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版】江苏省如东中学、栟茶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学情检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7881157 上传时间:2019-04-14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析版】江苏省如东中学、栟茶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学情检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解析版】江苏省如东中学、栟茶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学情检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解析版】江苏省如东中学、栟茶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学情检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解析版】江苏省如东中学、栟茶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学情检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解析版】江苏省如东中学、栟茶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学情检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解析版】江苏省如东中学、栟茶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学情检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析版】江苏省如东中学、栟茶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学情检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如东中学栟茶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情检测高二历史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本试卷共6页,包含选择题(第1题第20题,共60分)非选择题(第2125题,共60分)。本次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20分。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2.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学号、考试证号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并将考试证号用2B铅笔正确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3.答题时请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指定区域作答。在试卷或草稿纸上作答一律无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1

2、.易经文言中提到“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由此反映出中国古代文化A. 知性理性合一的特征B. 崇尚自然天人合一的特征C. 注重对真善美的追求D. 注重对科学与真理的追求【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材料中解释了“大人”的概念,所谓的“大人”指的就是与自然万事万物相合的人物,他不会违背自然的意愿,而是顺应自然,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材料没有体现出理性;C选项材料没有体现出真善美的追求;D选项材料没有体现出科学。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易经2.春秋繁露云:“与大同

3、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故为人主之道,英明于在身之与天同者而用之。”此话强调,君主应A. 加强集权B. 独尊儒术C. 推行教化D. 顺应天意【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春秋繁露是西汉儒学家董仲舒的著作。董仲舒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创立新的儒学体系。题干摘录的材料大致意思是:遵循天道的统治者能够使国泰民安,违反天道的统治者则会使天下大乱,故统治者的英明之处在于顺应天意、利用天道统治百姓。体现了董仲舒“天人感应”的思想,D项符合题意。A项不是材料的主要意思,故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提及,故排除。C项材料也没有体现,故排除。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董仲舒3.北宋士人根据政治发展的

4、需要,对儒家学说原有内容进行全面反思与批判,并大胆地从佛、道学说中汲取思想精华。这一做法A. 使儒学进入思辨化、哲理化的新阶段B. 巩固了秦汉以来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C. 确立了儒学在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D. 扩充了教育的内容并提高了官员素质【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表明北宋儒学的发展是“对儒家学说原有内容进行全面反思与批判”“从佛、道学说中吸取思想精华”,再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这推动了儒学思想进入思辨化和哲理化阶段,故A项正确;北宋儒学的复兴,使北宋王朝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皇权的政治措施有了更好的政治思想理论依据,但不等于该举措巩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故B项错误;儒学在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形成

5、于汉代,故C项错误;材料信息不涉及教育和官员素质,排除D项。4.下图是江西吉安为纪念一位明代思想家按原貌复建的书院一隅,中有一联,据对联内容判断,下列属于该思想家主张的是A.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B. 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C. 故君子之学,惟求得其心D. 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答案】C【解析】【详解】由材料“明代思想家”“良知”,结合所学,“致良知”是明代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的核心观点。A 是李贽的观点,是对“存天理,灭人欲”的反叛,不符合题意,排除;B强调自私心是人类的天性,时间长了就会看见,是对心学的观点的反思,排除;“故君子之学,惟求得其心”是心学的观点,且符合材料的主旨,故选

6、C;D强调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这是程朱理学格物致知的主张,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5.李贽讲“人必有私”,并说“势利之心,亦吾人禀赋之自然”“天下尽市道之交也”;黄宗羲说“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盖皆本也。”这两种观点都A. 体现了重利轻义的价值取向B. 表达了反对君主专制的主观愿望C. 批判了理学家们的虚假说教D. 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特征【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人必有私”“ 亦吾人禀赋之自然”,说明李贽认为私心是人的本性,追求利益也是人的本性,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人们对利益的追求态度。“盖皆本也”体现出黄宗羲主张发展工商业,是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

7、出现的要求体现。故二者的思想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特征,D项正确;材料强调利也是合理正常的,并没有重义轻利,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是经济主张方面,没有涉及到政治上的反对君主专制,也没有针对理学的虚假说教,故BC项错误。6.据书林藻鉴卷九记载:“(宋四家)蔡胜在度,苏胜在趣,黄胜在韵,米胜在姿。”关于下图中书法艺术的表述,正确的是A. 体现当时书法艺术丰富多彩B. 书法艺术开始进入自觉阶段C. 表现了市民阶层的文化追求D. 反映书法艺术追求得意忘形【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了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中国古代书法艺术开始进入自觉阶段是在魏晋时期,故排除B项;书法艺术不能表现市民阶层对通俗文化的

8、追求,故排除C项;题意反映了宋代书法艺术的丰富多彩,各有特色,而不是得意忘形,故排除D项。故选A。【点睛】中国书法艺术发展的两个阶段,一个为自发阶段,一个为自觉阶段。魏晋以前是自发阶段,人们注重的是书法的实用功能;魏晋开始进入自觉阶段,人们追求书法的审美功能。魏晋时期,由隶书衍生出来的楷书、草书和行书,通过众多书法家的努力实践,书法日臻成熟,从此,书法的审美功能超过实用功能,自觉地创造书法美成为体现中华民族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7.李鸿章凭淮军实力日渐强盛。一次,他在游孔林时说道:“孔子不会打洋枪,今不足贵也。”李鸿章这样评价孔子,其背景最可能是A. “师夷长技”思想萌发B. “中体西用”思潮兴

9、起C. “托古改制”思想产生D. “尊孔复古”思潮泛滥【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师夷长技”思想萌发是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抵抗派,李鸿章属于地主阶级洋务派,故A项错误;据材料“孔子不会打洋枪,今不足贵也”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属于地主阶级洋务派的思想,即“中体西用”思潮兴起,故B项正确;“托古改制”思想属于资产阶级维新派思想,故C项错误;“尊孔复古”思潮是袁世凯复辟时期提出的,故D项错误。8.“然各国之革政,未有不从国民而起者;故欲倡之于下,以唤起国民之议论,振刷国民之精神,使厚蓄其力,以待他日之有用。”这说明A. 康梁认为变法不能依靠朝廷B. 戊戌变法没有借鉴外国经验C

10、. 康梁意识到启发民智的重要D. 戊戌变法是发自民众的运动【答案】C【解析】【详解】尽管题干中有“望变法于朝廷,其事颇难”,但“难”不等于不能依靠,且就事实而言,康梁的戊戌维新变法主要是依靠光绪帝的支持,故A错误;戊戌变法很大程度上借鉴了日本的明治维新等外国经验,且题干中“各国之革政”,亦说明康梁受外国影响,故B错误;“各国之革政,未有不从国民而起者”,说明变法改革需要自下而上,从国民开始。“故欲倡之于下,以唤起国民之议论”说明从国民开始,需要改变民众的思想,唤起民众的民主精神,故C正确; 戊戌变法是维新派发起的自上而下的政治改革运动,并非发自民众,变法期间也没有得到人民的普遍支持,故D错误。

11、9.1894年孙中山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到1912年1月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前夕,他则倡导包括满族在内的“五族共和”。这种转变说明A. 孙中山民族国家构想走向成熟B. 民权主义内涵发生变化C. 孙中山提倡建立民族统一战线D. 民族革命取得最终胜利【答案】A【解析】【详解】由“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到“五族共和”,反映了孙中山民族意识不断觉醒和进步,说明其民族国家构想走向成熟,故A正确。民权主义是指创立民国,其内涵没有发生变化,排除B。“五族共和”是指五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而不是提倡建立民族统一战线,排除C。 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依然处于半殖民地化半封建社会,排除D。

12、10.1957年,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把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区分为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提出要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毛泽东作出这一论断主要是为了A. 加快实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B. 坚持建设社会主义统一战线C. 调动各阶层建设社会主义积极性D. 完善社会主义各项民主制度【答案】C【解析】【详解】1956年底,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已基本完成,中国正式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此1957年已经不是过渡时期了,故A错误。毛泽东的这一区分主要着眼于国内建设环境。与建设社会主义统一战线无关,故B错误。 毛泽东于1957年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第一次提

13、出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命题,这就有利于团结社会各阶层分子、调动一切积极有利的因素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故C正确。 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与完善社会主义各项民主制度无关,故D项错误。11.阿尔及利亚人民报曾这样评论我国的一项科技成就:“被自由世界抛在联合国之外的中国人民,从1949年就开始向社会主义奋勇前进,在短期内实现了巨大的技术革命,东方红威严、壮丽地为之戴上了皇冠。”这项科技成就是A. 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B. 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C. 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D. “神舟5号”飞船发射成功【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

14、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东方红威严、壮丽地为之戴上了皇冠。可以看出本题想考查1970年“东方红一号”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所以本题选C,A、B、D与题干不符。考点: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12.新中国的人民教育,为社会主义事业培育了大量建设人才。下表数据的变化得益于A. 义务教育的普及B. 国民教育体系的形成C. 希望工程的推动D. 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答案】B【解析】【详解】20世纪末,我国才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时间不符,故A错误。国民教育体系主要是指主权国家通过制度或法律的形式,对本国所有享有公民权利的人所提供的一种不同层次、不同形态和不同类型的教育服

15、务系统。我国国民教育体系初步形成于1965年,国民教育体系的形成为各个阶段的人群提供了接受教育的机会,因此不仅可以降低文盲率而且可以提高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故B正确。1989年,共青团中央推出“希望工程”,时间不符,且希望工程主要针对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故C项错误。1995年,我国提出科教兴国战略,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13.1979年,邓小平在会见美国、加拿大国际友人的谈话中,谈到了“我们不要资本主义,但是我们也不要贫穷的社会主义,我们要发达的、生产力发展的、使国家富强的社会主义”,还提出了“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论断。邓小平的这些思想主张A. 确定了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B. 推动安徽、四川开始农业生产责任制C. 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D. 有利于我国经济特区的创办及其建设【答案】D【解析】【详解】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定了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排除A;安徽、四川开始农业生产责任制是按照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而进行,排除B;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尚未形成,排除C;1979年邓小平访美归国之后,我国设置了四个经济特区,说明邓小平的这些主张解放了思想,有利于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