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贵州省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考试经济学专业《政治经济学》2018-4-29

上传人:n**** 文档编号:87895754 上传时间:2019-04-1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1.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贵州省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考试经济学专业《政治经济学》2018-4-29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8年贵州省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考试经济学专业《政治经济学》2018-4-29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18年贵州省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考试经济学专业《政治经济学》2018-4-29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18年贵州省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考试经济学专业《政治经济学》2018-4-29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18年贵州省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考试经济学专业《政治经济学》2018-4-29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贵州省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考试经济学专业《政治经济学》2018-4-29》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贵州省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考试经济学专业《政治经济学》2018-4-29(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政治经济学1、 政治经济学是以研究社会经济问题为己任的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要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就必须先分析物质资料的生产。(P1)2、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物质资料的生产,就是人们以一定的方式结合起来,改造自然和创造物质资料(物质财富)的过程。(P7)3、 人类社会要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必须具备三个基本要素:人的劳动、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劳动资料就是使人的劳动与劳动对象连接起来的媒介物。(P8)4、 任何社会的生产都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方面的内容。生产力是人们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获取物质资料的能力,它反映的是生产过程中人与自

2、然的关系。生产力包括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人的因素是指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劳动技能和科学知识,并实现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者,它在生产中起着最根本的作用,物的因素是指生产资料,即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的总和。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相互结成的关系。也称经济关系,它反映的是,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是各种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广义的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建立的各种经济关系的总和,具体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方面的关系。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生产关系是广义的生产关系。(P8-P9)5、 社会生产总过程中,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是一个相互联系、相

3、互制约的有机整体。(P9)6、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四种研究方法:(1)、唯物辩证发、 (2)、科学抽象法、(3)逻辑分析与历史统一的方法、(4)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结合的方法。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方法。运用唯物辩证法研究政治经济学就是运用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定律,分析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的矛盾运动及其发展变化过程,揭示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的本质及其发展运动的必然趋势。抽象科学法:从具体到抽象的研究方法和从抽象到具体的叙述方法。逻辑分析与历史分析统一的方法:逻辑分析法,就是研究社会经济现象时,按照经济范畴的逻辑关系,从比较简单的经济关系和经济范畴,逐步上升到比较

4、复杂的具体的经济关系和经济范畴,阐明社会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的逻辑发展进程。历史分析法,就是研究社会经济现象时,按照历史发展的真实进程来研究经济现象和经济发展过程。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的方法:定性分析,是对事物运动过程中,质的变化进行分析。定量分析是对事物运动的过程中量的变化进行分析。(13-14)。7、 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一是社会分工,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产生的前提条件,二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不同所有者所有。8、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有用的劳动产品,任何商品都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或两种属性。9、 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商品的使用价值就是物品的有用性;交换价值和价值,交换价值是指一种使用

5、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比例。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因此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生产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10、 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具体劳动,是指在一定的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抽象劳动,是撇开劳动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关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联系表现在: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既不是两种劳动,也不是两次劳动。商品生产者在进行具体劳动的同时,也支出了抽象劳动,没有具体劳动,就无抽象劳动可言。两者的区别在:具体劳动考察的是劳动的特性,在质上相异,因而在量上无法比

6、较,表明的是怎样劳动、什么劳动的问题;抽象劳动考察的劳动的共性,在质上相同,在量上有异,表明的是劳动多少、劳动时间长短的问题。11、 商品的价值量:商品的兼职是质与量的统一。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12、 社会必要劳动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个别劳动时间是指不同生产条件的商品生产者实际耗费在同一商品上的各自的劳动时间13、 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生产某种使用价值的效率。商品价值量是指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14、 私人劳动

7、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原因:这一矛盾是商品内在各种矛盾的根源;这一矛盾决定了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的全过程;这一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生产的基础是社会分工和生产者独立的经济利用。15、 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1)简单的价值形式(一对一)、(2)扩大的价值形式(一对多)、(3)一般价值形式(多对一)和(4)货币形式(兑换右面固定为货币)。(公式特点)16、 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它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这就是货币的本质。17、 货币的本质是通过货币的只能体现的,货币具有五种职能:(1)价值尺度、(2)流通手段、(3)贮藏手段、

8、(4)支付手段、(5)世界货币。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只能。18、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价值规律是商品价值决定和实现的规律。基本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19、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商品的价值是用货币来表现的,价值的货币表现就是价格。P3320、 价值规律的作用:(1)自发调解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的分配,从而调节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2)刺激生产技术的改进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3)促使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P3421、 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 (1)作为商品交换媒介的货币,其运动公式

9、如下:W(商品)G(货币)W(商品) (2)作为资本的货币,其运动公式如下:G(货币)W(商品)G(货币)22、 劳动力称为商品,是解决资本总公式的矛盾的根本条件。23、 劳动力要成为商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劳动者必须是人身自由,劳动者必须丧失生产资料。24、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有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劳动力的价值表现为劳动者维持劳动力再生产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他包括三个部分: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劳动者抚育后代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劳动者接受教育训练所支出的费用。25、 价值的形成过程既是物化劳动旧价值的转移过程,又是劳动创造新价值的过程。2

10、6、 再生产劳动力自身价值的时间,叫做必要劳动时间无偿为资本家创造剩余价值的时间,叫做剩余劳动时间。27、 资本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它体现着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社会生产关系,这就是资本的本质。28、 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那部分资本,可变资本是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那部分资本。29、 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公式:29. 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方法: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1)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通过延长工作日来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这种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依靠绝对延长工作日而生产的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指在工作

11、日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的方法,这种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必要劳动时间的缩短而剩余劳动时间相对延长所生产的剩余价值。30. 剩余价值规律的内容,就是通过不断扩大和加强对雇佣劳动的剥削,来达到获取尽可能的剩余价值的目的。(1)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2)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3)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要生产方式产生、发展直至灭亡的全部过程。31. 资本的本质:资本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它体现着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社会生产关系,这就是资本的本质。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

12、以上的那一部分。32. 不可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不可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的形式存在的那部分资本,可变资本是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那部分资本。P4633. 资本主义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它体现了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这就是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辨析题)劳动不是商品,没有价值或价格:(1)劳动没有价值,也没没有价格。(2)劳动在交换时并不存在。(3)劳动作为商品,有悖于价和剩余价值规律。P50第四章 资本积累34.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征是,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即扩大再生产。35. 社会再生产按规模划分,分为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简单再生产是指生产规模在原有基础上不变的再生产。扩大再生产是

13、指生产规模在扩大基础上的再生产。任何社会的扩大再生产按其实现方式来分,可分为内涵的扩大在生产和外延的扩大再生产。内涵的是依靠提高生产技术,外延的是单纯的扩大生产场所。 (P59)36. 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是指资本家把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多创造的剩余价值全部用于个人消费,使生产规模在原有的基础上重复进行的再生产。(1)资本家用于购买劳动力的可变资本是由工人创造的。(2)资本家的全部资本都是由工人创造的。(3)工人的个人消费是为资本家再生产劳动力。(P60)37. 资本家把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转化为资本,用来追加投入生产过程,使生产在扩大的规模上重复进行,这就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资本主义再生产

14、的特征是扩大再生产,资本家不能把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剩余价值全部用于工人消费,而必须把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转化为资本,用于追加投资,即资本积累。(P61)38. 决定资本积累量的因素:(1)对工人的剥削程度;(2)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水平;(3)所有资本和所费资本的差额预付资本量的多少。(所选p62)39. 资本有机构成(怎么去核算,例子):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通常用C(固定资本):V(可变资本)来表示。资本的构成可从物质形态和价值形态两方面进行考察。资本的物质形态对应着资本的技术构成,资本价值形态对应资本的价值构成。资本的技术构成与资本的价值构成之间有着密切的联

15、系,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资本的价值构成,资本的价值构成反映资本的技术构成的变化。 (P63)(简答题)。40. 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指在资本主义积累发展过程中,资产阶级财富的积累和无产阶级贫困的积累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必然性。41.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指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生产的社会化主要表现:生产资料使用的社会化;生产过程的社会化;产品的社会化。第五章 资本的流通过程42. 产业资本是指投放在工业、农业、建筑业、矿业等物质生产部门的资本。产业资本家从投入货币到回收价值增值了的更多货币,使产业资本经历了一个循环,循环可用公式: / AG-W PW1G1 PmG代表货币,代表流通过程,W代表商品,A代表劳动力,Pm代表生产资料。P代表流通过程的中断和生产过程的进行。W1代表生产出来的包括剩余价值的商品,G1代表简直增值货币。产业资本的循环必须经历三个阶段,相应采取三种职能形式。第一阶段为购买阶段: / AG-W Pm第二阶段为生产阶段: / AW PW1 Pm第三阶段为售卖阶段:W1G1(G1=G+G)43. 产业资本循环是指产业资本顺次经过购买阶段、生产阶段和销售阶段,相应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实现了价值增值,最后又回到了原点的运动过程。44. 产业资本想要不断地顺序循环,必须具备两个基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职业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