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网校讲义一级注册建筑师考试-建筑设计12

上传人:n**** 文档编号:87893229 上传时间:2019-04-14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2.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网校讲义一级注册建筑师考试-建筑设计12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10网校讲义一级注册建筑师考试-建筑设计12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10网校讲义一级注册建筑师考试-建筑设计12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10网校讲义一级注册建筑师考试-建筑设计12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10网校讲义一级注册建筑师考试-建筑设计12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网校讲义一级注册建筑师考试-建筑设计1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网校讲义一级注册建筑师考试-建筑设计12(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九节 各类型民用建筑设计规范本节内容包括各种常见的民用建筑类型专用设计规范。以居住区和厂前区所见的建筑类型为主,重点在满足各种类型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安全、卫生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并侧重于强制性的规范条文。一、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JGJ39-87)103托幼园所的定义:接纳不足三周岁幼儿的为托儿所,接纳3至6岁幼儿的为幼儿园。幼儿园(包括托、幼合建)的规模分为:大型:10-12班:中型:6-9班:小型:5班以下21.14班以上托、幼应有独立基地;3班以下托、幼可设在住宅底层,但应有独立出入口、室外游戏场地和安全防护措施。223托幼园所的室外游戏场地应满足下列要求:(1)必须设置各班专用

2、的室外游戏场地,每班游戏场地的面积不应小于60m2;(2)应有全园共用的游戏场地。314严禁将幼儿生活用房设在地下室或半地下室。317托幼园所生活用房的日照标准为冬至日底层满窗日照不少于3h318托幼园所的活动室侧窗采光时,其采光标准按窗地比计,不应小于15。321幼儿园活动室和寝室的最小使用面积,按每班计为50m2。324幼儿卫生间洗池高度为050-055m,宽度为040045m。水龙头间距为035040m,厕位的平面尺寸为08mx07m。每班卫生间最少卫生设备数量为:大便器4,小便器4,盥洗龙头6,淋浴位2,污水池1。332托幼合建时,托儿生活部分应单独分区,并设单独出入口。365楼梯除设

3、有成人扶手外,并应在靠墙一侧设幼儿扶手,其高度不应大于06m,楼梯栏杆垂直杆件净距不应大于01lm,当楼梯井净宽大于02m时,必须采用安全措施。楼梯踏步高不大于0.15m,宽不小于0.26m。严寒及寒冷地区室外疏散梯应有防滑措施。366活动室、寝室、音体室应设双扇子开门,宽度不小于12m。疏散通道中不应使用转门、弹簧门及推拉门。371幼儿经常使用的通道及卫生间地面均应为防滑地面。372幼儿经常出入的门在距地0612m高度内不应装易碎玻璃,不应设门槛和弹簧门。373活动室外窗距地面13m内不应设平开窗。374阳台、屋顶平台的护栏净高不应小于12m,内侧不应设支撑,垂直杆件净距不大于0.11m。3

4、75幼儿经常接触的13m以下的室外墙面不应粗糙。所有墙角、窗台口竖边等棱角处必须做成小圆角。二、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J 99-86)211学校主要教学用房外墙与铁路的距离不应小于300m,与机动车流量超过270辆/h的道路同侧路边距离不应小于80m,否则必须采取有效的隔声措施。校区内不得有架空高压线穿过。走读小学生不应跨过城镇干道及公路、铁路(有学生宿舍的学校不受此限),中学服务半径不宜大于1000m,小学服务半径不宜大于500m。222学校建筑容积率,小学不宜大于08,中学不宜大于09。123运动场地应能容纳全校学生同时做课间操之用。小学每学生不宜小于23 m2,中学每学生不宜小于33

5、m2。学校田径运动场尺寸:小学环形跑道200m,直跑道两组60m;中学环形跑道250400m,直跑道两组100m。直跑道每组按6条计算。位于市中心区的中小学校,用的确有困难,跑道的设置可适当减少,但小学不能少于一组60m直跑道,中学不能少于一组100m直跑道。224学校绿化用地,中学不应小于每学生1m2,小学不应少于每学生0.5m2。235校门不宜开向城镇干道或机动车流量超过300辆/h的道路,校门外应留出一定缓冲距离。236教学用房应有良好的自然通风。南向普通教室冬至日底层满窗日照时数不应小于2h。两排教室长边相对时,其间距不应小于25m。教室长边与运动场地间距不应小于 25m。321课桌椅

6、排距,小学不宜小于085m,中学不宜小于09m。前排边座与黑板远端形成的水平视角不应小于300。第一排课桌前沿与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宜小于2m,最后排课桌前沿与黑板水平距离,小学不宜大于8m,中学不宜大于85m。教室后部应设不小于06m的横向走道。346美术教室宜设北向采光,或设顶部采光。3112学生阅览室的座位数,小学宜为全校学生人数的120,中学宜为全校学生人数112。426学校教学楼厕所的卫生器具数量,小学:女20人一个大便器,男40人一个大便器和1m长的小便槽;中学:女25人一个大便器,男50人一个大便器和1m长的小便槽。洗手盆每90人一个。4211学生宿舍不应与教学用房合建。男女生宿舍应

7、分区或分单元布置,并不得分层设置,其出人口应分开设置。三、文化馆建筑设计规范(JGJ41-87)203基地按使用需要,至少应设两个出入口。当主要出入口紧邻主要交通干道时,应留出缓冲距离。205基地距医院、住宅、托幼等建筑较近时,馆内噪声较大的观演厅、排练室、游艺室等布置时应尽量远离上述建筑,并采取必要的噪声控制措施。313儿童、老人专用活动房间应布置在最佳朝向和出入安全、方便的地方,并分别设置适于儿童和老人使用的卫生间。3165层及5层以上设有群众活动、学习辅导用房的文化馆建筑应设置电梯。321观众厅规模超过300座时,坐席排列、安全疏散、视线及声学设计应符合剧场设计要求。规模小于300座时,

8、地面可不升起,舞台空间高度可与观众厅相同,并注意语言清晰度要求。3,23游艺用房应分大、中、小室,其使用面积分别不小于65、45、35m2,并附设管理和贮藏间。324舞厅应设存衣间、吸烟室及贮藏间,其活动面积按每人2 m2计,应具有单独开放的条件及直接对外的出人口。325展厅内参观路线应通顺,以自然采光为主,避免眩光和直射阳光。出入门尺寸应满足安全疏散、搬运版面和展品的要求。326阅览用房应设于馆内较安静的部位,光线应充足,避免眩光和直射阳光。3,32综合排练室的位置应考虑噪声对相邻用房的影响,室内应附卫生间及器械贮藏间,并可设淋浴间。排练室净高不低于3.6m,使用面积按6m2人计。333教室

9、使用面积每人不小于14m2,布置尺寸不小于中小学校规定。334美术、书法教室宜为北向侧窗或天窗采光,设洗涤池。343琴房每间使用面积不小于6m2,并考虑音质及隔声。345录音室及控制室应采用隔声门窗,其间的隔墙上应设隔声观察窗。四、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JGJ38-99)314图书馆宜独立建造。当与其他建筑合建时,必须满足图书馆的使用功能环境要求,并自成一区,单独设置出入口。418电梯井道及产生噪声的设备机房,不宜与阅览室毗邻,并应采取消声、口及减振措施,减少其对整个馆区的影响。429书库内工作人员专用楼梯的梯段净宽不应小于08m,坡度不应大于450,应采取防滑措施。455300座以上规模的报告

10、厅应与阅览区隔离,独立设置。五、剧场建筑设计规范(JGJ57-2000)104剧场建筑规模按观众厅容量可分为:特大型1601座以上;大型12011600座;中型8011200座;小型300-800座。话剧、戏曲剧场不宜超过1200座。歌舞剧场不宜超过1800座。302剧场基地应至少有一面临接城镇道路,或直接通向城市道路的空地。临接的城市道路可通行宽度不应小于剧场安全出口宽度的总和,并应符合下列规定:800座以下,不应小于8m;801-1200座,不应小于12m;1201座以上,不应小于15m。406剧场应设观众使用的厕所,厕所应设前室。厕所门不得开向观众厅。男、厕所厕位数比率为1:1,卫生器具

11、应符合下列规定:(1)男厕:应按每100座设一个大便器,每40座设一个小便器或06m长小便槽,150座设一个洗手盆;(2)女厕:应按每25座设一个大便器,每150座设一个洗手盆;(3)男女厕均应设残疾人专用厕位。51,1视线设计应使观众能看到舞台面表演区的全部。当受条件限制时,也应使视觉质量不良坐席的观众能看到80表演区。512视点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镜框式台口剧场宜选在台口线中心台面处;当受条件限制时,设计视点可适当提高,但不得超过舞台面03m;向大幕投影线表演区边缘后移,不应大于1m。51,3视线升高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视线升高差“c”值应取012m;隔排计算视线升高值时,坐席排列应错排布

12、置,保证视线直接看到视点。51,4镜框式舞台面距第一排坐席地面的高度不应小于06m,且不应大于11m.523坐椅扶手中距,硬椅不应小于05m;软椅不应小于055m。524短排法坐席排距,硬椅不应小于08m;软椅不应小于09m。525短排法每排坐位排列数,双侧有走道时不应超过22座,单侧有走道时不应超过11座。531观众厅内走道的布局应与观众席片区容量相适应,与安全出口联系顺畅,宽度符合安全疏散计算要求。532池座首排坐位排距以外与舞台前沿净距不应小于1.5m,与乐池栏杆净距不应小于1m。5,35观众厅纵走道坡度大于110时应做防滑处理,铺设的地毯等应为B1级材料,并有可靠的固定方式。坡度大于1

13、6时应做成高度不大于02m的台阶。53,6坐席地坪高于前排05m时及坐席侧面紧邻有高差之纵走道或梯步时应设栏杆。537楼座前排栏杆和楼层包厢栏杆高度不应遮挡视线,不应大子0.85m,并应采取措施保证人身安全,下部实心部分不得低于04m。613舞台的主台、台唇、耳台的台面应做木地板,台面应平整防滑。614主台上空应设栅顶,栅顶标高至主台台面的垂直距离,甲等剧场不应小于台口高度的25倍;乙等剧场不应小于台口高度的2倍加4m;丙等剧场不应小于台口高度的2倍加2m。由主台台面去栅顶的爬梯如超过2m以上,不得采用垂直铁爬梯。甲、乙等剧场上栅顶的楼梯不得少于2个。615主台天桥应沿主台侧墙和后墙三面布置,

14、甲等剧场不得少于3层,乙、丙等剧场不得少于2层。侧天桥通行净宽不应小于12m,后天桥通行净宽宜为06m。617主台应分别设上场门和下场门,门的位置应使演员上、下场和跑场方便,但应避免在天幕后墙开门。门的净宽不应小于15m,净高不应低于24m。618主台两侧均应布置侧台,位置应靠近主台前部,便于演员和景物通向表演区。侧台进入景物的门净宽不应小于24m,净高不应低于3,6m。6110甲、乙等剧场舞台下应设台仓。台仓通往舞台和后台的门、楼梯要顺畅,并不得少于2个,应设明显的疏散标志和照明,便于演员上、下场和工作人员通行。台仓里为机械舞台而设的机坑、平台、通道和检修空间,必须设固定的工作梯和坚固连续的

15、栏杆。711化妆室应靠近舞台布置,主要化妆室应与舞台同层。718后台跑场道地面标高应与舞台一致,净宽不得小于21m,净高不得低于24m。811甲等及乙等的大型、特大型剧场舞台台口应设防火幕。8,1,2舞台主台通向各处洞口均应设甲级防火门,或设置水幕。813舞台与后台部分的隔墙及舞台下部台仓的周围墙体均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5h的不燃烧体。814舞台(包括主台、侧台、后舞台)内的天桥、渡桥码头、平台板、栅顶应采用不燃烧体,耐火极限不应小于05h815变电间的高、低压配电室与舞台、侧台、后台相连时,必须设置面积不小于6 m2的前室,并应设甲级防火门。816甲等及乙等的大型、特大型剧场应设消防控制室,位置宜靠近舞台,并有对外的单独出入门口,面积不应小于12m2。81。7观众厅吊顶内的吸声、隔热、保温材料应采用不燃烧材料。818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职业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