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物理山东省专用必修一检测: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阶段验收评估(二)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7862882 上传时间:2019-04-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物理山东省专用必修一检测: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阶段验收评估(二)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8-2019学年高中物理山东省专用必修一检测: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阶段验收评估(二)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8-2019学年高中物理山东省专用必修一检测: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阶段验收评估(二)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8-2019学年高中物理山东省专用必修一检测: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阶段验收评估(二)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8-2019学年高中物理山东省专用必修一检测: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阶段验收评估(二)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中物理山东省专用必修一检测: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阶段验收评估(二)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高中物理山东省专用必修一检测: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阶段验收评估(二)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word版含答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阶段验收评估(二)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第15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第68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汽车以20 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刹车后的加速度大小为5 m/s2,那么开始刹车后2 s内与开始刹车后6 s内汽车通过的位移之比为()A11B12C34 D43解析:选C汽车停止所用时间t24 s所以刹车后2 s内与6 s内汽车通过的位移之比为。2飞机的起飞过程是从静止出发,在直跑道上加速前进,等达到一定速度时离地。已知飞机加速前进的路程为1 600 m,所用的时

2、间为40 s。假设这段时间内的运动为匀加速运动,用a表示加速度,v表示离地时的速度,则()Aa2 m/s2,v80 m/sBa2 m/s2,v40 m/sCa80 m/s2,v40 m/sDa40 m/s2,v80 m/s解析:选A由xat2得a m/s22 m/s2,由x tt得v m/s80 m/s。3汽车由静止开始匀加速前进,经过10 s速度达到5 m/s,则在这10 s内()A汽车的平均速度是0.5 m/sB汽车的平均速度是2.5 m/sC汽车的平均速度是5 m/sD汽车的位移是50 m解析:选B由vat知a0.5 m/s2,2.5 m/s,xt25 m。即A、C、D选项均错误,B选项

3、正确。4一粒小石子从某一高度自由下落,第1 s内就通过了全程的一半,小石子还要下落多少时间才会落地()A1 s B1.5 sC. s D(1) s解析:选D根据hgt2,故设全程为H则由题意得:1012H故:H10 m,故石子下落总时间t s s,故石子还要下落t(1)s,故D正确,A、B、C错误。5.a、b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第20 s时刻,a、b两物体相距最远B第60 s时刻,物体a在物体b的前方C第40 s时刻,a、b两物体速度相等,相距200 mDa、b加速时,物体a的加速度大于物体b的加速度解析:选B在40 s时,a、b

4、两物体的速度相等,此时两物体相距最远,此时物体a的位移是:xa1 300 m,物体b的位移是:xb400 m,xaxb900 m,故选项A、C错误;在60 s时,经计算,物体a的位移是:xa2 100 m,物体b的位移是:xb1 600 m,xaxb,所以物体a在物体b的前方,故选项B正确;由图像可以看出,物体a在加速时,速度图像的斜率小于物体b加速时的图像斜率,故物体b的加速度要大,选项D错误。6.如图所示为某一物体运动的vt图像。关于该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在04 s内,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B在48 s内,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C在t4 s时,物体的速度方向发生变化D在t4 s时,物体

5、的加速度为零解析:选ABC速度越来越大的匀变速运动是匀加速运动,速度越来越小的匀变速运动是匀减速运动。在04 s内,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在48 s内,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t4 s的前后,物体的速度由正值变为负值,因此速度的方向发生变化,所以选项A、B、C都正确。物体在4 s末的速度为零,加速度不为零,选项D错误。7以6 m/s的速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小车,如果获得大小为2 m/s2的加速度,则它的速度大小变为10 m/s需要的时间为()A5 s B2 sC3 s D8 s解析:选BD加速度方向可能与初速度方向相同,也可能与初速度方向相反,故可由10 m/s6 m/s2 m/s2t1及10

6、m/s6 m/s2 m/s2t2,解得t12 s,t28 s。8为了得到塔身的高度(超过5层楼高)数据,某人在塔顶使一颗石子做自由落体运动。在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下面哪几组物理量的测定,求出塔身的高度()A最初1 s内的位移B石子落地的速度C最后1 s内的下落高度D下落经历的总时间解析:选BCD最初1 s内的位移可以不告知,也可以求出,无法知道落地的时间和落地的速度,故无法求出塔身的高度,故A错误。知道石子的落地速度,根据v22gh可求出塔的高度,故B正确。知道石子最后1 s内的位移,根据xv0tgt2,可以求出最后1 s内的初速度,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求出落地速度,再根据v22g

7、h,求出塔的高度,故C正确。知道石子下落的时间,根据hgt2求出塔身的高度,故D正确。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7分)9(7分)如图甲是“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O、A、B、C、D和E为纸带上六个计数点,加速度大小用a表示。甲 (1)OD间的距离为_cm。(2)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出的x t2图线(x为各计数点至同一起点的距离),斜率表示_,加速度的大小为_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乙解析:(1)1 cm1 mm2.01.20 cm。(2)斜率表示加速度的一半,a m/s20.467 m/s2,所以加速度大小a0.933 m/s2。答案:(1)1.20(2)加速度的一

8、半0.93310(10分)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物块在水平桌面上的运动规律。物块在重物的牵引下开始运动,重物落地后,物块再运动一段距离停在桌面上(尚未到达滑轮处)。从纸带上便于测量的点开始,每5个点取1个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乙所示。打点计时器电源的频率为50 Hz。 (1)通过分析纸带数据,可判断物块在两相邻计数点_和_之间某时刻开始减速。(2)计数点5对应的速度大小为_m/s,计数点6对应的速度大小为_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3)物块减速运动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为a_m/s2。解析:(1)由于计数点6之前相邻计数点之间距离之差约为2 cm,而计数点6、7之间的距离比

9、计数点5、6之间的距离多1.27 cm,故可判断物块在相邻计数点6和7之间某时刻开始减速。(2)计数点5对应的速度v5 m/s1.00 m/s。物块做加速运动时加速度大小a加 m/s22.00 m/s2。v6v5a加T1.20 m/s。(3)物块做减速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为a m/s22.00 m/s2。答案:(1)67(或76)(2)1.001.20(3)2.00三、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35分)11(15分)甲、乙两运动员在训练交接棒的过程中发现:甲经短距离加速后能保持9 m/s的速度跑完全程;乙从起跑后到接棒前的运动是匀加速的。为了确定乙起跑的时机,需在接力区前适当的位置标记。在某次练习

10、中,甲在接力区前x013.5 m处作了标记,并以v9 m/s的速度跑到此标记时向 乙发出起跑口令。乙在接力区的前端听到口令时起跑,并恰好在速度达到与甲相同时被甲追上,完成交接棒。已知接力区的长度为L20 m。求:(1)此次练习中乙在接棒前的加速度a。(2)在完成交接棒时乙离接力区末端的距离。解析:设乙的加速度为a,追上的时间为t,则:vtat213.5 m,且:atv解得:a3 m/s2,t3 s这段时间内乙运动的距离xat213.5 m因此距离末端为20 m13.5 m6.5 m。答案:(1)3 m/s2(2)6.5 m12(20分)罗长高速公路最大限速为30 m/s,一辆小车以25 m/s的速度在该路段紧急刹车,滑行距离为62.5 m(汽车刹车过程可认为做匀减速直线运动)。(1)求该小车刹车时加速度大小;(2)若该小车以最大限速在该路段行驶,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0.4 s,求该车的安全距离为多少?(安全距离即驾驶员从发现障碍物至停止,车运动的距离)解析:(1)v12v022ax解得:a m/s25 m/s2该小车刹车时加速度大小为5 m/s2。(2)小车在反应时间内做匀速运动x1v0t300.4 m12 m刹车后小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x2 m90 m小车安全距离为:xx1x2102 m。答案:(1)5 m/s2(2)102 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