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历史新精准大一轮精讲通用版刷好题练:选修四 应考能力提升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7875908 上传时间:2019-04-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0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高考历史新精准大一轮精讲通用版刷好题练:选修四 应考能力提升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0版高考历史新精准大一轮精讲通用版刷好题练:选修四 应考能力提升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0版高考历史新精准大一轮精讲通用版刷好题练:选修四 应考能力提升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0版高考历史新精准大一轮精讲通用版刷好题练:选修四 应考能力提升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0版高考历史新精准大一轮精讲通用版刷好题练:选修四 应考能力提升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版高考历史新精准大一轮精讲通用版刷好题练:选修四 应考能力提升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高考历史新精准大一轮精讲通用版刷好题练:选修四 应考能力提升 word版含解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命题特点上,多考查与某些重大事件有关的历史人物。2命题范围上,多以中国历史人物为主;选修与必修相结合。3命题的内容多考查历史重要转折时期的历史人物。如“明清之际”“鸦片战争前后”“民国初年”等重要时期的人物,还有与当前社会热点问题相联系的人物。4考查形式上,都以新材料为依托,创设新情境,考查学生的提取信息和概括归纳问题的能力。5设问方式上,一般为2问,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历史人物生活的时代背景,依据时代背景来考查历史人物行为或思想产生的原因以及对历史人物的评价。通过历史人物的言行,突出体现对民族交流融合与民族认同感的考查 (2018高考全国卷,T47)材料三娘子(15501613),明代蒙古

2、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之妻,深受俺答汗器重,“事无巨细,咸听取裁”。三娘子生活的时代,明朝与蒙古部落势力沿长城相持已近200年。1570年,俺答汗之孙投附明朝,双方关系顿时紧张,在三娘子的劝说下,俺答汗同意与明朝和谈。明朝送还俺答汗之孙,封俺答汗为顺义王,并开放十余处市场供蒙汉人民自由贸易。每当开市时,蒙汉人民“醉饱讴歌,婆娑忘返”。三娘子本人也“勒精骑,拥胡姬,貂帽锦裘,翱翔塞下”。在三娘子的辅佐下,俺答汗在今呼和浩特地区建城,后明朝赐名为“归化”。1581年,俺答汗去世后,三娘子辅佐继任的顺义王,继续与明朝通好,明、蒙“四十余年无用兵之患,沿边旷土皆得耕牧”。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1)根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三娘子能够推动明、蒙双方取得和平局面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三娘子的历史功绩。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将三娘子的行为与明代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第(1)问,根据材料“深受俺答汗器重”“相持已近200年”“开放十余处市场供蒙汉人民自由贸易”等信息,从三娘子推动明、蒙之间经济发展、满足人民安定生活的愿望等角度作答。第(2)问,可从促进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安定社会政治秩序角度进行作答。答案 (1)多年战争,人民渴望和平;明、蒙之间商业互市的需求;个人能力与威望。(2)推动了蒙汉人民的经济文化交流;维护了明、蒙之间的长期和平;促进了草原地区社

4、会进步。从对比分析角度,考查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突出考查维护国家统一和发展 (2018高考全国卷,T47)材料唐朝“安史之乱”后,一些藩镇跋扈割据,朝廷力弱不能制。唐宪宗李纯(805820年在位)整顿赋税,裁减冗员,放免宫女,使财政状况开始好转。他任用主张“削藩”的李吉甫等人为宰相,先后讨伐不服从朝廷的剑南西川(今四川中南部)与浙西镇(今苏南、浙西地区),取得胜利,割据多年的魏博镇(今冀南、豫北)主动归顺。814年,朝廷发兵讨伐反叛的淮西镇(今河南南部),仍沿旧例以宦官监军,将帅不肯出力,战而无功。宪宗听取建议,取消宦官监军制度,将帅自行处理军务。817年平定淮西,俘杀淮西节度使吴元济。迫于

5、此战之威,原割据的藩镇主动投附,一些藩镇被分割裁减。藩镇跋扈局面告一段落,唐朝一时兴盛。因宪宗年号“元和”,史称“元和中兴”。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概括唐宪宗平定“跋扈”藩镇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宪宗作为中兴之君,与唐太宗历史功绩的共同之处。解析 解题的关键在于巧妙地从材料信息中提炼出唐宪宗能够获胜的原因。第(1)问,可以从唐宪宗继位后采取的经济措施、在作战过程中不断调整策略等方面进行回答,其中应着重体现唐宪宗的开明与务实精神。第(2)问,需要立足材料信息“唐朝一时兴盛”“元和中兴”等,并与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之治”进行对比,既要体现二者维护统一、加强

6、中央对地方的领导,又要体现治世时的国泰民安、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百姓安乐等。答案 (1)开源节流,增加朝廷财政收入;态度坚决、重用主张加强中央集权的官员;灵活调整征讨策略;剿、抚并用。(2)维护国家统一;加强中央集权;努力实现政治稳定、经济发展。与当今国际政治相联系,考查外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 (2018高考全国卷,T47)材料美国在建国初,由于国力弱小,加之受华盛顿“中立政策”的影响,没有制定任何针对拉美地区的政策。19世纪后,美国开始加强对这一地区的关注,并进行了长期渗透及武力干涉。1933年罗斯福上台后,正式宣布美国对邻国奉行“睦邻政策”,表示不干涉拉美国家的内部事务。随后罗斯福又呼吁美洲

7、各国互相理解,消除一切阻碍正常贸易发展的人为障碍。1934年,德国在经济和政治上成功地渗入拉美。对此,罗斯福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废除与古巴的不平等条约、从海地撤军等,只以政治、经济手段维护和扩大其在拉美的利益。到1939年欧战爆发前,美国已和11个拉美国家签订了互惠贸易协定,双方贸易迅速发展。摘编自刘绪贻等主编美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华盛顿“中立政策”和罗斯福“睦邻政策”基本特征的不同。(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罗斯福“睦邻政策”的作用及其实质。解析 解题的关键在于抓住华盛顿时期政策的“中立”特点和罗斯福政策的“渗透”特点并进行对比分析。第(1)问,可依据材料中的“中

8、立”“渗透”推理出二者基本特征在于是否干预拉美内部事务。第(2)问,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从美国自身利益、拉美经济发展以及抵制法西斯势力扩张等角度分析罗斯福“睦邻政策”的作用;结合德国对拉美地区的干涉和渗透以及罗斯福的应对措施推理出美国调整政策的实质在于维护美国自身利益、巩固其在拉美的地位。答案 (1)不参与世界其他地区事务;积极参与拉美事务。(2)作用:改善美国与拉美的关系,抵制法西斯势力在拉美的扩张;扩大美国对外贸易,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拉美经济发展。实质:以新的形式加强对拉美地区的控制,维护美国根本利益。 第一步: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明确历史人物所生活的时代特征,依据特征分析其行为或思想产生的原因

9、。第二步:明确历史人物的行为或思想。依据材料题意,找出有关历史人物行为或思想的关键词句,并分析其行为或思想的特点或影响。第三步:组织答案。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组织答案。原因方面要依据时代背景去回答;评价历史人物一是运用时代和阶级的分析法:在对古代人物进行分析评价时,一定要放到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去,同时注意阶级局限属性;二是评价历史人物时不能以偏概全,做到客观公正、一分为二、两点论与重点论的有机统一。注意评价艺术家不能站在政治立场上去考查,评价政治人物的活动,不能只依据人品去评价等。 1(2019四川五校联考)材料汉武帝既是一个非常有作为的皇帝,又是一个备受争议的皇帝。与他同时代的司马迁评价其“今上

10、封禅,其后十二岁而还,遍于五岳、四渎矣。而方士之候祠神人,入海求蓬莱,终无有验。而公孙卿之候神者,犹以大人迹为解,无其效。天子益怠厌方士之怪迂语矣,然终羁縻弗绝,冀遇其真。自此之后,方士言祠神者弥众,然其效可睹矣”。百年后的班固则称其“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兴太学,修效祀,改正朔如武帝之雄才大略,不改文、景之恭俭以济斯民,虽诗、书所称,何有加焉”。千年之后的司马光则认为:“然秦以之亡,汉以之兴者,孝武能尊先王之道,知所统守(指汉武帝能够遵守先王之道,懂得如何治理国家,守住基业)此其所以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祸乎!”摘编自姜鹏汉武帝的三张面孔(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汉武帝一生中的重大事迹

11、。(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三位史学家对汉武帝产生不同评价的原因。答案 (1)实行中外朝制度,刺史制度,察举制;推行推恩令,附益法,解决王国问题;“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行盐铁官营,外击匈奴等。(2)选择史料的角度不同:司马迁从封禅求神角度、班固从儒学发展角度、司马光则从政治制度角度。所处的时代不同:司马迁是当时人,他的评价比较直观,但无法从长远影响进行评价;班固是东汉人,可以从汉武帝政策的延续性和发展来评价;而司马光则是宋朝人,能从秦皇汉武的比较中得出汉武帝时期政治制度改革的影响,进而进行评价。立场不同:司马迁作为史学家和文学家,对汉武帝的做法并不完全认同;班固作为东汉儒家学者

12、,对汉武帝提拔儒生极为认同;司马光作为政治家和史学家,写史主要是为皇帝提供治乱兴亡的历史借鉴。2(2019唐山期末)材料郑观应“年十七(1858年),小试不售,即奉严命,赴沪学贾。从家叔秀山学英语,入宝顺洋行管丝楼,兼管轮船揽载事宜”。在宝顺洋行工作了9年,到26岁时宝顺停业。他利用同社会广泛接触的机会和工作条件,“究心泰西政治、实业之学”。从1874年起,正式担任太古轮船公司买办,实为这家公司的创始人之一。他在这个时期,几次纳资捐官,最后得候补道衔。他又将当买办的优厚收入,陆续投资于洋务派企业,如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上海机器织布局等,并且在充当买办的同时,兼任过上海织布局会办、上海电报局总

13、办等职务。1882年,受李鸿章札委,任招商局帮办,兼营织布局,同时辞去太古轮船公司买办职务,成为洋务派办企业的主力人物之一。郑现应自称其一生是“初则学商战与外人,继则与外人商战”。(1)根据材料,指出郑观应的几种身份。(2)结合所学知识,评价郑观应的“商战”思想。答案 (1)身份:买办、官员、洋务派、企业家、爱国者。(2)评价:有利于抵制外来经济侵略;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具有时代与阶级的局限性。3材料1789年,华盛顿的卓越功勋使他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4月30日,华盛顿在美国当时的临时首都纽约宣誓就职。经过八年战争和八年政治动乱的美国,问题成山,困难重重,联邦政府必须创建它自己的机构。华盛顿

14、使自由派和保守派在内阁中保持了平衡,使全国各地区、各政治集团的利益在政府中都能得到均衡反映。在内阁中,华盛顿特别依靠才智超群、精明能干的汉密尔顿。汉密尔顿积极大胆地提出了一系列恢复经济、发展工业和贸易、稳定信用的雄心勃勃的计划。在华盛顿的支持和干预下付诸实施的有:偿债基金法,由联邦政府偿还战时公私债务;银行法,依照英国的英格兰银行为样板,在美国建立全国性的合众国银行,以巩固国家信用,稳定货币,活跃国民经济。还有国产税法、铸帛法及吨船税法等等。他还在第一任期内确立了总统否决权制度,完善了总统制。华盛顿第一任期比较平静且功绩显著。他使美利坚合众国的各政府机构建立起来,政府工作走上正轨,并取得了很大

15、成绩。在华盛顿进入第二任期时,内阁意见分歧,党争加剧,作为内阁主要成员的杰斐逊和汉密尔顿都提出了辞呈。据百度百科整理(1)根据材料概括华盛顿施政的主要成就。(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建国初期华盛顿的认识。解析 (1)由“华盛顿使自由派和保守派在内阁中保持了平衡”,可知任人唯贤并兼顾国内各派政治力量的平衡;由“大胆地提出了一系列恢复经济、发展工业和贸易、稳定信用的雄心勃勃的计划”,可知实施恢复经济、发展工业和贸易、稳定信用的措施;由“第一任期内确立了总统否决权制度,完善了总统制”,可知确立了总统否决权制度,完善了总统制;由“使美利坚合众国的各政府机构建立起来,政府工作走上正轨”,结合

16、所学知识,可知华盛顿还不眷恋权力,确立了美国总统连续任期不过两届的惯例。(2)“战争时期第一人”,领导美国的独立战争,赢得了民族独立;“和平时期的第一人”,领导美国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建设;“美国人心中第一人”,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人生态度,以及民主精神是后人学习的楷模。答案 (1)成就:任人唯贤并兼顾国内各派政治力量的平衡;实施恢复经济、发展工业和贸易、稳定信用的措施;确立了总统否决权制度,完善了总统制;美利坚合众国的各政府机构建立起来,政府工作走上正轨;依照宪法取舍、决断美国“重大问题”;不眷恋权力,确立了美国总统连续任期不过两届的惯例。(2)认识:华盛顿是美国著名的资产阶级革命家,他领导美国人民打败英国殖民者,赢得了民族独立,无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