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二轮复习生物江苏专版:考前预测押题专训 8道非选择题增分练(一)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7893395 上传时间:2019-04-1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二轮复习生物江苏专版:考前预测押题专训 8道非选择题增分练(一)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版二轮复习生物江苏专版:考前预测押题专训 8道非选择题增分练(一)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版二轮复习生物江苏专版:考前预测押题专训 8道非选择题增分练(一)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9版二轮复习生物江苏专版:考前预测押题专训 8道非选择题增分练(一)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9版二轮复习生物江苏专版:考前预测押题专训 8道非选择题增分练(一)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版二轮复习生物江苏专版:考前预测押题专训 8道非选择题增分练(一)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二轮复习生物江苏专版:考前预测押题专训 8道非选择题增分练(一) word版含解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8道非选择题增分练(一)(限时:60分钟满分:65分)1(8分)图1是某种植物的CO2同化方式,吸收的CO2生成苹果酸储存在液泡中,液泡中的苹果酸经脱羧作用释放CO2用于光合作用;图2表示不同地区A、B、C三类植物在晴朗夏季的光合作用日变化曲线。请据图分析并回答:(1)图1代表的植物对应图2中的_(填字母)类植物,图1所示细胞在夜间能产生ATP的场所是_。图1中苹果酸脱羧后产生的可供线粒体呼吸的物质a是_。该植物夜间能吸收CO2,却不能合成糖类等有机物的原因是_。 (2)有人判断图1所代表的植物可能是仙人掌科植物,其判断的理由是_。 (3)在上午10:00时,突然降低环境中CO2浓度后的一小段

2、时间内,植物A和植物B细胞中C3含量变化的差异是_。 (4)图2中m点为曲线B与X轴交点,影响m点向左移动的因素有_(多选)。 A植物缺镁B调整温度使之更适宜C天气转阴 DCO2浓度适当下降E适当提高CO2浓度(5)实验室探究光照强度对植物C生理代谢的影响时,测得相关代谢数据如下表:黑暗条件下CO2释放速率光照强度为7.5 klx时O2释放速率1.2 molm2s17.2 molm2s1当光照强度为7.5 klx时,植物C光合作用固定CO2的速率是_molm2s1。解析:(1)图1代表的植物可以夜晚吸收CO2生成苹果酸储存在液泡中,白天液泡中的苹果酸经脱羧作用释放CO2再用于光合作用,对应图2

3、中的A类植物,图1所示细胞在夜间能通过细胞呼吸产生ATP,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图1中苹果酸脱羧后产生丙酮酸(物质a),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参与有氧呼吸。夜间没有光照,光反应不能进行,无法为暗反应提供H和ATP,所以尽管该植物能吸收CO2,却不能合成糖类等有机物。(2)图1所代表的植物夜间气孔打开吸收CO2,白天关闭气孔防止水分散失,可能是仙人掌科植物。(3)突然降低环境中CO2浓度,植物A可以用储存在液泡中的苹果酸经脱羧作用释放的CO2进行光合作用,C3含量基本不变,而植物B细胞中CO2浓度降低,C3含量下降。(4)图2中m点时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如果温度更适宜或CO2浓度适当提高

4、,光合作用会增强,m点会向左移动。(5)由表可知,当光照强度为7.5 klx时,植物C光合作用固定CO2的速率是7.21.28.4(molm2s1)。答案:(每空1分)(1)A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丙酮酸没有光照,光反应不能进行,无法为暗反应提供H和ATP(2)该植物夜间气孔打开吸收CO2,白天关闭气孔防止水分散失,符合仙人掌科植物的特征(3)植物A基本不变,植物B下降(4)BE(5)8.42(8分)甲病(用基因D、d表示)和乙病(用基因F、f表示)皆为单基因遗传病,其中有一种为伴性遗传病。经诊断,发现甲病为结节性硬化症,基因定位在第9号染色体长臂上,大多表现为癫痫、智能减退和特殊面痣三大特征。下

5、图为一家族的遗传图谱,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病的遗传方式是_,乙病的遗传方式是_。 (2)5的基因型为_,其致病基因来源是_。 (3)若12与13结婚,生育一个患甲、乙两种病孩子的概率是_。 (4)ABO血型是人类的一种遗传性状,受控于第9号染色体长臂上的基因(由IA、IB、i三个等位基因控制,IA、IB对i为显性,IA和IB间无显隐性关系)。对该家族部分成员进行ABO血型鉴定,结果如下表(“”表示凝集,“”表示不凝集):标准血清个体12451112A型(含抗B抗原的抗体)B型(含抗A抗原的抗体)若仅考虑第9号染色体上的相关基因:11的基因型为_,若不考虑交叉互换,5产生的精子基因型有_

6、种,他和4再生一个AB型且患甲病孩子的概率为_。 解析:(1)由6和7有甲病而女儿15无甲病可以推知,甲病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由6和7无乙病而14有乙病可以推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或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由题干所述甲、乙两种病有一种为伴性遗传病,所以乙病的遗传方式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2)由5的表现型可以推知,5的基因型为D_XfY,由于孩子11无甲病(dd),所以5的基因型为DdXfY,其母亲1表现正常,父亲2患有甲病,所以5的甲病致病基因D来自2,乙病致病基因Xf来自1。(3)12的基因型为DdXFXf,13的基因型为1/3DDXfY、2/3DdXfY,两者婚配后所生孩子患甲

7、病的概率为1/33/42/35/6,患乙病的概率为1/2,两病兼患的概率是5/61/25/12。(4)由表可知,11既不含A抗原,又不含B抗原,血型为O型(ii),甲病基因定位在第9号染色体上,11不患甲病(dd),仅考虑第9号染色体上的相关基因,11的基因型为ddii,其父亲5的血型为B型(IBi),9号染色体上的基因型为DdIBi,由于11的基因型为ddii,形成11的精子中d与i在同一条染色体上,所以不考虑交叉互换,5的细胞中产生的精子基因型有DIB、di两种,4的基因型为ddIAi,产生卵细胞的基因型为dIA或di,再生一个AB型血且患甲病孩子(DdIAIB)的概率为1/21/21/4

8、。答案:(每空1分)(1)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2)DdXfY甲病致病基因来自2,乙病致病基因来自1(3)5/12(4)ddii21/43(8分)研究者发现,Ca2通道在神经调节和肌肉收缩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图1表示由甲、乙、丙三个神经元(部分)构成的突触结构,当兴奋传导至突触小体时,突触间隙中的Ca2通过Ca2通道内流,会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图2表示兴奋通过神经骨骼肌接头引起肌肉收缩的部分过程,当乙酰胆碱(Ach)作用于A(Ach受体兼Na通道)时,产生动作电位,将兴奋传导至B时,C(Ca2通道)打开,肌质网中Ca2释放,引起肌肉收缩。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若抑制图1中甲细胞

9、膜上的Ca2通道,乙细胞检测不到动作电位,其原因是_。 (2)图1中细胞乙以_方式释放5羟色胺到突触间隙,在与丙上的受体结合后,细胞丙对离子的通透性_(填“会”或“不会”)发生改变。 (3)图2中神经骨骼肌接头属于反射弧中的_(结构),当Ach作用于A时,在骨骼肌细胞内_(填“能”或“不能”)检测到乙酰胆碱,此时骨骼肌细胞产生动作电位,膜外发生的电位变化为_。 (4)已知在图2神经骨骼肌接头上存在分解Ach的胆碱酯酶,有机磷农药对胆碱酯酶有选择性抑制作用。可推测有机磷农药中毒后,肌肉会出现_症状。 (5)已知细胞外Ca2对Na存在“膜屏障作用”(即Ca2在膜上形成屏障,使Na内流减少)。临床上

10、血钙含量偏高,肌肉会出现_症状。 解析:(1)抑制图1中甲细胞膜上的Ca2通道,Ca2不能内流,甲细胞无法释放乙酰胆碱,所以乙细胞不能检测到动作电位。(2)5羟色胺以胞吐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在与丙上的受体结合后,细胞丙对某些阴离子的通透性会发生改变。(3)神经骨骼肌接头在反射弧中属于效应器的一部分。乙酰胆碱(Ach)作用于A时,Na内流,膜外的电位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乙酰胆碱不能通过突触后膜进入细胞内,在骨骼肌细胞内不能检测到乙酰胆碱。(4)有机磷农药对胆碱酯酶有选择性抑制作用,导致乙酰胆碱不能分解,不断发挥作用,使肌肉持续收缩。(5)因为细胞外Ca2对Na存在“膜屏障作用”,所以血钙含量偏高

11、,会导致Na内流减少,兴奋性减弱,骨骼肌收缩受抑制,表现为肌无力。答案:(每空1分)(1)Ca2不能经过Ca2通道内流,导致甲细胞无法释放乙酰胆碱(2)胞吐会(3)效应器不能正电位变为负电位(4)持续收缩(5)肌无力(不能正常收缩)4(8分)下图1中的甲为某哺乳动物细胞分裂某时期示意图,乙为配子形成过程中细胞的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的部分变化曲线图,丙为配子形成过程中细胞内核DNA相对含量的变化曲线图。图2为该种生物不同个体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和有关基因的组成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结合图2分析,图1中甲细胞内的1号染色体是_(填“X”“Y”或“常”)染色体,该细胞的变化处于乙图曲线中的_段,

12、丙图曲线中的_段。 (2)根据基因组成分析,图1中甲细胞可能来自图2中的_细胞,此时其细胞名称为_。若要对该生物进行测交,则另一亲本应是图2中的_细胞所示的生物。 (3)图1中甲细胞内含有_个染色体组。如果细胞内的每一极有4条染色体,形成这一异常结果的原因是_。 解析:(1)根据图2中甲或丙细胞可知,a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其同源染色体上没有a基因的等位基因或相同基因,其不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又因丁细胞中有A、a基因,所以a所在的1号染色体不可能是Y染色体,只能是X染色体。图1中甲细胞内没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处于乙图曲线中的89段,丙图曲线中的EF段。(2)图1甲细胞

13、中含B基因,所以可能来自图2中的丁细胞。图2中丁细胞含有两条X染色体,图1中的甲细胞均等分裂,所以其名称为极体。测交是指杂合子与隐性个体杂交,丁是雌性,另一亲本的基因型应该是XaYbbdd,即图2中的甲。(3)图1中甲细胞内每一极的3条染色体可以组成1个染色体组,共有2个染色体组。细胞内的每一极有4条染色体,说明极体中最初含有4条染色体,比正常极体中多了1条,应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某对同源染色体未分离。答案:(每空1分)(1)X89EF(2)丁极体甲(3)2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某对同源染色体未分离5(8分)如图为某地进行生态养殖的创新模式,该模式将肉鸽养殖销售、鱼塘养殖、果林种植等产业进行有机结合。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鸽种群一般遵循“一夫一妻制”,这就需要保持鸽种群适宜的_,以维持鸽种群正常的出生率。(2)肉鸽摄入的饲料,其能量一部分以呼吸热能散失、一部分用于_,其他能量进入粪便。粪便可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