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版】黑龙江省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7882434 上传时间:2019-04-14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4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析版】黑龙江省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解析版】黑龙江省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解析版】黑龙江省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解析版】黑龙江省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解析版】黑龙江省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解析版】黑龙江省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析版】黑龙江省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哈师大附中20172018年度上学期高二学年第一次月考生 物 试 题一、选择题1. 对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内环境指的是体液B. 内环境指的是细胞外液C. 内环境指的是细胞内液D. 内环境指的是组织液、血浆和体腔液【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内环境指的是细胞外液,A错误;B、内环境指的是细胞外液,B正确;C、内环境指的是细胞外液,C错误;D、内环境主要是指的是组织液、血浆,D错误故选:B2. 人体内的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间的物质联系正确的表达是( )【答案】C【解析】考查内环境间的物质转移。淋巴是辅助血液循环,负责从组织液中收集代谢物质向血液转移,因此淋巴与组织液及血液之间物

2、质运输是单向的。3. 下列各组物质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A. O2、CO2、血浆蛋白、H+B. 呼吸酶、抗体、激素、H2OC. 纤维蛋白原、Ca2+、载体D. Na+、HPO42-、葡萄糖、氨基酸【答案】AD【解析】内环境主要是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的,凡是位于这些细胞外液中的物质都属于内环境成分。血红蛋白位于红细胞内,A错误。H2O2酶位于细胞内,B错误。转运葡萄糖的载体外边是组织液或血浆,但里面是细胞内液,所以不完全属于内环境,C错误。Na+、HPO42-、葡萄糖、氨基酸全部可以位于血浆中,D正确。点睛:内环境的主要成分包括水、蛋白质、无机盐、血浆运输的营养物质、气体和代谢废物,以及细胞

3、分泌物如激素。但位于消化道内的物质和细胞内的物质不属于内环境。4.对人体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叙述不正确的是A. 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B. 人的血浆pH为7.357.45,其能够保持稳定与HCO3 - 、HPO42-有关C. 37时,人体的血浆渗透压远大于细胞内液渗透压D. 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答案】C【解析】溶液渗透压是指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A正确。人的血浆pH为7.357.45,其能够保持稳定与HCO3 - 、HPO42-这些缓冲物质有关,B正确。37时,人体的血浆渗透压和细胞内液渗透压大约是

4、相等的,C错误。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D正确。5. 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所有稳态的调节中枢都在大脑B. 血液中乳酸过多时,可与NaHCO3发生反应,生成乳酸钠和H2CO3C. 血液中CO2过多会刺激神经中枢,促进呼吸活动将CO2排出D. 所有的稳态都是相对的【答案】A【解析】有的稳态的调节中枢都在大脑,也有的稳态的调节中枢都在脊髓和下丘脑,A错误;血液中乳酸过多时,可与NaHCO3发生反应,生成乳酸钠和H2CO3,维持PH值的平衡,B正确;血液中CO2过多会刺激神经中枢,促进呼吸活动将CO2排出,这属于体液调节,C正确;所有的稳态都是相对稳定、动态平衡,

5、而不是固定不变的,D正确【考点定位】内环境的理化特性6.有关内环境稳态的实质的描述是A. 是仅在神经和体液共同调节下实现的B. 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的结果C. 温度、pH值等理化性质呈动态平衡D. 化学组成和理化性质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答案】D【解析】内环境稳态目前普遍认为是在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下实现的,A错误。是各个器官系统协调的结果,但这是过程不是实质,B错误。温度、pH值等理化性质呈动态平衡是内环境稳态的一部分,C错误。内环境稳态实质是化学组成和理化性质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D正确。7. 下列有关稳态生理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A. 当血液的成分稳定时,人一定不会发生疾病 B. 稳态有利

6、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C. 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可导致疾病发生 D. 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答案】A【解析】当血液的成分稳定时,内环境的其它理化性质也不一定稳定,人也有可能要发生疾病。8.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因素会引起内环境发生变化,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剧烈运动中,内环境的pH有下降趋势B. 食物中长期缺少蛋白质会导致血浆蛋白下降进而引起组织水肿C. 中暑是神经调节紊乱造成的,与体液调节无关D. 佝偻病与内环境的稳态失衡有一定的关系【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剧烈运动中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使内环境的pH有下降趋势,A对;食物中长期缺少蛋白质,会导致血浆蛋白下降,使从血

7、浆内进入组织液的水分多于回流的水分,引起组织水肿,B对;中暑是外界环境温度过高造成的,从而引起代谢紊乱,而不是神经调节紊乱造成的,C错;佝偻病是机体缺少钙盐引起的,属内环境的稳态失衡,D对。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内环境发成分的变化。点评: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理解内环境发成分的变化。9. 在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狗在听到铃声后分泌唾液这一反射活动中,唾液腺和支配它活动的神经末梢一起构成效应器B. 兴奋传导时,往往是从一个神经元的树突传给下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或细胞体C. 在人体反射活动过程中,神经元膜内电荷移动的方向与膜外电荷移动的方向相反D. 体内大多数内分泌腺都受中枢神经系统的

8、控制【答案】B【解析】狗在听到铃声后分泌唾液这一反射活动中,唾液腺和支配它活动的神经末梢一起构成效应器,A正确。兴奋传递时,往往是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给下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或细胞体,B正确。在人体反射活动过程中,神经元膜内电荷移动的方向与膜外电荷移动的方向相反,与膜内相同,C正确。体内大多数内分泌腺都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D正确。【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神经调节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名师点睛】10. 以下各项中属于非条件反射的是( )A. 吃话梅时流唾液 B. 看见话梅就流唾液C. 小孩看见拿针的护士就哭 D. 小孩听见打针这个词就哭【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反射一般可以

9、分为两大类: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如题目中吃话梅时流唾液;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如看见话梅就流唾液、小孩看见拿针的护士就哭、小孩听见打针这个词就哭。A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考点:本题考查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反射知识的要点的理解,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11. 下列关于反射弧的叙述,正确的是A. 刺激某一反射弧的感受器或传出神经,可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反应B. 反射弧中的感受器和效应

10、器均分布于机体同一组织或器官C. 神经中枢的兴奋可以引起感受器敏感性减弱D. 任何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都位于脊髓【答案】A【解析】考查反射弧的组成和兴奋传递特点。不同反射弧的感受器和效应器的分布是不同的,有的分布在同一器官,如膝跳反射的反射弧;有的分布在不同器官,如温度感受器和效应器的分布是不同的,感受器在下丘脑,而效应器在皮肤血管、立毛肌、甲状腺等。神经中枢兴奋会后会将兴奋向效应器传递,但对感受器没有影响。反射弧的神经中枢除位于脊髓外,还可以位于脑,其中脊髓属于低级中枢。12. 将神经细胞置于相当于细胞外液的溶液(溶液S)中,可测得静息电位。给予细胞一个适宜的刺激,膜两侧出现一个暂时性的电位变

11、化,这种膜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适当降低溶液S中的Na+浓度,测量该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可观察到A. 静息电位值减小 B. 静息电位值增大C. 动作电位峰值升高 D. 动作电位峰值降低【答案】D【解析】静息电位外正内负,由钾离子外流维持,所以细胞外钠离子浓度变化对静息电位无明显影响,动作电位是神经受外界刺激之后,钠离子通道打开,钠离子内流形成,所以当细胞外钠离子浓度降低时,钠离子内流的量减小,动作电位就减小。13. 如图所示,神经纤维MB段距离长于MC段,在M处给以电刺激,在B,C处用电流计测其电位变化,电流计指针A. 不动 B. 向左摆C. 向右摆 D. 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摆动【答案】

12、D【解析】试题分析:M点刺激后,兴奋向B和C两个方向传导,且由于MB段距离长于MC段,所以兴奋先到C侧,指针发生偏转;接着兴奋传到B侧,而C侧此时已经恢复,指针反方向偏转。考点:本题考查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双向传导,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14.下图示意反射弧结构,若在实验条件下刺激部位a可引起b处产生冲动,效应器作出反应,而刺激b也可以引起效应器作出反应,但不能引起a处产生冲动,对此实验现象,说法正确的是注:为神经纤维末梢,为神经元胞体(含短树突),为神经元间的突触联系A. 刺激后,兴奋在感觉神经元上传导是单向的B. 在神经中枢内突触传递兴奋的方向是单向的C. 刺激后,兴奋在运动神经元上

13、传导是单向的D. 刺激a使突触传递兴奋,刺激b使突触传递抑制【答案】B【解析】刺激后,兴奋在感觉神经元上传导是双向的,A错误。因为在突触结构中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所以在神经中枢内突触传递兴奋的方向是单向的,B正确。因为刺激b也可以引起效应器作出反应,所以兴奋在运动神经元上传导也是双向的,C错误。刺激a使突触传递兴奋,刺激b不能引起a处产生冲动不是因为使突触传递抑制,而是在突触处的传递是单向的,不能逆转,D错误。15. 分别刺激下图、四处,不能引起肌肉收缩的是( )A. B. C. D. 【答案】D【解析】兴奋只能由上的神经元给的神经元而不能逆传递,所以D选项符合题意。

14、16. 某同学正在跑步,参与调节这一过程的神经结构有( )大脑皮层 小脑 下丘脑 脑干 脊髓A. B. C. D. 【答案】D【解析】某同学正在跑步,参与调节这一过程的神经结构有 大脑皮层小脑下丘脑 脑干脊髓。例如判断方向;运动协调;渗透压或体温调节;参与呼吸调节;交感神经和部分副交感神经发源于脊髓灰质的中间外侧柱及相当于中间外侧柱的部位,因此脊髓可以成为内脏反射活动的初级中枢。脊髓申枢可以完成基本的血管张力反射、发汗反射、排尿反射、排便反射等。17.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学习是神经系统不断地接受刺激,获得新的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B. 记忆是将获得的经验进行储存和再现C. 学习和

15、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某些种类蛋白质的合成D. 短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答案】D【解析】学习是神经系统不断地接受刺激,获得新的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A正确;记忆是将获得的经验进行储存和再现,B正确;学习和记忆都要将刺激传递,因而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某些种类蛋白质的合成,C正确;短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尤其是与大脑皮层下一个形状像海马的脑区有关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D错误。【考点定位】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脑的高级功能【名师点睛】学习和记忆是脑的高级功能之一。(1)学习是神经系统不断地接受刺激,获得新的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2)记忆则是将获得的经验进行贮存和再现。学习和记忆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