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历史高分大二轮精练:第8讲 现代中国的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新时期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7893915 上传时间:2019-04-1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高考历史高分大二轮精练:第8讲 现代中国的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新时期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9高考历史高分大二轮精练:第8讲 现代中国的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新时期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9高考历史高分大二轮精练:第8讲 现代中国的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新时期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9高考历史高分大二轮精练:第8讲 现代中国的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新时期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9高考历史高分大二轮精练:第8讲 现代中国的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新时期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高考历史高分大二轮精练:第8讲 现代中国的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新时期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考历史高分大二轮精练:第8讲 现代中国的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新时期 word版含解析(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8讲 现代中国的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新时期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江苏联盟大联考)1985年11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了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向全体公民基本普及法律常识的五年规划,并发出通知。同年11月2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十三次会议作出了关于在公民中基本普及法律常识的决议。这主要表明我国()A构建恢复建立法制化秩序的社会基础B人大和政府是推进法制化的决策机关C重点解决法制化进程当中的焦点问题D重视构建全民法制化教育的长效机制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普及公民的法律常识意在构建恢复建立法制化秩序的社会基础,A项符合题意,正确;人大才

2、是推进法制化的决策机关,与政府无关,B项错误,排除;当时我国只是构建恢复建立法制化秩序的社会基础而非解决法制化进程当中的焦点问题,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当时我国只是构建恢复建立法制化秩序的社会基础而非构建全民法制化教育的长效机制,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答案:A2(2018河南南阳模拟)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授权香港特别行政区依照本法的规定实行高度自治,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这表明 ()A“一国两制”构想付诸实践B“一国两制”并未改变国家结构C“港人治港”原则最终确立D“港人治港”保证香港完全独立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香港回归后,虽然享有高

3、度自治权,但其权力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授予的,中国依然是单一制国家,而不是联邦制或邦联制,故“一国两制”并未改变国家结构,B项正确。A、C两项表述正确,是对题干的反映,并非是实质,排除。D项“完全独立”表述错误,排除。综上所述,答案为B项。答案:B3(2018辽宁重点高中模拟)2014年,海峡两岸民俗文化节在福州闽江公园南园隆重举行,活动内容有:民俗文化仪式、两岸民俗展演大舞台、海峡两岸民俗队伍大巡游、传统民俗项目展示、民俗手工活动体验、海峡两岸美食展示、茉莉花茶艺展示等七大板块。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文化认同是两岸交流的新渠道B海峡“两岸”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C海峡两岸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D合

4、作共赢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解析:据材料提到,海峡两岸民俗文化节在福州闽江公园南园隆重举行,活动内容有:民俗文化仪式、两岸民俗展演大舞台等七大板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海峡“两岸”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故B项正确;文化认同早已出现,不是两岸交流的新渠道,故A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海峡两岸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故C项错误;材料主旨也不在于合作共赢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故D项错误。答案:B41980年,美国等西方国家以抗议苏联入侵阿富汗为由抵制莫斯科奥运会。中国奥委会也发表声明,不参加此次奥运会。1984年,苏联、民主德国等国家以安全问题为由宣布不参加洛杉矶奥运会。该届奥运会是中国大陆代表团首次

5、参加奥运会。这反映出 ()A中国在外交政策上追随美国B国际政治斗争冲击体育运动C意识形态是外交决定性因素D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开始瓦解解析:中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故A项错误;据材料“1980年,美国等西方国家以抗议苏联入侵阿富汗为由抵制莫斯科奥运会。中国奥委会也发表声明,不参加此次奥运会。1984年,苏联、民主德国等国家以安全问题为由宣布不参加洛杉矶奥运会。该届奥运会是中国大陆代表团首次参加奥运会”可以得出国际政治斗争冲击体育运动,故B项正确;意识形态对外交政策有一定影响,但不是决定因素,外交政策的决定因素是各国的自身利益和综合国力,故C项错误;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开始瓦解是在20世纪60年

6、代,故D项错误。答案:B5(2018江西九校高三联考)下面是新中国成立后到20世纪末,中国参与的国际组织数据统计表。这反映出()新中国成立到1977年到1989年到1997年政府间国际组织(个)213752非政府国际组织(个)716771 163A. 中国外交中意识形态色彩逐步淡化B中国的综合国力提升C改革开放后中国开始多边外交D中国冲破了两极格局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的外交。材料中显示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参与的政府间及非政府间的国际组织越来越多,体现了中国外交意识形态色彩逐步淡化,故A项正确;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不是影响中国参与国际组织的主要原因,故B项错误;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已开始多边外交,故C

7、项错误;冲破两极格局应该是在两极格局存在的情况下,中国不受其影响,材料无法看出中国冲破了两极格局,故D项错误。答案:A6(2018江苏联盟大联考)1982年邓小平对印度代表团说,中国有句话:愈富的人愈悭吝。要富国多拿点钱出来,它不肯,技术转让更不愿意。所以,第三世界仅寄希望于南北问题的解决是不够的,南南之间还要进行合作。邓小平的话反映了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正式提出B中国需要加入世贸组织C第三世界对我国经济提供帮助D发展中国家合作的必要性解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正式提出是在1954年,与题目中1982年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世贸组织的建立是在1995年,与题中1982年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

8、;题目中邓小平并没有强调第三世界对我国经济提供帮助,故C项错误;题目中邓小平认为“第三世界仅寄希望于南北问题的解决是不够的,南南之间还要进行合作”,所谓南南合作,即是强调发展中国家合作的必要性,故D项正确。答案:D7(2018江苏徐州检测)“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1984年每个农业劳动力所创农业产值近890元,比1980年提高34.8%,年均增长7.8%,大大超过1953年至1978年平均增长1.2%的水平。”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C农村土地经营权的调整D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影响解析:本题考查新时期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

9、知材料反映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即农村土地经营权的调整推动了农业的发展,C项符合题意,正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未使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变革,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涉及农村改革而非城市经济体制改革,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涉及改革而未涉及开放,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项。答案:C8(2018安徽“江淮十校”联考)1980年春节前夕,商业部专门下发通知,要求各大城市敞开供应猪肉,最好是“就地收购、就地屠宰、就地销售”。国务院又下达文件,允许“鸡蛋可以季节性差价”。这表明()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B国家尝试以市场手段调节社会经济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D单一公有制的生产关系己经被

10、打破解析:据所学可知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的时间是1984年,与“1980年春节前夕”不符,故A项排除;据“就地收购、就地屠宰、就地销售”“鸡蛋可以季节性差价”可以得出国家尝试以市场手段调节社会经济,故B项正确;据材料中“要求各大城市”可知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无关,故C项排除;题干史料中并未提到所有制改革,故D项排除。答案:B9传统观点认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资本主义私有制市场经济按资分配。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实践中,邓小平同志以伟大的魄力、巨大的勇气突破传统理论的束缚,给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这里的突破主要是指 ()A1978年12月开始实行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

11、新时期B1978年12月1984年12月,主张“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C19841992年,主张“建立在公有制为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D1992年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开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实践中,邓小平同志以伟大的魄力、巨大的勇气突破传统理论的束缚,给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的是1992年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开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故D项正确;1978年12月开始实行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时期不合题意,故A项错误;1978年12月1984年12月,主张“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不合题意,故B项错误;198

12、41992年,主张“建立在公有制为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不合题意,故C项错误。答案:D10(2018安徽蚌埠模拟)下表为19771982年的中美贸易状况统计表。(单位:百万美元)年份中国的出口中国的进口中国的出超或入超1977年203171321978年3248655411979年5941 7241 1301980年1 0593 7552 6961981年1 8753 6031 7281982年2 2752 912637这表明,我国当时()A外贸出超状况持续恶化B对外贸易持续稳定健康发展C是美国的主要贸易对象D对外开放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对外开放的影响。材料显示从1981年

13、开始,出超现象有所缓解,故排除A项;材料相关数据显示对外贸易有起伏,故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其他国家相关数据的出现,无法比较得出结论,故排除C项;无论是进口还是出口,都说明中国经济有所发展,这与对外开放的政策关系密切,故D项正确。答案:D111990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开放开发浦东新区。给予的优惠政策包括:允许外商在区内投资兴建机场、港口等交通项目;允许外商在区内试办商品零售业;允许外商在上海,包括在浦东新区增设外资银行等。这突出表明我国的对外开放 ()A地域范围从点到面B投资领域全面放开C开放领域日益扩大D与世界经济全面接轨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的对外开放。A项排除,题干只是提到对上海浦

14、东开放,还只是一个地点的开放不能推断出“地域范围从点到面”;B项排除,对浦东的优惠政策不能推断出投资领域全面放开;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自1980年开放经济特区,开放力度不断加大,1990年浦东的开发开放是我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标志,也就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领域日益扩大,故选C项;D项对应的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答案:C121985年5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贯彻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此次教育改革()A实现了教育领域的拨乱反正B顺应了国内经济体制改革要求C贯彻了“科教兴国”的战略D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解析:本题考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教育。实现了教育领域的拨乱反正是在“文革”结束后,故A项错误;1985年的教育改革是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进行的,是为当时的经济建设培养人才,适应了经济改革的要求,故B项正确;“科教兴国”战略是在1995年提出的,故C项错误;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是在1965年,故D项错误。答案:B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这也是美国人以前从未遇到过的一种敌对方式的表现。”“俄国保证要实现的纲领旨在使美国社会遭到损害,这种损害,在绝大多数美国人看来,甚至比单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