 年代,美国贸易收支本来有一个较好的开始,然而这种贸易收支改善的状况没有得到维持

5、。1991 年美国货物贸易逆差仅为 769 亿美元,但是到 1993 年美国货物贸易逆差重新回到 1000 亿美元以上。1996 年美国总贸易逆差再次突破 1000 亿美元大关,1998 年增长到 1661 亿美元,到 1999 年又急剧扩大 2651 亿美元。十年中,美国总贸易逆差增长了6 倍。进入 21 世纪后,美国的贸易逆差以更加显著的加速度扩张。2000 年美国贸易逆差突破4000 亿美元,2003 年贸易逆差增长到接近 5000 亿美元的水平,2004 年突破 6000 亿美元,2005 年突破 7000 亿美元,2006 年又达到历史最高的 7533 亿美元。2007 和 2008

6、 年,美国贸易逆差虽然分别减少为 7003 亿美元和 6811 亿美元,但仍然是历史上第三个和第四个贸易逆差规模最大的年份。 (19602008 年,美国贸易收支的变化如下图 1 所示。 )图 1 19712008 年美国贸易收支变化资料来源: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二)美元汇率变动的长期考察在 20 世纪 70 年代的十年中,美元汇率整体呈下降的态势。1970 年 1 月,美国实际有效汇率为 137.95。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美元汇率急剧下降。1972 年底美国实际有效汇率已经下跌到只有 123.45,1973 年 2 月又下跌至 117.89,1978 年 10 月美元实际有效汇率仅为91

7、.67。到 1979 年 12 月,实际有效汇率也只有 98.82。20 世纪 80 年代,美元汇率变动分为两个阶段:一是 19801985 年的汇率上涨阶段,美元实际有效汇率从 1980 年 1 月的 98.24 上升至 1985 年 10 月的 131.39;二是 19851989 年的汇率下降阶段,美元实际有效汇率从 1985 年 11 月的 125.62 下降至 1989 年 12 月的97.73。虽然中间有小范围的浮动,但基本变化可概括为这两个阶段。美元汇率的这一显著变化是由于 1985 年 8 月 25 日“广场协议”的签订,美国试图以逼迫主要贸易伙伴国的货币对美元升值的手段来改善

8、其国内巨额的贸易赤字。 20 世纪 90 年代前半期,由于“广场协议”的影响美元一路急剧贬值。1990 年 1 月美元实际有效汇率为 97.28,到 1995 年 5 月下跌到仅剩下 89.57,但是美元的这一长期且大幅的贬值并没有改善其国内贸易逆差。鉴于此,1995 年克林顿政府接受财长鲁宾的建议,开始实施“强势美元政策” ,美元汇率开始新一轮上涨。1997 年 2 月美元实际有效汇率上升至100.86,此后虽有波动,也基本维持在 100 左右。到 2000 年 12 月,美元实际有效汇率上升至 112.89。进入 21 世纪,美元的汇率变动经历了由上涨到下降的过程。布什政府上台的前三年,对

9、克林顿政府“强势美元政策”并没有进行调整,因此美元汇率仍在惯性上涨。到 2002 年 12月,美元实际有效汇率仍有 112.19。但是从 2003 年开始,一方面美国政府不断施压人民币、日元和欧元等货币对美元升值;另一方面在美联储连续下调美元利率和“双赤字”的双重压力之下,美元开始持续贬值。2002 年至 2004 年美元的实际有效汇率贬值约 19.2%。从2004 年 11 月起,美元实际有效汇率就一直在 100 之下运行;2005 年 7 月到 2006 年 7 月,又涨到在 100 左右浮动。但是到 2008 年 3 月,美元实际有效汇率下降到接近历史最低水平的 89.46。图 2 19

10、642009 年美元实际有效汇率走势图资料来源: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三)相互关系分析在对美国贸易逆差的长期变动以及美元汇率变动进行比较分析后,可以得到一个基本结论:美国的贸易赤字与美元汇率变动无关。首先,美国贸易逆差形成于 20 世纪 70 年代初期,在这一时期,美元汇率并不是上涨而是急速下降。如果说美元汇率的变动是导致美国贸易赤字产生的原因,那么美元汇率的变化不应该是下降而是上涨。其次,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 “广场协议”的签订及“弱势美元政策”的实施,都导致了美元大幅度且长期的贬值。如果美国贸易赤字真的与美元汇率有关,那么美元的这些贬值应该能够改善美国的贸易收支状况。然而实际上,美元每一轮

11、的贬值都没有遏止美国贸易赤字的扩张,相反贸易赤字仍然在增长。再次,19781985 年和19952001 年间,美元经过了两次相对长时期的升值,如果贸易赤字与美元汇率有关,则这两轮的美元升值应该会导致美国贸易赤字的显著增长,但是,由以上分析可知,贸易赤字并没有显著恶化,其变动仍然维持在基本态势。最后,从整体来看,美元汇率呈下降趋势,而美国贸易逆差呈现明显的扩张趋势。这说明,美国贸易赤字产生的根源并不像美国国内宣扬的美元汇率的高估,相反,美国的贸易赤字是伴随着美元汇率的下降而扩大的。三、美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国的分析 (一)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与美元兑人民币汇率美国对中国贸易逆差指的是,1993 年

12、以来中美贸易中美国所处的逆差状态。中美自 1979年建交后的 30 年间,双边贸易发展迅速。据中国海关统计,中美双边贸易额从 1979 年的20 多亿美元增加到 2007 年的 3020.8 亿美元,美国已经成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但是,随着中美双边贸易的迅速发展,中美双边贸易的不平衡问题也日益突出。据中方统计,由1993 年美国对中国开始出现贸易逆差 62.7 亿美元,到 2007 年上升到 1633.2 亿美元,12 年间增长了 17.5 倍。根据美方统计,从 1983 年起美方对中方有逆差 3 亿美元,到 2007 年上升到 2356 亿美元,增长了 783 倍。2000 年以后,中国对

13、美贸易顺差超过日本,成为美国最大的贸易逆差国。到 2003 年,中国占美国全部贸易逆差的 23%。同时,随着双边贸易量的不断攀升,中美贸易逆差还在继续扩大。2005 年 3 月,美国参议院向国会提交了专门针对人民币问题的舒默格雷厄姆法案 。美方一些人士认为,美国对中国巨额贸易逆差的根源是人民币汇率的低估,只要人民币升值了,中美贸易逆差状况就可以得到改善。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在人民币不断升值的情况下,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仍在加速扩大。根据美方统计数据,1994 年美国对中国贸易逆差达到接近 300 亿美元的水平;1998 年超过500 亿美元;2002 年突破 1000 亿美元;2005 年再突破

14、 2000 亿美元;2007 年更是达到了2563 亿美元。美中贸易逆差额整体上呈惯性快速增长。 (19942007 年美国对中国贸易逆差如下图 3 所示)图 3 19942007 年美国对中国双边贸易逆差 资料来源: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从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出,伴随着美元对人民币汇率的下降,美国对中国贸易逆差一直在上升。也就是说,人民币升值不仅不能缓解反而还会加剧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状况。美国国内将其对中国的贸易逆差归咎于人民币汇率的低估根本就没有道理,同时,人民币升值也无助于解决美中贸易失衡问题。(二)美国对日本的贸易逆差与美元兑日元汇率美国与日本的双边贸易以 1965 年为分水岭,1965

15、年以前美国是日本的贸易顺差国,1965年之后变为其逆差国。从 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开始,美国对日本的贸易逆差高速增长,日本逐渐成为美国最主要的贸易伙伴和最大的贸易逆差来源国。1984 年美国对日本贸易逆差为 368 亿美元,1985 年增长到 462 亿美元,占美国总贸易逆差规模的比重达 40%。这就是1985 年“广场协议”的基本背景。1985 年 8 月“广场协议”签订之时,1 美元只能兑换约 250 日元。 “广场协议”签订后不到3 个月,美元快速下跌到只能兑换 200 日元左右,三个月美元对日元跌幅达 20%。到 1987年 1 美元只能兑换 144.27 日元。不到三年的时间,

16、日元对美元升值将近一倍。然而,由于美国政府“弱势美元政策”的实施,日元的升值期长达十年之久。到 1995 年 4 月美元兑日元汇率达到 1 美元兑换约 80 日元的最低值。此后三年,美元兑日元汇率有所上升。1998年 1 美元兑换 130.40 日元,20002002 年美元兑日元又出现一个上升期,到 2002 年 3 月出现峰值,1 美元兑换约 134 日元。20042007 年美元兑日元汇率在 1 美元兑换 110120日元之间变动。 “广场协议”签订的目的是,通过日元升值改善美国长期存在的对日本的贸易逆差。然而1985 年以来,美国对日本贸易逆差的格局从来没有改变过。1985 年美国对日本贸易逆差462 亿美元,1989 年扩大至 563 亿美元。此后几年有所回落,但近几年又快速反弹 2006 年美国对日本贸易逆差增长到 885 亿美元。美国一直想通过日元的升值来改善美国对日本的贸易逆差状况,但是根据以上数据分析,尽管在“广场协议”之后,日元对美元进行了长时期且大幅度的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