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地理通用版二轮复习练习:第二部分 “城市与城市化”专题检测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7870935 上传时间:2019-04-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考地理通用版二轮复习练习:第二部分 “城市与城市化”专题检测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版高考地理通用版二轮复习练习:第二部分 “城市与城市化”专题检测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版高考地理通用版二轮复习练习:第二部分 “城市与城市化”专题检测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9版高考地理通用版二轮复习练习:第二部分 “城市与城市化”专题检测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9版高考地理通用版二轮复习练习:第二部分 “城市与城市化”专题检测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版高考地理通用版二轮复习练习:第二部分 “城市与城市化”专题检测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高考地理通用版二轮复习练习:第二部分 “城市与城市化”专题检测 word版含解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达标检测一、选择题新城市主义是20世纪90年代初针对北美城市化问题而形成的一种城市规划和发展理念。新城市主义主张建立以公共交通为中枢的步行化城区,即以公交站点为中心,以400800 m(510分钟步行距离)为半径,建立集工作、商业、文化、教育、高居住密度等功能为一体的城区,以实现各个城市组团紧凑布局的协调发展模式。如图示意新城市主义理念下的步行化城区。据此完成13题。1新城市主义理念下,步行化城区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重点解决城市()A向郊区的无限度蔓延B人口集聚带来的就业困难C基础设施的年久失修D房价昂贵导致的住房紧张2步行化城区的规划设计适宜于()A小城镇的远期人口规划B中等城市的产业结

2、构调整C大城市的旧城改造项目D城市群的合理布局3步行化城区对外联系的交通方式,带来的有利影响是()A满足城区居民的多种需求B尊重传统独特的建筑风格C密布商业网点,发展中心商务区D避免交通拥堵,减少环境污染解析:1.A2.C3.D第1题,新城市主义理念下,步行化城区建成集工作、商业、文化、教育、高居住密度等功能为一体的城区,以实现各个城市组团紧凑布局的协调发展模式。高密度、紧凑布局,说明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重点解决城市向郊区的无限度蔓延。不能解决人口集聚带来的就业困难、基础设施的年久失修、房价昂贵导致的住房紧张问题。第2题,新城市主义是20世纪90年代初针对北美城市化问题而形成的一种城市规划和发

3、展理念。步行化城区的规划设计是为了解决城市化问题,适宜于大城市的旧城改造项目。城市规模越大,城市化问题越严重,主要针对的是大城市。城市内规划,不属于城市群范畴的合理布局。第3题,步行化城区对外联系的交通方式以公交站点为中心,带来的有利影响是避免交通拥堵,减少环境污染。公交是短途客运,不能满足城区居民的多种需求。与尊重传统独特的建筑风格无关。集多功能为一体的城区,没有中心商务区。读我国100万以上人口主要的50个城市上班平均花费时间(单位:分钟)排列前五(表一)和排列后五(表二)城市资料表,回答46题。表一城市上班花费时间正常上班时间堵车时间北京523814广州483612上海473611深圳4

4、63511天津402911表二城市上班花费时间正常上班时间堵车时间南昌23185东莞22175银川21183西宁19172中山181804对城市正常上班时间的理解,正确的是()A耗时越长,城区面积越大B耗时越短,城市交通越落后C耗时越长,城市对交通需求越大D耗时越短,城市经济越发达5造成北京、广州等城市上班花费时间较长的主要原因是()A城市交通建设明显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B城市化速度快制约了城市交通的发展C交通拥堵诱发交通事故,影响出行效率D城市交通结构向家用小汽车方向转化的趋势日趋明显6下列措施能有效缩短城市上班花费时间的是()A协调好城市化,严控私家车数量B加强城市规划,大力发展公共交通C

5、增加交警力量,确保城市道路畅通D加强环保宣传,积极倡导低碳出行解析:4.C5.A6.B第4题,城市正常上班时间耗时长短与城区面积、经济发达程度关系不大,与居住地和工作地的距离、交通的通达度密切相关。耗时越长,说明城市对交通的需求越大。第5题,造成北京、广州等城市上班花费时间较长的主要原因是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但城市交通建设发展较慢,不能满足人们的出行需要。第6题,要想有效地缩短城市上班花费时间,需要合理规划城市道路网,大力发展公共交通。(2018肇庆三模)就业与居住作为城市的两大主要功能,其空间关系直接影响城市的交通流向、通勤距离和成本。如图为我国长江沿岸某城市19962005 年就业与居住人口

6、年均增长率的变化图。据此完成78题。719962005 年,居住功能提升最明显的区域是()A马塘区B新芜区C鸠江区 D镜湖区819962005年,该城市就业群体的()A平均交通成本下降 B平均工作时间增加C交通流向比较稳定 D跨区交通出行比重上升解析:7.A8.D第7题,根据图例,19962005 年,居住人口年均增长率最高的是马塘区,说明其居住功能提升最明显。新芜区、鸠江区、镜湖区居住人口年均增长率较小,提升不明显。第8题,19962005年,该城市就业人口的年均增长率是负值,说明劳动力人口外出务工,群体的跨区交通出行比重上升;外出人口多,平均交通成本上升;就业率下降,平均工作时间减少;不能

7、判断交通流向比较稳定。(2018湖北重点中学模拟)英国伦敦东部三英里泰晤士河沿岸的道克兰地区原来是繁忙的码头,随着其货运需求的降低,港口逐渐衰落。伦敦的老城金融城地区虽早已经成为世界最著名的金融中心,但其很多建筑已经不能满足现代金融业办公条件的需求。1981年伦敦政府正式在道克兰地区启动新的中心商务区开发计划,历时17年将其建设成为英国的金融新地标,负责全世界大约三分之一的外汇交易。据此完成911题。9伦敦政府将道克兰地区打造成为金融中心主要得益于其()A地价低廉 B资金充足C经济基础 D海运便利10伦敦金融新地标的建成能够()A提升城市等级 B完善产业结构C扩大港口腹地 D转变区域职能11与

8、金融城相比,推测政府在道克兰地区开发中的优惠政策有()新城建设不受旧城保护限制鼓励绿化美化环境鼓励高科技制造业的发展低价转让土地房产A BC D解析:9.C10.D11.D第9题,伦敦道克兰地区成为英国金融新地标主要是因为该地与传统产业配套的传统运输业的衰败,伦敦政府为进一步发展伦敦原有的金融业而规划建设的。第10题,根据题目材料提示老金融城已经是世界级金融中心城市,因此不会提升城市等级。中心商务区以第三产业为主,产业结构比较单一,因此不能够起到完善产业结构的作用。英国道克兰地区,原来为港口运输业,现在发展金融业,因此能够转变区域职能,不能够起到扩大港口腹地的作用。第11题,英国金融城为旧城,

9、大多数为历史保护建筑,城市建设要受到旧城保护的限制,而道克兰地区在城市建筑方面不受旧城保护的限制。在建设金融中心商务区之前该地区为落后的港口待开发地区,因此地价成本较低,政府低价转让土地房产,有利于新城建设。二、综合题12如图为某地区城市规划图,城市综合体是集居住、办公、餐饮、文化于一体的城市生活空间。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城市拟在四处建设保障性住房,结合图示分析选址的共同区位条件。(2)该城市拟在甲、乙中选一处规划建设化工园,请判断选址地区并说明其选址的合理性。(3)位于主城的丙处拟规划建设地标级城市综合体项目,简要说明该项目在城市化进程中有哪些作用。解析:第(1)题,建设保障性住房,应

10、选址在地价较低,交通便利的地方。第(2)题,根据风频图,甲地位于城市盛行风向下风向,不污染城市大气。位于河流下游,不污染城市水源。有铁路、公路、水运相通,水陆交通便利。第(3)题,读图分析可知,丙处远离市中心,处于郊区,未开发土地面积广、发展空间大。在丙处建设城市综合体,能够带动经济的发展,从而推动郊区城市化,充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带动郊区相关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劳动人口向第三产业流动;方便城市居民生活。答案:(1)位于主城区外围,地价相对较低;交通干线附近,交通便利,方便居民出行。(2)甲处。位于城市盛行风向的下风向,对城市空气污染小;位于河流下游,对水源污染小;水陆交通便利。(3)推动郊区城

11、市化,充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有利于劳动人口向第三产业流动;方便城市居民生活。(任答2点)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如图为安徽省各地级市分布示意图。材料二合肥市自从作为安徽省省会以来,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合肥市常住人口增加到422万人,城市建成区扩展至428 km2,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0 071.3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城镇化率提高到72.1%(2017年数据)。(1)对比省会级城市和一般地级市在城市等级、数量、服务范围和服务职能上的差异。(2)简述城市等级体系相关理论,并从地理位置角度说明合肥市作为安徽省省会的优越性。(3)结合材料说出城市化的一般标志,并简析城市化和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

12、系。解析:第(1)题,城市等级越高,数量越少。省会级城市等级高,数量少,服务范围大,服务职能多;反之地级市等级较低,数量多,服务范围小,服务职能较少。第(2)题,根据城市等级体系理论,每个高等级的城市周围总是分布有多个较低等级的城市。合肥市作为安徽省内等级最高的城市,从地理位置看,位于安徽省的中心位置,作为省会,既方便服务全省,同时也有利于推动合肥市的发展。第(3)题,城市化的标志包括城市人口增加、城市用地面积增大、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增加。城市化和区域经济发展是相互促进关系,城市化可以带动经济的发展,反之区域经济发展也会促进城市化水平的提高。答案:(1)省会级城市等级高,数量少,服务范围大,服务职能多(也可从地级市角度描述)。(2)根据城市等级体系理论,每个高等级的城市周围总是分布有多个较低等级的城市。合肥市位于安徽省的中心位置,作为安徽省内等级最高的城市,既方便服务全省,同时也有利于合肥市的发展。(3)城市化的标志有:城市人口增加、城市用地面积增大、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增加。城市化和区域经济发展相互促进,城市化可以带动经济的发展,反之区域经济发展也会促进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