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讲 邹忌讽齐王纳谏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87894022 上传时间:2019-04-14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5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5讲 邹忌讽齐王纳谏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第5讲 邹忌讽齐王纳谏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第5讲 邹忌讽齐王纳谏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第5讲 邹忌讽齐王纳谏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第5讲 邹忌讽齐王纳谏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5讲 邹忌讽齐王纳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5讲 邹忌讽齐王纳谏(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5.邹忌讽齐王纳谏,知识积累,5特殊句式认知 (1)倒装句式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即“我与城北徐公孰美”。 “忌不自信”即“忌不信自”。 “谤讥于市朝” 即“于市朝谤讥”。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即“此所谓于朝廷战胜”。,(2)判断句式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中的“也”表判断。,综合探究,二 综合探究 1关键语句翻译 (1)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译文:邹忌身高八尺多,形体容貌光艳美丽。 (2)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 译文:邹忌不相信自己(会比徐公美),就又问他的妾说:“我与徐公相比,谁更美呢?”,(3)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译文:我的妻子认为我漂亮,是因为

2、偏爱我。 (4)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译文:从这一点来看,大王受蒙蔽太厉害了。 (5)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译文:群臣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过错的人,给予上等奖赏。,2重点难点分析 (1)邹忌之智体现在哪里?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点拨:对别人的褒贬能理智判断和冷静思考。讲究说理的方法,善于用生活小事设喻。,(2)邹忌在妻、妾、客的交口称赞中,没有得意忘形,还能保持清醒的判断,最后承认自己“弗如远甚”,这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境界。我们应该从邹忌身上学习些什么? 点拨:对人对己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善于思考,有反思的习惯。观察事物深入细致,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正确认识妻、妾、客的赞美动机等)。

3、,(3)邹忌是如何“讽”齐王的? 点拨:邹忌入朝后,并未单刀直入向齐威王进谏,而是以“闺房小事”谈自己的体会,然后以类比的方式委婉进谏。说自己,比齐王,都扣紧“私”“畏”“求”三个方面。,3文章主旨概括 本文写的是战国初期齐威王接受其相邹忌的劝谏而采纳群言,终于使齐国大治的故事,塑造了邹忌这种有自知之明,善于思考,勇于进谏的贤士形象。又表现了齐威王知错能改、从谏如流的明君形象,以及革除弊端、改良政治的迫切愿望和巨大决心。告诉我们居上者只有广开言路,采纳群言,虚心接受批评意见并积极加以改正才有可能成功。,4写作特色鉴赏 (1)成功地运用了讽喻、类比的方法。文章中讽喻手法的运用表现在邹忌善于进谏,以自己的切身感受设喻,巧妙地讽喻齐王。而文章中类比手法的运用表现在“王之蔽甚矣”这一点上。邹忌在进谏中把生活小事同国家大事进行类比,道理由浅入深,具有极强的说服力。,(2)人物形象刻画生动。如对邹忌,作者不重形体的刻画,而是通过细节和对话表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又如,齐王只有两个举动,一是“王曰:善。”二是“乃下令”,就把一个贤明的君王形象表现得生动传神。 (3)本文结构严谨,内容丰富完备,情节曲折动人,以清晰、层层深入的笔法突出了中心思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