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版】江西省鹰潭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7881404 上传时间:2019-04-14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2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析版】江西省鹰潭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解析版】江西省鹰潭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解析版】江西省鹰潭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解析版】江西省鹰潭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解析版】江西省鹰潭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解析版】江西省鹰潭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析版】江西省鹰潭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鹰潭市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高 二 语 文 试 题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生注意:请按照题号顺序将所有试题的答案写在另附的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在此试题卷上答题无效。考试前,请认真阅读答题卷上的“注意事项”。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题卷、答题卷一并收回。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如何以普遍的规范来协调个体之利与整体之利?这一问题在传统文化中便展开为义利之辨。辨析义利,是儒家的重要特点,而儒家对义利关系的看法,又对中国传统价值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根据儒家的观点,义作为当然之则,本身便有至上的性质:“君子

2、义以为上。”这里确认的首先是义的内在价值。后来的宋明理学进一步通过义与天理的沟通,对义的内在价值作了论证:“义者,天理之所宜。”“理”具有普遍必然的品格,义所以具有至上性,即在于它体现了“理”的要求。义一旦被赋予内在价值,便同时成为评判行为的主要准则。如果行为本身合乎义,则即使它不能达到实际的功效,也同样可以具有善的价值,所谓“惟义所在”,便表明了这一点。事实上,儒家往往将义(当然之则)理解为一种无条件的道德命令,并把履行道德规范(行义)本身当作行为的目的。这种看法带有明显的抽象道义论的性质。不过,“义以为上”的观念在培养崇高的道德节操等方面,也有不可否认的意义。中国历史上,“惟义所在”的律令

3、,往往具体化为“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道德追求,并出现了不少舍生取义的志士仁人。就此而言,道义的原则确实可以给人以正面的价值导向。肯定“义”的内在价值,当然并不意味着完全否定“利”在社会生活中的意义。事实上,儒家并不绝对弃绝功利。孔子到卫国,并非仅仅关心那里的道德风尚如何,相反,倒是开口便盛赞该地人口众多。当他的学生问他“既庶矣,又何加焉”时,孔子明确回答:“富之。”“庶”(人口众多)和“富”在广义上均属于利的范畴。按儒家之见,利并不是一种绝对的恶,从社会范围来看是如此,就个人而言也是这样。“富而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即使圣人,也不能完全不讲利:“圣人于利,不能全不较论。”不过,利

4、固然不可一概排斥,但利的追求始终必须处于义的制约之下。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儒家一再强调要“见利思义”,如果不合乎义,则虽有利亦不足取:“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相对于义,利始终处于从属的地位。一般来说,利首先与个人或特殊集团相联系,而个人(或特殊集团)之利往往并不彼此一致,因此,如果片面地以利作为行为的唯一准则,就不可避免地将导致社会成员在利益关系上的冲突,“若切于好利,蔽于自私,求自益以报人,则人亦与之力争,故莫肯益之,而有击夺之者矣”,与利不同,“义”超越了个人的特殊利益,具有普遍性的品格,唯其如此,故能对特殊的利益关系起某种调节作用。历史地看,儒家突出“义”的普遍制约,反对唯利是求,这

5、对于避免利益冲突的激化,维护社会的稳定,确实具有积极意义。然而,“以义制利”的要求与“义以为上”的观念相结合,往往又导致了对功利意识的过度压抑。功利意识的过分压抑,则常常容易弱化社会的激活力量。从这方面看,儒家以道义原则抑制功利原则,又明显地有负面的导向作用。(摘编自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义因为具有至上性,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理”的要求。B. “惟义所在”,说明合乎义的行为,即使没有实际结果,也可以具有善的价值。C. 孔子在卫国,开口便盛赞人口众多,表明他关心那里的利。D. 儒家对“义”的推崇,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避免利益冲突的激化,维护社

6、会稳定。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使用了总分的结构,先提出问题,然后按照义利的先后顺序分别展开议论。B. 文章在论证义的价值时,先论证义的内在价值的合理性,后论证义的社会价值。C. 文章在论证利的价值时,使用了说理论证、举例论证引用论证的论证方法。D. 文章在讨论义利之选时,先论证选择“义”的价值,再论证片面选择利的不足。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现代人在思考如何协调个人与集体之利的问题时,并不受“义利之辨”的困扰。B. “见利思义”“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是强调人们对利的追求必须始终处于义的制约之下。C. “义利之辨”超越了个人的特殊利

7、益,具有普遍性的品格,所以能对特殊的利益关系起某种调节作用。D. 对功利意识的压抑,容易弱化社会的激活力量。这使得儒家对“义”的推崇明显地有负面的导向作用。【答案】1. A 2. D 3. B【解析】【1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A项,“义因为具有至上性,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理的要求”因果颠倒,原文说“义所以具有至上性,即在于它体现了理的要求”。故选A。【2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论点、论据、论证以及论证结构等的把握,同时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

8、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D项,“先论证选择义的价值,再论证片面选择利的不足”错误,文章先论证片面地以利作为行为的唯一准则的缺陷,再论证推崇“义”的价值。故选D。【3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整合信息能力。解答此类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A项“并不受义利之辨的困扰”错,文章开头就说“如

9、何以普遍的规范来协调个体之利与整体之利?这一问题在传统文化中便展开为义利之辨”,所以现代人在思考如何协调个人与集体之利的问题时,也受“义利之辨”的困扰。C项“义利之辨”错,应该把它改为“义”。原文说“与利不同,义超越了个人的特殊利益,具有普遍性的品格,唯其如此,故能对特殊的利益关系起某种调节作用”。D项,“对功利意识的压抑”错,原文说“功利意识的过分压抑,则常常容易弱化社会的激活力量”。所以只有对功利意识的过分压抑,才容易弱化社会的激活力量。故选B。【点睛】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这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涉及的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

10、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看看有没有曲解文意、张冠李戴、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太阳土宁新路每当我离家远去,母亲最担心我水土不服。我的肠胃有敏感症,只认老家的水,挪个地方就水土不适闹肚子。母亲说拉肚子是肠胃在“换水土”。这次去离家很远的地方,一去要好几年不能回来,肠胃肯定得大“换”水土,定会拉得爬不起来。母亲很担心,就给我备了包东西,临上路的那天,她装在我衣兜里,嘱我每天喝它几次。我知道那是一包土,是那晒了很多年太阳的土,

11、叫“太阳土”,也叫“老土”,是那细如面粉的绵土。这是我每次出门,母亲都会让我带的东西。我带着它上路,母亲添了些安慰,我也少了些惧怕。“太阳土”是老墙下的土,是太阳晒落墙上的灰土。“老土”收藏了太阳多年的炽热和光色,比寻常黄土更黄亮、暖融融。土被晒成了纯粹的土面,老人不把它看作是土,看作是太阳身上的灰,说它干净得很,灵气得很。在那缺医少药的年代,老人偏爱这土,喝它暖肠胃,出远门带上调理水土不服。“太阳土”的名字好听,水却难以下咽,有苦酸辣涩麻咸等说不上来的味,入口喉咙发呕。母亲说常喝就不难喝了,喝惯就好了。这样的东西能喝习惯吗?我喝一次它难咽一次,从来没喝习惯过。虽难喝,我却是权把它当作母亲的爱

12、心,才喝它的。想到喝土水的怪味,就想到土里什么都会有,土脏。想到土里的脏来,就想吐。可母亲和老人把它说得很神奇。老土难道真有神力?这让我注意起这老墙的土来。老土里除苦酸辣涩麻咸外,那说不清的味究竟是什么?深想,一撮土还真不简单。一撮土来自一片土地,一撮土里有世代村人。土里,包含着这世上所有消亡的东西,也包括老祖宗的气息等一切。越想这土的生成,越觉得它复杂。这墙的土坯是哪里来的?老人懒得回答我这问题。我怀疑这“太阳土”的墙,是来自村西荒地。那里有人常年打土坯,打的土坯不是村里打墙用,就是盖了房子。荒地虽是花草遍地的树林,当年却是坟地,挖出过秦汉唐的古董,也挖出过元明清的钱币和陶瓷,当然还有棺材的

13、朽木、人骨和兽骨。这其中或许也有我的祖先。村人会用这土打墙。这老墙的土,虽被太阳晒成黄亮的尘埃,但它有祖宗的痕迹、遗留,有太多消亡生命的秘密。难怪这土的水,有神秘的气味,有说不清的味道。这土的水,是真能疗愈肠胃,还是祖辈乡土情结的狭隘偏执?我无法判断。可它确有安抚肠胃的功效,它被我的祖辈确认,也被我的肠胃证明过。我之所以认可它的作用,是因每到异地水土不服时,喝这“太阳土”水,就像母亲抚摸了我肚子,肠胃会舒服起来。我便有点信了老人对它迷恋的说法,也不好再置疑母亲对它的偏爱。来村的异地人也同样,初喝村里的水,大多水土不服,村人就让喝碗“太阳土”水,不适便缓解。这“太阳土”似乎有安抚人肠胃不适的功效

14、。是肠胃只认熟悉的乡土,还是乡土里有令肠胃熟悉的、源自母土的神秘元素?想来乡土里有“地气”,有母亲的“气血”,有出生在这块地上的生命的根。一撮“太阳土”就是乡土的根。这也许是这“太阳土”或“老土”的密码吧。乡土是生命的根,乡土里有灵气。乡土与生命的链接就是“太阳土”的神奇内涵。水土的根里是祖先,每一粒土里都有祖先。大地上的生命倒下,也包括我的祖先,一切都入土,化作养育万物的圣洁的泥土,化作了水、草、树、麦、禽、布等供人吃穿用的物质。也在阳光、空气、水的烘烤、氧化、洗涤下,腐朽的物质变成了有魂的净土、“太阳土”。泥土变得纯洁而神圣,我不再嫌它脏。老墙的土被太阳晒“香”,“太阳土”是香土。我一路上

15、惦记着到异地的那杯水,也提醒自己离家时母亲反复叮嘱的,喝水时不要忘了放点“太阳土”。我被拉到了大山里的哨所,风是咸的,水也是咸的,这里的水土我的肚子哪会“服”?我把几撮“太阳土”搅到水里,一口气喝下了,但还是拉了肚子。想必这水土对我肚子太“生分”,我喝它喝得太少了。我就连喝“太阳土”水,当然也吃了连队卫生员给的药片,肚子才安稳下来。“太阳土”喝完了,我的肠胃也终于适应了哨所的水土。是“太阳土”起了作用,还是卫生员的药片起了作用?我一厢情愿地相信是“太阳土”的功效。习惯了异地的水土,从异地再到异地,仍是水土不服,仍会肠胃难受,就想老家墙上的“太阳土”。想起那黄亮的土,顿感肠胃舒服了起来。(选自文

16、苑,2018年4月期,有删改)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开篇写“每当我离家远去,母亲最担心我水土不服”,读者由这一点出发会感爱到“太阳土”里所包含的浓浓母爱。B. 第三段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不但解释了上文母亲给我包的东西,也引出了下文对太阳土的介绍,使文章由叙事转入抒情。C. “太阳土”水有说不清的味道,是因为太阳土的生成非常复杂,既挖出过秦汉唐的古董,也挖出过元明清民的钱币和陶瓷。D. 作者由离家远去不服水土写起,赋予太阳土神奇的内涵,即乡土与生命的链接,表现出他对乡土的根的深沉的思索。5. 请简要概括本文描写的“太阳土”有哪些特点?6. 在对“太阳土”的介绍和回忆中,寄托了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