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师2019年春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期末考核

上传人:279****70 文档编号:87958390 上传时间:2019-04-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师2019年春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期末考核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东师2019年春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期末考核》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师2019年春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期末考核(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期末作业考核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 满分100分一、辩析题 (每题10分,共30分)1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的主要矛盾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答:错。1956年9月,党的八大召开,宣布我国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并对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的工作任务进行了部署。1、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政治生活的主题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社会主义改造依据从根本上消灭了小资产阶级、工商阶层、个体工商户等等,工人、农民、知识分子都是党代表的阶级利益,阶级斗争不再是主要矛盾。2、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党和国家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除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

2、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优秀的根本表现就是拥有先进的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也是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2社会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答: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是指人类社会也像自然界一样,是一个客观的合乎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其内容主要是:(1)人类社会同自然界一样,都是客观的物质体系.它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一部分.(2)人类社会同自然界一样,也是一个客观的物质运动过程,是一个特殊的物质实体和物质运动形式,其物质承担者是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物质过程,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是社会发展的客观尺

3、度.(3)人类社会同自然界一样,是合乎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是社会基本矛盾不断运动和发展的历史;人类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就是人类社会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客观规律的表现。3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解放与发展生产力。答:对。邓小平在理论上最大的贡献就是:他结束了文革以后中国人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认识不清的问题。一种社会制度代替另一种社会制度是因为它有先进的生产力,能使生活更加的进步,所以社会主义之所以被相信会代替资本主义,是因为在社会主义的环境中生产力能被大大的解放。如果一直探讨社会主义的模式,认为多种所有制经济是走资本主义路线,我们就不能发展。如果不能发展生产力,那么什么社会制度也不会被认可

4、。邓小平的最大贡献就在于此,认定社会主义的本质在于发展生产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鼓励大家大胆去做,解放思想。这是我们从1958年大跃进开始到1976年文革结束的思想理论错误得到改正,改革开放,走向新的路程。在大家迷茫的时候,1992年的南巡讲话,坚定地大家发展的信心。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阐述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令中国抓住了发展的大好机会。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为什么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答:从两个方面回答。第一,革命的发起者。民族资产阶级为主导,由于缺少群众基础,革命号召力不强,在重大政治问题上表现出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没有发动广大的人民

5、群众。第二,革命目的性。民族资产阶级的目的是推翻帝制建立资本主义民主共和国,施行多党制。国家权力依然掌握在少数大资本家大财阀的手中,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依然没有任何参政议政的权力,依然是受压迫受剥削的对象。革命对象决定了革命性质,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是封建主义。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要推翻封建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政权。2如何理解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答:(1)、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推动事物的发展。 (2)、所谓矛盾,是指任何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间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3)、矛盾对事物发展的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 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

6、用是:其一,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为事物的发展提供前提;其二,矛盾双方相互贯通、相互包含,使双方各自从对方汲取有利于自己的因素,使整个事物得到发展;其三,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规定了事物发展的趋势和方向。第二, 矛盾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是:其一,在事物的量变阶段,矛盾的斗争性推动双方力量对比的变化,为事物的质变准备条件;其二,在事物的质变阶段,矛盾的斗争性促使旧矛盾统一体瓦解,新统一体产生,从而完成事物的转变。3什么是“三权分立”?为什么说它不适合我国国情?答:三权分立,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主要内容是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相互独立、互相制衡。西方三权分立制度不适合我国国情

7、。其一,我国不存在三权分立制的经济基础。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关系决定了劳动者之间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他们之间不存在资本主义社会私有者之间那种深刻的利益对抗关系,因而在国家政治形式和党派制度上,没有必要人为地把他们划分为各种不同利益的政治对手。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与这一国体相适应,我们的政体采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其二,我国不存在实行三权分立的历史前提。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等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长期革命斗争的产物,是人民群众的历史选择。如果放

8、弃了这些行之有效的政治制度,实行三权分立和多党制,必然动摇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根基,动摇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其三,我国实行的建立在民主集中制原则基础上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方面体现了广泛的人民民主,另一方面,又保证了人民意志的统一和国家权力的统一,保证了决策的效率。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这种制度使占社会绝大多数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群众真正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三权分立不同,国家最高权力是一元的、统一的。人民代表大会是代表人民行使权力,为人民服务的政权组织形式,本质上是体现“议行合一”原则的政治制度。 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

9、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能够保证人民群众当家作主,有效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根本政治制度。我们只能通过加强执政党自身的建设、加强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来强化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当然,在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中,应该借鉴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有益成果,重视对西方分权制约思想的研究,但一切都必须适合中国国情。三、分析题(第1题10分,第2、3题每题15分,共40分)1毛泽东怎样论述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有何现实意义?(10分)答:(1)、社会主义社会的两类基本矛盾是总根源。矛盾的普遍存在,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矛盾,即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2)、社会主义社

10、会基本矛盾的性质 。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即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的矛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3)、两类不同性质矛盾解决的方法。解决的方式,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得到解决,就是通过调整和改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经济基础不适应的方面,使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巩固和完善。意义:(1)、指导党和人民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纲领性文献。(2)、丰富和发展了八大思想,为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3)、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学说,为国际共运解决了重大难题。2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党的思想路线的关系、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的关系。(15分 )答:(1)、物质世界是客观的,这就

11、决定了我们的一切认识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干工作必须理论联系实际。(2)、物质世界的运动、发展是有规律的,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透过现象把握本质、规律,实事求是。(3)、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相信实践的真正权威,实事求是。(4)、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其核心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5)、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和发展了党的正确思想路线,不仅为确定和发展党的政治路线奠定了思想基础,而且也为开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局面提供了正确的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从正反两方面更完整、更全面、更准确地人认

12、识事物;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客观出发的思想路线,也是为了更完整、更全面、更准确地人认识事物。二者具有一致性。(1)、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哲学依据。(2)、党的思想路线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具体的运用。(3)、思想路线与认识路线的一致性,充分体现了实践中知与行的统一。(4)、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坚持客观决定主观的唯物主义认识路线,这是确定正确思想路线的前提。(5)、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实践必须有理论的指导,而理论只有从实践中来,并用以指导实践才有意义。(6)、实事求是:强调规律的客观性,指明认识的任务是探索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以指导实践(7)、在实践中检验真

13、理和发展真理:坚持认识论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观点、真理性的认识只有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得到进一步补充、丰富和发展等观点。3如何认识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5分)答: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正确分析国情得出的科学论断.这一论断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党的十五大进一步强调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指出了准确把握这一基本国情的极端重要性,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特征和发展进程、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这对进一步

14、统一全党思想,凝聚全国人民的力量,增强我们贯彻执行党的路线和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在党的纲领中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概念,这在马克思主义历史上是第一次.这个科学概念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初级阶段,我们必须正视而不能超越这个初级阶段.我们必须把社会主义和初级阶段这八个字统一起来认识和把握.在我们这样一个东方大国,经过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经过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这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伟大飞跃.同时必

15、须看到,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时候,就生产力发展水平来说,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这就决定了必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初级阶段,去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中一个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我们说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我们讲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就必须搞清楚什么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在初级阶段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点和历史任务,十三大报告作过一个概括.经过这些年的实践,十五大报告进一步从九个方面作了论述.

16、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二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三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四是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五是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六是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七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八是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成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