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版】浙江省临海市白云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7881649 上传时间:2019-04-14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析版】浙江省临海市白云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解析版】浙江省临海市白云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解析版】浙江省临海市白云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解析版】浙江省临海市白云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解析版】浙江省临海市白云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解析版】浙江省临海市白云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析版】浙江省临海市白云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白云高级中学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试题高一历史(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一、单选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据史载,年幼的周成王与弟弟叔虞玩耍,削桐叶为圭以与叔虞,曰:“以此封若。”辅政的周公人贺,成王曰:“吾与之戏耳。”周公曰:“天子不可戏。”遂封叔虞于唐。这反映出当时A. 周公权倾朝野飞扬跋扈B. 注重维护天子至高无上的地位C. 分封制度己经遭到破坏D. 己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礼乐秩序【答案】B【解析】材料无法体现周公权倾朝野飞扬跋扈,排除A;材料意为周天子应该有威严,不可随意,体现了注重维护天子一言九鼎的至高无上地位,故B正确;C不符合史实;材料体现不出己形成了较为

2、完备的礼乐秩序,排除D。2.有学者指出:“个体家庭是宗族组织的基本单位,土地公有制是宗族组织的经济基础,宗族组织是家长制家庭的次生形态。”这表明A. 宗法制是先秦最基本的政治制度B. 家国观念出现有利于巩固宗族组织C. 先秦时期政治以血缘关系为基础D. 宗族组织是特定政治和经济的产物【答案】D【解析】从材料信息来看,宗族组织是在具备了经济基础和政治条件的前提下出现的,土地公有制是宗族组织的经济基础,联系所学可知,宗族组织的产生受宗法制的影响,因此材料信息表明宗族组织是特定政治和经济的产物,故答案为D项。材料没有直接涉及宗法制,材料所述是在宗法制影响下产生的宗族组织,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家国观

3、念的影响,排除B项;C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3.王夫之在读通鉴论秦始皇一书中说:“秦以私天下之心而罢侯置守,而天假其私以行其大公。”这里的“罢侯置守”是指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下列有关秦朝郡守的叙述正确的是A. 郡守可任命县令B. 职位可以传给儿子C. 定期向丞相汇报工作D. 接受宰相的任免【答案】C【解析】A选项说法错误,县令是由中央来任免的,地方长官无权干涉;B选项错误,郡守的职位不是世袭的,而是听从中央的安排;C选项说法正确,丞相是百官之首,地方长官要随时汇报;D选项错误,郡守是由皇帝任免,宰相无权管理。4.嘉靖以后,会试也要搜检,考生所带考具均有规定,如帽用单毡,鞋用薄底,砚台不得过

4、厚,笔管不得镂空,食物必须切开等。这一记载表明明代A. 人才选拨更加注重形式B. 科举制程序日益规范C. 君主专制程度不断加深D. 用人标准侧重道德品行【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科举制度。依据材料可知,明代科举考试防范舞弊的制度更加细致严格,这表明明代科举制程序日益规范,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明代科举考试具有严格的规范,不能表明人才选拔注重形式;C选项错误,科举制程序严格规范与君主专制强化没有直接关系;D选项错误,科举考试注重的是才能,不是道德品行。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5.中国社科院知名学者白钢在中国政治制度史中说:“元朝的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它负责处理

5、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行省的治所往往就是完成这种职能的中转站。”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A. 行省制必然导致地方势力膨胀B. 行省制下地方权力相对较大C. 行省制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D. 行省是元朝最高的行政机构【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从材料“元朝的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可以看出,行省是元朝地方行政机构,行省官员具有处理政治、军事、经济等权力,聚集地方财富上交中央。故B项正确。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行省制度6.明代洪武三十年科举春榜所录51人全系南方人,故

6、称南榜,这招致北方落榜举人联名上疏,告主考南方人刘三吾“偏私南方人”,朱元璋怒杀主考官并亲自策问,增录夏榜61人,全系北方人,故称北榜。“南北榜案”本质上反映出A. 明朝南北方区域矛盾突出B. 皇权凌驾于官僚机构之上C. 北方仍然是经济文化中心D. 科举制度走向了僵化腐败【答案】B【解析】材料“朱元璋怒杀主考官并亲自策问,增录夏榜61人,全系北方人”可以看出,无论是招录南方还是北方人,都是由朱元璋决定的,体现了皇权凌驾于官僚体制之上,故B项正确,A项是表象;C项说法错误,南宋以来经济文化中心转移南方;材料中没有体现出D项。7.朱元璋在立国初就规定了皇室不得与大臣通婚,推行选秀女制度。从民间良家

7、选取后妃,这些后妃的娘家人一无社会背景、二无社会地位。朱元璋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A. 后宫外戚干政B. 宦官专权C. 地方割据D. 相权过大【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皇室不得与大臣通婚”和“民间良家选取后妃娘家人一无社会背景、二无社会地位”可知朱元璋防止外戚专权,故A项正确;材料选秀女制度,与宦官无关,故B项错误;地方割据,是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材料未体现,故C项错误;相权过大,是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材料未体现,故D项错误。8.明朝地方设“三司”,互不统属。清朝固定督抚制度,十八省均设巡抚,为一省之长,每两道三省设总督一名,相当于大军区长官。不再设立巡按御史,。清朝行政机构的调整A. 降

8、低了地方的行政效率B. 违背了中央集权制原则C. 有利于地方事权的统一D. 从根本上防止吏治腐败【答案】C【解析】明朝地方设“三司”,互不统属,清代设置固定督抚制度,主要是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地方事权的统一,C正确;B错误;这一措施提高了地方的行政效率,A错误;D中根本说法错误。9.鸦片战争后办理中西交涉的中国官员并不了解领事裁判权,协定关税,片面最惠国待遇等条款损害国家主权之大,反以为有许多便利。这一现象说明A. 利益均沾符合中国利益B. 协定关税有利外贸稳定C. 中国官员贪污腐败无能D. 中国官员囿于传统知识【答案】D【解析】鸦片战争后办理中西交涉的中国官员并不了解领事裁判权、协定关税,片

9、面最惠国待遇等条款,说明晚清政府官员对于西方外交知识的不熟悉,中国官员囿于传统知识,D正确;A中符合中国利益错误;B中协定关税是破坏外贸;C中贪污腐败无能无从体现。10.林则徐在给英国女王的信中写道洪惟我大皇帝抚绥中外,国王累世相传,皆称恭顺,观历次进贡表文云:凡本国人到中国贸易,均蒙大皇帝一体公平恩待等语,窃喜贵国王深明大义贸易之利垂二百年,该国所由以富庶称者,赖有此也。”这反映了林则徐A. 主张与英国通商贸易B. 坚持“闭关锁国”政策C. 熟悉英国的政治制度D. 具有“天朝上国”思想【答案】D【解析】从材料“历次进贡”“均蒙大皇帝一体公平恩待”中可以看出,当时林则徐仍然有“天朝上国”的思想

10、,故D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中英之间的贸易和“闭关锁国”政策,故AB项排除;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前后,英国早已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故C项错误。11.美国作家马克吐温于1900年8月12日说他“同情中国人”,11月23日更公开宣称他“也是一个义和团员”,“无论何时都站在义和团一边,义和团是爱国者”。马克吐温上述言论的主要依据是因为义和团运动A. 与戊戌变法的目标完全一致B. 导致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C. 直接将矛头对准帝国主义D. 盲目排外违背近代历史潮流【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无论何时都站在义和团一边,义和团是爱国者”可知,马克吐温上述言论的主要根据是因为义和团运动直接将矛头对准帝国

11、主义,具有爱国性质,故C项正确。义和团运动是扶清灭洋,而戊戌变法则是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排除A。B项因果倒置,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是义和团运动爆发的原因之一,排除。D项是义和团运动的局限性,但与材料强调爱国主义不符,排除。点睛:本题考查义和团运动,需要掌握义和团运动的斗争目标、性质、影响等知识,解题时注意抓住关键信息“无论何时都站在义和团一边,义和团是爱国者”进行分析理解,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出答案。12.“自上月20日以来,我军在北方发动了大规模的运动战。平汉、正太、同蒲三路同时发动反攻,铁路到处被破坏,冀晋豫三省同时报捷。斩获既多,并克复了重要据点。”(摘自某年9月6日重庆大公报)据此推断该战

12、事是A. 日军既定计划破产的标志B. 正面战场的第一次重大胜利C.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的开始D. 敌后战场主动出击的大规模战役【答案】D【解析】如果能知道“某年”为哪一年,“我军”是哪一军可能解题就方便很多。但仅依据材料是难以判断的,因此要从地点入手。以“冀晋豫三省”可排除AB和C;平型关战役和太原会战(1937年9月-11月)都是发生在山西一省,太原会战包括平型关战役。故D项正确。点睛:台儿庄战役(1938年5月)是徐州会战中的一次重大胜利,仅在江苏一省。而且百团大战发生在华北,也和“我军在北方”相吻合。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在军事战争史这块的学习和复习中,要熟悉掌握相关概念的关系及差别。如什么是

13、战争、战役、会战、大捷?什么是战略、战术、战绩等等。我们要知道各自的涵义及关系13.史学家陈旭麓先生曾写道:“这是一场悲壮的斗争。其悲剧意义不仅在于他们失败的结局,更在于他们借助宗教猛烈冲击传统却不能借着宗教而摆脱传统的六道轮回。反封建的人没有办法洗净自己身上的封建东西。”材料中的斗争是指A. 太平天国运动 B. 义和团运动 C. 辛亥革命 D. 北伐战争【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他们借助宗教猛烈冲击传统却不能借助宗教而挣脱传统的六道轮回。反封建的人没办法洗净自己身上的封建东西”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指太平天国运动借助拜上帝教发动起义,进行反封建斗争,但是农民阶级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不能摆脱封

14、建思想的束缚,最终以失败告终,A项正确。义和团运动是反西方宗教而不是借宗教摆脱传统,排除B。辛亥革命是代表进步力量的、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但不是借宗教摆脱传统,排除C。北伐战争是在国共合作下开展的,与宗教无关,排除D。所以选A14.所谓“预备立宪”,就是做好正式立宪之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或者说是由原来的封建专制政治制度向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过渡的时期。预备立宪标志着清政府业已承认封建专制制度的破产。由此可知A. 立宪推动政治近代化B. 慈禧始终掌控着立宪进程C. 清朝统治者因循守旧D. 革命派识破了清廷的阴谋【答案】A【解析】预备立宪标志着清政府业已承认封建专制制度的破产,通过预备立宪由原来的

15、封建专制政治制度向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过渡,说明预备立宪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政治近代化,故答案为A项。预备立宪后期慈禧已经死去,排除B项;C、D项材料不能反映,均排除。15.英国泰晤士报在武昌起义后作了大量报道,其中频率比较高的关键词分别是“袁世凯”,“满清”,“武汉”,“叛乱”,“南京”和“孙中山”。而关于孙中山和袁世凯的报道分别是11篇和31篇。由此可得出的历史结论是A. 泰晤士报存在舆论导向B. 泰晤士报报道客观公正C. 英国积极寻找中国的代理人D. 辛亥革命失败具有历史必然【答案】A【解析】材料中泰晤士报称辛亥革命为“叛乱”或“反叛”,其舆论导向可见一斑,故A项正确;D项表述错误,辛亥革命主要是反封建。泰晤士报并没有对辛亥革命进行客观的报道,故B项错误。C项通过材料无法直接得出,排除。16.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号召“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5月5日,包括在内的各民主党派代表联名致电毛泽东,响应中共号召,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