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版】安徽省宣城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7880638 上传时间:2019-04-1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析版】安徽省宣城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解析版】安徽省宣城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解析版】安徽省宣城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解析版】安徽省宣城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解析版】安徽省宣城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解析版】安徽省宣城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析版】安徽省宣城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宣城市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文科综合试题第I卷选择题35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要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春秋时期,一些诸侯国不再把新得到的土地分给贵族作为封地,而是直接派行政官员去管理。该现象说明当时A. 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变革B. 兼并战争加速了统一的步伐C. 传统的政治体制正在瓦解D. 诸侯王国积极推广郡县制度【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春秋时若干诸侯国不再分封血缘贵族,而是派遣行政官员管理,这表明原本分封制下以宗法血缘关系为基础的组织体系正在瓦解,分封制走向崩溃,故答

2、案为C项。生产资料所有制包括土地制度等,而材料强调传统的政治体制开始崩溃,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兼并战争”,排除B项;春秋时仅仅出现了县和郡的形式,材料没有反映“积极推广”,排除D项。【点睛】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解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中的“春秋时期,一些诸侯国不再把新得到的土地分给贵族作为封地,直接派行政官员去管理”,再结合分封制崩溃的史实分析材料即可知道答案。2.南北朝时,凡是出任吏部官职者,都必须精通谱学,否则便难以称职。官府编撰百家谱多卷,使官员的任命“彝伦有序”。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 选官制度实行九品中正制B. 政府加强对士人人身控制C. 古代宗法观念的影响深远D. 顺应民族融

3、合现象的出现【答案】A【解析】【详解】出任吏部官职者必须精通谱学,有利于在选拔和任命官吏时根据世家大族的出身作出安排,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选官制度实行九品中正制。故答案为A项。当时政府没有加强对士人的人身控制,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只是在选官制度中注重出身,结合所学可知应当是九品中正制的影响,排除C项;材料中的现象与民族融合无关,排除D项。3.在唐代,皇帝的生辰放假三天,佛诞和老子的诞辰各放假一天;宋代不认为佛诞和老子诞辰是法定假日。这反映了宋代A. 儒学复兴运动效果显著B. 皇权比唐代有所增强C. 理学已经成为官方哲学D. 政府法定节假日变少【答案】A【解析】【详解】唐朝统治者实行尊道、礼

4、佛、崇儒的三教并行政策,因此将佛诞和老子的诞辰也作为法定假日;从材料中的“宋代不认为佛诞和老子诞辰是法定假日”来看,佛教和道教地位下降,说明宋朝时期儒学复兴运动效果显著。故答案为A项。材料没有反映皇权的变化,排除B项;理学在南宋以后成为官方哲学,排除C项;D项说法绝对,从材料中只能看出佛诞和老子诞辰不再是法定假日,不能得出政府法定节假日变少的结论,排除。4.在洪武年间,每过二、三年就可以见到申谕海禁的记载。例如,在洪武十四年、十七年、二十年、二十三年、二十七年、三十年,都有这种严厉的申谕。这说明洪武年间A. 中外海上贸易几近断绝B. 闭关锁国已经形成C. 民间对外贸易依然持续D. 君主专制不断

5、加强【答案】C【解析】【详解】明朝时期的海禁政策规定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对外贸易只能在官府主持下进行。从材料中的“每过二、三年就可以见到申谕海禁的记载”来看,说明当时民间对外贸易依然持续,因此政府多次重申海禁政策,且越发严厉。故答案为C项。实行海禁政策期间官方对外贸易仍然存在,排除A项;清初开始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排除B项;这一现象与加强君主专制无关,排除D项。【点睛】海禁不等于闭关锁国。海禁不禁止外国人来华贸易,但必须在官方主持下进行,即所谓的“朝贡贸易”。闭关锁国政策既禁止国人出海贸易,也限制外国人来华贸易,清朝在广州设十三行专门管理对外贸易。闭关锁国也不是绝对禁止对外贸易,而是严格

6、限制对外贸易和中外来往。5.中英中法天津条约中规定,以后两国在与中国的交涉中,分别只使用英文和法文;如以后有关交涉文件中发生文词争议,均以外文为准。1862年英文同文馆设立,随后法文同文馆也设立。由此可见,同文馆设立的目的是A. 推动外交的近代化B. 开启教育的近代化C. 践行中体西用思想D. 维护政府统治利益【答案】D【解析】【详解】在中外交涉中发生文词争议以外文为准,则不懂外文会损害清政府的利益,因此设立天文馆培养翻译人才是为了维护政府统治利益。故答案为D项。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设立天文馆的目的不是为了推动外交近代化,也不是为了开启教育近代化,排除A、B项;设立天文馆培养翻译人才,与践行中

7、体西用思想无关,排除C项。6.读1896-1937年中国翻译日本书籍表材料选自关捷1896-1945年中日间书籍翻译之考察据此可知A. 中国图书市场较大B. 中日关系日趋缓和C. 日本哲学水平较低D. 中外民族矛盾尖锐【答案】D【解析】【详解】从表格数据来看,中国每年翻译的日本书籍数有一定增长,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类书籍较多,特别是应用和自然科学类书籍增长幅度较大,说明这一时期随着中外民族矛盾的尖锐,中国人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和制度、试图自强实现自立的愿望更加强烈。故答案为D项。材料没有涉及中国图书市场状况,排除A项;从时间信息来看,中日关系日趋紧张,排除B项;C项说法绝对,材料不能反映,

8、排除。7.1938年蒋介石召开军事会议时指出:“二期抗战,游击战重于正规战”。同时他采纳朱德的建议,在南岳举办一个国民党游击干部训练班。中共先后派30余人参加教学工作,主要负责游击战战略战术的培训和政治思想工作。材料表明A. 抗战从战略防御转向战略相持B. 国共两党坚持了团结抗战C. 中共已经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D. 国民党放弃片面抗战路线【答案】B【解析】【详解】蒋介石采纳朱德的建议,以及“中共先后派30余人参加教学工作,主要负责游击战战略战术的培训和政治思想工作”,反映出国民党和共产党团结合作,共同抵抗日本侵略。故答案为B项。抗战从战略防御转向战略相持是在武汉会战结束后,排除A项;抗战进入相

9、持阶段后,中共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但材料信息没有反映,排除C项;材料没有反映国民党抗战路线的变化,排除D项。8.1957年中国农业总产值完成原计划101%,比1952年增长25%,平均每年增长4.5%。粮食产量1957年达到3900亿斤,比1952年增长19%;棉花产量为3280万担,比1952年增长25.8%。粮食和棉花年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3.7%和4.7%。以上现象表明A. 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B. 国民经济结构趋向合理C. 苏联技术援助的成效巨大D. 生产关系调整意义重大【答案】D【解析】【详解】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生产力得

10、到解放,材料中的现象是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成果。故答案为D项。材料反映的是农业的发展变化,A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材料没有涉及经济结构,排除B项;农业发展的成果与苏联技术援助无关,排除C项。【点睛】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实质,是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在农工商等经济领域实现生产资料的集体所有或全民所有,消灭私有制的存在,为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奠定经济基础。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中国基本确立。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改变,极大地促进了农、工、商业的社会变革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开辟了道路,为中国的社会主义

11、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9.罗马在公元前367年设立内务大法官的基础上,于公元前242年又增设了外务大法官,专门处理罗马市民与外国人之间以及外国人相互之间的事务。外务大法官的设置A. 标志着万民法的形成B. 保证了罗马扩张的需要C. 顺应了商品经济发展D. 推动了罗马帝国的诞生【答案】C【解析】【详解】罗马共和国在扩张版图的过程中,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罗马公民与外邦人之间的经济贸易活动越来越频繁,罗马市民与外邦人之间以及外邦人相互之间的财产纠纷越来越多,因此需要设立专门处理此类事务的外务大法官。故答案为C项。万民法形成的标志是罗马法打破只适用于公民范围的界限,排除A项;外务大法官的设置是适应罗马

12、扩张的需要,排除B项;罗马帝国的诞生是罗马奴隶制国家扩张的结果,排除D项。【点睛】在罗马共和国时期,罗马法用来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适用范围主要限于罗马公民,所以被称为公民法。在公民法下,罗马公民受到法律的保护,并享受法律赋予的权利。在罗马帝国建立以后,由于罗马的扩张,所控制的辽阔版图上不同民族之间的矛盾显现出来,政治经济活动中出现了许多公民法无法解决的新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公民法发展为万民法,万民法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的一切自由民。10.宪法规定总统与国会间的外交权争议应由最高法院来裁决。但自美国成立以来,最高法院一直以这一争议属于“政治问题”,司法裁决不应介入为由,采取回避态度。在非做判

13、决不可的几个涉及外交权的案例中,法院做出的判决对总统比较有利。这表明美国A. 分权制衡导致行政效率低下B. 1787年宪法得到理性实践C. 联邦法院成为国家权力中心D. 三权分立体制已经被打破【答案】B【解析】【详解】最高法院没有轻易行使1787年宪法赋予的裁决权,说明美国对于宪法的实施也是根据政治实践作出理性选择,是根据现实需要审慎实践宪法的规定,而不是完全照搬宪法的规定。故答案为B项。材料没有涉及美国行政效率,排除A项;美国三权分立互相制衡,联邦法院不是国家权力中心,排除C项;最高法院仍然拥有法律规定的裁决权,没有打破三权分立体制,排除D项。11.1942年11月,苏联发布了关于集体农庄庄

14、员及个体经营者未完成义务交售任务的责任,根据这一决议,国家粮食采购部的特派员追讨农民所欠义务粮时,可以不经由法庭直接没收农民财产。这一法令的颁布,改变了1937年确定的以司法手段处理没收农民财产问题的规定。造成这一变化原因是A. 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B. 苏联卫国战争的需要C. 国内阶级矛盾的激化D. 斯大林模式逐步形成【答案】B【解析】【详解】从材料中的时间信息“1942年11月”来看,苏联发布关于集体农庄庄员及个体经营者未完成义务交售任务的责任是为了筹集粮食支援苏联卫国战争。故答案为B项。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是在1929年,排除A项;这一时期苏联国内没有出现阶级矛盾激化现象,排除C项;斯大林模

15、式自1928年实行“一五”计划后逐步形成,排除D项。【点睛】本题的解答主要是根据材料中的时间信息“1942年11月”,并联系所学有关内容来确定答案。1941年6月22日法西斯德国对苏联发动侵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爆发。为支援前线,苏联发布关于集体农庄庄员及个体经营者未完成义务交售任务的责任,通过一切方式筹集粮食。12.法国积极推动以法德为核心排除英国的西欧联合;1959年,总统戴高乐宣布从北约撤出法国地中海舰队;1964年,戴高乐在拉丁美洲走访了十一个国家,签署了许多经济、贸易和技术合作协定。这表明了法国A. 加强了外交的独立性B. 力图担当大国责任C. 积极推进经济区域化D. 全面对抗美国霸权【答案】A【解析】【详解】从材料中的“总统戴高乐宣布从北约撤出法国地中海舰队”等信息来看,在美苏两极格局的背景下,法国外交力图减少受其他国家的干扰,努力加强外交的独立性。故答案为A项。法国不是“大国”,材料所述也不是为担当大国责任采取的措施,排除B项;戴高乐与拉丁美洲十一个国家签署经济、贸易和技术合作协定,不是为建立区域经济组织,排除C项;D项“全面”说法绝对,法国仍然是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的成员,排除。第卷非选择题,共160分二、非选择题:共160分。第36-42题为必考题,每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