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金榜》2019年湘教版地理必修二习题: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4.4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精讲优练课型) 课时提升作业 十五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7878636 上传时间:2019-04-1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纪金榜》2019年湘教版地理必修二习题: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4.4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精讲优练课型) 课时提升作业 十五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世纪金榜》2019年湘教版地理必修二习题: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4.4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精讲优练课型) 课时提升作业 十五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世纪金榜》2019年湘教版地理必修二习题: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4.4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精讲优练课型) 课时提升作业 十五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世纪金榜》2019年湘教版地理必修二习题: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4.4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精讲优练课型) 课时提升作业 十五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世纪金榜》2019年湘教版地理必修二习题: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4.4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精讲优练课型) 课时提升作业 十五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世纪金榜》2019年湘教版地理必修二习题: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4.4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精讲优练课型) 课时提升作业 十五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纪金榜》2019年湘教版地理必修二习题: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4.4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精讲优练课型) 课时提升作业 十五 word版含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课时提升作业 十五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5分)下图为某酒精厂清洁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1.该酒精厂的厂址邻近()A.原料产地B.消费市场C.动力基地D.科技发达地区2.与该厂废弃物有关的大气环境问题是()A.酸雨B.大气保温(温室)效应C.臭氧层破坏D.扬尘3.实施清洁生产后,该厂()A.实现了无废弃物排放B.生产重点转向对废弃物的综合利用C.隔断了与其他工厂的工业联系D.从生产过程的每个环节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解析】1选A,2选B,3选D。第1题,结合图例认真读图可以看出:该酒精厂主要是利用甘蔗发酵生产酒精,应靠近原料产地。第2题,读图可知该厂所产生的废弃物是CO2,大气中CO2增多,大气逆辐射增强,会产生大气保温(温室)效应。第3题,实施清洁生产后,该厂排放的废弃物只是少了,不是没有;生产的重点仍然是酒精的生产,对废弃物的综合利用不是重点;该厂并没有隔断与其他工厂的工业联系,而是与它联系的工厂增加了;该厂在整个的生产过程中的各环节都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知识拓展】清洁生产与传统生产末端治理的区别清洁生产从原料开采生产制造消费使用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来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程度,而末端治理则把注意力集中

3、在对生产过程中已经产生的污染物的治理上。(2017江苏高考)“绿色出行”新理念已为我国许多城市市民所接受。下图为“19862015年某城市市民主要出行方式变化图”。读图回答4、5题。4.新理念对市民出行方式产生明显影响的年份开始于()A.2000年B.2005年C.2007年D.2011年5.市民出行方式变化对该城市产生的主要影响是()A.优化城市空间结构B.改善城市交通状况C.改变城市服务功能D.扩大城市地域范围【解析】4选D,5选B。第4题,“绿色出行”是指提倡使用自行车和乘坐公共交通出行,这样可以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量,减少碳排放,从而减缓全球变暖。由图可知,自行车出行是从1986年到20

4、11年一直呈现下降趋势,在2011年以后才开始呈现上升势头;而公共交通也是在2011年后明显回升;而小汽车出行占比在该年明显下降。第5题,市民出行方式变化,自行车和公共交通比重上升,小汽车比重下降,有利于改善城市交通拥堵状况,但不会扩大城市地域范围,也没有改变城市服务功能,对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没有产生影响。(2017长沙高一检测)我国首次航空生物燃料用于客机试飞取得成功。试飞使用的生物燃料由麻疯树的果实加工而成。麻疯树原产于美洲,现广泛分布于亚热带及干热河谷地区。麻疯树根系粗壮发达,具有较强的耐干旱瘠薄能力,生长迅速,在部分地区可形成连片的森林群落。读麻疯树制作生物燃料流程示意图,回答6、7题。

5、6.由图可知,种植麻疯树和使用麻疯树果实加工而成的燃料可以()防治水土流失缓解全球变暖减轻臭氧层破坏减轻大气污染A.B.C.D.7.该生产模式最适宜建在()A.华北平原B.黄土高原C.内蒙古高原D.云贵高原【解析】6选D,7选D。第6题,据材料可知,麻疯树根系粗壮发达,大量种植可以防治水土流失;麻疯树果实加工而成的燃料燃烧后排放出的物质主要是二氧化碳和水,相对于其他化石燃料可以减轻大气污染;该燃料的使用不能缓解全球变暖和减轻臭氧层破坏。第7题,由材料知麻疯树多分布于亚热带地区。云贵高原地势崎岖,多山地丘陵,因此该生产模式最适宜建在云贵高原。生态红线是指对生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6、必须严格管理的空间边界线。下表为2014年南京市部分生态红线区域面积统计表。据此完成8、9题。类型总面积(km2)类型总面积(km2)风景名胜区373.16生态绿地134.70洪水调蓄区32.61饮用水水源保护区221.85森林公园211.30重要湿地127.42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态红线区兼有生态、经济效益B.设置红线的主要目的是划定城市边界C.生态红线区决定南京环境承载力D.设置红线区将阻碍南京城市面积扩大9.保护生态红线区对南京城市环境的意义()A.调节城市气候,扩大昼夜温差B.影响城市水循环,地表径流变化增大C.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变植被类型D.提高环境自净能力【解析】8选A,

7、9选D。第8题,生态红线对生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设置红线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环境承载力不能完全由生态红线区决定;设置红线区将有利于南京市城市的发展,不会阻碍城市面积扩大。第9题,保护生态红线区有利于调节城市气候,缩小昼夜温差;影响城市水循环,地表径流变化减小;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植被类型。(2016北京学业水平测试)读稻田养蟹示意图,完成10、11题。10.与单纯种植水稻相比,稻田养蟹可以()减少耕地使用面积进行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增加农产品的类型和产量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A.B.C.D.11.下列地区中,适宜推广稻田养蟹的是()A.长江中下游平原B.黄土高原C.

8、大兴安岭山区D.吐鲁番盆地【解析】10选D,11选A。第10题,稻田养蟹与传统水稻种植相比,形成了良性的生态系统:蟹的粪便成为肥料、害虫成为蟹的饵料,减少了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增加了土地的产出效率。第11题,稻田养蟹适宜在降水充足、河网稠密的地区。【知识拓展】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1)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包括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土地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农业发展;矿产资源、能源资源工业发展;旅游资源旅游产业发展)。(2)发展科技,贯彻加速科技进步教育方针,促进产业升级(优化产业结构,降低资源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国民

9、经济效益等都依赖科技创新,即要转变经济的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化经营。(4)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业,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5)促进对外开放。(6)发展教育,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7)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防治各种环境问题。(8)科学防御自然灾害,建立防灾减灾体系。二、非选择题(共45分)1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材料一我国森林资源中,松科植物占总量的60%;竹类资源也十分丰富,素有“竹子王国”之称。某公司在松、竹产地采集松花粉、竹叶,并进行加工

10、,推动了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在全国各地设立专营店和网点,并对其集中管理,使许多下岗人员重新拥有工作,缓解了社会就业压力,同时为人民群众送去了健康。材料二某公司的生态产业链示意图。(1)图示产业链的建立是否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从哪可以看出?(2)图示产业链形成所需要的社会经济条件主要有哪些?【解析】第(1)题,主要从此产业链产生的有利影响回答。第(2)题,社会经济条件主要从资金、技术、市场、劳动力和交通运输等方面分析。答案:(1)是。扩大了松树、竹子的种植面积,有效地保护了生态环境;调整了产业结构,促进了经济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吸纳了当地劳动力,扩大了就业。(2)资金的保证,先进的技术,广阔的

11、市场,充足的劳动力,便利的交通。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5分)目前煤炭仍为我国的主要能源,针对煤炭在开发利用过程中的环境问题,鄂尔多斯地区某工业园区按照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构筑了如下产业链。(1)目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仍然以煤为主,主要原因是什么?(2)在煤炭的开采与使用过程中,分别会产生哪些环境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哪些?(3)材料中的工业园区循环经济的发展,有哪些积极意义?【解析】第(1)题,我国煤炭资源储量大,煤炭开采和使用成本低,技术难度小,因此目前和今后的一段时间内,我国能源仍然以煤炭为主。第(2)题,煤炭开采中产生植被破坏、地表塌陷、水土流失等

12、问题;煤炭使用中产生酸雨、粉尘等大气污染,水体和土壤污染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应采取的对策包括矿区复垦、清洁煤技术、宣传教育等方面。第(3)题,积极意义包括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答案:(1)我国煤炭储量大;煤炭开采和使用成本低,技术难度小。(2)开采中:植被破坏、地表塌陷、水土流失;使用中:酸雨、粉尘等大气污染,水体和土壤污染等。对策:矿区土地复垦和植被恢复;发展清洁煤技术或脱硫技术;加强硫氧化物的综合利用;加大技术投入,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率。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宣传教育手段。(3)废弃物综合循环利用,减少污染排放;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投入,经济效益提高;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增加就业机会。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