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钦工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word版缺答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7884212 上传时间:2019-04-1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淮安市钦工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word版缺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江苏省淮安市钦工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word版缺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江苏省淮安市钦工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word版缺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江苏省淮安市钦工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word版缺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江苏省淮安市钦工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word版缺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淮安市钦工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word版缺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淮安市钦工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word版缺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淮安市钦工中学20182019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共8 页(共44题),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纸)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等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 3、作答试题必须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如有作图需要,可用2B铅笔作答。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请把答案填涂到答题卡对应的位置)下图为“江苏省2005 2014年人口变动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2、1这一期间,江苏省人口数量的变化趋势是 ()A.波动下降 B.增长加速 C.增长减缓 D.增长停止2目前,江苏省人口自然增长的特点是 ()A.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高 B.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低C.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高 D.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读“某国甲乙丙丁四个时期人口增长模式示意图”,回答34题。 3.该国死亡率最低的时期是 () A.甲 B.乙 C.丙 D.丁4该国人口增长模式的演变顺序为 ()A.甲乙丁丙 B.甲乙丙丁 C.乙甲丁丙 D.丁甲乙丙5在人口增长模式中,具有低死亡率的是 ( )原始人口增长模式;传统人口增长模式;过渡人口增长模式;现

3、代人口增长模式 A. B. C. D.春节前后是我国人口流动最活跃的时期,“百度迁徙”结合手机等移动终端的定位,可以全程、动态、即时、直观地展现这一大规模人口流动的轨迹,图为“2015年2月16日(农历腊月二十八日)10时以杭州为中心的人口流动方向图”,表为“进出杭州旅客部分来源地和目的地城市及其人数比例”,读图回答下题。6.下列对表中数据的分析,合理的是 () A.这一天的人口流动均为务工人员返乡 B.上饶是杭州外来务工人员的来源地之一 C.这一天人口多流向大城市 D.29. 47%的人口从上海经杭州前往上饶图为某地区2010年不同年龄段人口迁移统计图,读图回答78题。7.近年来,影响该地区

4、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 A.人口的老龄化 B.战争及动乱 C.自然环境的改善 D.经济的发展8.甲、乙、丙、丁四个年龄段的人口迁移中,存在明显关联性的是 () A.甲和乙 B.甲和丙 C.乙和丙 D.乙和丁下表资料摘自联合国于2000年发布的预测报告,反映了20012050年世界移民趋势。读表回答910题9.由上表可得出,推动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 ) A.各国气候条件的差异 B.各国国民收入的差异 C.各国宗教信仰的差异 D.各国教育水平的差异10.下列关于人口迁移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减轻迁入地就业压力 B.加重迁出地环境压力 C.为迁入地提供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 D

5、.对迁出地人们生活观念的更新没有帮助陕西省北部白于山区39.2万人因干旱缺水和水质差而陷入贫困。2011年陕西省政府决定将他们搬迁到城镇周边、中心村附近或其他城市。据此完成1112题。11.影响白于山区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是 () A.自然资源B.科学技术 C.消费水平D.开放程度12促成此次人口迁移的直接原因是 () A.矿产枯竭 B.经济落后 C.政策扶持 D.教育需求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这只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读“木桶效应示意图”,回答1314题13.21世纪初中国的人口数量(用a表示)、中国的人口合理容量(用b表示)、中国的环境人口容量

6、(用c表示)三者的关系,正确的是 () A.abcB.cba C.bacD.acb14.在影响我国不同省区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中,相当于木桶短板的是 () A.四川水力资源 B.山东气候资源 C.黑龙江矿产资源 D.内蒙古水资源我国西北地区海拔高,地势起伏显著,降水稀少、气候干燥,植被大部分为荒漠,是目前我国沙尘暴的发源地。西北地区面积占全国陆地面积的30%,但人口只占全国的4%,同时西北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分析材料回答1516题。15.有关西北地区环境承载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西北地区面积广大,矿产资源丰富,环境承载力应该很大 B.西北地区降水稀少,使得气候干燥,植被为荒漠,因此,

7、它成为环境承载力大小的关键因素 C.西北地区地势起伏大,交通不便,因此它成为环境承载力大小的关键因素 D.西北地区经济落后,社会发展落后,因此它是环境承载力大小的最关键因素16.有关西北地区人口合理容量与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西北地区环境人口容量小,原因只在于自然条件恶劣 B.西北地区环境人口容量小,原因只在于经济发展落后 C.西北地区环境人口容量小,原因在于自然条件因素,也有社会经济因素 D.西北地区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都不好,因此它的人口合理容量会永远很小2013年11月,我国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图为“我国20032012年人口出生率、死亡率

8、及自然增长率变化图”。据此完成1718题。17.20032012年我国人口增长状况是 () A.出生率大幅上升 B.自然增长率总体呈下降趋势 C.死亡率持续下降 D.人口总数不断减少18.我国实施该项生育政策可能带来的影响有 () A.人口迁移数量减少 B.老年人口比例下降 C.人口进入高增长阶段 D.环境人口容量增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量农民离开家乡向大城市和东部沿海地区流动,形成了民工潮。大量农民工进城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但也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据此完成1920题。19.形成我国民工潮的主要原因是 () A.自然资源地区分布不均 B.人口密度地区分布不均 C.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差异 D.交通

9、线路地区分布差异20.下列措施有助于缓解民工潮过度攀升的是 () A.加快农业机械化步伐,提高生产效率 B.加强东西部联系,促进产业转移 C.加快高速铁路建设,缩短时空距离 D.发挥区位优势,加快沿海发展下图为“甲城市人口增长率曲线”和“乙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2122题21.甲城市人口呈现正增长的开始时期是 () A. B. C. D.22.如果乙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只受自然增长率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时人口数量达最大值 B.时人口数量达最大值 C.时人口数量比时多 D.时人口数量比时少下表是“2009年我国部分省份人口资料(据国家统计局)”。读表完成23

10、24题。出生率()死亡率()常住人口总增长率()江苏9.67.06.2广东11.84.511.7江西13.96.07.2云南12.56.56.1注: 常住人口是指在本乡镇(街道)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或虽居住不满半年但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人口以及户口待定人口。23.2009年,下列省份中人口自然增长最慢的是() A江苏 B广东 C江西 D云南24. 2009年,广东常住人口总增长率高于江西的主要原因是广东() A自然增长率高 B出生率高 C人口基数大 D迁入人口多据国家统计局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9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05,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1.77亿。下图为“

11、四种人口增长状况柱状图”。据此完成2526题。25.与我国目前人口增长状况相符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26根据人口发展状况,我国应() A提高人口自然增长率 B加大自然资源开发力度 C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 D大力提高农业人口比重下图为“甲、乙两国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图中分别反映了两国不同性别、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读图完成2728题。27.甲国最有可能是当今的()A美国 B印度 C日本 D英国28.甲、乙两国相比() A甲国人口出生率低 B乙国劳动力资源丰富 C甲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D乙国人口平均寿命短下图为“1985年以来我国人口自然变动示意图”。读图完成2930题。29.我国() A1985年以来,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逐年下降 B1987年以来,人口总量持续下降 C2002年之后,人口自然增长率超过死亡率 D2006年以来,人口出生率变化较小30.目前,我国人口() A出生率高、死亡率低,人口增长迅速 B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 C出生率高、死亡率高,年净增人口少 D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出现人口负增长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请把答案填涂到答题卡对应的位置,正确的涂A,错误地涂B。)31.人口自然增长率小于零的地区,人口总数仍可能在增加 ( ) 32.人口迁移主要受自然因素的影响。 ( )3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