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金榜》2019年湘教版地理必修二习题:第二章 城市与环境 2.2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精讲优练课型) 课时提升作业 六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7878625 上传时间:2019-04-1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纪金榜》2019年湘教版地理必修二习题:第二章 城市与环境 2.2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精讲优练课型) 课时提升作业 六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世纪金榜》2019年湘教版地理必修二习题:第二章 城市与环境 2.2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精讲优练课型) 课时提升作业 六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世纪金榜》2019年湘教版地理必修二习题:第二章 城市与环境 2.2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精讲优练课型) 课时提升作业 六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世纪金榜》2019年湘教版地理必修二习题:第二章 城市与环境 2.2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精讲优练课型) 课时提升作业 六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世纪金榜》2019年湘教版地理必修二习题:第二章 城市与环境 2.2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精讲优练课型) 课时提升作业 六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世纪金榜》2019年湘教版地理必修二习题:第二章 城市与环境 2.2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精讲优练课型) 课时提升作业 六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纪金榜》2019年湘教版地理必修二习题:第二章 城市与环境 2.2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精讲优练课型) 课时提升作业 六 word版含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课时提升作业 六城市化过程与特点(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读我国20102012年人口数据统计图,完成1、2题。1.目前我国城市化的特点是()A.城镇人口数量减少B.农村人口数量增加C.城镇规模不断缩小D.城镇人口比重上升2.我国城市化水平快速提高的原因之一是()A.总人口数量不断减少B.第一产业比重大幅提高C.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D.务工人员向第一产业回流【解析】1选D,2选C。第1题,读图看出,我国城镇人口增加,农村人口数量减少,城镇人口比重

2、上升,城镇规模不断扩大。第2题,城市化水平提高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也就是工业化水平的提高。(2016福建高一检测)图1和图2分别是我国东部某省城市人口比重变化示意图和三大产业构成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3.该省城市化进程目前已处于()A.初期阶段B.中期阶段C.后期阶段D.衰落阶段4.该省近20年城市化进程对就业增加的贡献()A.农业工业服务业B.工业农业服务业C.服务业工业农业D.工业服务业农业【解析】3选B,4选C。第3题,从图1中可以看出目前该省的城市化水平为60%左右,城市化的速度较快,因而可判断出该省的城市化处于中期阶段。第4题,结合图2可知,20年间该省的第三产业比重增长幅度最

3、大,第二产业的比重略有增加,而第一产业的比重大幅缩小,由此可判断出第三产业(服务业)对就业的贡献最大,农业对就业的贡献最小。【补偿训练】读我国某城市发展过程中1990年和2011年比较图,完成(1)、(2)题。(1)图中直接表现出来的城市化的主要标志是()A.城市总人口增加B.城市用地规模扩大C.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D.城市工业部门更齐全(2)从1990年到2011年,该城市的工业部门大部分由城区迁移到郊区,主要原因是()城区用地紧张,地价上涨城市交通网的不断完善为了缓解城市地区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郊区廉价劳动力丰富A.B.C.D.【解析】(1)选B,(2)选A。第(1)题,对比两图可以

4、明显看出城市用地规模扩大。第(2)题,工业部门外迁的主要原因是城区用地紧张,人们对环境的要求提高以及交通网的不断完善。读2025年世界城市分布示意图,回答5、6题。5.世界城市分布的主要特点是()A.北美洲沿海城市数量多于内陆B.人口1 000万以上沿海城市多于内陆C.亚洲内陆城市数量少于北美洲D.大洋洲的内陆城市数量多于沿海6.与欧洲相比,南亚()A.城市化水平高B.城市化起步早C.城市化速度快D.逆城市化现象显著【解析】5选B,6选C。第5题,读图可知,北美洲沿海城市数量比内陆少,亚洲内陆城市数量远多于北美洲,大洋洲城市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世界上人口1 000万以上的城市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

5、。第6题,欧洲是世界上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南亚属于发展中地区,城市化起步晚,水平低,但城市化发展速度快。下图示意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单位城市化水平的变化情况。读图,回答7、8题。7.图中()A.东部省份的城市化水平较低B.部分省份的城市出现逆城市化现象C.西部省份进入城市化中期阶段D.城市化水平与城市化速度呈正相关8.在城市化过程中北京市()A.绿地增加,人口合理容量变大B.人口流动量大,管理难度增大C.城区面积扩大,服务功能增大D.劳动力资源紧缺,退休年龄延迟【解析】7选C,8选B。第7题,东部省份城市化水平较高,没有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城市化水平较

6、高时速度变慢。第8题,北京随着人口规模的扩大,人口流动量大,管理难度增大。下图为20092012年我国西部某市建成区(指城市中基础设施和地面建筑已经建成的地区,一般指城市建筑集中连片的市区。)面积增长率和城镇人口增长率统计图,读图完成9、10题。9.20092012年该市建成区人口密度总体变化趋势是()A.先增后减B.不断增加C.先减后增D.逐渐减少10.图示变化趋势可能使该市()A.出现逆城市化B.土地供应紧张C.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D.农村人口增多【解析】9选D,10选B。第9题,该市建成区面积增长率一直快于该市城镇人口增长率,故该市建成区人口密度呈持续下降趋势。第10题,在城市化进程中,该

7、市城镇人口增长较快,有大量农村人口转为城镇人口,农村人口数量呈下降趋势。因城市用地规模扩大,且扩张的速度较快,会导致城市用地紧张。二、非选择题(共50分)11.结合所给图表,回答下列问题。(25分)居住在城市中的人口比例年份1950年1970年1990年2025年发达国家50%66.6%72.6%80%发展中国家17.0%25.4%33.6%57%(1)图甲中虚线代表_国家,实线代表_国家。目前,两类国家的城市人口数量和增长的情况是什么。(2)图乙说明世界上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数量变化的特点是什么?(3)表格说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点分别是什么?【解析】第(1)题,根据发达国家和发展中

8、国家城市化进程特点可确定图中两条曲线各自代表的国家类型,进而确定城市人口数量和增长状况。第(2)题,从图乙可看出,城市的数量不断增多,主要以发展中国家为主。第(3)题,从起步时间、发展速度、发展水平、进程等方面说明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特点。答案:(1)发展中发达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超过了发达国家,增长速度也比发达国家快。(2)数量不断增多,速度加快;发展中国家增长速度更快,未来超过百万人口的城市多数集中分布在发展中国家。(3)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目前城市化速度较慢,水平较高;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目前城市化速度较快,水平较低。12.(2016上海高考)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升级在区域发展

9、中相伴而行,城市化率、产业结构是城市与区域发展的重要标志。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25分)材料一2012年崇明农业总产值中传统种植业占51.88%,种植业以农户家庭经营为主。工业以传统工业为主,主要部门为黑色金属、机械和纺织,占重点骨干企业的70%,且主要分布于各个乡镇,布局零散。材料二2012年崇明县GDP仅占上海全市GDP的1.2%。2012年崇明及全国三大产业比重(%)产值比重从业人员比重崇明全国崇明全国第一产业9.4010.0837.9033.60第二产业53.1045.2716.3030.30第三产业37.5044.6545.8036.10(1)概括2012年崇明城市化率特点。(2)

10、分别说明2012年崇明第一、第二产业对其城市化发展的影响,并分析原因。(3)上海市崇明生态岛建设纲要提出2020年崇明城市化率要达到70%。对此有专家建议,崇明应大力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并以此作为城市化建设的强劲动力。评价这一建议的合理性。【解析】第(1)题,图中可以看出崇明城市化率远低于上海市,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第(2)题,从表中可以看出崇明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较大,因此滞留的劳动力较多,影响了第一产业劳动力的转移,不利于城市化的发展;第二产业产值较高,但从业人员比重较低,第二产业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偏弱,即工业化对城市化发展虽然有一定的拉动作用,但拉动作用还不够强。第(

11、3)题,表中显示崇明第三产业比重较低,第三产业以服务业为主,故能带动人员就业,也可以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答案:(1)2012年崇明城市化率低于全市和全国平均水平。(2)第一产业影响:崇明第一产业滞留的农业劳动力过多,影响了第一产业劳动力的转移,不利于城市化的发展。原因:以传统种植业为主,规模小,效率低,难以为城市化提供足够的剩余劳动力。第二产业影响: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偏弱,即工业化对城市化发展虽然有一定的拉动作用,但拉动作用还不够强。原因:以传统产业、乡镇企业为主;布局零散,集聚程度较低,规模小。(3)通常三大产业中,第三产业对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最强;崇明的第三产业不

12、强,发展空间很大;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既可以促进崇明的经济发展和加速城市化进程,也可以有效地保持崇明优良的生态环境,兼顾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因此这个建议是积极的、合理的。【补偿训练】下图为江苏省和贵州省三个年份城市化水平统计图。读图回答问题。(1)自1990年至2010年两省城市化发展的特点有何不同?(2)指出与贵州省相比,江苏省城市化发展的优势条件。【解析】第(1)题,城市化发展特点应从城市化速度和城市化水平两方面进行分析。第(2)题,江苏省城市化发展的优势条件从其地理位置、地形、交通、城市依托、产业结构等方面进行分析。答案:(1)江苏省城市化速度比贵州省快;江苏省城市化水平比贵州省高。(2)与贵州省相比,江苏省地处东部沿海,地理环境优越;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受上海市的辐射带动;工农业和第三产业发展迅速,水平高。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