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历史新增分大一轮人民(通史)版课件:第17单元 选考部分 第44讲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7876640 上传时间:2019-04-13 格式:PPTX 页数:58 大小:2.6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高考历史新增分大一轮人民(通史)版课件:第17单元 选考部分 第44讲 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2020版高考历史新增分大一轮人民(通史)版课件:第17单元 选考部分 第44讲 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2020版高考历史新增分大一轮人民(通史)版课件:第17单元 选考部分 第44讲 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2020版高考历史新增分大一轮人民(通史)版课件:第17单元 选考部分 第44讲 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2020版高考历史新增分大一轮人民(通史)版课件:第17单元 选考部分 第44讲 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版高考历史新增分大一轮人民(通史)版课件:第17单元 选考部分 第44讲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高考历史新增分大一轮人民(通史)版课件:第17单元 选考部分 第44讲 (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44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内容索引,考情分析 探究规律,热考导练 把脉高考,规律总结 传授方法,课时作业,考情分析 探究规律,全国卷5年考题统计,热考导练 把脉高考,考向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阶段特点、主要战场及其性质,(1)大致分两个阶段:1939年到1942年为第一阶段,1942年到1945年为第二阶段。 第一阶段的特点:法西斯国家不断展开进攻,把战争推到最大规模;反法西斯力量处于战略防御阶段,逐渐联合起来,组成了反法西斯联盟。 第二阶段的特点:战争发生转折,战争形势朝着有利于反法西斯国家的方向发展,最终打败了法西斯国家。 (2)主要战场:中国战场、西欧战场、北非战场、苏德战场、太平洋

2、战场以及后来开辟的欧洲第二战场等。,各个战场的基本目标都是要打败残忍的侵略成性的法西斯国家,因此总体性质都是正义的反法西斯战争,这一性质在战争中占主要地位。 具体到各个战场又有所区别,中国战场具有民族解放的性质,苏德战场具有卫国战争的性质,西欧战场具有民族解放的性质,而北非战场却具有争夺殖民地的性质,太平洋战场具有争霸的性质。,1.命题点:二战中英法对德国的经济封锁 (2018课标全国,4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德国侵占捷克斯洛伐克后,欧洲紧张局势不断加剧,英法两国酝酿对德实行经济封锁。英国成立经济作战部,开始从陆地到海洋,从武器、军备到石油、机械甚至牲畜,对德全面经济封锁。193

3、9年11月,英法成立经济协调委员会,其主要任务是共同派代表团到海外进行采购军火和战略原料的谈判,试图以优惠购买政策阻止战略物资流入德国。英法两国海军对中立国港口向德国转运的货物进行检查,扣留数百艘德国在海外的商船。为了切断对方和保护自己的经济供应线,敌对双方在北海和北大西洋多次展开海战。截止到1940年4月,英法击沉德国潜艇及其他舰只多艘。经济封锁使德国的进口额下降到战前的43%。 摘编自英利德尔哈特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等,真题导练,成立专门领导机构;以经济手段阻止德国获取战略物资;以军事手段切断德国的海上运输线。,试答:,(1)根据材料,概括英法对德施行经济封锁的措施。,指导语 首先从材料中寻找

4、关键词句:“经济作战部”“经济协调委员会”“阻止战略物资流入”“海战”“切断经济供应线”。然后从政治、经济、军事三种手段(三个角度)进行概括。,试答:,(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英法对德采取经济封锁的作用。,指导语 “作用”根据以下关键信息概括:“击沉德国潜艇及其他舰只多艘”“进口额下降”“阻止战略物资流入德国”。,减少了德国的战略资源供应;消灭了德国部分海军力量。,针对训练1 阅读下述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39年3月捷克斯洛伐克沦亡,德国又把目光转向了波兰,国际局势骤然紧张起来。英法虽仍对德国回心转意抱有幻想,但也隐隐约约地看到了德国的真相,因而不得不认真考虑采取措施以抑制法西

5、斯的进一步侵略,维护自身安全。英国统治集团中以丘吉尔、艾登为首的“反绥靖派”强烈要求政府与苏联携手,一起挫败希特勒的狂妄野心,苏联领导人对英国的联合想法表现了积极态度,双方经过一段时间的相互试探之后,从1939年4月中旬开始接触,进行了长达几个月的马拉松谈判,但结果会谈没有成功,苏联于1939年8月23日与德国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编自孙旗红苏联与绥靖政策,(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39年英苏谈判的原因。,答案 原因:英法绥靖政策未取得预期效果;德国法西斯的侵略威胁到英法等国的利益;英国“反绥靖派”的强烈要求和苏联领导人的推动。,(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39年英苏

6、谈判失败的影响。,答案 影响:苏德和解,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英法等国自食其果,遭受法西斯德国的侵略。,针对训练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报知新闻的社论天赐良机终于到来(1941年12月9日晚报)说:“残虐无道,掠夺瓜分世界,地球上人类应当共同拥有的财富与资源的80%被他们占有。恬不知耻的英美,竟进一步把魔爪伸向了东亚的最后一块肥肉中国大陆。国民,奋起吧!国民,前进吧!照耀我们的是三千年国体的精华!” 前坂俊之太平洋战争与日本新闻 材料二 在被称为“没有比这里竞争更激烈”的新闻界,战争就是扩大发行量的最好机会。反对战争不仅会引来政府和军部的不满,也会惹怒国

7、内爱国主义的民众,发表反战言论的报纸会被骂为“卖国贼”“汉奸系”。政 府还出台了报纸法等言论管制的法律法规,一旦发现违反禁令的文字将,答案 原因:宣传战争可以扩大报纸发行量,增加报社收入;日本国内民族主义膨胀,影响新闻舆论;日本政府加强对新闻报道的管制,禁止反战言论。,被审查部门禁止发行,每一次禁止发行都将造成报社的巨大损失,政府和军部还会利用利益关系恐吓广告主刊登报纸广告,彻底断绝报社的收入来源。 王绍贝“搭上性命的新闻报道”时代 (1)依据材料一,指出该社论对太平洋战争起因的认识。对此,你有何评价?,答案 认识:英美瓜分世界、侵略中国,日本是为保卫亚洲而战。 评价:这一认识颠倒是非,美化日

8、本的侵略行为。太平洋战争是日本法西斯发动的侵略战争。英美对日本宣战是为反击日本,维护世界和平与自由、民主。,(2)依据材料二,分析日本报界在近代成为战争宣传机器的原因。,考向二 雅尔塔体系下的局部战争,(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热战”原因 根本原因:在美苏冷战的重点地区欧洲,两国没有直接发生战争,但在亚洲,美国控制能力较低,苏联也不能直接控制,于是为了确保在该地区的利益,在冷战中出现了“热战”。 直接原因:在朝鲜,美国希望铲除朝鲜半岛的社会主义力量。朝鲜内战一爆发,美国政府出于冷战意识,认为这是社会主义阵营有计划的集体行动,于是立即做出反应。在越南,美国担心越南革命会在东南亚引起共产党和社会

9、主义力量的普遍增长,所以在法国撤出越南后,美国立即开始向越南渗透。,(2)20世纪六七十年代局部战争出现的原因 地区资源及种族、宗教、领土纷争等矛盾交织在一起。 美苏争霸的冷战格局的影响,为争夺世界霸权,插手、干涉别国内政。 殖民主义的遗留问题,新殖民主义、帝国主义、霸权主义影响了这些地区的矛盾和冲突。 (3)20世纪90年代初的国际关系格局演变对局部战争的影响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苏联经济的衰退和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战略,国际冷战格局开始降温,呈现美攻苏守的特点,局部战争增多。 20世纪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近半个世纪的冷战格局消失,原来抑而未发的各地民族和领土等争端在国际

10、力量失衡状态下爆发。,2.命题点:美国与两次局部战争(越南战争与海湾战争) (2013课标全国,47) 材料一 越南战争使美国的政界、军界高层在后来进行战争决策时“形成一种新的共识:美国只应把动用军事力量作为最后一种手段;只有当美国国家利益明显受到影响时方可这样做;只有当获得公众强有力的支持时才能这样做;只有在有可能相对较快地以较小代价取得胜利时才能这样做”。 摘编自哈佛西提可夫越战的战后影响 材料二 1990年12月,海湾战争“沙漠风暴”行动发起之前,美国总统乔治布什表示:“你们尽管放心,倘若需要采取军事行动,绝不会出现另一个越南。”摘编自威廉黑德等编回顾越南战争,真题导练,(1)根据材料一

11、、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海湾战争没有成为“另一个越南”的原因。,指导语 从材料信息看,美国对越南战争的教训总结为:军事力量是最后不得已的手段;只有美国利益受到明显影响才动用武力;只有得到公众支持才发动战争。海湾战争美国明显吸取了越南战争的教训,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动武前,美国采取了一系列非军事措施,如制裁等;海湾战争美国联合组建了多国部队,并得到联合国授权,还属于高科技战争,所以海湾战争没有成为“另一个越南”。,美国吸取越南战争教训,确定战争决策的原则;越南战争实际上是美国与越南及其支持者的较量,海湾战争是多国部队与单一国家的较量;越南战争是美国发动的战争,海湾战争是联合国授权的行动;海湾战争是

12、高科技战争。,试答:,(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两次战争的结果对国际关系的影响。,指导语 注意从两次战争对“国际关系”影响的角度,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试答:,越南战争:推动美苏关系走向缓和;有利于世界多极化趋势。 海湾战争:强化了美国的唯一超级大国地位;使中东地区的局势更加复杂化。,针对训练3 阅读下述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73年)“斋月战争”结束后,埃及总统萨达特认识到,继续使用武力不仅不能达到收复失地的目的,而且难于从事经济建设,将陷入日益依赖苏联的境地,因此转而与美国接触,采取了通过和平谈判解决阿以争端的方针在美国斡旋下,1974年1975年,埃以之间两次达成脱离军

13、事接触的协议,以军撤出西奈部分地区1977年11月,萨达特提出中东“和平倡议”,并访问耶路撒冷,同以色列总理贝京会晤,从而打开了埃以对话的大门。1978年,在美国总统卡特的撮合下,萨达特和贝京在美国谈判,签订了包括关于实现中东和平的纲要和关于签订一项埃及同以色列之间的和平条约的纲要在内的“戴维营协议”。1978年,经过谈判,埃及、以,色列、美国在华盛顿签署了埃以和平条约从而结束了两国间历时30年之久的战争状态。1982年,埃及收复了整个西奈领土。 摘编自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当代史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埃以和谈出现的原因。,答案 原因:中东问题的复杂性;四次中东战争没有解决阿以矛盾;战

14、争给交战双方都带来了灾难,不利于国家发展;交战双方都认识到战争不能带来安全与和平;两极格局下,美苏冷战、争霸,积极插手中东事务。,(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埃以和谈的影响。,答案 影响:埃及收复了西奈半岛;缓和了埃以关系 ,为埃及经济建设赢得了相对稳定的环境;以色列得到埃及承认,打破了与阿拉伯国家的外交僵局;推动了中东和平进程;导致了阿拉伯世界的分裂;美国加强了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为日后主导中东和平进程奠定了基础。,考向三 维护世界和平的联合国,(1)联合国的地位和作用 地位:联合国是由主权国家组成的最具普遍性的国际组织,它反映出当今世界的多元化和文明的多样性,是世界的一个缩影。 作用 是

15、实践多边主义的最佳舞台,是最具代表性的世界性集会场所,是各会员国最重要的国际讲坛。 是缓和国际冲突的重要渠道,是集体应对各种威胁和挑战的有效平台,是维护和平的一个基地。,推进了人权进步和世界非殖民化进程。 是推动发展的先驱,为促进全球经济、社会发展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为改善人类处境作出了重大贡献。 是制定国际法和国际规则的主要机构。 (2)联合国与国际联盟的比较 相同点 都是世界大战的产物,反映了世界人民维护和平的心声。 都是普遍性的国际组织。 其宗旨都宣称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都曾为大国所控制或操纵。,不同点 国联强调大会全体一致原则;联合国强调大国一致原则。因而前者在运行机制 上有很大弊端,

16、后者更具有现实合理性与权威性。 国联把当时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排斥在外,而美国未参加;联合国则是美苏两个大国起着决定性作用,因而后者更具有普遍性和强制力。 国联的委任统治制度实质是大国瓜分殖民地的“外衣”;而联合国宪章主张尊重各国人民的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 国联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世界发展上作用有限,并纵容了法西斯的侵略扩张;而联合国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在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上发挥了重大作用。 国联由于未能制止侵略而威望急剧下降,最终消亡;联合国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组织。,3.命题点:中国参与联合国的创建 (2018课标全国,4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43年10月,中、美、英、苏四国共同签署了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宣告在战后建立一个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国际组织,奠定了联合国成立的基础。1944年810月,中、美、英、苏四国代表在美国举行会议,中国代表团提出的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