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阅读——情节和环境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87894013 上传时间:2019-04-14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3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说阅读——情节和环境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小说阅读——情节和环境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小说阅读——情节和环境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小说阅读——情节和环境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小说阅读——情节和环境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说阅读——情节和环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说阅读——情节和环境(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说阅读,小说阅读专题之一,情节和环境,情节考什么 (一)概括情节 (二)分析情节的作用(三)情节的运行方式,1、概述小说的主要情节。 2、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梳理这篇小说的脉络。 3、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述。 4、概述小说某一部分的内容。 5、围绕某某人物概括小说的情节。,概括情节命题形式:,优化设计p166巴尔塔萨的一个奇特的下午 1.请用简明的语言梳理这篇小说的脉络。,我来试试:,2.2011年江西卷晚秋第17题: 简要概括瓦萨卡发现小包后经历的心理变化过程(6分),答:心动紧张惊恐慌乱失望轻松,示例一 :做好乌笼,拒卖鸟笼给老大夫,送乌笼给彼贝,台球房醉酒(事件发展脉络)。

2、示例二: 期待好价钱,信守与彼贝的约定,不忍孩子失望决定送乌笼,送乌笼后兴奋与失落交织(主人公心理变化脉络)。,总结一下(如何概括情节):,1、理清思路,寻找线索,抓住重要事件; 2、何时何地何人做何事; 3、概括时避免情节交叉; 4、注意审题,做到前后一脉相承。,( 二) 分析情节的作用,1、某某情节在小说中起什么作用。 2、某某内容对情节展开有什么作用。 3、某某情节与上下文有何关联。 4、某某情节可否删去,为什么?,命题形式:,(如何分析情节的作用):,分析情节作用的题目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来作答或者扣住情节、人物、主题、环境来作答。 设置悬念 引出下文 结构 (情节) 为后面的情节发展做

3、铺垫或埋伏笔 照应前文 推动情节发展或转折 线索,贯穿全文 点明人物活动的环境 内容 (环境 、 表现了(或突出了)人物性格 人物、主题) 表现主旨或深化了主题,做真题:,小说通过瓦萨卡对学校生活的回忆,引出了他与梅鲁日不同人生际遇的对比,揭示出社会的不公,为作品结尾作了铺垫。,2.指出小说巴中画线处 (那孩子一直木然不动地呆着,连眼皮都不眨一下。等巴尔塔萨接过鸟笼,迟疑地瞧了他一眼,他才像狗打呼噜似的,喉咙里发出一声闷响,然后趴到在地,嚎啕大哭。)所用的描写方法,并分析这段文字在情节发展上的作用。,(1)运用了夸张、比拟的手法;写出了鸟笼的精美, 表达了老大夫对鸟笼的赞赏之意。 (2)神态描

4、写动作描写;推动情节发展,是下文巴 尔塔萨送鸟笼的直接原因。,1江西卷晚秋第17题:小说插入瓦萨卡对学校生 活的回忆,有何作用?(3分),情节的运行方式,1、小说的故事情节是怎样展开的? 2、小说通过那些方式运行情节?,场景是以人物为中心的环境描写,是生活的一个横截面,由人物、 事件、环境组成。 是场面描写和风景描写的合称。场景有大场景和小场景之分,也有公共场景和私人场景之别。 小说就是由一个接一个的场景连续构成的。,场景,一、场景的特点。 二、场景描写的作用。 三、场景描写采用的手法。,高考小说阅读与场景相关的题目设置,一、概括所描写的场景,归纳场景特点。,(07年湖北卷)日月行色第16题:

5、本文开头两段的场景描写有哪些特点和作用?(4分),景物的特点不外以下几种:清逸、静谧、和谐、安宁;热闹、生机;萧索、冷清、孤寂、沉闷等。,二、场景描写的作用: 1.如果场景在小说开头,那么其功能是给全篇“定调”。或者定下情感的基调或者定下叙述基调,使得叙述更舒缓自然或顺理成章。 2.营造特定的意境与渲染特定的气氛,以感染读者或人物。 3.借环境描写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 (指向环境) 4.如果场景出现在人物出场前,那么其功能便是导引人物出场;如果置于小说的某个情节,其作用可能是推动情节发展或转换情节,为下文情节作铺垫。 (指向情节) 看晚秋题目(优化设计168面题目),5.借环境描写

6、表现人物身份、地位、性格; 6.如果场景置于人物的描写之中,那么其功能是揭示人物的性格或烘托人物的心理或暗示人物的命运。 (指向人物) 7.如果某个场景作为小说的主背景,那么其作用很可能是作为一种象征。如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中的大海,便是人生的象征,老人与海的斗争,是人与自己命运的斗争。 8.突出深化主题。 (指向主题) 在大多情况下,小说中的某个场景的功能不是单一的而是综合的,这要结合具体的小说文本进行具体分析。,三、场景描写采用的手法。,表现手法如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白描、工笔)侧(衬托、对比)结合; 运用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可以把景物描绘得更加形象; 空间的排列次序(视觉的变化),如由大至小、由小至大、由远至近、由近至远、由高到低、由低到高等; 各种感觉的综合运用,如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优化设计171面第4题,新题演练:,参考答案:“光秃秃”的大草原,“冷冷”的圆月渲染了凄凉、空旷、荒芜的气氛。烘托了人物的无助感。以月之“圆”显人物心情、事情结局之“残”,与结尾点明的已成泡影的旅游构成了对照。,演练巩固提升,优化设计170-171中的两篇文章。 特别强调要做“请结合文本具体分析爷爷的形象”这道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