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语文新增分大一轮人教通用版课件:专题十五 写作 第二讲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7877740 上传时间:2019-04-14 格式:PPTX 页数:30 大小:1.5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高考语文新增分大一轮人教通用版课件:专题十五 写作 第二讲 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2020版高考语文新增分大一轮人教通用版课件:专题十五 写作 第二讲 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2020版高考语文新增分大一轮人教通用版课件:专题十五 写作 第二讲 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2020版高考语文新增分大一轮人教通用版课件:专题十五 写作 第二讲 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2020版高考语文新增分大一轮人教通用版课件:专题十五 写作 第二讲 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版高考语文新增分大一轮人教通用版课件:专题十五 写作 第二讲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高考语文新增分大一轮人教通用版课件:专题十五 写作 第二讲 (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讲 辩证立意 意高为胜,意高有道,第四部分 专题十五 写作,引语 千古文章“意”为高,文以“意”胜,这是不争的事实。准确审题,做到文之有“意”,写作算是有了一个良好的开始。但是,立意深刻、新颖,是一切优秀作文的核心条件。当然,要想做到恐非易事。其实,只要我们静而思之,思维深入,做到辩证立意,达到目标不是不可能。,I 品读佳作,体悟出彩理由,II 指点技巧,找到提升门径,III 实战演练,练出训练实效,I 品读佳作,体悟出彩理由,(2018全国)题目见第一讲“精审真题”部分。 满分佳作 青春梦扬,圆梦中华 广东一考生 致十八岁的你: 2035年,十八岁的青春年华,这些美好的词汇从唇齿之间吐出

2、,已是一片如水般的温柔。如今十八岁的我提笔写信给未来十八岁的你,时间在信纸之上流逝,时代在字里行间变迁,我个人的欢笑与汗水交融于新世纪的中国之追梦与成长,我的梦,温柔地包容于伟大的中国梦之内,徐徐展现在你的眼前。,求学之时,在教室的朗朗书声之中,在窗外的荫荫夏木之下,年幼的我不知梦想为何物。世界于我而言太过广阔,而满心童真,不知人间疾苦。直到那一天,2008年中国流下泪水的那一天,发生了死伤无数的汶川大地震。满目疮痍的大地之上是无数个小家的破碎,悲哀,哭泣但是,年幼的我第一次看到中国这个“大家”超卓的行动,无数的解放军战士与志愿者在满是创伤的大地上,用血肉之躯,用不知疲倦的双手挽救了无数条宝贵

3、的生命。众志成城,血脉相连,炎黄子孙,是为一家!那一刻,我才懂得何为国,何为家,我的心中才有了一个梦,一个愿为祖国奉献我生命的梦。,在我成长之时,我的梦也在悄然成长,而新世纪的中国亦在历史的进程中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追梦途中,我与中国相伴。当“天宫一号”遨游于浩瀚的宇宙之中,首次太空授课的观众中有我充满渴求的身影。我是多么希望能够投身于我最为热爱的航天航空事业,以我个人的学识,让中国的旗帜在无垠的宇宙之中飘舞!而在我醉心于学习,向着未知的太空进发之时,中国亦在追梦的路上前行、拼搏、创造:互联网高度普及、精准扶贫开始推动,我想,当你拾起这个尘封的时光瓶时,我已成长为社会的中坚力量,成为航空队

4、伍中自豪的一员,为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了一份力量,与千千万万的华夏儿女的奋斗相交融,我们的梦想怒放于时代的枝头,写就中国的春意盎然,写就中国梦的春暖花开。这种充满哲意的联结,是千年以来“天下大同”的思想传承,是我们血脉里的团结一心,是“君子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的全面小康的道德追求,是不懈追求美好生活的现代化的核心。 正在展信的你,是中国梦的下一位接班人,新的一代的使命由青年的你去完成。唯愿你与我一般,让个人的梦想融于中国梦,书写新的故事,新的传奇,新的诗篇! 一位十八岁的学生 2018年,亮点点评 华南师范大学张玉金教授点评:这是一篇优秀的书信体议论文。文章的读者对象和

5、写作者的身份都是明确的,是“十八岁的我提笔写信给未来十八岁的你”。文章没有全面引用材料,主要集中写了两个标志性事件,即汶川大地震和“天宫一号”上的太空授课,并就这两个事件进行相关的联想与思考。文章采用“小大结合”的写作手法,把中国梦与个人梦、国家的发展与个人的发展联系到一起来写。作者写到,汶川大地震之初,自己不知梦想为何物,“不知人间疾苦”,大地震之后,“才懂得何为国,何为家”,“心中才有了一个梦”。作者看过太空授课之后,把梦想具体化为“希望能够投身于我最为热爱的航天航空事业”,体现出作者的使命感和担当意识。想到2035年,作者对中国梦和个人梦的实现充满自信。,作者对标志性事件做了具体生动的描

6、述,使得文章内容充实。如第二段写汶川大地震,既写出了大地震带来的破坏,也写出了中国人民、中国人民解放军在灾难面前的不屈奋斗。“众志成城,血脉相连,炎黄子孙,是为一家”。文章中心明确,表达了个人的欢笑和汗水与中国相交融,个人的梦想是中国梦的一部分的见解。文章思路清晰,结构严谨。语言大多是流畅、优美、富于表现力的。虽有个别语句不通顺、个别用词不恰当,但仍不失为一篇优秀的考场作文。 国家进步,民族振兴,时代发展,这些宏大的主题如何表现?这是一个难点。好的作文能够做到“小大结合”“以小见大”,可惜这样的高考作文十分少见。,II 指点技巧,找到提升门径,文章的灵魂在于立意。元代陈绎曾说过:“戴师初先生曰

7、:凡作文发意,第一番来者,陈言也,扫去不用;第二番来者,正语也,停止不可用;第三番来者,精意也,方可用之。”这段文字极其清楚地表明,写作不能满足于“陈言”“正语”,而必须继续开掘,以求“精意”。因为首先想到的,往往是一般人最容易想到的,难免平庸肤浅,流于“陈言”。再经过分析思考,就有可能深入一步,达到“正语”。“正语”虽比“陈语”深入一层,但仍属一般化的认识。因此,还不能停留在“正语”阶段,而必须进一步深入研究事物的内部规律,直到真正认识事物的本质,形成最精辟的见解,才能把文意确定下来。这三番步步深入思考,都是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都伴随着辩证立意这一思维方法。,一、大者小之,小者大之 所谓“大

8、”,就是那些看似很宽泛的题目,如“时代与生活”;那些很宏大、重大的材料,如2016年浙江卷的“虚拟世界与现实生活”材料。所谓“小”,就是那些看起来很具体很微小的题目,如“旧书”“窗”等;那些只提供一个小故事、小寓言、小场景的材料作文。对这两类或“大”或“小”的作文题,立意方法是不同的。,1.大者小之,化大为小 对于“大”的作文标题、作文材料,如果只是在“大”的领域中论述“大”,容易导致空话、套话,泛泛而谈,使文章程式化和空泛化。相反,如果选取小的角度、小的方面、小的材料,缩小凝练成内容具体充实、立意集中鲜明的文章,那么,文章写起来就会很顺手,表意就会既集中又深刻。从“小”的角度入手,借助“具体

9、”的事与物,从而实现自己对“大”的思考,这就是常说的“大题小做”。我们常说的“一滴水中见太阳,半瓣花上说人情”,“大题小做”就是靠具有典型意义的“一滴”“半瓣”之“小”来反映主题之“大”的。 近两年的全国卷作文,大都以取材宏大、贴近时代、格调高昂的特点呈现,这是很“大”的作文材料和题目,特别需要考生能够做到“小大结合”“大者小之”,即通过个体的某一件日常小事来反映国家层面的发展。有一篇题为“致2035年18岁的你”的优秀作文,就是采用了这种立意方法,记叙了家乡道路的改善,并进行了相应的联想与思考。,那么,如何化大为小呢?方法有很多,这里介绍两种主要方法: (1)设问追问法 就是一旦审好题,得出

10、大致的中心后,要针对中心进行一番审思,多问几个为什么、怎么样,并以此打开思路,缩小写作范围。如针对2016年全国卷那幅漫画作文题,可以围绕“奖与惩”进行设问追问:因何而奖惩?奖惩的标准是什么?奖惩的后果是什么?什么人、什么事上的奖与惩?除了分数的“奖与惩”,还有哪些形式的“奖与惩”?这么一想,写作的切入点和生发点就容易被锁定,立意、思路自然就有了。,(2)具体落实法 将大的概念落实到具体的人或事上。如优秀作文一碗一筷诠中华把“中华美食”“食品安全”落到具体的碗、筷、胃上。 将泛指类的概念、指代性的概念落实到具体的人或事上。如2017年江苏卷作文题的核心词是“车”,“车”是个类的概念,需要把它定

11、格在哪一类哪种型号的车上。又如2016年上海卷作文题,要求就“人们对评价他人的生活这种现象的看法不尽相同”发表看法。材料中有“人们”“他人”这类指代性的概念,就可以把“人们”“他人”落实到具体的人,是邻里的评价,还是单位里的评价,还是报刊上的评价,这样,就容易锁定具体的人与事了。,2.小者大之,化小为大 针对“小”的标题或“小”的材料,当然可以就物谈物,就事论事,但最好是从小处落笔,再由此及彼,由点到面,在大处显出立意。如“家是美好的”这个题目,恐怕许多考生选取的“家”必是自我的“小家”,如能从自我的“小家”中走出来,放眼置身的环境,自然会觉得无处不是“家”了,比如所在的班级、所在的宿舍、所在

12、的学校、所在的社区、所在的乡土,这样化小为大,立意就新颖多了。 化大为小也好,化小为大也好,其核心是切口小,开掘深,写出新意,写出深度。,二、虚者实之,实者虚之 所谓“虚”,是指那些抽象性的命题,如“大道至简”;那些提供哲理名言等抽象概括性材料的作文题,如江苏、浙江、上海卷近几年的作文题。所谓“实”,是指以具体的物象、景象为题的作文,那些提供故事、时事新闻材料的作文,如2016年全国卷“小羽创业的故事”作文题。针对两类不同的作文题,可以采用以下两种不同的立意方法: 1.化虚为实,抽象实作 例如2016年江苏卷作文是关于“说与不说”“长与短”“个性与创新”等抽象关系的材料,一个考生把它变成了一个

13、“传统媒体与自媒体”的材料话题,就二者的关系谈“说与不说”“长与短”,这样,看似抽象的材料就找到了实实在在的支点,这就叫“化虚为实”,即把抽象的道理化为具体的材料。,2.化实为虚,具象虚升 对于“实”的题目或材料,可以揭示其比喻义、象征义,将具象升华为抽象的道理,使立意得以深化。还是以“家是美好的”这一标题作文为例。“家”可以化小为大,也可以化实为虚:在常人眼里,“家”是起居生活之所,在思想家眼里,它不但是起居之所,更是安放心灵之所、理想之彼岸、崇高之境界等。2012年新课标全国卷作文题,所给材料叙述了一个船工顺手补船底漏洞而救活了船主的孩子们的故事。有位考生由此展开联想,想到了“生命的漏洞”

14、,写了项羽不补其“漏洞”而失败的事例,达到了立意实题虚作的要求。,当然,无论是“实”题还是“虚”题,均可以虚实结合、虚实转化,使文章虚实相生、纵横捭阖。如2016年山东卷作文题,材料讲的是带着行囊上路,发现其中有些东西很快用到了,有些东西暂时用不上等。材料中的“行囊”就是一个可实可虚的东西,从实的方面来说,可以指自有用度取舍的东西,可以谈比较务实有用的东西,如知识技能、处事技巧、健康体魄等这些安身立命的根本;也可以务虚,或定位在人所具备的素质上,如“坚持不懈”“勤奋努力”“把握细节”,或诉诸精神层面的追求,如“理想信仰”“诗意情怀”。先实后虚,虚实结合地立意构思,不仅立意角度多了,而且可选择写

15、的东西也多了,这样,写作思路自然就明晰起来。,三、正者反之,反者正之 立意有正向、反向之说。所谓正向立意,即根据材料的中心,联系实际,提出自己的观点和主张,这些观点和主张是对原材料中心的具体化。我们立意一般都是正向的。所谓反向立意,即以材料的中心为对立面,提出与其相反的观点(反弹琵琶法)。如人说“近朱者赤”,我说“近朱者未必赤”;人说“开卷有益”,我说“开卷未必有益”。使用反向立意法,不仅能使文章内容丰富,而且能使文章独有新意。不过,此法不能滥用,需要立意正确,持之有故。,如果能在大家都正向立意之际“反弹琵琶”,正者反之,则立出来的“意”自然新颖别致,与众不同。例如2017年全国卷作文题所给的

16、12个关键词,众多考生都在选同类、同质的关键词组合立意,如“高铁”与“移动支付”组合,高科技组合,或者“中华美食”与“美丽乡村”组合,美丽中国组合,如果能选择那些对立的、相反的、矛盾的、看似毫无联系的关键词,把它们有机地关联在一起,岂不令阅卷者耳目一新?如“高铁”与“长城”组合,一新一老组合,“一带一路”与“食品安全”组合,发展与发展中的问题组合等。 当然,也可以“反者正之”,在大家都纷纷批评、指责之际,你却正面肯定,也是很不错的立意方向。如2016年全国卷作文,大多数考生都是对家长的做法持批评态度,而一位考生却从家长的一奖一惩中看到了父母的真爱,不失为一种反向立意。,更多的时候是正反结合或转换论点辩证开掘。如能在正向思维之后,再以求异思维附之,往往可以使我们对问题的阐述更深刻更全面一些。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在正面阐述结束之后对前文的立意再深掘一层,即运用“发展的、联系的、一分为二的观点”重新进行辩证审视。这样,既可以避免通篇采用求异思维带来的偏题风险,又可以使说理更让人信服。在转入辩证开掘时,可适当运用兼顾两面的过渡语来引导,如“当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