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7883850 上传时间:2019-04-1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第I卷(每题1.5分,共45分)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1、 无锡道中赋水车咏颂:“翻翻联联衔尾鸦,荦荦确确蜕骨蛇天公不念老农泣,唤取阿香推雷车。”这里“水车”的使用A开启农具自动化的先河 B提高了农田抗旱的能力C标志着灌溉技术的成熟 D使农业摆脱自然的束缚2、 中国秦朝因长城和兵马俑而名满世界,这些举世闻名的工程得以完成的基本条件是A繁重的赋税 B.苛刻的兵役 C沉重的徭役 D土地兼并3、 明朝规定,佃农见田主“不论齿序,并如少事长之礼”,仅亲戚间例外;但在一些土地荒芜,招募劳动力较难的地方,还常有佃户“刁悍成风”、地主“吞声茹苦”一类记

2、载。这一现象说明A佃农逐步获得独立地位 B人地矛盾影响租佃关系C政府决策脱离地方实际 D租佃关系改变社会结构4、 “从宋代起,棉花开始成为一种重要纺织原料到了元代,丝、麻、棉鼎足而立,明代以后,棉花的重要性超过麻。”出现这些变化的前提条件是( )A政府的大力推广 B棉纺织技术的改进C商品经济的发展 D棉花成为经济作物5、 以下是电视剧中西汉长安“市”的场景,其中不符合历史真实的是A、“市”的四面建有围墙 B、“市”门内外店铺林立 C、“市”里有专职管理的官员 D、晚上“市”门紧闭6、 明清时期,在江南、华南的一些地区,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传统的粮食生产比重降低。这一现象表明,明清时期上述地

3、区A农业生产出现衰退 B人口变动导致粮食需求减少C普通农户收益锐减 D农产品商品化趋势明显 7、盐铁论轻重载:“总一盐铁,通山川之利而万物殖,是以县官用饶足。”封建社会统治者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 稳定统治秩序,增强中央政府实力 B. 协调盐与铁的生产关系C. 进一步拓展官营手工业的经营范围 D. 保障盐铁生产,满足人民需要8、 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一书中指出:“在广州,外人也是不自由的,夏秋两季是买卖季,他们可以住在广州的十三行,买卖完了,他们必须到澳门去过冬他们在十三行住的时候,照法令也不能随便出游。”这表明清政府A. 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B. 重视维护外商利益C. 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D. 禁

4、止外国商人来华9、 18421846年,中国茶的出口增长了一倍,丝的出口增长近5倍。18461856年,茶的出口再增长55%,丝的出口又增3倍多。除传统的丝茶贸易之外,驼毛、羊皮、羊毛、牛皮、猪鬃、锡、豆类、原棉等新品种不断扩大输出,特别是锡和猪鬃,由于英国的需求增加,成为对外贸易的抢手货。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 农产品日益商品化 B. 中国逐步卷入世界市场C. 小农经济已经解体 D. 中国对外贸易处于顺差10、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地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若从洋务派创办的近代企业的角度来分析,这

5、里“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的本质含义是A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B有利于西学的传播C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D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11、“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用雇佣劳动的方式剥削无产者,生产的目的是攫取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下列近代企业中都具有这种特征的是A. 上海轮船招商局、上海发昌机器厂 B. 湖北织布局、开平煤矿C. 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汉阳铁厂 D. 上海发昌机器厂、南海继昌隆缫丝厂12、19041907年中国兴起了一个兴办实业的新浪潮,有人在描述当时的情景时说:“相信能认购一股就等于收回一份利权,于是争相认购股票,引起全国到处创办股份、合伙或独资经

6、营的新企业。”以上材料最能说明A这次浪潮得益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B这次浪潮是民国政府发展实业的结果C这次浪潮与中国人民挽救民族危机有关,具有爱国性质D.这次浪潮的主要原因是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13、北洋政府农商部于1914年4月11日颁布了植棉制糖牧羊奖励条例,11月3日又颁布了森林法,规划在黄河、长江、珠江上游地区营造保安林,以预防水患保养水源。1915年6月30日,颁布造林奖励条例:“凡经营特种林业于国际贸易有重大关系者,或胜造船筑路等各种大工程之用者,农商部认为有被助之必要时,得按其面积株数,核给奖金。”这些奖励政策A.体现了北洋政府崇尚宪政,重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B.

7、得益于新文化运动对政府执政理念的影响C.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和工业布局的调整D.促进了农业的多种经营和轻工业的发展,改善了生态环境14、1931年,宋棐卿与其弟等人合伙在天津注册“东亚毛呢纺织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抵羊牌”毛线(“抵羊”含有“抵制洋货”之意)。一经问世, “抵羊牌”毛线逐渐成为妇孺皆知、有口皆碑的名牌产品。这种现象说明A. “抵羊牌”毛线迎合了当时举国抵洋抗日的心态 B. 外国洋货价钱太贵C. “抵羊牌”毛线物美价廉 D. 外国洋货质量太差15、1935年,“国民经济建设计划”指出:“应当是有计划的、有统制的建设,而尤贵有一强有力的经济参谋部,通盘筹划,在整个计划之下,全国一致

8、动员,这个经济建设运动,才有成功的希望。”此计划A.体现了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 B.表明国民政府要团结抗日C.利用国家力量发展民族经济 D.遏制了官僚资本的扩张16、“火柴大王”刘鸿生回忆说:“我在重庆办的中国毛纺织工业部、火柴原料厂及在兰州办的毛纺厂,都有官僚资本家的投资。我原来在上海是大老板,到重庆却成了大老板的伙计。”此段话说明他受到的排挤和打击主要来自于A. 官僚资本家 B. 外国资本家 C. 封建官府 D. 地主阶级17、下图为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美国、英国主要工业指标年均增长速度的比较,据此可以推知 A美英传统工业产业衰落 B冷战制约美英工业发展C中国重工业发展急躁冒进 D

9、中国原有工业基础很薄弱18、1956年全国高考的作文题目是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这个“幸福的年代里”可能会经历或看到A. 人民高唱着“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B. 到处张贴着“要坚决贯彻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标语C. 广大工人热情投入到“大炼钢铁”运动中D. 农民在各自的责任田内热火朝天地劳作19、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一些农村地区实行吹哨上工的制度,农民听到“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这一顺口溜A. 反映出农村的生产关系中已经出现了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B. 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C. 表明吃“大锅饭”是由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形式D

10、. 反映了经济建设的速度超越了客观规律20、1960年11月,中央发出了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信中强调要坚决反对和彻底纠正“一平二调”的错误,允许社员经营少量的自留地和家庭副业,放手发动群众整风整社等。这表明A. 中央对国民经济进行全面整顿 B. 中央纠正农村中的“左”倾错误C.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深入人心 D. 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悄然展开21、1973年初,中国国家计委向国务院提交了关于增加设备进口、扩大经济交流的请示报告,报告建议在三五年内引进43亿美元的成套设备(其中包括已经批准的125亿美元进口设备),史称“四三方案”。该方案的实施A促进中美关系开始改善 B有利于国民

11、经济复苏C奠定了对外开放的基础 D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 22、在20世纪80年代初的试点改革中,一些国营企业从“等米下锅”发展到主动“找米下锅”,从“吃不饱”到“吃不了”。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A. 企业融入大量外资 B. 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完全分离C. 企业自主权逐步扩大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23、到1987年,上海金融保险业提供的GDP由1980年的7.02亿元,增长到34.04亿元,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0.87%上升到了21.34%。对此,上海通史认为,上海金融保险业高速增长的根本原因是制度释放。“制度释放”的具体表现有经济特区的设立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行沿海港

12、口城市的开放 浦东的开发开放A B C D24、据统计,1997年,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国家定价的比重由1978年的97下降至5%,工业品出厂价中,国家定价的比重仅占4,材料表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特点是A推行物价“双轨制”以抑制通货膨胀 B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得到加强C更多开放农业产品收购价格 D缩小工农产品价格之间的“剪刀差”25. 1921年成都警察厅发布通令:“近日妇女每多剪发齐眉,并梳拿破仑、华盛顿等头式(流行的男式发型),实属有伤风俗,应予以禁止,以挽颓风如敢固违,定以妇女坐法并处罚家长。”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剪发齐眉成为妇女的普遍选择 B男女平等思想逐渐深入人心C新潮女性的行为冲击

13、传统习俗 D处罚措施体现民国法治精神2620世纪70年代,中国人的打扮从整体样式、色彩看都比较单调,其主要原因是当时商品供应匮乏 受当时政治环境的影响人们不喜欢穿着打扮 受民国时期服饰的影响A. B. C. D. 27、历史学家白寿彝先生在1937年指出:“90年来中国交通事业之设施,殆非以前数千年间之交通事业所可比拟。在此一点上,我们不能不说是近代交通事业之进步。”他所说的“进步”不包括A. 传统的代步工具逐渐被新式交通工具所取代B. 由机械牵引的电车与汽车出现C. 内地与西北、西南等地区之间都有铁路交通D. 城市交通系统有所发展28、18951911年中国创办报刊1520余种,其中政论性报刊约占88%,就连素为商业性报纸的申报也要经常发表与政治相关的文章。这折射了当时中国A. 列强入侵阻碍经济发展 B. 政治变革备受关注C. 放弃了实业救国思想 D.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29、外资经济、洋务经济和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共同特征是A资本主义性质B私人经营 C使用机器生产D产品完全投放市场30、19世纪70年代宁波买办严信原创办轧花厂,因惧怕官吏们反对,所以表面上依附于日本人保护;上海发昌机器厂造成一艘小汽船,船头悬挂英国旗,船尾悬挂中国龙旗。造成以上现象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