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新人教版一轮总复习选考3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精品解析Word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87891544 上传时间:2019-04-14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新人教版一轮总复习选考3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精品解析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高考历史新人教版一轮总复习选考3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精品解析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高考历史新人教版一轮总复习选考3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精品解析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高考历史新人教版一轮总复习选考3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精品解析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高考历史新人教版一轮总复习选考3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精品解析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新人教版一轮总复习选考3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精品解析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新人教版一轮总复习选考3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精品解析Word版(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专题选考三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家1.秦始皇(1)完成统一的原因根本原因:顺应时代潮流,即安定统一的时代呼声。(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割据混战,严重阻碍社会经济发展,加深人民的苦难,人民渴望统一)秦国自身:商鞅变法,实力大增。秦王嬴政:坚韧刚毅、敏锐迅捷、锐意进取、胸怀博大,重用人才,策略得当。(2)活动与贡献统一六国从弱国开刀,再扫除两翼,最后灭齐。公元前221年,建立了幅员辽阔的统一国家建立中央集权国家中央:建立皇帝制度,设置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地方:实行郡县制军事:南征百越,北击匈奴,修筑长城其他:统一文字、度量衡、货币;修筑水陆交通暴政焚书坑儒崇尚法治,刑法严酷大兴土木,滥

2、用民力(3)评价统一中国,结束了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符合人民的愿望;有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巩固了统一,促进了各地经济文化交流。扩大疆域,使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有利于民族融合。广建宫殿陵墓,劳民伤财;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4)秦朝灭亡的原因秦始皇的暴政。秦二世倒行逆施,加剧了社会矛盾。农民起义的打击。(5)启示:一个政权要想长治久安,必须要政治清明,经济持续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加强民主法制建设。2.唐太宗(1)活动与贡献贞观之治原因吸取隋亡的教训,选贤任能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推行均田制慎用刑法文德治国,崇

3、儒尊孔完善科举制表现: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恢复和发展开明的民族政策设置羁縻府州成为唐代管辖民族地区的一种地方制度设置安西都护府管辖西域地区与松赞干布和亲,促进了民族关系及西藏地区的发展开放的对外政策鼓励贸易交流;长安是世界性大都会尊重外来宗教中朝、中日交往密切(2)唐太宗在中国封建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盛世局面作用:唐太宗励精图治,开创了“贞观之治”,为“开元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治国策略作用:唐太宗善于用人和纳谏,成为古代封建君主的楷模和典范,并对以后历朝的治国策略产生了深远影响。民族政策作用:唐太宗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入了鼎盛时期。对外政策作用:唐太宗实行开放

4、的对外政策,封建文化出现了繁荣的局面,并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3)秦始皇与唐太宗的对比秦始皇唐太宗时代战国后期秦朝(封建社会初期)隋末唐初(封建社会盛期)主要贡献第一次统一中国、建立中央集权制制度调整、善于用人、统治开明、贞观之治局限暴政晚年骄奢根源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局限(权力高度集中且缺乏制约)3.康熙帝(1)活动与贡献巩固统一国家平定三藩之乱把台湾重新统一于中央政府管辖之下,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亲征噶尔丹,维护国家统一尊重民族传统,加强民族团结,崇尚儒家文化,恢复开科取士;册封达赖、班禅、哲布尊丹巴、章嘉四大活佛维护国家主权时间:1689年,中俄双方签订尼布楚条约内容:中俄

5、两国以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和外兴安岭往东至海为界,外兴安岭以北,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以西属俄国,以东属中国意义:这是两国经过平等协商而签订的第一个具有近代性质的边界条约。从法律上确定了中俄东段边界,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作为签约一方,清朝第一次使用了“中国”这一国号(2)评价功绩:康熙扫除了地方割据势力,抗击了外来侵略,基本奠定了中国版图,缔造并巩固了空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为康乾盛世的到来奠定了基础。消极:对内加强专制(文字狱、设南书房),对外轻视西方,实行闭关政策,未能紧跟先进潮流,为后来近代中国

6、落后埋下隐患。总评:康熙缔造并巩固了空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他一生的文治武功,臻于极致,开创出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繁盛时代康乾盛世。二、东西方的先哲1.孔子(1)思想主张提出“仁”和“礼”的学说,主张“仁者爱人”,要求人们遵循中庸思想。开创私学,提倡有教无类,注重因材施教,言传身教。整理编撰古代文化典籍诗书礼乐易春秋。(2)当时不受重用的原因不适应时代发展趋势:春秋社会大变革,孔子主张恢复周礼,不能满足变法革新的需要。不符合统治者需要:春秋争霸,孔子主张“仁”“克己复礼”“为政以德”,不能满足军事扩张的需要。缺乏政治保障:周王室衰微,国家分裂。(3)评价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儒家学说后来成为中国传

7、统社会的主流思想,对亚洲乃至世界都产生了影响。其留下的文化遗产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2.柏拉图(1)时代特征雅典民主政治盛极而衰,弊端日益暴露。伯罗奔尼撒战争。(2)思想主张哲学:提出理念论,认为理念先于物质存在,理念是世界的本质。政治思想:著作国家篇,提出了理想国的观点。教育:创办柏拉图学园,培养人才。(3)评价第一次阐述了人的理性对于事物有触动作用,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具有积极作用。受到人们尊敬,在思想史、哲学史、政治学、社会学、自然科学史上都是奠基者,世界影响巨大。创办欧洲历史上第一所综合性学校,一生追求真理、崇尚美德的境界令人佩服。

8、其理念论、理想国等存在巨大局限性。三、 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1.英国革命的领导者克伦威尔(1)主要功绩军事上:领导议会军迅速击溃了王党军队,取得了内战胜利;远征爱尔兰和苏格兰,满足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要求。政治上:处死国王查理一世,结束了英国的封建王权统治,建立了共和国;就任护国公,建立军事独裁统治,从根本上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外交上:颁布航海条例,排斥荷兰的中转贸易,巩固了英国的海上权威与商业利益。思想文化上:扶持文化教育,提倡宗教信仰自由。经济上:积极发展工商业,使英国工业生产超过革命前的水平。(2)评价:英国杰出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

9、治家。其局限性本质上是由当时资产阶级发展不成熟决定的。积极:领导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打败王军,推翻封建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统治期间,实行一系列措施,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维护了资产阶级利益,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消极:远征爱尔兰和苏格兰,给当地人民带来灾难;解散议会,就任护国公,实行军事独裁,导致人民不满,社会动荡。2.美国国父华盛顿(1)领导美国独立战争1773年,波士顿倾茶事件(导火线),华盛顿参加反英斗争;1774年,参加第一届大陆会议。1775年,在来克星顿打响第一枪;华盛顿在第二届大陆会议上被推举为大陆军总司令,他整顿大陆军,训练正规军,对保证战争的最后胜利起了重要作用

10、。1776年,围攻波士顿,取得首次胜利;7月4日,通过独立宣言,宣告美利坚合众国成立。1777年,取得萨拉托加大捷,成为独立战争的转折点。1781年,指挥约克镇战役,英军投降,北美战场上战争结束。1783年,英国承认美利坚合众国独立。(2)制定美国宪法:主持制定1787年宪法,实行三权分立,美国确立联邦制、共和制、总统制。(3)首任总统1789年4月1796年9月连任总统。建设美国的民主制度,贡献卓越。1796年辞官回家,为美国总统连任不得超两届的制度创立了范例,被称为美国“国父”。(4)评价华盛顿是美国的政治家、军事家、国父,他的一生,将国家利益、民族利益置于个人幸福之上,其精神与他确立的原

11、则在美国政治生活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为美国的建立和国家的民主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3.拿破仑(1)上台原因必然:政局动荡,需要强权人物稳定秩序。偶然:拿破仑的政治军事才能。(2)称霸欧洲1796年,出征意大利,多次击败反法同盟军,保卫革命成果。1798年远征埃及。1799年发动“雾月政变”,夺取政权。1805年,取得奥斯特里茨战役的胜利,摧垮第三次反法同盟。1810年,登上欧洲大陆霸主的宝座。(3)改造法国政治上:将政府改革成高效的军事体制。经济上:建立法兰西银行,整顿国家财政,扶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军事上:以征兵制代替雇佣兵制,这是当时较为先进的兵役制度。法律上:编纂民法典,后改名为拿破仑法

12、典,把革命时期有利于资产阶级的成果,用法律条文确定下来。宗教上:承认天主教为国教。(4)帝国覆亡原因:颁布“大陆封锁令”;远征俄国;莱比锡战役失败;西欧各国人民反抗。表现:181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覆亡;1815年,“百日”政权结束。(5)评价:欧洲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对内:颁布拿破仑法典,维护资产阶级革命成果,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破坏共和,建立帝国,实行军事独裁,导致人民不满。对外:四处征讨,宣传资产阶级革命思想,打击欧洲封建势力,促进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后期战争多为侵略争霸性质,引起被侵略国家人民反抗,最终失败。四、“亚洲觉醒”的先驱1.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1)弃医从政,

13、图谋救国:中日甲午战争前夕,上书李鸿章,遭到拒绝,思想主张由“改良”转向革命。(2)创立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兴中会:1894年在檀香山创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的革命纲领。同盟会:1905年8月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作为同盟会政纲。三民主义:将同盟会十六字纲领归结为三民主义,是比较完备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3)领导,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推翻清政府统治。1912年1月1日组建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宣告成立。1912年3月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按“三

14、权分立”的原则,在中国建立了一个实行议会制和责任内阁制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成文法。(4)为捍卫民主共和而斗争1913年袁世凯镇压革命力量,孙中山组织了讨袁的“二次革命”。1915年,袁世凯复辟帝制,孙中山积极参加了全国规模的反袁护国运动。19171920年底孙中山组织了两次护法运动。(5)促成国共合作: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孙中山接受中国共产党的反帝反封建的政治主张,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6)评价领导:打击封建主义(推翻清朝,结束帝制);打击帝国主义(动摇殖民秩序);促进资本主义发展(建立民国,颁布约法;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促进民主共和观念和新文化运动)。完成伟大转变,促进国共合作。促进国民大革命: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提出并完善三民主义,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纲领和思想核心。2.圣雄甘地(1)非暴力思想内容认为任何政治斗争都要以“仁爱”精神为主旨。强调爱与真理的统一,即:在坚持真理的同时,宁愿牺牲自己也不向敌人施加暴力。(2)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原因英国的高压统治,制造了阿姆利则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