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地理通用版二轮复习练习:第一部分 大气 第ⅱ课时作业 专题过关检测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7870915 上传时间:2019-04-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考地理通用版二轮复习练习:第一部分 大气 第ⅱ课时作业 专题过关检测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版高考地理通用版二轮复习练习:第一部分 大气 第ⅱ课时作业 专题过关检测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版高考地理通用版二轮复习练习:第一部分 大气 第ⅱ课时作业 专题过关检测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9版高考地理通用版二轮复习练习:第一部分 大气 第ⅱ课时作业 专题过关检测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9版高考地理通用版二轮复习练习:第一部分 大气 第ⅱ课时作业 专题过关检测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版高考地理通用版二轮复习练习:第一部分 大气 第ⅱ课时作业 专题过关检测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高考地理通用版二轮复习练习:第一部分 大气 第ⅱ课时作业 专题过关检测 word版含解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过关检测专题验收,高考能力实战冲关一、选择题(2018河南郑州二模)某气象站对武汉城郊冬季不同天气条件下某塑料大棚内、外气温进行了逐时对比观测。如图为该气象站根据观测数据绘制的2月温度日变化曲线图,图中四条曲线分别为阴天和晴天两种天气条件下大棚内、外气温日变化曲线。读图完成13题。1表示该地2月晴天大棚内气温日变化的曲线是()A甲B乙C丙 D丁2气温日较差最小的是()A晴天大棚内气温 B阴天大棚外气温C晴天大棚外气温 D阴天大棚内气温3常见大棚蔬菜生长的适宜温度大部分为2328,上限温度为35。2月,该地菜农需揭膜降温的时间段是()A57时 B1115时C18时前后 D24时前后解析:1.

2、D2.B3.B第1题,大棚起到温室的作用,棚内气温高于棚外,晴天气温高于阴天。武汉2月份是冬季,晴天大棚内气温日变化较大,对应丁曲线。甲曲线为阴天时棚外气温日变化曲线,乙曲线为阴天时棚内气温日变化曲线,丙曲线为晴天时棚外气温日变化曲线。第2题,根据前面分析,晴天时气温高于阴天,气温日较差比阴天时大。阴天时棚外气温最高值比棚内低,最低值比棚内高,气温日较差最小。第3题,由题干可知,常见大棚蔬菜生长的适宜温度大部分为2328,上限温度为35。从纵轴35刻度处做水平线,与棚内气温曲线相交,从交点处做垂线,与横轴交点,判断时间。2月,该地菜农需揭膜降温的时间段是1115时。暖湿气流经过冷的下垫面形成平

3、流逆温,在逆温层以下,水汽凝结便形成了平流雾(如图)。2018年春节期间,琼州海峡出现大范围长时间的平流雾,对海峡通行、航空运输和公路交通造成了极大影响,导致港口过海旅客、车辆大量滞留。读图文材料,完成45题。2018年春节(2月)期间琼州海峡两个星期天气预报(单位:)日期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最高气温1820252725252626272725202123最低气温1214141718192021202018161617天气多云多云多云多云多云多云多云多云多云多云阵雨阵雨阵雨多云阵雨风4根据材料,判断琼州海峡大雾天气的起止时间最有可能是()A1522日 B17

4、22日C1217日 D2225日5若图2是春节期间的全国海平面等压线图,则最有可能是哪一天的()A21日 B18日C15日 D12日解析:4.A5.D第4题,东南风来自较低纬度,是暖气团,遇到较高纬度水面,可能形成雾。根据大气热力作用,晴朗天气昼夜温差大,有大雾天气昼夜温差小。表格中琼州海峡从15日起,夜晚温度明显较高,说明可能有大雾天气。22日后,夜晚气温明显降低,说明大雾天气结束。大雾天气的起止时间最有可能是1522日。第5题,若图2是春节期间的全国海平面等压线图,结合海陆轮廓,此时琼州海峡受冷锋控制。根据等压线分布,琼州海峡吹东北风。结合表格中吹东北风的日期,选项中最有可能是12日,D对

5、。如图为南极大陆某区域海冰范围变化图,9月南极海冰范围为一年中最大,2月海冰范围为一年中最小。冰间湖是极地海域出现的一种特有现象,是指在达到结冰的天气条件下,仍长期保持无冰或仅被薄冰覆盖的冰间开阔水域。据研究,南极融冰初期或结冰初期常因离岸风的作用会在近岸海域出现无冰覆盖的水域,称为“近岸冰间湖”。据此完成68题。6由图可知()A9月气温最低,2月气温最高B海冰外缘线与海岸线走向一致C平均融冰速度快于结冰速度D海冰范围即海冰覆盖面积7南极附近形成“近岸冰间湖”的离岸风主要是()A东南风 B东北风C西南风 D西北风8南极“近岸冰间湖”的形成会()A使南极沿岸温度升高 B使海水盐度降低C使南极沿岸

6、变得湿润 D有利于海鸟觅食解析:6.C7.A8.D第6题,读图可知,应该9月之前气温最低,随后一段时间海冰还处于积累过程,故9月南极海冰范围为一年中最大;同理,虽然2月海冰范围为一年中最小,但只要温度适合融冰速度大于结冰速度,海冰范围就会缩小,2月海冰范围为一年中最小时,并不是气温最高时;读图可知,海冰范围是不断变化的,海冰外缘线也随之变化,而海岸线短时期没有多大变化,故海冰外缘线与海岸线走向不一致;9月至次年2月为融冰过程,持续5个月,2至9月为结冰过程,持续7个月,所以平均融冰速度快于结冰速度;读材料可知,南极融冰初期或结冰初期常因离岸风的作用会在近岸海域出现无冰覆盖的水域,海冰范围内可能

7、有无冰覆盖的海水,故海冰范围要大于海冰覆盖面积。第7题,由于南极附近受极地东风的影响,故形成“近岸冰间湖”的离岸风主要是东南风。第8题,读材料可知,南极近岸冰间湖即因离岸风的作用会在近岸海域出现无冰覆盖的水域,有利于海鸟觅食。(2019届高三南宁质检)下垫面因素、人为热和温室气体排放是城市热岛效应形成的主要因素。同一城市,晴朗、无风时热岛效应非常明显,大风条件下热岛效应微弱。下表为我国某特大城市市区某年各月平均风速和平均云量统计表。据此回答911题。月份123456789101112平均风速/(m/s)3.22.94.23.73.93.23.74.13.12.92.42.1平均云量4.77.3

8、8.47.58.48.89.45.65.74.14.15.0注:云量指云遮蔽天空视野的成数。全天无云,云量记为0,天空完全为云所遮蔽,云量记为10。9根据以上材料判断,该城市市区和郊区温差最大的时段是()A冬末春初(23月) B春末夏初(56月)C夏末秋初(89月) D秋末冬初(1112月)106、7月该城市云量较多,导致()A被反射的太阳辐射减少B大气昼夜温差增大C地面昼夜温差减小D大气保温作用减弱11下列措施中,能够有效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是()A增加城市绿地和水域面积B尽量多修水泥路面C全面关停高耗能企业D推广使用无铅汽油解析:9.D10.C11.A第9题,城郊温差最大时,热岛效应明显。根

9、据材料可知,风速小,天气晴朗(无云)时,热岛效应明显。根据表格信息可知,该城市11、12月平均风速较小,云量较少,故城郊温差最大的时段是秋末冬初。第10题,6、7月该城市云量较多,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被反射的太阳辐射增多),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夜间大气逆辐射增强,大气保温作用增强,地面和大气昼夜温差都减小。第11题,增加城市绿地和水域面积,可以吸收更多的热量,降低气温,故可有效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水泥路面的增加会增强城市热岛效应;全面关停高耗能企业不符合社会发展实际;推广使用无铅汽油与城市热岛效应无关联。二、综合题12(2018山东滨州三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乌鲁木齐三面环山

10、,北部好似一个朝向准噶尔盆地的喇叭口,冬季多雾,被称为“雾鲁木齐”。从2015年12月1日到2016年2月25日的87天里,乌鲁木齐的雾日多达73天。如图为乌鲁木齐周围地形图。(1)乌鲁木齐冬季夜间多逆温现象,试分析原因。(2)分析乌鲁木齐被称为“雾鲁木齐”的原因。(3)乌鲁木齐为减少大雾天数,应采取哪些措施?(4)乌鲁木齐南郊丘陵有一条“暖带”,1月份气温要比市区高45 ,同时积雪长达175天。这种独特的冬季气候条件,有利于哪些产业活动的发展?解析:第(1)题,要从影响近地面气温降温幅度大于高处的角度分析。乌鲁木齐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晴天多,夜晚大气逆辐射弱,地面降温快,北方来的冷空气受地形

11、阻挡聚集,以及夜晚热力环流形成的山风下沉,迫使暖空气抬升,从而形成逆温现象。第(2)题,内陆地区雾的形成要具备水汽多、凝结核丰富、地面降温快、风力小等条件。第(3)题,减轻雾的强度主要从减少凝结核、增强风力的人类活动角度分析。第(4)题,利用“暖带”气温较高的优势可以发展大棚农业生产。利用丘陵地带积雪时间长的优势可以发展滑雪等旅游活动。答案:(1)乌鲁木齐冬季多晴天,夜间地面降温快;乌鲁木齐三面环山,开口向北,北方来的冷空气容易在此积聚;夜间三面山脉的冷空气沿山坡下沉,迫使谷底暖空气抬升。(2)冬季多(积)雪,空气中水汽充足;冬季燃煤取暖和汽车尾气排放,污染物多;靠近沙漠,沙尘多,凝结核多;冬

12、季多逆温,三面环山的地形,风力小,不利于雾的消散。(3)工业生产和采暖锅炉做好除尘工作;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北部地区做好固沙工作;建设城市通风廊道,加强空气流通。(4)适合进行大棚(蔬菜、瓜果、花卉等)生产;山地滑雪等旅游活动。13(2018全国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龙卷风是大气中强烈的涡旋现象。湿热气团强烈抬升,产生了携带正电荷的云团。一旦正电荷在云团局部大量积聚,吸引携带负电荷的地面大气急速上升,在地面就形成小范围的超强低气压,带动汇聚的气流高速旋转,形成龙卷风。如图示意美国本土龙卷风发生频次的分布。在美国龙卷风多发区,活跃着“追风人”,他们寻找、追逐、拍摄龙卷风,为人们提供龙卷风

13、的相关信息。(1)读图,指出龙卷风多发区湿热气团的主要源地、抬升的原因,以及气流发生旋转的原因。(2)分析美国中部平原在龙卷风形成过程中的作用。(3)解释美国中部平原龙卷风春季高发的原因。(4)说明龙卷风被人们高度关注的理由。解析:第(1)题,由题干信息可知,龙卷风实质就是气旋,北美龙卷风的湿热气团主要发源于南部的墨西哥湾,由于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的气旋呈逆时针旋转,在北上的过程中遇到冷气团主动爬升;另一方面,地处中低纬度,太阳辐射强,地面温度高,空气受热抬升,水汽凝结释放热量,进一步抬升空气。第(2)题,美国中部平原地形平坦,对龙卷风削弱作用较小;平原南北延伸,有利于冷暖气团相遇,利于龙

14、卷风的形成和移动。第(3)题,春季南部气温回升快,导致南北温差大,冷暖气团交汇频繁,容易形成龙卷风。第(4)题,龙卷风是大气中强烈的涡旋现象,风力大,破坏力强,往往对过境地区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威胁。另外,龙卷风一般出现在局部范围内,出现的时间短,气势壮观。答案:(1)主要源地:墨西哥湾。抬升原因:与北来的冷干气流(气团)交汇,湿热空气抬升;(地处中低纬,太阳辐射较强)下垫面温度较高,(湿热)空气受热抬升;湿热空气抬升过程中,水汽凝结,释放热量,加热并进一步抬升空气。旋转原因:地转偏向力的作用。(2)地势平坦,对气流旋转阻挡作用弱(摩擦力小);平原南北延伸,面积广大,利于(南北向)冷暖气团交汇。(3)北美大陆春季中低纬升温快,南北温差加大,气压梯度大,冷暖空气交汇频繁、强烈。(4)强烈的涡旋,从地面至云端,壮观;历时短,局地性强,不易见到;破坏力大,对生命财产构成巨大威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