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柯维茨投资决策模型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879350 上传时间:2017-05-2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柯维茨投资决策模型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马柯维茨投资决策模型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马柯维茨投资决策模型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马柯维茨投资决策模型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马柯维茨投资决策模型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柯维茨投资决策模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柯维茨投资决策模型(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马柯维茨投资决策模型【论文摘要】证券投资者从事证券投资的目的,主要在于 获 取适当的预期收益。他 们可以把资金全部投资一种或少数几种收益较高的证券上,以争取 获得最大限度的收益。但是,投 资的收益和风险是相辅相成的,高收益必然包含着高风险。所以,精明的投资者选择若干种证券加以组合,以分散其投资风险,避免过高风险和过低收益这两种极端情况的出 现。这种投资方法是根据多样化的原则,建立一个投 资组合(Portfolio),即包括多种证券在内的资产组合,目的是在一定的风险水平下获得最大的预期收益,或者 获得一定的 预期收益而使风险最小。在寻求最佳的资产组合时,投 资者要考虑三个变量:风险、利润和相关

2、性。投资者最终的目标决定了他必须承受的风险,也就是说他要在效率界限中找到最佳的投资组合。本文主要介绍马柯维茨理论,建立 马柯维茨模型进行投资组 合决策分析,并利用拉格朗日(Lagrange)乘数法对模型进行求解,且 对实例进行分析求解。本文显得过于简单,忽略了很多 实际问题,所以 对于精确度要求 较高的投资者并不适用。本文立足知识要求低,相比于其他复杂的模型而言,本文不需要太多的专业知识,在实际应用中有一定的价值。美国经济学家马柯维茨(Harry M.Markowitz)是现代投资组合理论的创始人。他于 1952 年 3 月在金融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证券组合选择的论文,并于 1959 年出版了

3、同名专著,详细论述了证券收益和风险的主要原理和分析方法,建立了均值方差证券组合模型的基本框架。马柯维茨的投资组合理论认为,投资者是风险回避的,他们的投资愿望是追求高的预期收益,他们不愿承担没有相应的预期收益加以补偿的额外风险。马柯维茨根据风险分散原理,应用二维规划的数学方法,揭示了如何建立投资组合的有效边界,使边界上的每一个组合在给定的风险水平下获得最大的收益,或者在收益一定的情况下风险最小。同时马柯维茨认为,投资组合的风险不仅与构成组合的各种证券的个别风险有关,而且受各证券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影响。一、马柯维茨投资组合理论基础(一)马柯维茨理论是建立在下面五个前提假设上的:1、呈现在投资者面前的

4、每一项投资是在一段时期上的预期收益的概率分布,即投资者用预期收益的概率分布来描述一项投资;2、投资者为理性的个体,服从不满足和风险厌恶假设,投资者的目标是单期效用最大化,而且他们的效用函数呈现边际效用递减的特点;3、投资者以投资的预期收益的波动性来估计投资的风险;4、投资者仅依靠预期的投资风险和收益来做出投资决定,所以他们的效用函数只是预期风险和收益的函数;5、在给定预期风险后,投资者偏好更高的预期收益,另一方面,在给定预期收益后,投资者偏好更低的风险。6、市场是完全的,即市场不存在交易费用和税收,不存在进入或者退出市场的限制,所有的市场参与者都是价格的接受者,市场信息是有效的,资产是完全2可

5、以分割的。(二)投资组合的预期收益和预期风险根据马柯维茨理论的前提假设:投资者仅依靠投资的预期收益和预期风险来做出决定。下面介绍预期收益和风险的计算方法。1、预期收益预期收益率是指未来可能收益率的期望值,也称期望收益率。(1)单一证券的预期收益单一证券 的预期收益,这种证券在未来有 种状态,那么证券 的预期收益i si为: 1()NiisErp式中, 为期望收益率;()iEr为状态 出现的概率;sp为针对状况 出现时证券 的收益率;isrsi为各种可能状况的总数。N例 1某股票未来一个月内的可能收益率及其发生的概率如下表所示,可能的结果 1 2 3 4 5收益率( %) -2.50 2.00

6、3.20 4.50 6.70概率 0.10 0.15 0.05 0.60 0.10根据公式,可以计算出该股票的期望收益率为: 1() -2.5)*0.+2%*0.1532*0.5+4%*0.67*0.1=38NiisErp(2)证券组合的预期收益在了解了单一证券的预期收益率后,就可以计算证券组合的预期收益率了。表示包含在组合中各种资产的预期收益的加权平均数,其表达式为:pr 1()()NpiErxr式中, 为证券组合的期望收益率;()pEr为组合中证券 的预期收益;i i3为组合中证券 所占的比例,即权数;ixi为组合中证券的种类。N例 2某投资者投资于三种股票 A、B 和 C,它们的期望收益

7、率分别为10%、 15%和 12%,投资比例分别为 20%、50%和 30%。于是,证券组合的期望收益率为: 1()()20%*+5130%*2=3.NpiiErxr由于每种证券在一定时期后的实际收益率与期望收益率可能不一致,因此证券组合的实际收益率与期望收益率也会不同,从而要对证券组合的风险加以考虑。2、预期风险风险本身有多种含义,并随着时间的推移,风险的含义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在马柯维茨理论中,把风险定义为投资收益率的波动性。收益率的波动性越大,投资的风险就越高。收益率的波动性,通常用标准差或方差表示。标准差是各种可能的收益率偏离期望收益率的综合差异,是用来衡量证券收益的风险程度的重要指标

8、,标准差越大,证券的风险也就越大。(1)单一证券 的预期风险,即方差和标准差的计算公式如下:i方差: 221()NiisisrEp标准差: 21()iisisr式中, 、 分别表示证券 的方差和标准差;其余符号的含义同前述预期2ii i收益的计算公式。用例 1的数据,可以计算出该股票的标准差为: 21 2222().5%38*0.1(3.58%)*0.1(3.58)*0.(4%3.58)*0.6(73.58%)*0.16NiisisrEp一般来讲,在相同的期望收益率下,证券 的标准差越大,说明其风险也就越大。i(2)证券组合的预期风险1)协方差证券组合的风险不仅于每种证券的风险有关,而且证券之

9、间的相互关系也会4对组合的风险产生影响。证券之间相互影响产生的收益的不确定性可以用协方差来表示。协方差是衡量两个随机变量例如证券 的收益率和证券 的收益率之间的ij互动性的统计量。如果用 表示证券 和 之间的协方差,那么:ijij()()ijjiisijsjErrE如果两种证券之间的协方差为正值,表明两种证券的收益率倾向于同一方向变动,即一种证券的实际收益率高于期望收益率的情形可能伴随着另一种证券相同的情形发生。如果两种证券之间的协方差为负值,则表明两种证券之间存在着一种反向的变动关系,一种证券的收益率上升可能伴随着另一种证券收益率的下降。一个相对较小或者为零的协方差则表明两种证券的收益率之间

10、只有很小的互动关系或者没有人和互动关系即相互独立。证券之间的协方差越大,那么由它们构成的证券组合的风险也就越大。2)相关系数两种证券之间的收益互动性还可以用另外一个统计量来表示,即两者之间的相关系数。假设 和 分别为证券 和 的收益标准差, 是两种证券之间的协ij ijij方差,则其相关系数 的计算公式为:ijijij相关系数 的范围是 , 表示两种证券收益结果的变化方向ij1ij1ij完全不相同,称为完全负相关; 表示两种证券收益结果的变化方向完全相ij同,称为完全正相关; 表示两种证券收益结果的变动之间不存在任何关系;0ij相关系数 在 区间内,表示两种证券收益结果的变化方向相反,但不是百

11、ij(1,)分之百地完全相反,只存在一般性的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 在 区间内,表ij(0,1)示两种证券收益结果的变化方向相同,但不是百分之百地完全相同,只存在一般性的正相关关系。必须注意,相关系数 0 时,即证券 和证券 不相关只表明ijij证券 和证券 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但并不排除证券 和证券 有其它形式(非ij线性的)相依关系。一般来讲,如果两种证券之间的相关系数 ,则可能会降低组合后的投ij资风险,而如果它们之间的相关系数 ,则可能会加大组合后的投资风险。0ij3)证券组合的方差和标准差投资组合的预期风险 为:2p5 2U3()Er1图 1 无差异曲线21Npijijx标准差 就为:

12、p1Npijijx其中,当 时, 表示证券 和证券 收益的协方差,反映了两种证券的ijij收益在一个共同周期中变动的相关程度, 、 表示组合中证券 , 所占的比ixj ij例。例 3某投资者投资于 A、 B 和 C 三种股票,投资比例分别为 20%、50%和30%,收益标准差分别为 0.2、0.10 和 0.15,A 、B 、C 之间的协方差分别为=0.016, =0.018, =0.015。ABAC该证券组合的方差计算如下: 210%*.20*5%0.162*30.185%*20.165*5.3.3.198Npijijx因此,证券组合的标准差为 。10.1598.264Npijijx 二、证

13、券投资的有效组合从上面可知,有了证券组合的收益和风险以及它们的衡量方法,那么什么样的证券组合才是最有效的组合呢?换句话说,投资者面临众多可以选择的证券时,如何进行组合,改变不同证券的投资比例,才能实现既定期望收益率下风险最小或者既定风险下期望收益最大的目标?马柯维茨采用“期望收益率方差投资组合模型”来解决证券的确定和选择问题。(一)无差异曲线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之前都会衡量自己对风险收益的偏好程度,这就需要利用无差异曲线了。一条无差异曲线代表能提供给投资者相同效用量的一系列风险和预期收益的组合。在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的组合对于投资者来说是无差异的。6无差异曲线可以在预期收益率标准差平面上表示出来

14、,其中横轴表示用标准差所测度的风险,纵轴表示用预期收益率测度的收益(见图 1) 。无差异曲线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每一个投资者都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位于上方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效用水平比下方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效用水平高,这是因为在同一风险水平下,上方的无差异曲线提供更高的预期收益,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在同一预期收益率水平下,上方的无差异曲线能提供更小的风险;(2)每一条无差异曲线都是上升的,因为投资者是风险厌恶的,所以如果要让他承担更大的风险就必须支付更高的收益;(3)无差异曲线上升的速度是递增的,也就是说无差异曲线是下凸的,这说明随着风险的增加投资者对它的厌恶程度是上升的,为弥补增加的一

15、单位风险必须支付更多的收益;(4)无差异曲线是不相交的,因为如果两条无差异曲线相交,而又由于不同的两条无差异曲线代表不同效用水平,显然,这就会出现矛盾;每一投资者都拥有一组无差异曲线图形来表示他对预期收益率和标准差的偏好。这意味着投资者将对每一可能的组合确定预期收益率和标准差。从无差异曲线我们还可以看出一个投资者的风险厌恶程度,高度风险厌恶者的无差异曲线更陡峭一些,轻微风险厌恶者的无差异曲线就比较平缓一些(见图 2) 。这是因为要让高度风险厌恶者再多承担一单位的风险时,他要求收益的增加要大于轻微风险厌恶者的要求。 ()Er()Er()Er高度风险厌恶 中等风险厌恶 轻微风险厌恶图 2 风险规避

16、程度不同的投资者的无差异曲线(二)有效市场边界无差异曲线可以算是投资者对自己风险收益的主观偏好,用来评价各种资产组合的收益和风险,而有效市场边界就是投资者评价的客体。图 3 中的阴影部分就是所有可能的证券组合,就是可行集。这无穷多的组合我们是不是都要考虑呢?答案是否定的,投资者仅仅只需要考虑可行集中的一个子集即可。一个投资者选择他的最优组合时将从下列组合中进行:(1)对每一水平的风险,该组合提供最大的预期收益;(2)对每一水平的预期收益,该组合能提供最小的风险。pBCAD图 3 可行集()pEr7满足这两个条件的组合被称为有效集,也叫有效市场边界。从图中可以看出A 点具有最小的标准差,也就是在可行集中 A 点的风险最小,B 点的预期收益最高,夹在 A、B 两点中间的边界部分就是有效市场边界,也就是说投资者仅仅考虑这个子集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