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版】四川省德阳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7880425 上传时间:2019-04-14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析版】四川省德阳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解析版】四川省德阳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解析版】四川省德阳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解析版】四川省德阳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解析版】四川省德阳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解析版】四川省德阳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析版】四川省德阳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2019学年四川省德阳市高二第一学期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第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马可波罗游记对日本的描写:“君主有一大宫,其顶皆用精金为之;宫廷房室地铺金砖,以代石板,一切窗栊亦用精金,由是此宫之富无限。”这一描写A. 真实可信、影响巨大B. 真实可信、但影响有限C. 毫无根据、亦无影响D. 脱离现实、但影响较大【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其顶皆用精金为之;宫廷房室地铺金砖,以代石板,一切窗栊亦用精金”的说法明显脱离实际,可信度较低,故排除A、B项;但马可波罗游记在

2、欧洲引起的影响较大,特别是题意中的描写激发了当时欧洲人到东方寻金的热情,故排除C项,故选D项。2.新航路开辟之前,欧洲对外贸易主要由冒险商人采用人背马驮的形式贩运东方的奢侈品;在新航路开辟后,大型商船队从事的大规模海上贸易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形式。这一转变A. 预示着工业资本的崛起B. 扩大了世界市场的范围C. 使商人获得贸易主导权D. 推动了蒸汽动力的普及【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工业资本是伴随着工业革命的爆发而崛起的,与题意不符,故排除A项;新航路的开辟和“大型商船队从事的大规模海上贸易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形式”扩大了世界市场的范围,故选B项;贸易方式的转变不能说明商人获得了

3、贸易主导权,故排除C项;蒸汽动力的普及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后,与题意时间不符,故排除D项。3.16世纪,西欧各国普遍出现了土地转让现象。英国在16世纪后半期,三分之一的封建庄主都换了主人,有些地方变动率甚至达到40%;在法国,80%的封建贵族负债累累。据此推论,当时西欧A. 阶级关系出现变动B. 经济结构发生转变C. 农业经济趋向衰退D. 封建贵族丧失权力【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西欧各国普遍出现了土地转让现象”、“80%的封建贵族负债累累”可知此时的西欧封建阶层走向衰落,阶级关系出现了变动,故选A项;土地关系发生变化不能说明经济结构也发生了转变,故排除B项;封建阶层走向衰落不能证明农业

4、经济趋向衰退,更无法体现封建贵族丧失权力,故排除C、D项。4.1786年,英国国王封水力纺纱机发明者阿克莱特为爵士,并邀请他担任德比郡的郡长;1812年,国王又奖励骡机的发明者克隆普顿5000英镑的奖金。这表明A. 英国政府重视技术创新B. 科技发明者的社会地位崇高C. 地方行政官由国王选派D. 物质奖励刺激了技术的发明【答案】A【解析】【详解】英国国王对新机械发明者的奖励说明当时英国政府重视技术创新,故选A项;虽然国王对新机械发明者进行的奖励,但不足以据此说明科技发明者社会地位崇高,故排除B项;国王邀请阿克莱特担任德比郡郡长是国王对他的奖励,不能证明地方行政官由国王选派,故排除C项;题意内容

5、反映了对技术发明的奖励,没有体现技术发明的出现是由于物质奖励,故排除D项。5.据统计,在1850到1857年间,德国(普鲁士)共成立了94家工业股份公司,其中铁路、采矿、冶金股份公司59家,占工业资本总额81.6%;纺织工业股份公司仅有10家,占投资总额的9%。这反映出当时德国A. 走上了垄断资本主义道路B. 农、轻、重比例的失调C. 工业生产组织形式的变革D. 已经完成了国家工业化【答案】C【解析】【详解】垄断资本主义出现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与题意时间不符,故排除A项;题意没有反映当时普鲁士农业的投资情况,不能说明农、轻、重比例失调,故排除B项;根据“德国(普鲁士)共成立了94家工业股份公

6、司”可知公司开始成为当时普鲁士的一种生产组织形式,体现了工业生产组织形式的变革,故选C项;已经完成国家工业化的说法题意没有体现,故排除D项。6.据统计,18701913年间,世界贸易总量增长了3倍多,铁路线长度增长了4倍,世界船舶总吨位增长1倍以上。这表明A. 国家之间经济争夺更加剧烈B. 世界各地区间联系的加强C. 世界各地获得同等发展机会D. 蒸汽机广泛用于各个领域【答案】B【解析】【详解】题意主要反映了世界贸易和经济的增长,没有体现国家之间的经济争夺,故排除A项;贸易总量、铁路长度和船舶总吨位的增长说明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贸易联系密切,世界各地区间联系加强,故选B项;世界各地获得同等发展机

7、会的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实际,故排除C项;蒸汽机广泛用于各个领域的说法无从体现,故排除D项。7.有学者指出,在某一个阶段上,最能体现这个阶段特点的国家就是这个阶段所谓的大国。由此判断,促使英国成为一个“大国”的经济发展主导思想是A. 重商主义B. 凯恩斯主义C. 自由主义D. 新自由主义【答案】C【解析】【详解】英国推行重商主义时正处于殖民扩张时期,此时英国还没有成为世界大国,重商主义不是促使英国成为一个“大国”的经济发展主导思想,故排除A项;凯恩斯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盛行于20世纪以后,此时英国已经成为一个“大国”,所以凯恩斯主义和新自由主义不是促使英国成为“大国”的经济发展思想,故排除B、D项

8、;为了适应对外扩张和发展经济的需要,英国开始推行自由主义经济思想,推动了英国殖民霸权的确立和经济的发展,从而成为了一个“大国”,故选C项;8.从1933年3月初美国国会通过紧急银行法到6月通过全国产业复兴法,是罗斯福新政的第一阶段,史称“百日新政”。这一阶段新政的中心任务是A. 结束混乱状态,稳定经济秩序B. 调节劳资矛盾,稳定社会秩序C. 强化制度建设,巩固改革成果D. 整顿金融秩序,恢复银行信用【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从1933年3月初美国国会通过紧急银行法到6月通过全国产业复兴法”并结合所学可知此阶段罗斯福主要是稳定秩序,推动经济的复苏,所以此阶段新政的中心任务应该是结束经济危机

9、带来的混乱状态,稳定经济秩序,故选A项;调节劳资矛盾和强化制度建设属于“百日新政”之后化解经济危机的手段,与题意主旨不符,故排除B、C项;整顿金融秩序,恢复银行信用仅体现了紧急银行法的作用,没有体现全国产业复兴法的作用,所以D项未能全面涵盖题意,故排除。9.1983年3月,英国政府宣布把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从1980年的711%,下降到1984年的48%,并在四年内把政府的公共开支降低4%,严格控制财政赤字。这表明英国政府A. 放弃了对经济的干预B. 以货币贬值来刺激经济C. 以增税为工作的中心D. 调整了经济的增长模式【答案】D【解析】【详解】英国政府降低了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但依然是在对经济

10、进行干预,故排除A项;英国政府降低了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并未实行货币贬值,故排除B项;英国政府主要是降低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降低公共开支,而没有反映进行增税,故排除C项;英国政府降低公共开支,控制财政赤字,表明英国政府对经济模式进行了适当调整,故选D项。10.1918年9月,苏俄中央执行委员会宣布苏维埃共和国为军营,发出了“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的号召。为了保证军事的胜利,苏俄A. 大力发展军事工业B. 实施了余粮收集制C. 对农民征收粮食税D. 开始了工业化建设【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1918年9月”、“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此时苏俄为了保证军事胜利实行

11、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而非大力发展军事工业,余粮收集制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重要内容,故排除A项,故选B项;对农民征收粮食税和开始工业化建设开始于1921年以后,与题意时间不符,故排除C、D项。11.下图是苏联某时期的一幅宣传画。该画意在A. 讽刺西方对苏联工业化的态度B. 展示苏联重工业建设的成就C. 抨击当时流行的修正主义思潮D. 揭示西方国家遏制苏联的阴谋【答案】A【解析】【详解】苏联从1928年开始进入工业化建设时期,西方国家认为苏联是幻想和乌托邦,但苏联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现实却反驳了西方国家的这种说法,所以该漫画意在讽刺西方对苏联工业化的态度,故选A项;B项说法未能体现两幅画内容的对

12、比,故排除B项;漫画主旨是对西方国家进行讽刺,没有体现抨击修正主义思潮,故排除C项;西方国家对苏联的遏制是在二战结束以后,与题意时间不符,故排除D项。12.2003年,俄罗斯民意调查机构就斯大林逝世50周年进行民意调查。结果显示,高达57%的人对斯大林在俄罗斯的作用是肯定的,只有34%的人持否定态度。对此解读最合理的是A. 斯大林模式仍适应俄罗斯建设B. 俄罗斯仍盛行崇拜斯大林之风C. 苏联工业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D. 俄罗斯民众对国家振兴的期望【答案】D【解析】【详解】虽然57%的人肯定斯大林的作用,但并不能说明斯大林体制高度集中的计划模式是适应俄罗斯建设的,故排除A项;人们对斯大林的肯定是由

13、于他对苏联发展所做的贡献,并非是盛行崇拜斯大林之风,故排除B项;苏联工业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说法在题意中无从体现,与题意主旨不符,故排除C项;斯大林曾经带领苏联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所以人们对斯大林的肯定反映了俄罗斯民众对国家振兴的期望,故选D项。13.1962年9月,苏联经济学教授利别尔曼在真理报上发表了题为计划、利润、奖金一文,核心思想是扩大企业权限,关心最大经济效果,基本手段是加强经济刺激,史称“利别尔曼建议”。该建议A. 否定了计划经济体制的措施B. 强调了企业独立自主经营的地位C. 认可了市场经济的某些原则D. 成功指导了后来苏联的经济改革【答案】C【解析】【详解】利别尔曼的建议是对

14、斯大林体制的调整,而非是否定计划经济体制,故排除A项;利别尔曼建议扩大企业权限,并不是强调企业独立自主经营,故排除B项;根据“扩大企业权限,关心最大经济效果,基本手段是加强经济刺激”可知利别尔曼认可市场经济的某些原则,故选C项;苏联的经济改革最终都以失败告终,所以成功指导了后来苏联的经济改革的说法有误,故排除D项。14.在伦敦,一位来自纽约的旅客对美国的新闻记者抱怨说:“这里的银行、旅馆、商店都一样,他们看到我们手里的美元时流露出的神情,好像这些美元成了病菌携带物一般。”这一现象最有可能发生在A. 20世纪五十年代B. 20世纪六十年代C. 20世纪七十年代D. 20世纪九十年代【答案】C【解

15、析】【详解】根据“他们看到我们手里的美元时流露出的神情,好像这些美元成了病菌携带物一般”可知此时美元的地位下降,欧洲人不欢迎美元。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种情况应该出现在20世纪七十年代。20世纪七十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美国遭遇重重危机,故选C项;20世纪五十年代、六十年代和九十年代美国都没有出现美元地位严重下降的情况,故排除A、B、D项。【点睛】20世纪七十年代美国遭遇经济危机,布雷顿森林走向崩溃。多极化趋势的发展也大大冲击了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15.下图是战后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GDP占世界比重的统计图。图中数据的变化表明A. 美国丧失了世界经济霸权B. 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形成C. 各国间经

16、济联系显著增强D. 发达国家仍引领经济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美国丧失了世界经济霸权的说法不符合19501991年间世界经济的实际,故排除A项;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形成由图中数据的变化无法体现,不符合题意主旨,故排除B项;图中数据的变化无法体现各国间经济联系的加强,故排除C项;根据图中数据变化可知,虽然美国和西欧GDP占世界比重有所变化,但它们仍然占据大部分,引领世界经济的发展,故选D项。16.苏格拉底认为,政治家自以为是,却一无所知,而“匠人诚然对自己的专业十分精通,但他们与政治家们一样自以为知道那些其实自己并不知道的事情”。这表明苏格拉底A. 重视理性思想B. 追求道德自觉C. 肯定自

17、然科学D. 否定直接民主【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政治家自以为是他们与政治家们一样自以为知道那些其实自己并不知道的事情”可知苏格拉底认为每个人都应该认清自己,保持理性的思想,故选A项;苏格拉底强调的是重视理性,没有涉及到道德自觉和肯定自然科学,故排除B、C项;苏格拉底反对雅典直接民主中的弊端,并不否定直接民主,故排除D项。【点睛】苏格拉底主张“认识你自己”,批评雅典的抽签选举。17.英国学者罗素认为,在文艺复兴运动中,“否认教会的威信比承认科学的威信开始得要早”,而且反对教会“在人们的心念里和古代文明分不开,仰赖的仍旧是过去,然而是比初期教会与中世纪还渺远的过去”。据此推断,文艺复兴A.

18、 促进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B. 借助古典文化中的人文精神C. 以科学作为反教会的武器D. 彻底推翻了教会的统治权威【答案】B【解析】【详解】罗素只强调了否认教会威信比承认科学威信要早,没有体现文艺复兴促进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故排除A项;根据“仰赖的仍旧是过去,然而是比初期教会与中世纪还渺远的过去”可知罗素认为文艺复兴了借助古典文化中的人文精神,故选B项;文艺复兴仰赖的是古典文化,而非是科学来反对教会,故排除C项;文艺复兴是打击了而非彻底推翻了教会的统治权威,故排除D项。18.据史料记载,1348年,一场致命的瘟疫使占欧洲人口三分之一的人死去,并引起了人们对上帝及其人生问题的反思。这一“反思”导致

19、A. 近代医学体系逐渐建立B. 封建王权被彻底推翻C. 信仰上帝被人们所抛弃D. 人对自身幸福的重视【答案】D【解析】【详解】一般认为近代医学兴起于文艺复兴以后,且近代医学体系的建立与题意主旨不符,故排除A项;封建王权被彻底推翻明显与题意中的时间不符,故排除B项;基督教和上帝是欧洲的基本信仰,虽然人们开始反思上帝及人生问题,但并没有抛弃对上帝的信仰,而是在信仰上帝的同时开始重视人自身的幸福,故排除C项,故选D项。【点睛】“1348年”是本题的关键信息。19.下表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关于中国的言论。根据这些言论,可确定的结论是伏尔泰我们还是一小群人并在阿登森林中踟蹰流浪时,中国已经治理得像一个家庭,

20、国君是这个家庭的父亲,40多名公卿大夫则被视为兄长。孟德斯鸠在中国,立法者们把宗教、法律、风俗、礼仪都混在一起,所有这些东西都是道德,所有这些东西都是品德;这四者的箴规,就是所谓礼教。魁奈(中国)君主被看做是一个大家庭里的大家长,正如人民应当孝顺地服从于他们的君王一样,君王反转来也应当像父亲那样热爱他的人民。A. 伦理治国导致中国的落后B. 中国具有伦理治国的特征C. 法治取代伦理是历史进步D. 中国的政治体制优于西方【答案】B【解析】【详解】伏尔泰对中国的儒家伦理持肯定态度,认为伦理治国是中国取得先进成就的原因,所以伦理治国导致中国落后的说法有误,故排除A项;伏尔泰、孟德斯鸠和魁奈都提到了儒

21、家伦理在中国治国中的作用,故选B项;表格中的内容没有体现法治对伦理的取代,故排除C项;三位思想家评述了中国的伦理治国,但没有说明中国的政治体制优于西方,故排除D项。20.欧洲近代的思想解放,经历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等重大事件。在这一过程中,贯穿始终的是A. 王权的衰落B. 神权的动摇C. 人的解放D. 理性的启蒙【答案】C【解析】【详解】王权的衰落和理性的启蒙主要出现于启蒙运动中,没有贯穿于文艺复兴,故排除A、D项;对神权的抨击和动摇不是启蒙运动的重点内容,故排除B项;贯穿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是对人的重视与发展,对人的解放,即人文主义思潮,故选C项。21.1929年、193

22、6年、1947年和1952年日食时,各国天文学家组织了检验光线弯曲的日食观测。到20世纪60年代初,天文学家开始确信太阳对星光有偏折作用。这些实验观测A. 证明了相对论的科学性B. 消除了天文学领域的分歧C. 开创了物理学的新领域D. 为电力的普及奠定了基础【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天文学家开始确信太阳对星光有偏折作用”可知这些试验检测证明了相对论的科学性,故选A项;这些试验检测主要是证明了太阳对星光的偏折作用,并非是消除天文学领域的分歧,更不是开创物理学领域的新理论,故排除B、C项;天文学领域的观测证明与电力的普及没有必然联系,所以D项不符合题意主旨,故排除。22.1765年后的80年

23、间,英国涌现了大量的机器发明,比如1765年的珍妮纺纱机,1768年的水利纺纱机,1782年的复动式蒸汽机,1785年的水利织布机,1814年的蒸汽机车,等等。据此可推知,当时英国A. 传统手工业趋于消亡B. 纺织技术领先于世界C. 技术革新已形成体系D. 重工业发展尚未起步【答案】C【解析】【详解】英国大量机器的涌现并不能说明传统手工业趋于消亡,故排除A项;各类机器的发明推动了英国纺织业的发展,但无法证明其纺织技术领先于世界,故排除B项;英国涌现出的机器发明中,包括纺织机器、动力机器和新型交通工具等,说明技术革新已经形成体系,故选C项;复动式蒸汽机和蒸汽机车的出现说明重工业尚未起步的说法有误

24、,故排除D项。23.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提出了“星球大战计划”和“信息高速公路”计划,日本确立了“科学技术立国”战略,欧共体制定了“尤里卡计划”(将使欧洲“能够掌握所有的高技术”)。这表明A. 各国加强了科技领域的合作B. 国家力量推动经济的转型C. 军备竞赛推动世界科技发展D. 互联网已广泛运用于生产【答案】B【解析】【详解】美日欧分别提出了自己的高科技发展计划,但没有反映它们之间的合作,故排除A项;美日欧分别通过发展高科技以推动经济发展,说明是国家力量推动经济转型,故选B项;“信息高速公路”、“科学技术立国”等不属于军备竞赛,故排除C项;题意中没有体现互联网在生产中的广泛运用,故排除

25、D项。24.19世纪,欧洲文学涌现出一系列个人奋斗、个人反抗的艺术典型。高尔基认为,19世纪全部文学几乎就建筑在这类典型上面。这反映出,19世纪欧洲A. 文学艺术潮流单一B. 俄罗斯文学地位较高C. 政治革命运动高涨D. 现实主义文学的流行【答案】D【解析】【详解】19世纪欧洲文学艺术潮流单一的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实际,故排除A项;题意中无法体现俄罗斯文学的地位,故排除B项;题意主要反映了19世纪欧洲文学艺术的发展概况,没有反映政治革命运动的高涨,故排除C项;19世纪欧洲文学几乎都建筑在一系列个人奋斗、个人反抗的艺术典型上,说明此时的文学艺术注重社会现实,反映了现实主义文学的流行,故选D项。【

26、点睛】19世纪中叶,欧洲资本主义制度逐渐得到巩固。资本主义国家未能很好地缓和与协调自身矛盾,日益积聚的社会矛盾变得更加尖锐复杂。资本主义社会中的道德观念和文化价值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金钱成为衡量事务与人的价值的重要标准。第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共52分)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862年和1864年,美国国会通过了两项建筑横贯大陆的铁路方案。为鼓励私营公司向铁路投资,联邦政府实行了补贴制度。据统计,从18501871年,作为奖励措施,政府先后把1.75亿英亩的农田、牧场、森林及矿地赠给铁路大王们。另外,还给予铁路公司特殊的银行信贷便利,允许享有长

27、期或短期的免税特权。在19世纪最后30年,美国全境铺设了四条铁路干线。1865年,美国有铁路35000哩,到1900年增加到25.9万哩,约占全世界铁路长度的一半。摘编自徐鹰美国工业化进程中的政府作用材料二 十月革命后,苏俄把铁路全国全部收归国有,并建立了统一领导交通运输的交通部。国内战争时期,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拨款恢复、改造旧线,同时兴建新线,到1928年苏联境内的铁路总长度达到76887公里,同时在1920年通过的国家电气化计划指导下,开始了主要铁路干线的电气化建设。在前三个五年计划中,都把铁路建设作为重点发展部门。到1945年,全苏铁路通车里程已增加到112900公里,比十月革命胜利

28、初增加了60%。摘编自纳波尔科苏联铁路运输发展史略(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9世纪末美国铁路发展的表现,并简析其原因。(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联与美国铁路修建模式上的差异。(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铁路修筑在社会发展中的意义。【答案】(1)表现:制定了铁路发展方案,完善了发展铁路相关的金融与奖励制度,铁路干线里程大幅度提高。原因:工业革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南北战争,维护了联邦体制,国家统一;政府的重视与鼓励政策;私人资本的壮大。(2)从性质上,美国属于私营,苏联属于国有;从资金来源上,美国通过银行信贷,苏联是国家财政拨款;从政府作用上,美国政府制定方

29、案、提供保障,而苏联政府通过计划来指导铁路建设。(3)加强各地经济联系,促进沿线社会经济发展;促进新技术的发明与运用,推动科技创新,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发挥辐射作用,推动区域间经济协同发展。 【解析】【详解】(1)根据“美国国会通过了两项建筑横贯大陆的铁路方案”、“联邦政府实行了补贴制度”、“到1900年增加到25.9万哩,约占全世界铁路长度的一半”可知19世纪末美国铁路的发展主要表现在铁路发展方案的制定、完善发展铁路相关的金融与奖励制度以及铁路里程大幅提高等方面。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此时美国铁路大发展的原因主要与工业革命、国家统一、政府的重视和政策以及私人资本的壮大有关。(2)根据“苏俄把铁路

30、全国全部收归国有,并建立了统一领导交通运输的交通部”、“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拨款恢复、改造旧线,同时兴建新线”并结合材料一内容可从铁路的所有权、修建铁路的资金来源和政府发挥的作用等方面进行总结概括。(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铁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加强各地经济联系、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促进新技术发明与运用、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等方面,言之有理即可。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19世纪上半期,思想家们针对工业革命的思想交锋。英国思想家、政治改革家科贝特、伍勒韦德等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马尔萨斯等社会现实中劳动产品全部归资本家,导致了财富分配不平等;雇佣劳动者成为直接牺牲

31、者;工人有获得劳动成果的权利,这是人的天赋权利。只有工业文明,只有资本主义的经济自由,才能增进国家的财富,带来社会的进步,实现理想的“文明社会”。摘编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第编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近代史相关史实,围绕“工业革命”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要明确,所用史实要准确,史论结合。)【答案】论题:工业文明与人类社会。工业文明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与人民生活的幸福,既有利又有弊。工业文明极大了改变了人类生活方式,提高了生活品质。首先,工业革命中机器的大量使用,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增加的社会财富,为生活水平提高提供了物质基础。其次,伴随工业革命的进行,西方国家普遍开始了政治民主化改革,如英国议

32、会改革,使人们逐步拥有了政治权力。第三,工业革命的成果大量运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如火车等,提升了生活品质。所以,由传统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是人类社会的进步。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工业革命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如城市化进程加快,出现的城市病问题;煤炭的燃烧导致环境污染问题;还有因为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阶级对立导致的社会动荡不安的问题。这些社会问题,妨碍了人类的幸福。综上所述,工业革命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应该辩证地来看待这个问题。同时,在发展中我们应该妥善处理经济发展与社会治理的关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探索绿色的发展道路。(从宏观上,可从工业革命的利弊、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的发展的角度进行

33、提炼,从微观上,可从工业革命与社会主义运动、工业革命与人民生活、工业革命与经济发展思想等方面展开论述)【解析】【详解】根据表格内容可知,英国的思想家和政治改革家们主要是从社会财富的分配、阶级矛盾和人的权利等角度来探讨工业文明给社会带来的影响。而经济学家们则主要是从社会生产力发展和国家进步繁荣等角度来探讨工业革命带来的影响。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工业革命会带来不一样的结论,工业革命本身也是有利有弊。所以本题可从工业革命的利弊、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业革命与社会主义运动、工业革命与人民生活、工业革命与经济发展思想等角度分别展开论述,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引用史实准确,言之有理即可。27.阅读材料,完

34、成下列要求。材料二 战后,杜鲁门政府提出了“公平施政”的纲领,期间最重要的一项立法是1946年通过的“就业法”。这项法令责令联邦政府负责维持“最大限度的就业、生产和购买力”,以避免再次出现30年代曾经出现过的那种大规模的失业。由于杜鲁门政府的种种措施,经过两年时间,美国实现了由战时经济向和平时期的调整而没有出现动乱的局面。1946年5月,戴高乐临时政府正式颁布大规模实行国有化的法令。煤炭、运输、电力、保险公司和包括法兰西在内的大银行都实行了国有化除了国有化之外,法国按照广泛的社会保险立法,使半数以上的人口生活有了某些保障,此项费用共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6%。这些法令和措施对于防止最坏形式的贫困和

35、社会动乱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摘自世界现代史(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二战后初期美国与法国在经济政策上的不同之处,取得了什么共同效果。(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二战后初期的美国和法国为例,概括说明当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答案】(1)不同:美国政府主要通过保证充分就业来推动生产,而法国则是实行大规划的国有化。效果:促进了本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2)特征:政府干预经济发展(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说明:政府加强经济立法,明确经济发展的方向,指导经济发展;政府利用财政和金融手段调控经济,刺激经济发展;政府推行福利主义政策,保护弱势群体,化解社会矛盾,为经济发展提供稳

36、定的社会环境。【解析】【详解】(1)根据“联邦政府负责维持最大限度的就业、生产和购买力”、“除了国有化之外,法国按照广泛的社会保险立法,使半数以上的人口生活有了某些保障”可知美国政府主要是通过保证就业来推动生产,而法国则是实行了大规模的国有化和福利制度。美法政府的措施虽然有所差异,但在当时它们都促进了本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有助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巩固。(2)根据材料内容可知,美法政府的做法都属于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所以其体现的突出特征就是政府干预经济发展。二战结束后初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纷纷通过加强经济立法、利用财政和金融手段以及福利主义政策来加强对经济的干预,从而稳定了社会秩序,刺激了经济的恢

37、复与发展。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一个受人尊敬而富裕的国王,有无限的权力做好事,却无力为非作歹”。“一边是贵族重臣,一边是城市代表,与国君立法之权”。“下列种种才叫做自由权利:当你一梦初醒,你有权发表你的一切想法:这是权利;你又获得保证,当你被人控告了,或者做了坏事,或者讲了鬼话,或者写了闯祸的文章,你将被依法裁判:这是权利。这些权利普及于一切居住在英国的人”。整理自伏尔泰巴比伦公主关于百科全书的问题材料二 卢梭认为,主权在本质上是由公意构成的,因而是不可转让、不可分割的。而且,公意只能由人民直接表达,决不能被代表,“只要一旦出现一个主人,就立刻不再有主权者了”,国家就此而可能

38、毁灭。所以,“英国人民自以为是自由的;他们是大错而特错了。他们只有在选举国会议员的期间,才是自由的;议员一旦选出之后,他们就是奴隶,他们就等于零了。”摘编自卢梭社会契约论(1)根据材料,指出卢梭与伏尔泰对英国政治的不同态度,并概括其主要依据。(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影响两人对英国政治不同态度的主要因素。【答案】(1)伏尔泰:肯定(或赞扬);依据:英国君主权力有限;君民共享权力;个人的自由权利得到法律保护。卢梭:否定(或批评);依据:主权不可转让、分割;主权因由人民直接掌握;英国实行代议制民主(英国人民没有自由)。(2)因素1:政治主张不同,说明:伏尔泰主张“开明专制”,不反对君主制,

39、而卢梭主张共和制和直接民主制。因素2:政治立场不同,说明:伏尔泰站在大资产阶级的立场,而卢梭代表小资产立场。因素3:政治态度不同,说明:伏尔泰政治上倾向保守,卢梭政治上倾向激进。(答出两个即可,如有其它答案,言之有理,亦可同等给分。)【解析】【详解】(1)根据“一个受人尊敬而富裕的国王,有无限的权力做好事,却无力为非作歹”、“他们只有在选举国会议员的期间,才是自由的;议员一旦选出之后,他们就是奴隶,他们就等于零了”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伏尔泰是肯定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的,认为英国的君主权力受到限制,人民的个人权利受到保护。卢梭则是对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持批评态度的,认为英国人民没有真正掌握国家主权,实际上也就没有真正的自由。(2)根据材料内容并结合所学内容,可从伏尔泰和卢梭二人的政治主张、政治立场以及政治态度等方面总结概括影响两人对英国政治不同态度的主要因素,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