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版】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7881245 上传时间:2019-04-14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40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析版】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解析版】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解析版】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解析版】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解析版】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解析版】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析版】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省溧中2020届高二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选修)生物试题1.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中的每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B. 红细胞、淋巴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分别是血浆、淋巴和组织液C.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D. 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强,可使血浆渗透压升高,引起组织水肿【答案】D【解析】【分析】据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内环境稳态的实质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详解】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的每一种成分和理化性质都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内环境的

2、温度、pH、渗透压属于内环境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A正确;红细胞、淋巴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分别是血浆、淋巴和组织液,B正确;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C正确;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强,可使血浆渗透压降低,引起组织水肿,D错误。2.有关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 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不可能发生在内环境中B. 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理化性质恒定不变C. 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机制就是神经体液调节D.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答案】D【解析】抗体主要分布在人体内环境,所以抗体在体内只能在内环境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A错误;

3、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理化性质和各种成分相对稳定,B错误;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机制就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C错误;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D正确。3.下列关于动物激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激素是由内分泌腺分泌的B. 正常情况下激素在血液中的含量相对稳定C. 各种激素的生理作用不相同D. 激素对机体的生理活动总是起促进作用【答案】D【解析】激素是由特定的内分泌腺分泌的,A正确;激素具有微量高效的特点,正常情况下激素在血液中的含量相对稳定,B正确;不同的激素生理作用不同,C正确;激素对机体的生理活动有的是促进作用,也有的是抑制作用,D错误。4.下列关于神经活动的说法,错误的是

4、( )A. 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复杂转换过程B. 神经元受到刺激时,兴奋部位的膜电位是膜内为正,膜外为负C. 神经元产生的局部电流在膜内由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在膜外则相反D. 突触前神经元释放递质与高尔基体和线粒体有关【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兴奋的产生、传导和传递过程。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神经纤维膜对钠离子通透性增加,Na+内流,使得刺激点处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该部位与相邻部位产生电位差而发生电荷移动,形成局部电流。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

5、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详解】A.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需要通过化学物质神经递质传递,故存在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过程,A正确;B. 神经元受到刺激时,神经元细胞膜对钠离子通透性增加,Na+内流,兴奋部位的膜电位是膜内为正,膜外为负,B正确;C. 神经元产生的局部电流在膜内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在膜外则相反,C错误;D. 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递质属于分泌物,其加工、运输和胞吐与高尔基体和线粒体有关,D正确。5.下列有关人和高等动物激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 激素只运输给相应的靶细胞,靶器官B. 盐酸进入小肠促进胰腺分泌胰液的过程不属于体液调节C. 当甲状腺激素含量偏高时

6、,只有反馈抑制下丘脑活动才能使激素含量恢复正常D. 寒冷环境中,神经冲动和激素共同发挥作用,动员几乎所有细胞共同抵御寒冷【答案】D【解析】激素随着血液循环送到全身各处,作用于相应的靶细胞、靶器官,A错误;盐酸进入小肠促进胰腺分泌胰液的过程中,会引进促胰液素增加,属于体液调节,B错误;甲状腺激素含量过多时,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C错误;寒冷环境中,会促进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甲状腺激素几乎可作用全身细胞,D正确。【点睛】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情况激素由内分泌腺分泌的,在激素同受体结合后,激素原本的结构发生了改变,不再具有原来激素具有的生物学效应,就叫做灭活激素调节的三个

7、特点: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6.下列与免疫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只要免疫调节正常进行,就能维持内坏境的相对稳定B. T细胞、B细胞和吞噬细胞都属于淋巴细胞C. 唾液中的溶菌酶杀死病原菌属于免疫过程D. 多次注射疫苗是为了刺激记忆细胞产生大量的抗体【答案】C【解析】内坏境的相对稳定的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A错误;免疫细胞包括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包括T细胞和B细胞,B错误;唾液中的溶菌酶杀死病原菌属于非特异性免疫过程,C正确;多次注射疫苗是为了刺激记忆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再由浆细胞分泌大量的抗体,D错误。7.如图表示免疫异常引起的某种疾病的

8、发病机理。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 这是一种自身免疫病,细胞甲为B细胞B. 激素乙通过体液定向运到垂体发挥调节作用C. 细胞甲的分泌活动越旺盛,激素乙的分泌就越多D. 激素丙与抗体具有相同的受体,二者具有竞争性【答案】D【解析】细胞甲能分泌抗体,则细胞甲是浆细胞,A项错误;激素通过体液运送到全身各处,不能定向运向靶细胞,但只能特异性地对靶细胞发挥调节作用,B项错误;图中细胞甲分泌的抗体与甲状腺细胞上的激素丙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结合,导致甲状腺细胞对激素丙促甲状腺激素的敏感度降低,从而使激素乙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减少,故C项错误;据图可知,激素丙与抗体具有相同的受体,说明二者具有竞争性,D项正确。

9、8.有关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一个耗能的过程B. 农业上可以应用赤霉素打破种子的休眠C. 2,4D是一种具有与生长素相似的生理效应的植物激素D. 植物激素调节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答案】C【解析】生长素的极性运输过程属于主动运输,是一个耗能的过程,A项正确;赤霉素能促进细胞伸长,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B项正确; 2,4D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与生长素相似的生理效应,C项错误;植物激素调节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D项正确。9.通过下列一组对照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 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 B. 单侧光

10、照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C. 生长素能由下端向顶端运输 D. 感受光剌激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答案】A【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将富含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上,胚芽鞘能生长;而将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上,胚芽鞘不能生长,说明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实验的自变量是否含有生长素,因变量是胚芽鞘能否生长,结果含生长素的胚芽鞘能生长,证明了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A正确;由于甲中的胚芽鞘直立生长,所以不能得出单侧光照射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这一结论,B错误;由于实验中未设置上胚轴切段倒置的实验组,因此不能证明生长素只能由顶端向下端运输,C错误;由于甲中的胚芽鞘直立生长,没有弯曲

11、生长,所以无法验证感受光刺激的部位,D错误。10.下列叙述与植物激素作用无直接关系的是()A. 适时打顶去心,可促棉株开花结实。(据农桑辑要)B. 肥田之法,种绿豆最佳,小豆、芝麻次之。(据齐民要术)C. 正月种白稻,五月收获后,根茬长新稻,九月又成熟。(据广志)D. 新摘未熟红柿,每篮放木瓜两三枚,得气即发,涩味尽失。(据格物粗谈)【答案】B【解析】适时打顶去心,可降低侧芽部位的生长素浓度,促进侧芽发育成侧枝,从而促进棉株开花结实,A错误;“肥田之法,种绿豆最佳,小豆、芝麻次之”,绿豆、小豆、芝麻作为绿肥,其作用是改良土壤、丰富土壤中的营养物质,与植物激素没有直接关系,B正确; “正月种白稻

12、,五月收获后,根茬长新稻,九月又成熟”描述的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与多种植物激素有关,C错误;新摘未成熟的红柿,每篮放木瓜二、三枚,得气即发,涩味尽失,其中的“气”是指乙烯,因此与植物激素直接有关,D 错误。11.如图表示种群的各个特征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B. 甲为迁入率和出生率,乙为迁出率和死亡率C. 丁为年龄组成,包括老年、中年和幼年三种类型D. 丙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答案】C【解析】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A正确;分析图中种群特征的关系,甲为出生率和迁入率,乙为死亡率和迁出率,丙为性别比例,丁为年龄组成,B正

13、确;年龄组成的每种类型中包括老年、成年和幼年三个年龄期,C错误;性别比例主要是影响种群的出生率来改变种群密度的,D正确。12.“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实验中所用的血球计数板如图1所示,图2是其计数室某一个方格中酵母菌的分布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吸取培养液前应将培养瓶轻轻振荡B. 培养液中酵母菌数目较多时,样液可稀释后再取样计数C. 先将培养液滴在图1的计数室上后,再盖上盖玻片D. 图2的方格中酵母菌的数量应计为7个【答案】C【解析】培养过程中,酵母菌可能会沉在试管底部,如果取样取的是试管底部,实验数据则会偏大,如果取样取的是试管上部,则实验数据则会偏小,因此制片前要轻轻震荡

14、试管使酵母菌分布均匀,A正确;培养液中酵母菌数目较多时,尤其到了后期培养液中菌体数量多,不易计数,因而为了便于计数先要进行稀释再计数,B正确;利用血细胞计数板时,应先放置盖玻片,在盖玻片的边缘滴加培养液,待培养液从边缘处自行渗入计数室,吸去多余培养液,再进行计数,C错误;该方格中酵母菌的数量应计为7个,只计数内部和相邻两边及其夹角处的酵母菌,D正确。【点睛】本题综合考查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实验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记血细胞计数板的使用方法。13. 下列实例中,属于生物群落的是( )A. 一座岛上所有的金环蛇 B. 一个湖泊中所有的植物和鱼类C. 一块草地上所有的生物 D. 一个培

15、养瓶中培养的某种真菌【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生物群落是指一定区域内的全部生物的集合,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故C正确。一座岛上还有很多的动物和植物,故A错误,B没有包括其它动物,故B错误。一个培养瓶中还有其它的微生物也是,故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群落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理解掌握程度。14.下列关于群落结构和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乔木层的疏密程度会影响草本层中动物类群的分布B. 在无人为破坏的情况下,群落能演替到森林阶段C. 弃耕后的稻田先发生初生演替,后发生次生演替D. 初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无竞争现象,次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竞争明显【答案】A【解析】动物的分层取决于植物为其提供的食物和栖息场所,所以乔木层的疏密程度会影响草本层中动物类群的分布,A正确;在气候适宜、雨水充沛的环境中初生演替能形成森林,若气候干旱缺水,则只能形成草本或灌木,B错误;弃耕后的稻田发生次生演替,不会发生初生演替,C错误;初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有竞争现象,次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竞争明显,D错误。15.浮萍(一种被子植物)在环境污染治理和能源生产方面具有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