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版】贵州省贵定县城关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12月份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7882154 上传时间:2019-04-1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析版】贵州省贵定县城关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12月份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解析版】贵州省贵定县城关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12月份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解析版】贵州省贵定县城关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12月份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解析版】贵州省贵定县城关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12月份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解析版】贵州省贵定县城关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12月份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解析版】贵州省贵定县城关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12月份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析版】贵州省贵定县城关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12月份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贵州省贵定县城关中学2018-2019学年秋季学期12月份考试高三文综历史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 毛泽东说:“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革命,在一定历史时期中所采取的国家形式,只能是第三种形式 这是一定历史时期的形式,因而是过渡的形式。”这里所说的国家形式是A. 民主主义国家 B. 新民主主义国家C. 资本主义国家 D. 社会主义国家【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了学生对毛泽东思想相关内容的了解以及解读材料的能力。从材料中可知毛泽东所叙述的这种国家形式是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产生,是一种过渡的国家形式,选项中符合材料要求的只有B项,即新民主主义国家。而其余三项中的民主主义、社会

2、主义、资本主义等并不一定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产生且不是过渡的社会形式。【考点定位】毛泽东思想。2.17811783年间,美国邦联政府财政采用各州分摊的做法,要求各州上缴总计l000万美元,部分州以各种理由推脱,结果邦联政府只收到不足200万美元。这表明A. 邦联政府可向各州征税B. 全国性政府有名无实C. 邦联政府未获各州认可D. 各州有明显分离倾向【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依据材料中“要求各州上缴总计1000万美元,结果只收到不足200万美元”说明邦联政府权力较弱,B符合题意,A项说法不正确,邦联政府是当时各州意志的体现,所以C项错误,材料并没有体现各州的分离倾向,所以D项不正确。故选B。

3、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共和制的确立邦联政府3.明置提刑按察使司,掌一省刑名按劾之事,兼具司法和监察职能。据此可知,提刑按察使司的设置A. 实现了司法独立B. 有利于整顿吏治C. 加强了地方权力D. 实现了权力制衡【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从题干信息“掌一省刑名按劾之事,兼具司法和监察职能”可知提刑按察使司的设置并没有实现司法独立,故A项错误;提刑按察使司掌“刑名”,兼具司法和监察职能,身兼多职有利于正风肃纪,澄清吏治,故B项正确;提刑按察使司的设置不是为加强地方权力,故C项错误;从提刑按察使司的设置看不出实现了政治权力的有效制衡,故D项错误。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的加

4、强提刑按察使司4.研究二战后初期的欧洲,下列能够说明“欧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观点的史实有两极格局确立北约成立马歇尔计划推行欧共体成立A. B. C. D.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理解“欧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的准确含义:即为欧洲被别国控制。在准确理解题干含义的基础上,可以得出正确,欧共体的成立有利于欧洲的发展,有利于其摆脱别国控制,所以不正确考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美苏争锋欧美关系5.唐代某诏令批评当时存在“恣行吞并,莫惧章程”和“口分永业(国家授予的田地),违法卖买”的现象。这表明当时A. 井田制瓦解B. 均田制受到破坏C. 分封制恢复D. “市”突破空间限制【答案】B【解

5、析】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唐代实行均田制和租用调制,唐代后期|“土地卖买”的现象也足以证明均田制其实已经受到破坏,井田制瓦解、分封制恢复、“市”突破空间限制均与材料的主旨无关,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C。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均田制受到破坏6.下图反映了欧洲人口占世界人口总数比例的变化状况,导致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A. 黑奴贸易促进人口流动B. 垄断组织控制经济命脉C. 福利国家提供社会保障D. 工业革命推动经济发展【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图形信息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

6、问题的能力,根据题目图形所反映的内容,欧洲人口占世界人口总数比例的变化状况的时间可以看出造成欧洲人口数量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工业革命的影响和推动,所以D项正确;A、B、C选项所反映历史阶段与题中的时间不符,不合题意。故选D项。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工业革命影响7. 下图是明人绘制的南都繁会图卷,图中传自西方的事物是A. 老者的眼镜 B. 门前的店幌C. 兴盛的商铺 D. 商人的衣着【答案】A【解析】B、C项在中国古代商业繁荣的城市已经出现,D项商人的衣着也是中国传统服饰,用排除法选择A项,眼镜最早出现于1289年的意大利佛罗伦萨,明朝中叶传入中国。8.明代一些名门望族的家训中出现以下说

7、法:“男子要以治生为急,农工商贾之间务执一业”,“民家常业,不出农商”。这反映出A.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出现B. 纲常礼教的愈趋严苛C. 当时社会在抑商问题上有松动倾向D. 农耕经济衰退导致人们就业艰难【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信息提取和分析理解能力。题中的载体为名门望族的家训,但内容上已经把农商看作同等重要的地位了,所以C项的表述较为贴合题意。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重农抑商在抑商问题上有松动倾向9.元代是中国戏曲的黄金时代,杂剧、散曲、南戏等都取得巨大成就,后世将其与唐诗、宋词并称。后人则充分肯定元曲的艺术风格,称其“文而不晦,俗而不俚”,“明白如话”,这种风格反映了元A.

8、 城镇经济繁荣B. 统治者政治清明C. 戏曲创作者文化水平不高D. 中外文化交流频繁【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元曲“文而不晦,俗而不俚”、“明白如话”反映了市民的需求,逐渐的倾向于大众化。从根本上说是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造成的。故选A。B项错误,元代政治黑暗,知识分子地位较低;C项说法错误,知识分子地位低下,仕途无望,把一腔的热情融进了元曲的创作,因此文化水平较高;D项和材料无关。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古代中国的艺术元曲10.观察下列宋元时期的绘画作品,它们反映出该时期绘画领域的主要特征是A. 文人画流行B. 风格多样化C. 宫廷画活跃D. 趋向世俗化【答案】B【解析】读图结合所学知识

9、可判断绘画的风格。赵佶锦鸡图属于宫廷花鸟画。苏汉臣货郎图属于风俗画。夏珪溪山清远图、倪瓒六君子图属于文人画。综上可知宋元绘画最平风格多样、流派纷呈,故B项正确。11.唐玄宗时,令宫女为前方将士缝绵衣。一兵士于短袍中得诗:“沙场征战客,寒苦若为眠。战袍经手作,知落阿谁边。蓄意多添线,含情更着绵。今生已过也,结取后身缘。”玄宗得知后,将作诗宫女嫁给该兵士,这一故事主要反映的是当时A. 佛教因缘观念影响深入B. 诗歌成为表达爱情的方式C. 社会风气比较开放D. 官营手工业因战争衰败【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所陈述故事同“因缘”观念关系较小,宫女与将士得以结成连理有赖于玄宗开明,而非通过自然因缘结

10、合,故A错误。在唐玄宗时期之前,诗歌也可作为表达爱情的方式,且此句话并非材料表达的主旨,故B错误。宫女勇敢表达心意,玄宗得知后将宫女嫁给士兵,均表现出唐代开放的社会风貌,故C正确。无法通过宫女为将士缝棉衣得出官营手工业的衰败,故D错误。12.下列古代中国艺术形式,能以“传神写照”、“随类赋彩”、“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为理论指导的是A. 国粹京剧B. 李白诗篇C. 绘画技艺D. 书法艺术【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依据所学可知,由材料“传神写照”、“随类赋彩”等可知这是绘画的特点。A项是戏剧;B项是文学作品;D项是书法艺术,均体现不出“传神写照”等特点来。所以应选C。考点: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学艺

11、术充满魅力的书画艺术绘画艺术分卷II二、非选择题13.法国历史学家托克维尔毕生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个人自由和政治民主问题。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托克维尔和他的朋友德蒙先生于18311832年间赴美国考察监狱制度,后经多年思考,分别于1835年和1840年出版轰动世界的论美国的民主第一、二部分。托克维尔认为民主的成功和失败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法律,包括法律、制度、宪法结构等;二是民情,即自由的习惯,包括思想、行为、习惯、价值观等;三是物质的或历史的环境。据Schleifer关于新译本的读书报告整理(1)托克维尔赴美考察时美国实行什么政体?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当时美国民主政治

12、中可能令其着迷和失望的东西有哪些?(2)托克维尔认为民主政治受制于哪些要素?按这一说法分析,民主政治为何在19世纪晚期的法国获得成功而在20世纪初期的中国遭遇挫折?(3)“有时候政权的改良和让步反倒会激发破坏性的革命”被称为“托克维尔悖论”。然而,邓小平却以“改革不能太晚”的见识,努力化解这一悖论,试以中国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有关史实加以说明。【答案】(1)政体:联邦制共和政体(或“总统制共和”、“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制”均可)着迷:美国宪法、分权制衡原则、联邦制、民选总统和议员、美国人自由民主的传统和意识。失望:种族歧视、妇女无权(答“黑奴制”“男女不平等”亦可)。(2)要素:法律、民情、环境。

13、法国:制定宪法,确立民主共和制;启蒙思想和大革命精神深入人心;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大革命以来法国人民前赴后继斗争。中国:临时约法及其确立的政体惨遭破坏;封建思想仍占统治地位(或“专制思想根深蒂固”“尊孔复古逆流”);自然经济为主,民族工业占比低。(以上分析要按法律、民情、环境三个角度来分析。)(3)经济方面: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农村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城市化进程;形成对外开放的格局;设立经济特区和经济开发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等。政治方面: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拔乱反正;平反文革前后的冤假错案;相继出台

14、一系列法律法规,保障公民的自由和民主权利;推进基层民主建设。文化方面:重新确立双百方针;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文艺事业;恢复高考;确立科教兴国战略。【评分说明】考生答案如超出要点但言之有理,可在每问总分范围内酌情给分。如果按法律、民情、环境三个角度来分析也可以。【解析】【详解】(1)第一小问,根据材料时间“1831-183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联邦制共和政体。第二小问,关键在于领会“着迷”和“失望”的深层次含义,即在考查美国民主政治中的优越性(积极性)和不足(缺陷)之处。结合所学相关史实展开,言之有理即可。 (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中托克维尔的观点,由材料“一是法律,包括法律、制度、宪法结构等;

15、二是民情”,可见法律、民情、环境。第二小问,分别把握19世纪晚期的法国和20世纪初的中国相关史实,从政治上、经济上和思想文化三个层面展开,在“比较中呈现原因”。(3)本问的关键在于审题理解“托克维尔悖论”的基本含义,他主要想指出改革有时候会给社会的发展进步带来负面的影响,然后让我们结合中国新时期(1978年以后)的相关史实说明在邓小平领导的改革中,我们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从而证明改革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必要。最后,在列举史实证明这一观点时,史实的列举一定要尽可能考虑全面,新时期包含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教育及外交等方面,因为我们的改革是整个社会全方位的改革,这一点一定要注意。14.随着世界各地区联系的逐渐加强,打破隔阂,相互依存,融入世界是历史的选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对于中国来说,十三行的出现维护了天朝的规制,而对于西方商人来说,十三行却遮断了他们同中国民间和官方的联系。虽然这种做法常常引起西方人的愤懑,但在冲突没有激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