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7885043 上传时间:2019-04-1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福建省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福建省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福建省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福建省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长泰一中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生物 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一、选择题(1-36每题1.5分,37-40每题3分,共66分)1下列关于种群的说法的是错误的是( )A种群并不是许多生物个体简单相加B同一种群内生物个体可以有大小之分C一个种群具有单独生物个体所不具备的特征D种群密度就是一定区域内所有该种个体的总和2某同学为了调查某区域内麻雀和黄鹂的种群密度,在该区域内随机设置了若干捕鸟网。捕获结果统计如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捕获总鸟数麻雀黄鹂第一次捕捉10046(标记后放生)43(标记后放生)第二次捕捉10242(其中6只标记)36(其中9只标记)A为了

2、结果的可靠性,标记物对标记对象的生理习性不能有影响B该区域麻雀大约有322只,黄鹂大约有172只C该区域所有的麻雀和黄鹂分别构成一个种群D由于标记的个体被再次捕获的概率下降,所以计算的结果偏小3进行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时,宜采用的做法是( )A选取多种植物为调查对象 B必须逐一计数该地域内某个种群的个体总数C样方内各年龄段的同种植物均须统计 D对某种植物的调查常采用标志重捕法 4在一段新建公路的边坡(甲)上移栽灌木和草本植物以保护边坡,另一段边坡(乙)不进行移栽,其他实验条件相同,1年后两段边坡的检测结果如下表。下列分析合理的是边坡处理方式植被覆盖率(%)小型土壤动物土壤有机质(g/kg)物种数

3、个体数甲种植植物973726019.8乙不干预892811.9A可以推测移栽植物会降低该群落结构的稳定性B小型土壤动物的增多是移栽植物的预期结果C边坡甲上因没有移栽乔木而不可能自然长出乔木D边坡甲上的群落演替会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加剧5某兴趣小组在一个10 mL的密闭空间内培养酵母菌细胞,观察其数量的动态变化,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K值约为12000个 B初始阶段增长缓慢是由于种内斗争激烈C可用血球计数板进行计数 D不能用数学模型NtN0t表示6如图为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模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迁入新环境中的种群一定呈现“J”型增长B呈现“S”型增长的种群,随着时间的推移,

4、种群增长速率越来越小C在自然界中,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一般是“S”型曲线D种群K值只受生物的生存能力等遗传因素影响,不受环境影响7如图是某实验小组测得一定体积培养液中小球藻种群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则在0T0时间段内,小球藻种群密度的变化为( )A减小 B增大C先减小后增大 D先增大后减小8下列关于种群数量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影响种群密度的变化B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是种群密度变化的决定因素C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种群数量特征,不能反映种群的数量变化趋势D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各生物的种群密度不会发生变化9图甲、图乙为某种生物种群的年龄组成曲线,如不考虑其他因素,种群

5、甲和种群乙未来个体数量的发展趋势是()A衰退型和增长型B增长型和衰退型C增长型和稳定型D稳定型和增长型10.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一定是自养型生物,消费者和分解者一定是异养型生物B没有消费者的生态系统,通过自动调节也可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C在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体型就越大D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伴随物质循环进行的11下图为某沙漠地区部分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食物网的全部生物构成生物群落 B蚂蚁的数量最多,是该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C从个体角度分析,山狗个体体内贮存的能量最少 D蜥蜴和蛇、蛇和山狗之间的信息传递是相互的12如图纵向

6、表示海洋不同深度中鱼类的食物分布状况,曲线甲、乙、丙分别表示三种鱼的数量变化下列对此图的分析,错误的是()A此图表明海洋中鱼类的共生关系B此图表明鱼类对食物的竞争状况C此图表明海洋中鱼类的捕食状况D海洋中的鱼类具有垂直分层现象13. 在如图食物网中表示鸟的食物中动物性食物所占比例,若要使鸟体重增加x,最多需要生产者量为y,那么x与y的关系可表示为()A.y=90ax+10x B.y=25ax+5x C.y=20ax+5x D.y=100ax+10x14人们常用能量金字塔来说明生态系统中哪两者之间的关系()A.能量与个体大小B能量与营养级 C能量与个体数量D能量与生物代谢类型15.下列信息的传递

7、中,与其他3种不属于同一类型的是A.小囊虫在发现榆、松寄生植物后,会发出聚积信息素,召唤同类来共同取食B.榆树通过分泌一种化学物质,与栎树产生相互拮抗的现象C.雄蚊能根据雌蚊飞行时所发出的低频声波而找到雌蚊D.群居动物通过群体气味与其他群体相区别16.蟑螂喜好在夜间出来活动。科学家把蟑螂放在实验室里 ,人为地将实验室的白天和黑夜颠倒,大约经过一个星期,蟑螂就在人造的“黑夜”时间活动(尽管实际上是白天)。这个实验说明()A.蟑螂能感受物理信息的改变 B.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C.行为信息可以影响蟑螂的行为 D.蟑螂可以感受一切信息刺激17.研究人员最近人工合成了雌蟑螂吸引雄蟑螂时分泌的

8、性外激素。研究人员把这种人工合成的性外激素浸入纸中,放在距雄蟑螂55 cm的位置,在1 min内有60%的雄蟑螂被这种激素所吸引。以上材料不能说明()A.人工合成的蟑螂的性外激素具有挥发性B.蟑螂的性外激素是一种信息素C.信息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D.信息传递能在种群的繁衍过程中起作用18在学完生态系统稳定性后,一些同学尝试自己制作生态瓶,其中做法正确的是:( )A生态瓶应放在室内通风、光线良好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B生态瓶中应多放一点小鱼或小虾等动物C应定时向瓶内通气,保证生物的有氧呼吸D生态瓶中的各种生物间不应存在捕食关系,否则稳定性差19.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常常趋向

9、于稳态。图甲表示载畜量对草原中生产者的净生产量的影响(净生产量即生产者光合作用所制造的有机物总量与自身呼吸消耗量的差值),图中虚线表示维持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所需的最低生产者净生产量;图乙表示出生率、死亡率与种群大小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从图甲可知,C点以后生态系统的稳态将受到破坏B.从图甲可知,适量的放牧不会破坏草原生态系统的稳态C.从图乙可知,F点时种群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D.从图乙可知,F点表示该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20. 如图是生态系统中某元素循环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表示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BABC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C图中缺少化石燃料的燃烧 D该元素是以CO2

10、的形式循环的21.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及其子孙后代共有的宝贵财富。下面关于生物多样性及其现状和保护的叙述错误的是()A 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B 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要禁止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C 一些生物具有药用价值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D 人为因素是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22.人们把动物分成有益动物和有害动物的价值观,是以人的需要为中心,片面注重了物种的()A 直接价值 B 间接价值 C 科学研究价值 D 潜在价值23.环境问题是全世界人们密切关注的问题,低耗能、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模式越来越成为促进国家经济持续增长和可持续

11、发展的重要经济模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大气中CO2的来源之一是生物细胞的呼吸作用,人体细胞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都能产生CO2B 大气中CO2进入生物群落的方式只能是植物的光合作用C C是构成生物体的最基本元素,C,H,O,N是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核酸、酶、果糖、脂肪中都含有这四种元素D 20世纪以后,主要是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大量燃烧,致使CO2的全球平衡受到严重干扰,大气中的CO2量急剧增加24.下列关于生态学问题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大力植树造林,改善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是缓解温室效应的最佳途径B 被有机物轻度污染的流动水体中,距排污口越近的水体中溶解氧和N、P等无机盐也越多C

12、 保护生物多样性,是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之一D 当水和土壤被重金属污染时,营养级越高的消费者体内的重金属含量越高25.下列有关湿地生态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有利于维持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B.在群落水平上研究湿地,需要确定其范围和边界C.弃耕水稻田中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D.湿地蓄洪防旱的作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26.下列关于生态系统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动力B 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基础C 并非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D 信息传递的作用与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一样,把生态系统各组分联系成一个整体,并且有调节系统稳

13、定性的作用27.生态系统是指()A 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内,相互间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的总和B 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C 由动物和无机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D 由植物和无机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28.在基因工程中用来修饰改造生物基因的工具是()A 限制酶和DNA连接酶B 限制酶和水解酶C 限制酶和载体D DNA连接酶和载体2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质粒是广泛存在于细菌细胞中的一种颗粒状细胞器B 用适当的化学物质处理受体细菌表面,将重组DNA导入受体细菌C 质粒是基因工程中唯一用作运载目的基因的载体D 利用载体在宿主细胞内对目的基因进行大量复制的过程不能称为“克隆”30

14、.某研究小组为了研制预防禽流感病毒的疫苗,开展了前期研究工作。其简要的操作流程如下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步骤所代表的过程是反转录B 步骤需使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C 步骤可用CaCl2处理大肠杆菌,使其从感受态恢复到常态D 检验Q蛋白的免疫反应特性,可用Q蛋白与患禽流感康复的鸡的血清进行抗原抗体特异性反应试验31.与“限制性内切酶”作用部位完全相同的酶是()A 反转录酶 B RNA聚合酶 C DNA连接酶 D 解旋酶32.转基因抗虫棉的研制过程中,为了检测抗虫基因是否成功导入,最简捷有效的方法是()A 用DNA探针检测受体细胞中的目的基因是否存在B 用DNA探针检测受体细胞中的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相应的mRNAC 直接将培育出的棉株叶片饲喂原本的棉花害虫D 检测标记基因是否正常地表达出来33.下列关于cDNA文库和基因组文库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cDNA文库中的DNA来源于mRNA的反转录过程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