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历史新精准大一轮精讲通用版刷好题练:第24讲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应考能力提升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7895660 上传时间:2019-04-1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高考历史新精准大一轮精讲通用版刷好题练:第24讲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应考能力提升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0版高考历史新精准大一轮精讲通用版刷好题练:第24讲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应考能力提升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0版高考历史新精准大一轮精讲通用版刷好题练:第24讲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应考能力提升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20版高考历史新精准大一轮精讲通用版刷好题练:第24讲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应考能力提升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20版高考历史新精准大一轮精讲通用版刷好题练:第24讲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应考能力提升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版高考历史新精准大一轮精讲通用版刷好题练:第24讲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应考能力提升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高考历史新精准大一轮精讲通用版刷好题练:第24讲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应考能力提升 word版含解析(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18高考全国卷,T24)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这反映出,墨子()A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B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C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D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知识定位】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墨子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素养解读】全国卷高考命题以素养考查为主,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本题以墨子中关于科技成就的记载为切入点,考查传统文化和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的相关内容。涉及的历史核心素养主要有“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方面,具体解读如下:本题考查方法指

2、导历史解释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这些都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同时体现出了中国古代传统科技“重经验、重实用”的特点 时空观念、家国情怀墨子是先秦时期诸子百家之一墨家学派的代表性著作,墨子的思想代表了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研究墨子思想,借鉴其学说的精华,对于人类正确认识自身,认识外界,维护世界和平,建设和谐社会,保护人类共有的地球家园,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解析】由材料可知,墨子中关于古代科技成就的记载未涉及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故排除A项;墨子并非古代中国科技方面的专著,它只是记载了一些

3、具体的科技成就,谈不上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故排除B项;墨家学派代表的是小生产者的利益,故墨子并不能体现贵族阶层的旨趣,排除D项;古代中国的科技属于应用性科学,是对生产经验的积累与总结,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故C项正确。【答案】C (2016高考全国卷,T24)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C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知识定位】儒家思想的渊源【素养解读】全国卷高考命题以素养考查为主,本题考查“时空观念”和“历史解

4、释”两方面,具体解读如下:本题考查方法指导时空观念五经是由孔子编的儒家经典,论语由孔子弟子编订,南宋时成为儒家经典 历史解释尚书等五部经典成书时间早于论语,故儒学思想根植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解析】汉代崇尚儒学,而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这说明儒学注重历史传统,并不“迷信”孔子个人,“五经”也不是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的,故C项正确,A项错误。汉代儒学并没有背离孔子的儒学思想,而是强调寻根溯源,B项错误。儒学并没有因秦始皇焚书而断绝,它于西汉时重新兴起,故D项错误。【答案】C练真题1(2015高考全国卷)古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

5、一样圣明。这表明了儒者()A不能适应现实政治B反对进行社会变革C理想化的政治诉求 D以复古为政治目标解析:选C。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结合材料准确理解儒家的主张。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要求统治者对待百姓要实行仁政,不可过度威逼百姓,以达到巩固统治秩序的目的,材料反映了儒家的这一政治理想,C项符合题意;儒家思想在汉代经过改造适应了统治者的需要,所以A项错误;儒家主张逐步改良政治,B项错误;儒学以维护等级秩序为目标,D项错误。2(2014高考全国卷)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私拿亲子财物无罪;西晋时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这一变化表明,西晋时() A养子亲子权利相同 B血缘亲情逐渐淡化C

6、宗族利益受到保护 D儒家伦理得到强化解析:选D。题目以古代法律制度具体条文作为材料,以这种变化的原因作为考查点。秦朝在法家思想指导下实行严密的法律制度,不注重亲情伦理与上下尊卑,汉代儒学独尊后,亲情伦理与上下尊卑越来越受到重视,表明了儒家伦理得到强化。3(2017高考海南卷)“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下列各项中,最接近这一说法的是()A其身正,不令而行;其不正,虽令不从B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C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D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解析:选A。材料强调通过格物致知达到“意诚而后心

7、正,心正而后身修”,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进而“国治而后天下平”,治理好国家。A项强调“身正”,即统治者自我端正品行,才能“不令而行”,治理好国家,与材料说法最接近,故A项正确;B项呼吁人们以仁爱之心处理各种关系,与材料意思不符,故B项错误;C项强调做善事要从点滴做起,与材料意思不符,故C项错误;D项体现出忧君爱民思想,与材料意思不符,故D项错误。4(2016高考海南卷)孟子发扬孔子开创的儒学,主张涵养“浩然之气”,倡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后世影响极大。孟子这些言论所强调的是()A努力完善个人品德 B坚持个人独特性格C勇于突破礼制束缚 D敢于反抗专制暴政解析:选A。“浩然之

8、气”是一种个人的品质,并由此成为民族品德,故A项正确;孟子的儒学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进而推动了民族品德的形成,与“个人独特性格”不符,故B项错误;孟子的学说是在继承孔子学说的基础之上形成的,通过个人品德的修养来更好的维护社会秩序,故C项错误;修养“浩然之气”的主要目的是完善个人品德,其根本目的是维护统治,与反抗暴政不符,故D项错误。练模拟1(2019汕头模拟)孔子说,君子在与他人保持和谐友善的同时还能坚持独立思想而不苟同于人,小人习惯于附和苟同别人的观点,但内心深处却并不友善。后世儒者经常以此诫勉君臣,这体现出儒学()A具有调节政治关系的功能B具有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C倡导与人为善、社会和谐D

9、重视人格独立和思想自由解析:选A。根据题干信息可以得出儒学具有调节政治关系的功能,故A项正确;具有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不合题意,故B项错误;倡导与人为善、社会和谐结论正确,但不合题意,故C项错误;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儒家并没有提倡思想自由,而是主张人要有独立思想,故D项错误。2荀子认为:“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所以“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 。荀子认为“制礼义”的目的是()A消灭人的欲望B维护社会稳定C满足物质需求D调节社会纷争解析:选B。荀子主张应当调和人的

10、欲望和物质需求,以达到社会稳定,荀子主张克制欲望,故A项错误;荀子主张调和人的欲望物质需求,促进社会稳定,故B项正确,C项错误;荀子认为社会纷争是由人过度的欲望引发的,应当“制礼义”,维持社会稳定,故D项错误。3(2019河北衡水金卷)据施树民贾谊为何不受重用一文载:文景之时,官场出现各级官吏消极苟安,渎职怠工,“见人之有细过,专掩覆盖之”。虽文帝多次下诏“劝课农桑”,实际并未得到认真执行。甚至在官场出现“廉吏释官而归为邑笑,居官行奸而富为贤吏”的怪现象。材料旨在说明()A统治者对农业重视不够B黄老政治存在消极影响C社会奢靡之风开始盛行D封建统治危机已经出现解析:选B。据材料“虽文帝多次下诏劝

11、课农桑”可得A项说法有误,故A项错误;据材料可得文景之时吏治腐败,这主要是因为汉初实行黄老政治,故B项正确;据材料可得官场出现贪污腐败的现象,不能说明整个社会奢靡之风开始盛行,故C项错误;官场黄老之学不能满足统治的需要,急需“有为”思想,不能说明封建统治危机已经出现,故D项错误。4(2019泉州高三质检)春秋繁露载:“天为君而覆露之,地为臣而持载之;阳为夫而生之,阴为妇而助之;春为父而生之,夏为子而养之。”该材料()A体现了道家“无为”的治国理念B体现了儒学的民本思想C强调了孔孟儒学的“仁爱”思想D反映了中国古代人伦观念解析:选D。材料内容未体现道家“无为”观念,故A项错误;材料内容强调君臣、

12、夫妇、父子的关系,未体现儒学的民本思想,故B项错误;材料内容强调三纲,未强调“仁爱”思想,故C项错误;材料内容强调君为臣纲、夫为妇纲、父为子纲,反映了“三纲”的人伦观念,故D项正确。(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1陈红映在先秦诸子起源新探中说,先秦学术思想发展的途径,大致是由国家官吏掌握的学术思想,经过畴人(精通天文历法的学者)、缙绅的传诵与集结而成六经,再传而为私人百家。据此可知作者认为()A诸子百家同根同源B儒学思想深刻影响了百家思想C诸子百家相互融合D古代思想都有学术下移的规律解析:选A。据材料“再传而为私人百家”可知,作者认为诸子百家同根同源,故A项正确;材料“由国家官吏掌握的学术思

13、想,经过畴人(精通天文历法的学者)、缙绅的传诵与集结而成六经,再传而为私人百家”并不能反映儒学与百家思想的关系,故B项错误;材料“由国家官吏掌握的学术思想,经过畴人(精通天文历法的学者)、缙绅的传诵与集结而成六经,再传而为私人百家”并没有反映出百家思想之间的相互关系,故C项错误;D项“都有”过于绝对,材料“先秦学术思想发展”不能代表古代所有时期的学术状况,故D项错误。2(2019华中师大附中高三押题考试)孔子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思想,孟子完整提出了“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的“五伦”思想。到汉代,“五伦”思想发展成“三纲”思想。据此可知,先秦儒家“五伦”思

14、想的提出()A渗透着浓厚的尊卑等级意识B顺应了君主集权统治的需要C构建了伦理纲常的社会结构D传承了家国同构的文化传统解析:选D。“孟子完整提出了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的五伦思想”中的“朋友有信”无法体现“浓厚的尊卑等级意识”,故A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君主集权已成趋势,但先秦儒学并未得到统治者的重视,统治者用法家思想加强了集权,故B项错误;“到汉代,五伦思想发展成三纲思想”可见先秦的儒学没有构建伦理纲常的社会结构,故C项错误;从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到孟子的“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的“五伦”再到汉代的“三纲”均把君臣父子关系作为必

15、然的关系,即把家庭国家关系结合在一起,故D项正确。3. (2019临沂模拟)钱穆先生在孔子与论语中说,儒家论人生,主张节欲寡欲以至于无欲;但绝不许人寡情、绝情乃至于无情。这表明儒家思想()A主张建立礼乐制度B深受宗法制的影响C认同情感的积极性D提倡人文理性精神解析:选B。根据题干信息,儒家要求人应该讲情义, 主张建立礼乐制度是要求人应该遵守等级秩序,故A项错误;宗法制讲究血缘亲情,故B项正确;儒家要求人们认同情感的存在,材料中没有涉及情感的作用,故C项错误;人文理性精神强调的是以人为本和人的作用,故D项错误。4(2019河南高三质检)孟子对孔子的思想做了进一步的阐发:天命为性,性赖于心,“心弗取不出”,这就必然归结到“教使然”。这体现出孟子主张()A重视教化B心由性生C心外无物D人性本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