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湖北省荆门市中考物理试卷含详解详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87894021 上传时间:2019-04-14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246.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湖北省荆门市中考物理试卷含详解详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18年湖北省荆门市中考物理试卷含详解详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18年湖北省荆门市中考物理试卷含详解详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18年湖北省荆门市中考物理试卷含详解详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18年湖北省荆门市中考物理试卷含详解详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湖北省荆门市中考物理试卷含详解详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湖北省荆门市中考物理试卷含详解详析(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2018 年湖北省荆门市中考物理试卷年湖北省荆门市中考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一、选择题 1关于信息与能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水能是可再生能源,可循环利用,因此不需要节约水资源 B焚烧秸秆既污染环境又浪费能源,因此要大力禁烧秸秆,加强秸秆的综合利用和开 发 C北斗卫星是通过电磁波传递信息,从而提供导航和通信服务 D核电站一旦发生泄露,将产生严重的危害,所以必须制定严格的安全标准和规范 【解答】解: A、水能是可再生能源,可循环利用,地球上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因此需要 节约水资源,故 A 错误; B、秸秆燃烧会浪费能源,污染环境,因此

2、要大力禁烧秸秆,加强秸秆的综合利用和开 发,故 B 正确; C、卫星导航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故 C 正确; D、核电站发生泄漏时产生的核辐射会对人和生物造成伤害,核废料有放射性,会对环 境造成污染,因此必须制定严格的安全标准和规范,故 D 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卫星通信、能源分类、核能利用、能源利用的相关知识,具有一 定的综合性,熟练掌握各项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2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生存环境越来越重视。下列有关声音的认识正确 的是( ) A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声”是指音调高 B声音在真空中传器速度为 340m/s C风吹树枝发出声音,说明声音是由物

3、体振动产生的 D汽车安装倒车雷达,是利用声音传递能量 【解答】解:A、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不敢高声语”意思是不敢大 声说话,所以“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 A 错误;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因此声音在真空中传器速度为 0m/s,故 B 错误; C、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风吹树叶发出声音,这是由树叶的振动发出的声音, 故 C 正确; D、声音能够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汽车安装倒车雷达,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 D 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声现象的基础知识,同时在学习物理的时候,中国的古诗词也 含有很丰富的物理知识,所以学习物理是一个很综合性的知

4、识。 3目前家庭汽车保有量越来越高,以下跟汽车有关的热现象中说法错误的是( ) A汽车玻璃起“雾”影响行车安全,是车内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B冬天排气管冒出的“白气” ,是水蒸气凝华成的小冰晶 C汽车水箱中加入适量酒精降低了水的凝固点,防止水结冰胀破水箱 D空调制冷时,制冷剂汽化吸热、液化放热,将车内的“热” “搬”到车外 【解答】解: A、汽车玻璃起“雾”是车内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附着在内表面,故 A 正确; B、冬天排气管冒出的“白气” ,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 B 错误; C、汽车水箱中加入适量酒精能降低水的凝固点,防止水结冰胀破水箱,故 C 正确; D、空调制冷时,液态制冷剂在

5、车内热交换器内吸热由液态变为气态,发生汽化,气态 制冷剂又由压缩机压入车外的热交换器,在交换器内放热液化,即将车内的“热” “搬” 到车外,故 D 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液化现象,凝固点,以及空调的制冷,是一道综合题。 4关于生活中的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凸透镜成实像时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成虚像时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B平面镜成像时,物体与平面镜距离越远,所成的虚像越小 C眼睛近视了看不清书本上的字,应该配戴用凸透镜做成的眼镜,可以起到放大作用 D因为光的折射,我们观察到日出的时刻会比实际日出时间早 【解答】解: A、不管凸透镜成实像还是成虚像,凸透镜对光线都有会聚作用,故

6、 A 错误; B、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物像等大,像的大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远近无关;因此, 平面镜成像时,物体与平面镜距离越远,所成的虚像也不会变小,故 B 错误; C、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的凸度增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形成的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 前方;近视眼应该佩戴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加以矫正(使光线延迟会聚,像成在视 网膜上) ,而不是配戴用凸透镜做成的眼镜,故 C 错误; D、地球表面上有大气层,且大气层并不是均匀的,阳光射入大气层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当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时,由于光的折射,人们能够提前观察到日出,即观察到日出 的时刻会比实际日出时间早;故 D 正确。 故选:D。 【点评】此

7、题涉及到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平面镜成像特点、近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 光的折射现象等,是一道光学综合题。 5关于运动和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速度越大越难以停下来,说明物体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B甲乙两队进行拔河比赛甲队获胜,说明甲队拉乙队的力大于乙队拉甲队的力 C推门时手离门轴越远越省力,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D汽车可处于静止状态,也可处于运动状态。但房子总处于静止状态 【解答】解:A、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速度大小无关,故汽车速度越大 越难以停下来,不能说明物体速度越大,惯性越大。故 A 错误; B、甲拉乙的力等于乙拉甲的力,两队为相互作用,故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

8、方向相反。 甲方胜了乙方,是因为甲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大于乙的最大静摩擦力,故 B 错误; C、推门时离门轴越近,用力越大,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故 C 正确; D、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在研究物体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的标准,即参照物, 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发生变化,则运动,不发生变化,则静止。 所以汽车可处于静止状态,也可处于运动状态。房子同样如此。故 D 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力的作用效果、力作用的相互性、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惯性等知 识,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题目,但总体难度不大,掌握基础知识即可正确解题。 6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下列关于物质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

9、是( ) A我们常说摩擦生热,那是因为做功改变了物体的内能 B组成物质的原子核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的 C热胀冷缩的常识告诉我们,物体温度升高时,体积一定变大 D在绕地球飞行的神舟飞船内,物体的质量消失了,所以天平不能使用了 【解答】解:A、摩擦生热,克服摩擦做功,是做功改变了物体的内能,故 A 正确; B、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故 B 错误; C、水在温度低于 4时,物体温度升高时,体积会变小,故 B 错误; D、质量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与位置无关,质量不会消失,故 D 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改变内能的方法、原子核的组成、水的特点、质量的属性等知识, 属于基础题。

10、7水上救援往往需要打捞沉没的货物,我们将该情景简化为如图所示的物理过程,假 设物体浸没在水深 h=0.5m 的容器底部(非密合) ,现利用弹簧测力计将物体从水中匀 速提出,当物体有一半体积露出水面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 3N,当物体全部离开水面 后,弹簧测力计示数为 5N,已知水的密度 水=1.0103kg/m3取 g=10N/kg。则 ( ) A物体在水面下上升的过程中所受浮力逐渐减小 B物体在容器底部时,受到的浮力为 2N C物体在容器底部时,水对其底部的压强为 5104Pa D物体的密度为 1.25103kg/m3 【解答】解: A、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物体在水

11、面下上升的过程中, 水的密度不变,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所以所受浮力大小不变。故 A 错误; B、由题可知,物体的重力 G=5N,当物体有一半体积露出水面时,弹簧测力计示数 F 示=3N, 则此时物体受到的浮力 F浮=GF示=5N3N=2N, 故物体在容器底部时,受到的浮力为=2F浮=22N=4N;故 B 错误; C、物体在容器底部时,水对其底部的压强为:p=水 gh=1103kg/m310N/kg0.5m=5103Pa故 C 错误; D、根据 F浮=gV排可得,物体的体积:V=V排 =4104m3, 则物体的密度为 =1.25103kg/m3故 D 正确。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浮力、密度

12、的计算,阿基米德原理和液体压强公式的应用,是一道 力学综合题,题目难度适中,关键是相关原理和公式的灵活运用。 8我们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电。下列有关安全用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家庭电路的开关,接在零线或火线上都可以 B放风筝时,应远离高压输电线 C空气开关跳闸后,应立即合上 D使用试电笔时,不接触笔尾金属体,会发生触电事故 【解答】解:A、电灯的开关接在了零线上时,即使断开,电灯或其他用电器仍带电, 易发生触电事故,故 A 错误; B、安全用电的原则: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在高压线附近放风筝, 有可能会发生触电事故,所以应远离高压电线,故 B 正确; C、因为电路有短路或用电器

13、总功率过大,空气开关才跳闸,所以应先检修,检查没有 问题后再使空气开关复位,故 C 错误; D、如果手不接触笔尾金属体,无论笔尖金属体接触火线还是零线,氖管都不发光;故 D 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电能表有关知识、安全用电知识的了解与掌握,平时学习 时多了解、多积累,加强安全意识,不能违反。 9电磁炮是利用电磁技术制成的一种新型武器,具有速度快、命中率高等特点。其原 理是利用磁场对通电导体的作用,下列叙述中与此原理相同的是( ) A水轮机带动发电机工作为我们提供源源不断的电能 B奥斯特发现通电导线能使小磁针偏转方向 C电动机接通电源正常工作 D工厂使用大型电磁铁完成物品运输

14、任务 【解答】解:A、水轮机带动发电机工作利用的是电磁感应现象,故 A 错误; B、奥斯特发现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能使小磁针偏转方向,这是电流的磁效应,故 B 错误; C、电动机接通电源正常工作时,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而转动,故 C 正确; D、工厂使用大型电磁铁利用的是电流的磁效应,故 D 错误。 故选:C。 【点评】磁场对通电导体有力的作用,人类根据这一原理制造了电动机,而电动机在 生活中应用广泛。注意与其它电器元件的区分。 10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为 3V 且保持不变,定值电阻 R1=1,滑动变阻器 R2阻值范围为 04闭合开关 S,在滑片从左向右移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

15、的 是( ) A滑动变阻器的最大功率为 1.44W B滑动变阻器的最大功率为 2W C滑动变阻器的最大功率为 2.25W D电压表示数从 0V 增大到 2.4V 【解答】解: 由电路图可知,R1与 R2串联,电压表测 R1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1)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 所以,电路中的电流: I=, 滑动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 P2=I2R2=() 2R2= =, 所以,当 R2=R1=1 时,滑动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最大, 则 P2 大=2.25W,故 AB 错误、C 正确; (2)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零时,电路为 R1的简单电路,电压表测电源 两端的电压

16、,示数为 3V, 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小,R1两端的电压最小, 此时电路中的电流: I=0.6A, 电压表的最小示数: U1=IR1=0.6A1=0.6V, 所以,在滑片从左向右移动的过程中,电压表示数从 3V 减小到 0.6V,故 D 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电功率公式的应用,正确的判断滑 动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最大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是关键。 二、非选择题部分包括二、非选择题部分包括 1919 小题,共小题,共 9090 分分 11装甲车通常用履带而不用车轮,是为了增大接触面积来 减小 (选填“增大” 或“减小)压强;飞机通过机翼来获得向上的升力。是因为流体压强随流速的减小而 增大 (填“增大”成“减小。 ) ;水库的大坝呈上窄下宽的形状,是因为液体的压强 随深度增大而 增大 (选填“增大”或“减小) 【解答】解:装甲车通常用履带而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